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花寨女皇 >

第7章

花寨女皇-第7章

小说: 花寨女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事,天底下竟还有想坐牢的,我们去瞧瞧!”
我们三人来到门口,见到他已倒在地上被七八个供销社、储蓄所等干部的子弟围着他踢过去,又滚回来,他血嘴里还噙着半条鱼。
“你们别打了!看他有多可怜!“我推开人群,拦住行凶的人。
“可怜,这个屡教不改的劳改犯,把我们一席酒菜都搅了,你是他的什么人,你替他赔么?”
“不错,我赔你们就是了!”我递给店家十元钱:“你重新布一桌给他们吃喝,这桌酒菜我买下了!”
“十元钱可买二担谷哩,哪里用得这许多?”
“不用找了,余下的请你喝茶!”我叫店主帮忙,把他扶起来,就用店主端来的温水毛巾,给他揩去浑身血渍,扶他上了席面了,给他倒一碗酒,把筷送到他的手上,比划着:“放心吃吧,这桌酒菜我们已买过来了。”
他用手指蘸了酒,在桌上写了“感谢观音菩萨,王四狗。”
这时,酒店门口已经黑鸦鸦地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在另一桌坐等酒菜七八个年轻人也看呆了。陶云龙望了他们一眼:“你们看到了吧!她是环形凹学校新调来的校长。你们整日里游手好闲,无事生非,都是不读书之过,还不如到凹里去报名上学!那里吸收大龄青年哩!”
我们在人们让出来通道里回到茶馆,茶博士重新换过茶头,捋着胡子说:“这位女士好仗义疏财,到底城市里出来的姑娘气派,见识与众不同!”
“这是个无赖。谁惹上了都脱身不了,救济这种人还不如喂狗哩!”其中一位穿着体面中年人发话道。
“他不是无赖,是无奈!谁想重新吃劳改饭?他够可怜的,真正无赖是那些仗势欺人的人!”田雨在我面前翘起了大姆指:“你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心胸,日后必成大器,我见你眉目清秀,气度不凡,敢于同不平抗争。成大器者,古时候指事业有成者,当年陈、朱争天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然陈友谅虽痛失天下,却不愧为时代强者,你知道吗?这环形凹还是陈友谅后代的领地。”
“是吗?我没听说过。”
“传说元朝末年红巾军义军首领陈友谅在九江建立南汉王朝,割据了赣闽一带大片疆土,自称皇帝。元朝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决战潘阳湖,不幸中箭身亡,满朝拥立其子陈理继位,陈理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向朱元璋举起降旗。陈理有个女儿桃花公主,生得国色天香,文武双全,智略过人,豪爽好胜,深明大义,劝阻说: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为父皇之计,先退出城廓,隐入山林,韬光养晦,招罗旧部,重心凝聚力量,以待天时,日后东山再起,必成气候。但陈后主苟且偷生,决意投降,这位公主万般无奈,带一拨心腹闪电般地离开赣闽,隐没婺江源头深山密林之中。见这处古木森森,壁立千仞,飞瀑狂泻,四周崇山峻岭作屏障,数百里内无人烟,遂以流寇栖息,创立强盗王国,于是采石垒城,自称桃花寨女皇,招兵买马,劫富济贫,官府闻风丧胆,携眷遁,震惊京师,朝廷屡屡派兵剿灭,却大败而归,山寨地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攻之境,只有一条栈道可上,又有重兵把守,明关暗碉,堆满雷石滚木。明军屡战屡败,这样对峙了八十八年,到了第四代女皇手上,即景泰三年,女皇派干将陶成回河谷口开豆腐店做眼线。他每天送一担豆腐上山。明军发觉后用重金收买了陶成,他引明军从秘密的通道上山。女皇早已得到通报,把刚上山的陶成砍了脑袋,还剁去一条腿去祭战旗,迎战业已十面埋伏的明军,经七天七夜的恶战,杀死了无数明军,女皇见寨城已破,命三千将士集体跳崖,没有一个投降,有说女皇被搁在半崖的古松上,莲花寺采药的智琛救去,削发为尼,才逃脱此劫。
