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最秦 >

第143章

最秦-第143章

小说: 最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矛盾。这次出兵,碍于面子不得不来罢了。而且他们也怕将来我们兵锋所指,没人管他们。”刘墨继续说道。

    “楚军动向如何?”胡亥最关心的是项氏一族的动态,毕竟历史上真正灭亡秦国的是项羽叔侄的势力。

    “项氏虽然立了楚国的后裔熊心为王,但整个实权仍然在项梁和项羽的手中。如今得知章邯将军进攻赵国,项梁已经带兵北上,看样子只有他是真的想再赵国和我们决战一番。”刘墨如实说道。

    胡亥点了点头。项梁的确是真的想和自己决战。不过按照历史的发展,没什么变化的话,项梁应该死于这一战。而之后章邯会骄傲,被项羽破釜沉舟所败。

    “借着章邯先把项梁杀了,只要项梁兵败一死,立刻让章邯撤军回函谷关。到时候让项羽的复仇大军和其他几个国家争夺赵国空出来的土地去吧。”胡亥眼神闪烁,这个计划还需要细细谋划。

第243章 给贵族的承诺() 
章邯大军所向披靡,很快就把张耳和陈余的残兵败将逼迫的退回了邯郸。

    此时其他各路反王看到赵国将要灭国,升起了兔死狐悲的心态,纷纷调动兵马,向着邯郸增援。最先到达的自然就是燕国、魏国和齐国的兵马。

    他们的到来使得赵国君臣加深了守城的信心。四路叛军联合在一起,堪堪能够抵挡住章邯的进攻,然而却不是长久之计。

    一道道捷报如同雪片一般送到咸阳城的皇宫之中。

    武关方向,李元少年老成,稳重的待在关内,前方固守,后方让军民配合,大力开展备春耕动作。使得和项羽约定先入咸阳者王的刘邦望着李元守的铁桶一般的武关而兴叹。

    此时张良已经到了刘邦的军中,他屡出奇谋。可李元就是不为所动,死守武关。

    年轻的李元站在城头,看着武关城外刘邦的军队,脸上闪过一丝笑意。他随身带着来自咸阳皇宫秦二世给他写的亲笔信。信的内容就是告诉李元不能出城迎战,固守武关,把好粮道即可。

    李元是赵国名将李牧后代,继承了他家老祖宗的优秀基因。不但把秦二世胡亥的命令接受,更是发扬光大。他一边固守武关,一边派出了几百个人组成的小队,绕到了刘邦后方,专门骚扰他们的后勤。

    这些数百人都是大秦勇士,李元告诉他们切勿贪功,在后方破坏刘邦粮道后勤虽然重要,但是保住性命更是重要。

    这样的叮嘱使得原本以为出去必死的大秦勇士内心感动,同仇敌忾的气息更加高涨。

    看着李元和章邯的两路奏报,胡亥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胡亥的心中,他早就给大秦划下了宏伟蓝图。若不是阴差阳错的成为乱世皇帝,而是一个盛世明主,他恐怕早就开始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改革。

    只可惜,他的所有蓝图,所有规划,都只能先往后压。如果上天垂怜,真的能给胡亥一个机会,让他重新拥有治理大秦的时间,他相信自己应该能够把自己在后世所知道的东西都一点点的弄出一些。

    在这样落后的年代,只要能把后世的实用东西弄出个九牛一毛,就已经是大进步。大秦若想成为强盛的帝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

    这个时间是要从项羽和刘邦那里抢来的。只有把这两大反贼消灭,大秦才能重新归为一统。到时候就是胡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一刻。

    正在胡思乱想,门外蒙毅和蒙恬二人匆匆而来。老远就有内监高声通报:“蒙恬、蒙毅觐见皇上。”

