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差生何以成大器 >

第14章

差生何以成大器-第14章

小说: 差生何以成大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父母下得了决心去帮助自己的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与生活习惯,美好的生活仍然会在你们一家人前进的道路上迎接你们。孩子坚强的人生信念、坚韧不屈的人格特征,只能在正确的引导与积极的培育中形成。
孩子的尊严与自信心,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充分肯定与培养,对于孩子,父母是他们的终身教师与指路人,是他们成长的责任人、看护人,对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放任自流!
我们每个做家长的人必须明白,不是每一个差等生都能够自我克服不良心态的。只要你对孩子还不是彻底的失望,你就应该帮助他。重新出发,是永远也不会晚点的。孩子坚强的人生信念、坚韧不屈的人格特征,只能在正确的引导与积极培育中形成,对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放任自流!
从社会活动及家庭生活上全方位关心孩子
    从社会活动及家庭生活上全方位关心孩子的成长
培养孩子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让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的生活能够幸福、快乐。为了让孩子今后能成功地融入社会,其实,父母现在就应该为还在学生时代的他们做好铺垫。
科学地说,培养孩子的目的,第一是要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有责任心、事业心,将来成为能够独立生活的人;第二是要让孩子有一定的技能,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够为社会服务的人;第三是要让孩子拥有一定的抗击失败与挫折的能力,将来能够经得住生活的大风大浪,成为能有所建树有人。
能不能很顺利地融入社会,不是孩子十八岁以后的事,其实孩子在十八岁以前接受的教育,形成的行为习惯,就已经决定了孩子能不进入成年时,抢占到那个有利的起跑点。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对他们丧失信心,更应该全方位地关心他们。
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尽量多的参加社会性活动。假期参加旅游活动,节假日参加父母单位组织的公共娱乐活动,让她尽可能多地参与,学校及社区的体育活动及服务工作,让她得到了融入社会的锻炼。生活中,孩子的学习生活虽然十分紧张,但我们不是让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给她做饭,是为了让她的学习更好,是为了保证她的身体健康,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爱她才这样,并不是我们必须该这样给她做。别人的父母也有不管自己子女的,也有长期让孩子在外买饭吃的。让她明白仅仅是父母爱自己,才这样为了她的成长甘愿奉献。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讲不过去,只是爱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我们认为,爱孩子,不仅仅只是让孩子穿暖、吃饱、不生病这么简单。我们的爱是一种让孩子能体会到温暖的爱,她自己懂得感恩的爱,体现着亲情的爱。我们不期待孩子对爱的回报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她在我们付出之后,能不辜负我们的期望。孩子健康地成长,就是对我们做父母献出的爱的最大回报!
爱的力量是幸福生活的源泉,融洽的社会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开朗、诚信、乐观、豁达的性格则是幸福生活的存储器。让孩子在少年时代就能积极融入社会与生活之中,这也是我们交给了孩子一大笔胜过物质财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的感受是,孩子一定要懂礼貌,这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在社会上,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坚决不能鄙视穷人、乡下人、生理有缺陷的人、学习成绩不如自己人的人;也不能得罪老师、同学、朋友,更不能惹坏人、班上那些跳皮捣蛋的学生,这是自保的必要手段。孩子懂礼貌,就能建立起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困难面前,也就会因为有人缘而获得帮助。
孩子从学校回来告诉我们,班上有同学时常欺负别的同学,她有时看不过去,就会出来劝说。由于她有人缘,也讲究方法,一些男同学也能听她的劝告,一些争斗得以调停。我们并没有说她对与错,只是要求她要量力而行。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在家长的悉心关照下,就算是一个学习功课方面的差等生,他们同样会健康茁壮地成长。
为了让孩子今后能成功地融入社会,其实父母现在就应该为还在学生时代的他们做好铺垫。爱的力量是幸福生活的源泉,融洽的社会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开朗、诚实、乐观、豁达的性格,则是幸福生活的存储器。让孩子在少年时代就能积极地融入社会与现实生活之中,这也是我们交给了孩子一大笔胜过物质的精神财富。
与孩子一起了解生活的真实
    与孩子一起了解生活的真实
五点一亿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除去百分之七十的海洋,目前,六十多亿人口,就生活在六大洲的四大块陆地与数以万计的岛屿上。
看上去,地球是个适合生物生存居住的广大生存空间,可目前,它却让数以亿计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人欢笑有人愁,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最大真相。
我们身边的社会,是一个有近一千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是一个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的国家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可是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与社会的不平衡、不协调也正在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并没能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目前国人的贫富差距已经相当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公共资源被个人侵占现象严重,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另一方面,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虽然在扭转、在克服,提出了构建民主政治、可持续发展,提倡全社会公平,但任务相当艰巨。中国只有不到一亿的人口真正富裕起来了,十亿人口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另外二亿人口,恐怕连吃穿住都还是个大问题。洋房、小车、休闲似的生活,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那还是可望不可及、遥遥无期的奢侈品。
