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美滋滋-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一照镜子,看到脸上增多的皱纹、头上新添的银发或者偶尔患病,都会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担忧,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不行了。这种潜在的观念,使他们在性交当中不能提起兴趣,激发欲望,进而影响到对方,使双方的性生活不能完全美满、和谐。反过来又加重了心理上的自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第五,也要警惕中年时期性爱发散性的出现。在中年阶段,有些人有一种弥补的感觉,有些人有一种追求新奇的猎奇感,尤其是一些在夫妻生活中出现过裂痕或者曾经长期两地分居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发散性的嗜好。这种发散性心理实际上不仅在夫妻性生活中造成障碍,而且会使一个人的整个性爱生活都受到不良的危害。
在北京紫竹院的〃英语之角〃,有一位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位年近六十岁的外国妇女,问她到中国以后有什么感觉,这位外国女人回答说:〃中国很美好,人也很善良,但我有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我们的同性,也就是中国的女性,她们衰老得太快了。其实,中国的女人很美,可是她们一到三四十岁,就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这是很奇怪的。其实,在我看来,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在三四十岁的时候,人在各方面都应该达到顶峰。那么,在爱情上,也应该达到顶峰,而不是开始走下坡路。
第十一章 性生活之美需要精心保护婚变后的性美培育
婚变和再婚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新奇的事情了,再婚的比例越来越高,关于〃金婚〃、〃银婚〃、〃白头到老〃、〃始终如一〃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动摇。婚姻向着更加合乎人性、合乎道德的方向发展。但评价一个人一生中能不能获得幸福并不是看他结过几次婚,而是看他能不能始终坚持对爱情和性美的执著的追求。
一位离过两次婚的男士说:〃在我的一生当中,婚变曾经给过我很大的伤害。但这也使我认识到,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毕其终生、始终不渝。〃
婚变和再婚的确是有利有弊。一个再婚的家庭,只要你走进它的门坎,就会看出这是一次新的组合。双方的家具摆在一起总是有些格格不入,双方审美观上的差异,感情经历所带来的体验,生活习惯和情趣爱好等等都需要一个重新调整、重新融合的过程。
经过离婚的人,对于婚姻的要求更加苛刻,期望值更高,否则,他们宁愿独身下去,不愿意〃再往火坑里跳〃。然而,离过婚以后,有没有勇气和自信再重新建立一个家庭,实际上是对一个人人生的一次考验。不愿意或不敢再建立家庭的人往往难以从感情伤害中超脱、难以面对现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严重的自卑感。
其实,重建的家庭也有很多的有利之处,他们更加珍视婚姻的机会和爱情的宝贵,他们有在生活当中得来的经验教训。再婚的人往往已不完全停留于年轻时代对感情的迷茫、困惑和狂热,而是带有更多的理性成份。正如一位离过婚的女性所说的:〃我曾经热切地盼望爱情,但是我得到的是失望和伤害,但我并不后悔,也绝不会自暴自弃,因为,我第一次结婚时才22岁,在感情生活上付出学费是难以避免的。我要通过再次寻找来实现我的理想,弥补我的缺憾,也要通过再次婚姻生活来证实我是能够做一个好妻子,也是能够得到一个好丈夫的。〃这位女性的心理反映了强者的生活态度。
在性爱生活方面,有过婚变之后重新建立的家庭生活当中,应当注意什么呢?
第一,要把性爱之美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对于有过婚变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还能不能焕发现热烈的爱情。有些人在新的选择当中,已经对爱情发生了怀疑,认为爱情是虚无的,或者认为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所以他们在选择新的伴侣时,注重的是生活当中的适应性,而不一定注重爱情基础。也有的人是为了证实自己能够超越第一次婚姻,因此,注重各方面人们在社会上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标准〃。认为如果对方的〃标准〃比自己以前的爱人的〃标准〃更高,那么就不论有没有爱情也都可以建立家庭。也有的人重新建立家庭是为了子女,为了住房,为了生活上必备的一些条件,或是为了不孤独,为了父母或朋友们的压力,等等。实际上,这些原因是无可厚非的。关键问题在于,一旦重新组合了家庭,仍然不能够失落爱情或仍然需要建立爱情的基础。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这一点都很重要。因为,性爱生活当中,能不能感受到强烈的满足,能不能焕发出强烈的性欲,形成很高的期望值,关键取决于有没有爱情基础。如果双方或者一方仅抱着〃满足需要〃或者〃生活就是那么一回事〃的想法,那么在性爱当中,就会采取一种应酬、敷衍、得过且过、任其自然的态度。这样,就永远不会再获得新婚的美感,也永远不会产生〃至爱至美〃,获得心理、感情等等层面上最大的满足。
