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再会吧南洋 >

第2章

再会吧南洋-第2章

小说: 再会吧南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而且代表着侨居地人民憎恶侵略与战争、渴求和平与安宁的愿望。侨居地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创建了另一个家园,和当地人一样,有自己的家庭、家业。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狂人的目标是建立血腥的“大东亚共荣圈”,南侨机工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既保卫自己的祖国,又保卫着自己的第二故乡。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更是直接为捍卫东南亚人民的家园和世界的和平正义而奋斗、牺牲。   
序(2)   
南侨机工精神,体现着华侨的国民自觉,显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彰显出与侨居地人民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情怀和面对强敌挺起脊梁、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全民族持久抗战的魂,是中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力量源泉。 
南侨机工的历史应当大书特书,南侨机工的故事应当大讲特讲。两位作者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再会吧南洋》是一本在同类书中有独特新意的书。 
这本书,专写南侨机工中海南人的故事。据人民网海南视窗披露,南侨机工中原籍海南的超过了800人。海南百年来一直都是革命活动家和革命将士的摇篮。旅居南洋的海南人,绝大多数处在社会的底层,在华侨社会居领导地位的极少,但在他们中间不乏抗日救国组织的中坚分子。他们的故事更具典型性,更能展现南洋爱国华侨的风采与情怀。 
这本书,是南侨机工的档案研究与口述历史相结合的海南省籍南侨机工实录。作者查阅了大量南侨机工档案,采访了大量南侨机工、眷属或南侨机工活动的参与者、亲见者、亲闻者,在此基础上编写成了这本书。 
云南省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南侨机工档案,包括其他地方的相关档案,是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南侨机工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真实记录,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记忆和历史财富。发掘、整理和利用南侨机工档案,有利于再现历史真相,对于认识南侨机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是大有帮助的。作者根据南侨机工回国登记名册和复员重返南洋的名册等档案,整理出三百多名“海南籍南侨机工名录”,其中新加坡、槟榔屿和太平三地的资料相当完整。当年的南侨机工是什么样的人,我想,从占南侨机工总人数9%的“名录”即可窥见一斑。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书作者从档案的原始记录和相关文献的比对中,得出的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结论是:南侨机工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包括部分失踪、失散的)远远不止三分之一,而是占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二。 
作者采访南侨机工老人,记录和整理他们讲述的故事,所做已是南侨机工“口述历史”的工作了。更有意义的是,作者把南侨机工档案资料和南侨机工及眷属个人口述的活资料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互印证。这样做,既使故事具有历史的真实价值,又使历史人物与事件穿越时空,鲜活地展现在当代人的面前。 
南侨机工和同时代的中国人都有着相类似的命运,经受太多的痛苦与磨难。由于他们曾经生活在海外,许多人因而背负更大的压力,遭遇更大的不幸,并且殃及眷属和后代。这是历史的悲剧。 
两位作者作为南侨机工的第二代,他们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克服历史造成的身心伤痛,以真诚和敬佩之情,搜寻父辈从动荡不安的历史中走过来的足迹,通过品读父辈报效祖国的崇高志向、不寻常的业绩和历尽坎坷而无怨无悔的赤子情怀,编写成书。我与作者相隔千里,但面对电脑屏幕上的书稿,读着,读着,仿佛同作者和作者笔下的南侨机工前辈在一起,爱他们所爱,痛他们所痛!两位作者都不是文史工作者,但他们用思想和真情撰写的书,既写出父辈光荣而曲折的人生经历,也抒发了自己的心得与心声,内容充实,生动感人。从中,我感受到南侨机工第二代的成长,感受到品读南侨机工和品读历史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长期蒙耻。因为那时我们散沙一盘、不强大,世界公理正义也得不到伸张。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为了尊严、为了解放,长期抗争。终于胜利了。因为我们觉醒,团结,自重自强;我们伸张正义,捍卫和平,得到了广泛的道义支持。这样的历史不应该忘记。 
时至今日,日本有一些人总是想抹杀和篡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加害于中国和亚洲人民的历史。我们搜集、整理这方面的史料,了解这段失去民族尊严的屈辱与为民族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抗争的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居安思危,避免悲剧重演。 
让我们读一读这本书,了解南侨机工多姿多彩的人生历程,接受南侨机工精神的辐射,这对于培植我们中国人的风骨,提高全球化挑战者的素质,扩大建构和谐世界的视野,大有裨益。 
谨以此文,向为本书付出辛劳的两位作者表示谢意和敬意,并与读者切磋和共勉。 
琼海七二老妪 
2006年11月28日 于厦门筼筜湖畔   