中国的老百姓面临的最大生存压力,还是就业的问题。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就没有生活保障,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我们说中国至少还有二亿贫困人口,官方是绝对不会同意这一观点的,他们只承认2000万。但是,我们只要看一看每年大学新生交不起学费的比例,就可以知道真实情况。你也许不在这其中,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还只是解决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至于孩子的将来,太多的人是无法为他们提供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没,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失业的压力与就业的压力一样大。
据湖南电视台报道,2008年湖南全省将面向全国招考公务员300名,3月上旬,省人事厅接受网络报名的人数已高达22000人,就是说,平均700多人在竞争一个职位,可见竞争之惨烈!
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在崩溃之后,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共产主义思想、大公无私的思想,无疑已经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是自私自利,是损人利己。在盗贼四起、腐败盛行、黄赌毒泛滥的当今,小民自保确实有相当大的困难,要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好好生存,真的也很艰难。说不定哪天会有飞来横祸降临,人民安居乐业的安全系数确实还不是很高。
坚守正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东西虽然在提倡,可因勇斗歹徒而受伤的英雄、勇敢扑火被烧伤的好人,他们躺倒在医院里,却没有了治疗费……,残酷的现实不得不叫人自保与慎重地面对现实!我们要教育孩子,英雄是不好当的,坏人是千万当不得的。人不能逞一时之能,更要忍一时之气,我们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只有好好学习,自强自保,才能在这个竞争比较激烈的现实社会里,生存下去。
当然,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要让孩子看到光明面。还是毛泽东说得好,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让孩子在这个社会里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付出,孩子将来生活的阳光才会多一些。
当前,我们的国家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可是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与社会的不协调也正在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只解决了自己的衣食住行问题,至于孩子的将来,太多的人无法为他们提供保障。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在这个竞争比较激烈的现实社会里生存下去。
与孩子进行有效勾通的几种办法
    与孩子进行有效勾通的几种办法
现实生活中,就算我们的孩子再乖巧、再听话,也难免有不如父母意的时候,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勾通,真让我们大伤脑筋!
孩子是差生,本来就有一些不爱学习、生活态度不积极、与父母有些隔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存在,被我们批评,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可批评了之后,却不见得能有效地勾通了彼此的思想,问题往往依然还摆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与孩子的勾通真的很伤脑筋,依着孩子来吧,他们改变不了不良习惯;批评重了吧,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闹得一家人都不开心。我们一家人,就一直在这样的矛盾中无奈了许多年!要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真是一个天大的难事!难就难在——如何把握那个度上。
过来,我们批评孩子,更多的是由着自己的脾气来,只求自己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怒,不太考虑孩子的感受。现在想起这些打骂孩子的情形,自己的心中就感到十分的惭愧与难过,那哪里是在勾通,简直就是在与女儿之间,筑起了一道隔离情感的拦河坝啊。仅用责备、打骂的方法,去与孩子进行勾通,真的是太粗暴、太简单、太没水平、太无能了,想要因此与孩子有效勾通,那真的就是痴心妄想、天荒夜潭!
教育学家认为,用责备、打骂、命令、禁止、强迫等等消极的手段,与孩子进行勾通教育,是不会产生积极结果的。因为这些方法让孩子心情沮丧、惊恐、反感、反抗,进而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丧失改正缺点与错误,丧失增强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对孩子正确的人格尊严之培养,与父母之间纯洁的亲情之培育,都是极其不利的。
在近半年的摸索中,我们认为采取这样几种形式与孩子进行勾通比较容易。
一是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一家人共同参与制定生活的规则。孩子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坏毛病,其实都是没有规则制约造成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搞人治已不符合潮流,不得人心。我们让孩子自己一起参与制定一家人生活、做人的规则,还让她来监督家长一起履行与遵守。孩子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明确了家长的要求,也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与规则,更有了自律习惯。让她监督父母,例如,孩子曾当场指出父母说粗话,我们及时改正。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积极生活态度,还培养了孩子的成就感,孩子很快乐地接受了父母对她的教育。
二是指出孩子过错,尽力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俗话说,恶语伤人心。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有淘气的时候,不听话的时候,不守纪律的时候,只要不是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我们都不会说孩子的重话。就算是让我们十分生气,我们也尽力地压抑着自己的不愉快,不对孩子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