    胡亥从思绪之中醒悟过来,把手上章邯的捷报放在了案几边上。

    蒙氏兄弟进来,先叩拜,完后蒙毅直接开口说道:“陛下,臣督办的备春耕,让大户种粮一事已经略有眉目。相信只要挺过今夏,我大秦将会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只是有些大户实在是难以说服,按照陛下的旨意,我们也没有动粗。”

    蒙毅说了这话,手紧紧的攥了拳头。他虽然是文官之位,但蒙家世代为将,那个人没有骨血里留下的勇悍之气。若是平时,恐怕蒙毅早就动武。可眼前这个皇帝和曾经的不同,蒙毅觉得还是把这事儿报给皇上的好。

    从战略角度看,现在大秦腹地的贵族地主阶级,胡亥还是不能招惹的。一旦这些人也动荡起来,那他恐怕就真的没有活路了。之前斩杀赵高,放弃苛捐杂税,所实施的一切仁政都将付诸东流。

    胡亥手指敲着桌子,半晌开口说道:“这事儿好办。你把所有高门大户贵族门阀都召集起来,宴请一顿。然后给那些配合朝廷的人一些殊荣,要知道有些人把荣誉看的比命都金贵。”

    蒙毅点了点头,似乎有些明白。

    胡亥沉吟了一下,这个乱世,大秦皇族所颁发的荣誉恐怕在那真正的高门大族面前,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份量。他想了想,直接让一直侍奉在一边的优旃操起笔墨书写圣旨。

    这一道圣旨和平日的不一样,这是一道嘉许积极生产之贵族门阀的圣旨。圣旨之中不只是嘉许,更有秦二世代表秦朝朝廷所许下的一个诺言。凡事配合国家政策者,在未来都可以得到和皇族一样平等的待遇。

    当胡亥说出这个承诺的时候,一旁书写圣旨的优旃手指微微一抖,看了看胡亥,确定眼前的皇帝不是一时戏言,这才胆战心惊,诚惶诚恐的写下去。

    自从秦灭六国以来,始皇帝和李斯就一致认为分封制会导致各个诸侯王尾大不掉,严重影响了皇权。所以君臣二人研究出了一套郡县制的办法,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样就有效的把皇权集中在了皇帝手中。

    如今秦二世说只要带头种地并且在收获之后把粮食卖给国家的人就能和皇族平等待遇。那就是说金枝玉叶的皇族封王,这些大门阀也可以封王封土。一旦真的这样,过不了几年,这些人有了实力,依旧会造反,会为了权力重新陷天下于水火战乱之中。

    看到几个参赞大臣的犹疑之色,胡亥笑了笑,这些人的心思他都知道。只是此刻自己不能跟他们解释。

    只有蒙恬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暂时如此也不错,等到天下大定之后,相信也没人敢跟皇上讨价还价。”

    胡亥看着蒙恬,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这个老将军带兵打仗,只知道摧毁的力量在于军队,却不知道人民有更大的力量。

    胡亥之所以敢说这一番话,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上次和皇上说取敌人之仓廪,补自己之实亏之事,臣已经传给章邯了。这章邯经由李剑的手直接找到两个敲闷棍的家伙,竟然就在这次安邑之战中狠狠敲了赵国的张耳一笔。没想到这以战养战的政策竟然如此奇妙。”蒙恬哈哈大笑的说着。

    胡亥已经在章邯的奏报上看到了关于魏贵和陈可的立功消息。对这两个人他也觉得不错。之前在军中,他建立过类似于后世特种兵的队伍。不过那都是一时起意,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如今想想,是时候让蒙恬在禁宫之中操练一支这样的人马了。

    这支人马不用数量过多,只需要选择一些忠勇精锐有领导力的人就好。

    将来,这些人作为军官,完全可以充实到军队之中。每个人在军队之中带出一批军中高手,那大秦的特种作战将遍地开花。

    不过这支军队的训练,胡亥不准备过早公开,只能和蒙恬秘密谋划。这是他给刘邦和项羽两个史上最牛反贼准备的大餐。

第244章 练兵() 
军队改革的事儿,和蒙恬商量完毕。老将军很快就明白了皇上的意图。之前胡亥组织的斩首行动,他也不是不知道。对于那种作战的效果,他总觉得是小道,不如堂堂正正的军阵对战来的痛快。