此系传说,不过,在河谷口陶家祠堂石碑上还有三道谕旨祭文。
谕  祭  文
景泰三年,岁次壬申闰九年庚申十日甲戌。
皇帝贵梧州府同知登成,赐察浙江按察司,使陶成往者,处州盗起杀掠居民,尔以方面领兵剿捕率先督战,竟以殆身。眷念忠、勤,良切怜惜,慈特赠尔为浙江布政司左参政遣官,谕祭用冥灵其有知,尚有钦服。
诰      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日:设官以安民,为德而有德于民者,恩在所必加;为臣以报国为忠而书忠于国者,功在所必録,尔浙江按察司副使陶成,圣(早)由乡举历升斯职,进平平寇贼竟殆厥身眷,此勤劳宜加恩典,今特地赠尔为亚中大夫,浙江布政司,左参政,赐之诰命,以示旌褒于戏人(戏——鸣呼!)孰无死,帷死于国事乃为至荣尔。尚只服隆恩永慰冥奠。
景泰八月十六日宝诰
奉天承运,皇帝制日,浙江东南巨镇参政方面重臣,是非才识俱优,熏劳夙著者,弗以轻界,已故浙江按察副使追赠亚中大夫、浙江布政司左参政陶成,乃广东按察司僉事,曾之又居官清慎执法公平,剿贼阵亡,勤劳可悯,绿功追秩,念既有年,因子祈恩重,永慰幽壤。
成化十一年九月初八日
……

    当天晚上就在陶成祠召开社员大会,各小队接到广播通知携老带幼来参加普及小学教育动员大会。会后大部分家长给失学的青少年报了名。
我在大队长家住宿,他家大小非常好客热情,为我专门备了一间专用房。并杀鸡杀鸭盛情款待,次日我叫人把王大爷先送上山去,安置在养殖场。我从他身上联想到英年早逝的父亲,因此决计安排他晚年生活,不致于流离失所而倍受欺凌。
早饭后,陶云龙亲自陪我广播通知不到的里坞、大角坞和乌云等僻远的山村穿家挨户的走访。乌云处在极高的山坞里,从上午开始爬山,直到红日落岗才到仅有三个户头的小村落里。
湍急的溪水从山岙里涌出,如滚珠走玉一般,我掬起来喝了个够,然后在古榧树盘根上坐下,卷起裤管,把双脚泡在清凉涌泉里,拿顶草帽扇风,两岸高大苍松、青翠的修篁上传出蝉鸣,更显得村野的宁静。
“这里虽然一个生产队的建制,但全村仅有三分人家,倒有两个寡妇。”陶云龙给我介绍说,“村中朱小妹才有一个孩子,已经十五岁了。”
“她的丈夫呢?”
“那是二十多年前,坞里只有朱老汉父女俩,后头迁来三十开外的单人汉洪武,两家靠守猎为生。
朱小姝十八岁那年冬天,朱老头上山收猎夹。再也没有回来。她约了洪武满山寻找,只见树丛里有三只金钱豹撕咬一个人,发现那血肉模糊的人竟是朱老汉,洪武用火铳打伤了豹,将朱老汉从豹口中夺回,抬到家后当晚就咽了气,女儿失去唯一的亲人,痛不欲生。可那只受伤豹约引了十多只同类把朱小姝的房屋团团围住,那门缝、窗棂上都是绿茵茵野兽眼睛,吓得号淘大哭,呼喊救命。还是洪武点着火把赶来,在门前烧堆大火,把孽畜赶走。朱小妹一把抱住洪武,再也不让他离开,后来他俩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叫天生,学名洪斌。因交不出学费而缀学,是本乡难得的秀才。听说已到大渊头采石场打工去了。
说话间,有一个三十开外女人掮着背篓从山上下来,她身材修长,面容娟好,一看就知道她属于讨人喜欢的成熟女人。一见到我们就喜笑颜开:“啊,原来陶大官人光临,真是难得!我以为嫌我家门小容不了贵人,今天是什么风把你们吹来的?”
“你又不是雌老虎,怕你吃了不成?今天凹里来了校长,叫孩子读书,我陪她来看看你呢。”
“我家又没孩子读书,没事借油头偷香窃玉来着。”她停住脚步,拉住我的手:“这么年轻的校长,又长得俊,真叫人疼的,快,上屋里歇去!”