心路漫漫(1)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则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也不相同! 
“多想回到家乡再看一看!” 
这是父亲临终前的话。 
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打破了乡村黄昏时的宁静。 
声声爆竹告慰着我的祖先、我的父亲、我的乡里乡亲…… 
回来了!是的,我回来了,揣着父亲那份浓浓的乡情,踏上故土,来到了我的故乡——海南岛琼海九曲江的一个小乡村。 
我的父亲就出生在这个僻静的村庄。 
坐落在这小乡村的一套陈年老屋,是父亲的故居。青砖,青瓦,残缺不全的墙面历经了百年风雨的洗刷,但身躯依然如故。这老屋仍在翘首企盼,出门的孩子们何日回家。 
推开沉重的房门,我跨过门槛。进屋环视四周,几间房屋由于常年无人居住,显得破陋,毫无生机;举首驻足,蓦然发现在屋顶的横梁下,一组组印有各种花色图案的瓷砖镶嵌在墙上,绕过房屋墙顶至外墙的屋檐下,那不同的花卉、文字、人物等,虽历经百年其色彩仍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百年前,这房子里所有的一切,目睹了父亲出生,陪伴了父亲从童年到少年,又一次次地注视父亲兄妹四人分别依依惜别父母;跨出老屋;远渡南洋,留下我的祖辈陪伴这老屋在家守望…… 
置身于父亲故居的庭院中,呼吸着淳淳的乡土气息,如同一片飘叶闻到了久违了的泥土芬芳;老屋院子里凉凉的泥土气息,透过脚板慢慢地沁入我的身心,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酣畅。哦!故乡。 
我,从未舍弃过的故乡情,寻故乡土,觅故乡人,只想找寻父亲那已经远去的足迹。 
别 家 
在上个世纪初,经琼州海峡,海南岛漂移到大洋彼岸的人为数不少。而从琼海的这小乡村里走出去的人中,就有我的父亲。他们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 
在他个人档案的自述里,清楚地记载着:陈昭藻,1900年9月5日生于海南岛乐会县(今琼海市)凤楼村。年幼时曾在家乡的私塾读书一年,八岁时母亲病故后,便辍学回家,帮助父亲耕地、放牛,以维持生活。此后,哥哥陈昭芹先一步到了新加坡。十六岁时,由于家乡生活贫寒,迫于生计,他与同乡结伴,离别了家人,到新加坡投奔哥哥陈昭芹。先在新加坡吧咪街会益昌商行学裁缝;后到东令区英国人家里做杂活,两年后又到英国人开办的工厂学习电工、汽车驾驶等;到二十岁时;便具备了相当熟练的机械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他所在的那间英国人的工厂,已满足不了他那好学的欲望;于是他就到当时新加坡有名的亚细亚轮船公司应聘。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他脱颖而出,当即受到聘用,开始了他在远洋轮上的航海工作。这期间,他随海轮远航到世界的许多国家,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了解到异国他乡的许多风土人情。 
记得翁家贵老机工曾经说过:“当年你爸爸做海员时到达英国,去喝咖啡。服务生看他是中国人,非常怠慢他,在你父亲气愤的质问下才得到服务的;出咖啡店你父亲又去擦皮鞋,为你父亲擦鞋的人却完全是跪着服务的。你父亲后来感慨地对我们说:‘不要看英国强大,她也有贫弱的一面,将来我们中国肯定也会有强大、不受欺侮的一天!’” 
在远洋轮上工作,父亲不仅负责轮船上的机械维护,还悄悄学会了西点制作、调配咖啡以及简短的英语对话。稳定的生活,使他有了不少积蓄。于是,他在二十七岁时,回家乡海南岛结婚娶妻。在家住了十个月后,便再次别家重返新加坡。 
那时,南洋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华人社会,华侨教育相当普及,新加坡已开办工人华文夜校。父亲在工作之余,也和多数的海外华人一样到夜校学习,他在夜校不仅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还开启了祖国观念和民族意识。 
但两年后,英殖民统治者认为该夜校有政治倾向,而将它强行关闭。 
由于父亲留守海南家乡的妻子在女儿5岁时病故,父亲把女儿接到了新加坡。独自带孩子的日子,他不得不离开时常在海上满世界跑的亚细亚轮船公司,先后到意大利人和英国人在新加坡开办的意商FLAT汽车公司、英商慕娘汽车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哥哥陈昭芹一直住在新加坡小坡大马路424号。兄弟俩与两个海南乡亲合股在此地开办了当时比较有名的“天和堂药店”,经营良好,一家人在南洋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归 来 
“再会吧,南洋!你海波绿,海云长,你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再会吧,南洋!……” 一曲悲壮的“告别南洋”,道出了多少南洋华侨的心声! 
父亲的归来当然是与抗战有关。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很快,祖国半壁江山沦陷。 
“宁做中国鬼,不做亡国奴!” 
“我们祖家还有人在,容不得敌人放肆!” 
南洋侨胞对“祖家”的牵挂,真恨不得立即插翅飞越重洋。 
1939年初,国内开始招募有汽车驾驶和维修技能的华侨回国服务,其主要任务是到当时国内唯一的国际运输线、被称为“抗战输血管”的滇缅公路抢运抗日军需物资。身在新加坡的父亲得知后感到所怀技能能够在国家急需的时刻派上用场,不容迟疑!   
心路漫漫(2)   
于是;二十多名海南同乡在当地卓有声望的高级工程师王文松的带领下,同时报名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陈嘉庚先生在其《南侨回忆录》的第九十二篇中写道:“有一修机工在洋十余年,每月收入坡币二百余元,自甘牺牲,并招同伴十余人,带其全副机器前往。”这名收入颇丰的修机工就是出生于海南万宁的王文松。与他随行的同伴中,就有我的父亲。 
王文松侨居新加坡柔庶街48号,家有妻儿老小,有一非常幸福的家庭。他文化技术水平较高,英文也讲得很流畅,薪金待遇优厚。但是,他放弃了。 
与此同时,王文松、黄有益等27人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属新加坡第一支部,每人发党章一枚并交纳党费,父亲是其中一员。 
由中华民国驻新加坡总领事馆发给的第206449号华侨登记证里,贴着一张像片。他,就是父亲。高高的前额,深邃的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