    面对这个老一辈儿将军,胡亥收起了皇上的架势,一点点的给蒙恬讲,战争的目的不是杀人越多越好,而是看你是否达到发动战争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有时候大规模的军事作战根本起不到治标治本的作用,反倒是那些渗透战,袭扰战,斩首战才能一击必杀的解决掉对手。

    废了好大一番口舌,胡亥才说服蒙恬在咸阳先建立一支隶属于大秦皇宫的特种作战军队,胡亥也给这支新建部队定下了名字——大秦甲士。

    至于人选,则从终于大秦皇室的各个王公贵族的后起之秀中选择。胡亥结合着自己后世的大量知识,把后世军队训练的大体情况记录下来,给蒙恬看。

    蒙恬不愧是带兵的老将,一看到胡亥所给出的具体训练方案,就能够举一反三的提出一些针对计划。君臣二人连续忙碌了六七天,终于在遥远的大秦古国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特种兵训练方案。并且胡亥非常大方的把咸阳宫左侧的一个巨大广场空置出来,让蒙恬立刻在广场上架设训练的装备,早日开始训练属于大秦的第一只特种兵——大秦甲士。

    虽然这个部队叫做大秦甲士,可秦人勇武,既然被称为皇上身边的特种兵,这些士兵没有一个肯穿上战甲的。

    蒙恬这半年在咸阳宫中,离开了军队,每日手脚都酸麻痒痒。每每听到章邯和李元的捷报,都把他急的抓耳挠腮。

    “这两个小辈儿都能破敌,我蒙恬却在这宫中养尊处优。”这是蒙恬的原话。

    可不论蒙恬怎么请战,咱们的皇上胡亥就是笑而不答,前方战事宽松的情况,让胡亥把心思暂时都放在了农耕之上。

    后世不是有个李世民说过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水就是百姓。中国自古就有句老话儿,民以食为天。

    作为一个出色的历史老师,胡亥曾经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总结过,历史上所有的大灾大难一方面源自于皇权的昏庸暴政,另一方面则是填不饱肚子。

    人民一旦填不饱肚子,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越来越多,动乱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

    如今他执政自任尚算清明,只是连年的战争,使得大秦的粮草消耗极大。若是没能在这大后方布置好农耕的工作,引起粮食的短缺,那就真的回天乏力。

    至于蒙恬的特种兵,胡亥虽然迫切的希望训练出成就,但他也知道,时间上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按照历史上战争的发展速度,他的这批他特种兵训练出来,恐怕项羽和刘邦都进了咸阳。

    不过现在情势大变,李元安守武关,狠狠的遏制住了刘邦的大军。只有那个不让人放心的章邯真的就鬼使神差的跑到了赵国去。

    如今赵国的邯郸连连告急,章邯连续对着邯郸发动猛攻。若不是有燕、魏、齐三**队全力压制,又加上后赶来的韩**队增援,恐怕大秦的铁蹄早就踏入了赵国的国都。

    原来赵国的军民还坚持死守。因为秦军有长平坑杀四十万降卒的前科。可在章邯开始攻心战,承诺若开城投降,既往不咎之后,赵国每日都有出城投降的。

    张耳和陈余每日都会在邯郸城头挂上新鲜的人头,来警示那些想趁着半夜逃到秦军的赵国人。

    邸报如同雪片,连番的飞到咸阳宫。

    胡亥掌握着章邯的一举一动,也掌握着项梁大军的动向。他现在又有了亲自去章邯大营的打算。但在几个参赞大臣的苦心劝阻下还是忍住了御驾亲征的心思。

    战争不是儿戏,胡亥见识过了故人的征战,从视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