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人蛇公主 >

第1章

人蛇公主-第1章

小说: 人蛇公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卷
第一章 午夜急电
    AM0:30
“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安静的黑夜里响起,我睡意全无,是急诊科的电话,我快速抓起手机,“喂,我是薛冰。”
“急诊刚接受了大批怀疑是食物中毒的患者,请马上回科室参加救援工作。”
“15分钟后到!”我挂了电话,以最快的速度,洗刷更衣完毕,在楼下打了车,直奔医院。
急诊室里人一片混乱,叫声、呼唤声、叫骂,声声交织;人头涌动,你推我来我推你……
“是怎么回事?”我在进入急诊室的同时,护士小文马上迎上来。
“刚接到电话,开发区的一家家具厂,在今晚大概11点的聚餐后,大部分人开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怀疑是食物中毒,现在已经送来了21人,大概还有80多人,将会陆续送到……”
“食物化验的结果出来没有?”
“还没有,已经通知有关部门进行采集了。”
“知道了。”小文说完,我的衣服也换好了。接过小文递过来的口包和手套,就进入了紧张的抢救工作。
AM8:30
忙碌了一个晚上,终于将一百多名食物中毒患者经过初步的解救,分送到了各个病区。在交接班后,几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大家都已经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在办公室里,有些疲惫地吃着医院送过来的早餐,有些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自从医学院毕业后,被安排在急诊工作,已经4年多了,早已经习惯了急诊的超负荷工作。对被半夜急召也早已习惯了。虽然工作的压力很大,但同事间的感情却很好,经常一起打闹,或结伴外出旅游、聚餐等等。在急诊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护持。也许正如人们常说的“患难见真情”吧。
从小就受身为乡里最有名的大夫的父亲的熏陶,又在医学院浸泡了7年,已经将战刀磨得雪亮雪亮的了,再加上临床的这四年实战,更加让我爱上了这一行。说真的,学医真的很辛苦:大本大本怎么也啃不完的书,总在不断变化的无数临床疾病,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当医生可真不是那么简单的”。呵呵,好象是某出电影里常出现的台词。
“冰冰,一会去哪?”小文不知什么时候又跑到了我身边,用她那甜死人不偿命的笑容和声音跟我说。她是我小学、初中、高中同学,关系一直都很铁。确切地说,应该是她总粘着我。幸好,我没有上幼稚园,大学我们也不在同一间大学,否则,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对着同一张脸,是人都会烦的。但分别七年后,我们又刚好被安排在了同一个科室。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上帝总算良心发现,又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不过,说句良心话,她确实是个好女孩,上班时倒是停专业的,将护理工作和护患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但一下班,脑子里装的都是吃的玩的东西。对她来说,整个世界仿佛除了这些,别的都不具任何意义似的。
我们经常相约下班后一起吃饭、逛街、一起去[天使之家]。'天使之家'是30多年前由富甲一方的何氏家族何存有组建的,专门收养孤儿和一些孤寡老人及一些社会盲流。但由于接收的人员越来越多,再加上何氏家族的日益衰败,'天使之家'的经济日益见肘,现在主要靠社会上的热心人事及成年后的部分孤儿的回报。
“喂,我说小文啊,我有时候真的怀疑你们的关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我刚想应小文,同事,杨医生就调侃起小文来了。小文才不会吃他那一套呢。听小文说,从她刚进急诊科开始,杨医生就开始处处找小文的茬。在工作上小文总是战战兢兢的,总担心一不小心被抓了痛脚,那就完蛋了。但还好,到目前为止,小文还没有出现什么值得记挂的错误。
“就算我们的关系非比寻常,那也好过你都30好几的人了,还没将自己的取向搞清楚。哈哈——”
“喂,你这个小妞,过分了啊。”陈主任点着烟走了进来,“我都要忘了香烟的味道了。”那陶醉的样子,绝对是个虔诚的烟民讲的话
“主任。”大家立即怯了起来。
“我说小文啊,既然你都知道了我们科的钻石王老五小杨同志都30好几的人了,就该帮帮人家嘛。我们是有革命情感的嘛,更应该互相帮助了。是不是?呵呵。”老奸臣主任又开始不正经了。
“谢谢主任关心。”杨医生得意地看着小文,小文正要来气,我见势不妙,就说,“今天有些累了,想回家补个眠。你要是不累的话,就帮我带点东西到[天使之家]吧。上次答应过小涛他们的。都好久了,他们可以都要生气了。”
大一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到'天使之家'献爱心活动,从第一次踏进的它的大门开始,就经常抽空去帮忙。这些年来,从没有间断过。见回小文后,她也经常抽空去帮忙,还时常点东西给那些坚强的孩子们。跟'家'里的人熟了后,他们也总喜欢将每一个成员的事情跟我讲。而我也将'天使之家'当成了我独在异乡的第二个家。
“又是我一个人去,那么多东西,我不要……”小文又在撒娇了,我小声地提议,“要不,老杨去帮帮忙?”
“好啊!”
“才不要!”两个声音总是那样默契地一起出现,我笑了笑,“拜托了,两位。”
……