第二,防止经验教训造成的偏颇。根据国外有关的统计,有离婚经验的人对于再婚通常抱着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而这种在再婚问题上的谨慎往往伴随着在性爱生活上的开放,他们往往要同居一段时间再决定结婚。他们认为这种同居生活可以有一种实际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就好像高了实验一样,可以找到一种是否适合结婚的感觉,然后再决定是否结婚。其实,这是一种在接受经验教训上的偏颇。同居生活实际上是情人式的生活,无论是男是女,做一个情人是容易的,但作一个丈夫或妻子就大不相同。在同居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充分表现出了自己的优点,而掩盖了自己的缺点。而一旦进入夫妻生活,建立了真正的家庭,双方就要朝夕相处,就要遇到〃油、盐、酱、醋、柴〃和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的情趣、性格、习惯、爱好等等方面的摩擦。所以,有了情人式的同居生活,反而容易造成一种对婚后生活模式的〃理想化〃的假象,真正成功和理想的再婚,应当是在爱情的交流上,在新的恋爱阶段里达到一种精神上、情感上的默契。
重新建立家庭的人们还容易陷入另一种偏颇,就是片面地接受以往的经验教训。如一位四十多岁的再婚男子,就曾经反复地告诫自己:〃如果再结婚,就决不能像上一次那样,什么都听对方的,逆来顺受,百依百顺!这一回,我一定要找回男子汉的气概〃。所以,他在独身生活当中,凡是别人给他介绍的女友,他都一概抱着傲慢的态度,甚至故意显示出自己的大男子主义,结果久久不能成功。后来,他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特定的人,每一个人在爱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另一个就不一定适用。他经过调整之后,重新建立了家庭。他再婚以后的妻子后来对他说:〃你对妻子这么温柔,真不理解你的第一位夫人为什么要离开你?〃
第三,寻找审美情趣的一致与和谐。再婚的家庭往往有着第一次婚姻当中的痕迹与影响,对此,双方应当互相尊重。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的审美情趣是大相径庭的:吃饭的口味不一样,穿衣的眼光不一样,家具摆设、房间布置的情调也不一样。对此,应当通过宽容和尊重来化解敌意与隔阂,在这方面,妻子似乎应当更有作为。女方对于美的追求更执著,在形成一定美感之后,也更容易形成偏狭心理。所以,和再婚男子一起生活,应当首先是宽容,防止偏狭的嫉妒和过于任性的坚持。应当在尊重和欣赏对方当中,在开发和转换自己的某些审美眼光当中来寻求和谐点,然后,再逐步按照自己的审美眼光去对丈夫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改造。这样做的妻子往往是成功的,因为,丈夫一般不会为了自己的审美眼光和情趣而固执地坚持什么,长久地我行我素。所以,在审美观的一致和和谐方面,主要在于妻子的调整能力。
第四,性交生活中的过渡与开发。再婚的夫妻往往是有经验的夫妻,或者至少一方是有性经验的。那么,在性交当中,人们往往是十分敏感的,一方面是不要完全排除自己的性经验,因为男女之间的性生活是有一定的共性,有些经验对性生活的完美是很重要的,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避免新婚夫妻之间容易发生的那种急躁、冲动或由于缺乏某些知识而造成的不愉快。但是,对于这些经验的适用应当十分谨慎,就是表露出来,也应当是和谐而自然的。在性交姿势的选择上,应当先从最普通的、一般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开始。在爱抚当中,应当先从发现和开发对方的性敏感区开始。在作爱过程当中,应当不断地体验并尊重对方的习惯和爱好。在尝试当中再逐渐加入自己的〃主观色彩〃。在这方面,男方应当是主要的,尤其应当注意。而女方对于男方在性经历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经验,往往带有一种醋意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所导致的心理变化,则影响双方作爱时的专注和谐。因此,再婚的丈夫,对于自己新的妻子,应当更加耐心、更加热情、更加细致、更加尊重,尤其不要忘记对于妻子人体美的欣赏和赞美,对妻子的性经验的喜欢和接受,即使妻子在作爱的过程当中,难以从怀旧的情绪当中超脱出来,丈夫也应当表现得宽容与理解。比如,有一位再婚男士曾经说:〃我和第二位太太婚后相当愉快,只是有一件事挺让我烦心,就是她每天晚上都要高谈前夫的种种,不管在家还是在外。有时让我觉得好像他活我们两人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其实,这位丈夫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说明他心胸狭隘,也说明他不了解女性心理。在这种对于前夫的种种怀旧当中,实际上只有让他的第二任太太充分地谈出来,才能更好地把前夫忘掉。正如麦卡锡在《敲开伊甸之门》中所说的:〃这种反刍实际上是一种净化〃。越是不让她说出来,她越是难以忘掉,越是说出来了,丈夫也能容纳,她越是忘得快、忘得净。而且,她会在丈夫的这种态度中享受到新丈夫的温暖和爱意,并且使自己过去的盲目和教训得以更好地纠正。
一个人的婚姻经历在他的生活当中,毕竟是一件大事,让他(或她)彻底忘记,完全重新开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新的超越点上所产生的新意,新的生活中所创造的新美只能在巧妙的过渡和转化当中才能够逐渐完成。因此,对于再婚夫妻来说,对于性爱之美,需要更加精心的培育。
第十一章 性生活之美需要精心保护节育中的性美开发(1)
也许沉醉于男欢女合之中的人往往会把〃基本国策〃遗忘在九霄云外。其实,尽管〃基本国策〃大张旗鼓地充满传播媒介的宣传中,尽管大街小巷、基层单位、远山僻壤到处是标语,而真正要〃落到实处〃,却还是要靠夫妻同床、作爱交媾的瞬间。
是的,在中国、在当代,夫妻性生活尽管在开放变革的社会越来越成为受到保护和尊重的私生活,越来越具备了情趣高雅、美好幸福的条件,但同时在另外一层意义上却更加具有社会性,而且受到了与历史上的限制和规范性质完全不同的富于社会意义的制约节育。
节育当然首先是社会的需要。人类生存空间在缩小。中国虽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