她家就住在后场泥墙屋里,屋顶是用茅草盖的,檐下挂了一串串玉米棒和红辣椒,大门前一块草坪,堆放着一捆捆的杂柴。一群母鸡见主人开了门,抢先进去争食,那条大黄狗守着狗洞对我们汪汪叫个不停。
“畜牲!还不给我滚开!”那条狗见主人的眼色才停止狂吠。伸了个懒腰,耸耸耳朵,摇头摆尾地在我们中间转来转去。
这是一幢普通的民房,中间是火塘,西边一间是卧室,东间是牛栏。那条老黄牛在屋柱上扬颈擦痒。我们围火塘而坐。女主人在三角架上吊下灰尘油污的铜壶,她在火里加些树根,燃得旺旺的,说:“夏家迁走了,张家断了香火,只剩下我一户。自从斌儿去采石场放炮以后,全村只剩下我一个孤女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也不来看我一眼!”
“全大队有十多个小村,我又没分身法,实在转不过来呀!”大队长拣块柴头点了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我早叫你搬到河谷口去住,你又不肯去,你单家独户住在这里我还不放心哩!”
“我迁到河谷口,你家那只醋缸子容得了我么?再说我的田地山场出产好歹也能养家糊口,到你那里没田没地种,叫我喝西北风?她抓了把玉米,在门口一撒,在前来抢食的鸡群中抓来只芦花鸡杀了,掏空了内脏,装进一些拌和酱蒜姜醋的糯米,缝得鼓鼓的,然后糊上厚厚的烂泥,扒开火塘埋了进去,又加些柴。
吊壶小盖掀动,不住喷出蒸气,冒出的滚水淋进火塘,激起腾腾的烟灰,女主人从房里端出一套茶具,摆在案头,用毛巾裹着挂勾,卸下铜壶,把滚水泡进三只锡壶。
“请喝第一道茶!”他拿起第一把锡壶分别给我们斟了一杯。
我爬了一天山,早已口渴了,端起杯就呷了一小口,苦涩得不得了,吐又不敢吐:“这是什么茶?”
“这是苦丁茶!”陶云龙笑着说。
女主人换了把壶,施了第二杯,我怎么也不敢喝了。他却向我挤挤眼:“先苦后甜么,这第二道是野蜂蜜泡制的。”
我小心翼翼地尝了口,果然甘甜无比。当喝了第三道茶,却是满口清香,说是桂花、珠兰、芝麻粉和白糖配制的。
三道茶是西乡大山区待客最高的礼节,只有新女婿上门才能喝到。朱小妹用这么隆重礼节接待大队长,其用意可想而知,而我只是意外占光而已。
这回您得多住几天,让我们的城里姑娘到山上看看满枝头野柿、野板栗、野藤梨,你我帮她摘些带回学校尝尝鲜。还有野蜂蜜好割了。那是采满山野花酿成的‘百花蜜’,是滋阴潛阳的上乘补品,城里人有钱都买不到的。”
“还有许多村没跑哩,公务在身,身不由己,明天就要下山了。”
“不是么?官做大了,到处有吃香的喝辣的,还有婆娘陪睡,那里还瞧得起我这个荒野寡妇呢?”
“我是那号人吗?正月里不是住这里三天?”
火塘里散发出香味来,陶云龙用竹夹夹起烧得通红大泥团,往地上一摔,焦泥四分五裂,那只光秃秃饱鼓鼓的鸡已经油黄透亮,干净得毛丝不剩。
女主人用荷叶托起来,放到小桌上。然后提了铅壶让我们净了手,大家就在案头上抓着吃。我只得随乡入俗,况且肚皮饿了,从女主人手里接过鸡翅,吃起来津津有味,特别那些香喷喷的糯米饭,因浸透了鸡汁,感到格外酥软可口,永不忘怀。她还开了一坛陈酿酒,三人敞怀对饮。个个都吃得面红耳赤,还不肯罢休。
吃罢酒饭,朱小妹又端出一箩盖炒毛栗,橡子、香榧等山果,大家围着火塘边品茗边海聊。话题又转到她出山问题,说这深山老林里经常豺狼虎豹出没,多少人家因养不住小孩而凋零,甚至于使整个村成了废墟。大队长也为此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