回到家,草草地冲了个凉,一躺上床,就睡着了。社会上的人都羡慕我们做医生的,什么学历高、工作稳定、薪水高、待遇好之类的,却很少有人可以理解我们的生活。我觉得那句话真的挺适合我们的:上班是条龙,下班是条虫。上班时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肩负起白衣天使的职责。下了班,紧绷的弦一下子松了,人也要垮了,剩下的无非就是吃饭、睡觉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了。
对了,突然想起几天前,房东太太说,她朋友的女儿要回国了,但她还没帮忙找到住的地方,想在我家里住几天,等找着了就搬。无所谓,反正我一个人住两居室,也确实有点浪费了。而且我也经常不在家,有个人帮忙照顾一下我的花,帮忙打扫一下也不错哦。最主要的是,有人可以分担房租水电了。呵呵。
第二章 直角老人
    天渐渐凉了,虽然早已进入了冬季,但冬季对这个海滨城市来说,好象并不长,有些时候甚至还感觉不到冬季的到来,就已经是繁花似景,一片生机盎然了。
下午,在去参加'天使之家'秘密为何伯举行的70大寿的生日会的路上,看着时间还早,和小文不由自主地就逛到了观海长廊上。
长长的静静的长廊上,徐徐的咸咸的海风吹着我们的长发,抚摸着我们的早已不再稚气的脸颊。潮水早已退去,犹如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正在休息、喘息中。
“好喜欢这样的生活,如果许多年过后,还可以与好朋友一起来吹吹海风,那该有多好啊!”小文紧紧地挽着我的手臂,仿佛,一不抓紧,下一秒我就会消失似的。不过,在医院待久了,人难免会多愁善感起来。人生事事无常,今日不知明天事。可能,今天还好好地跟家人吃饭的老人,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了;可能,早上出门上班的爱人,中午就传了发生意外的噩耗……但,我们都只是普通人,面对这些,又能怎么样呢?是一味地沉浸在悲伤与担心中,还是趁现在还有时间,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呢?
“会的,一定会的。”我安慰起了小文,“上帝是不会那么忍心将我们分开的。”
呵呵,是啊,要是要分开,早就分了,这世上应该很少有像我们这样的缘分了。
在约好的地点和时间,我们给了何伯一个莫大的惊喜。小朋友和老人们纷纷上台献技。小文一展她黄莺出谷般的歌喉,我也拿出了很少向外人展示的舞技。何伯双眼朦胧地看完了我们给他带来的生日会。
晚上,气温渐渐地下降,比下午的时候冷了好多。生日会结束后,小文先回医院准备上夜班。我踏着欢快的步子,哼着小曲,在寥无行人昏黄的路灯下,自由地踏着起了欢快的舞步。
我喜欢这种冷冷的感觉。记得小的时候在乡下,一到冬天,手脚就发冷,而且动都不想动,总想睡觉。后来,来到这个四季如春的海滨城市,一切都好了起来。我自小就喜欢跳舞,音乐一响,便能翩翩起舞,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奶奶开始反对我跳舞,态度非常坚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后来爸爸也是,妈妈也这样。我是个好孩子,没有过多地去追究原因,也就不跳了,但偶尔还是会偷偷地跳跳。呵呵。喜欢嘛。没办法。对不起奶奶,对不起爸爸,对不起妈妈了。今晚回家我会记得忏悔。
当我打算转完最后一个圈就回家忏悔时,突然发现身后好象有个矮小的影子在跟着我。不会吧?竟然有人跟踪我?我一不是有钱人,二没有什么姿色(谦虚也好,夸张也好,只要别找我麻烦就好了)。我忘了转圈,拼命地往家跑。主啊,我马上回家忏悔!
中午暖暖地,让我动都不想动,只想静静地坐着。突然接到何伯的电话,说今天'天使之家'来了个奇怪的老人,让我有时间,过去看看。
下班后,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是这座海滨城市入冬以来难得一见的大雨。雨滴“啪——啪——”地打在干燥的地板上,尘土犹如轻烟般娆娆升起,又如美丽妖娆的女子在翩翩起舞……阵阵泥土的香味,翩然而至……好象家乡的味道啊!
我湿漉漉地冲进'天使之家',差点撞上一个迎面而来的黑色物体。紧急刹住脚步后,才发现那个黑色物体是个老人。老人严重的驼背,使上半身几乎与地面平行,就像个“直角”。
她应该就是何伯中午提到的老人了。
“对不起,奶奶。”我在道歉时,发现老人正在愣愣地看着我。那朦胧的眼神似乎是看见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又像是含有深深的歉意与自责,又像是……不会是被我吓坏了吧?
“奶奶,你怎么样了?奶奶?”在我的叫唤声中,老人回过了神。还好,没事了。大伙都松了口气。
“九公主!九公主……”老人突然抓住我的手,一个扑通就跪了下去,反复地说些莫名的话,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就激动地昏了过去。
我急忙按住她的人中,一会后,老人醒了过来。但情绪还是很激动。我给了她一支安定后,老人终于安静地睡着了。
我坐在老人的床前,仔细地端详起她来。干枣般的脸庞,深深凹陷的双眼,早已分辨不出年轻时的容颜;花白稀疏的头发,干树枝般的躯体,因为严重缺钙而引起的重度骨质疏松让老人全身蜷缩,严重的风湿病,让她的手指不仅严重地变了形,而且伸都无法伸直了……真不知道,过去的几十年,她过的是什么日子。
她让我想起了记忆中最最疼爱我的奶奶。记忆中奶奶总喜欢对着一面只剩下半片的,表面早已班驳不堪的半身镜子,用她那少了几个齿但仍然是最珍贵的桃木梳,梳理她那五十多岁就已经全白了的满头银丝。她还用她那双干枯变形的手,天天给我编着几年如一的发辫。边编还边给我讲她和爷爷的故事。当年,奶奶是镇上出了名的美人,不仅出落得水灵,还唱得一手好山歌。爷爷为了赢得美人归,刻苦得学山歌,终于在对山歌的比赛中,引起了奶奶的注意。本以为,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天忌佳偶。一场大病,奶奶没能留住爷爷匆匆离去的脚步。那一年爷爷36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