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通向世界的巨型引擎-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中就包括这一句:〃谁能说传媒生意不伟大呢?〃
本质上,Google和它的竞争对手们创造出了最早利用人类意图数据库的商业运作方式付费搜索。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这项业务从几乎不存在,发展成为蕴涵40亿美元商机的巨大市场。而且,据估计,在另一个五年之后,它的收入会是现在的四倍。
在此过程中,搜索已经从大部分因特网用户的边缘体验,变成信息时代既成事实的计算机处理界面。〃随着可获取信息量爆炸性的增长,搜索已经成为用户界面的代名词。〃硅谷某公司的工程师和创办人雷米·斯泰达(RaymieStata)说,〃网络中有各种可能获得的信息。搜索就是我们理解这些信息的尝试。〃
在过去几年间,搜索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遨游信息海洋的方式。正如Windows界面定义了我们同个人电脑之间的互动一样,搜索定义了我们同因特网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把搜索框放在他面前,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而事实证明,所有这些搜索整合起来的结果也是可知的,它就是人类意图的数据库。
第3节:作为物质文明的搜索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作为物质文明的搜索
同其他科技产业的人一样,我对计算机的迷恋始于麦金托什计算机(Macintosh,简称Mac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名文化人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那时,我所修的课程中,有一门是重点讲述物质文明概念的;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对日常生活用品阐释。吉姆·德兹(JimDeetz)教授是一位生长于马里兰州的绅士,偏爱当代肯塔基波旁威士忌酒和十九世纪的弗吉尼亚建筑。他教导我们,虽然考古学通常只研究已消亡的文明,而人类文化学更重视对现存文明的研究,但是考古学研究手段其实完全可以被用来阐释文化人类学。
德兹鼓励我们把所有经过人类修饰的事物都看作是物质文明的一部分,即使从原子物理的意义上讲它们并非物质。更有趣的是,他鼓励我们将交流,尤其是语言及其书面形式,看作是对创造它的文化的反映。他还告诉我们,语言中隐藏着多种多样的意图,矛盾,政治形态和人际关系。没有什么是不能够从大学的文学或是哲学课程中找到的,但是,寻找的方法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将语言作为一种人工物来研究,是一种把当代文化拿起并抓在手中,理解它,审视它的方式。
差不多那个时候,我正在一台崭新的1984年版老式麦金托什上为一个所见即所得(WYSIWYG)软件做第二阶段测试,还赚到了一笔数量可观的现金。麦金托什计算机将界面和执行完美糅合,我指了一下某个地方变化却在另一个地方发生。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麦金托什计算机用户一样,我为此深深着迷。它是人类学同技术的结合点。很快,我就相信Mac机是有史以来最高级最重要的人工物,它标志着塑性头脑成为可能。(耶,大学!哇嗷!多么美妙!)
不管怎么说,是下面的想法促使我将计算机技术当做文明器物的报道基于WYSIWYG的图形处理界面可以作为联系人类智慧的媒介,特别是在与他人联网的时候。从《连线》(Wired)到《产业标准》(TheIndustryStandard);〃麦金托什计算机是最伟大的人工物〃这个文化复制因子成为我谈话中标准的即兴反复段落。我会据此来拟定同作家们谈话的内容,游说风险资本家,甚至在同好朋友们深夜小聚之时还在为此争论不休。到底什么是最伟大的人类发明?其他人,有的认为是汽车,有的认为是内燃机,而我总是立场坚定地支持Mac机。
然而,当我第一次看到Google的Zeitgeist排行榜的时候,我意识到我挚爱的麦金托什计算机被打败了。每天,数百万人对着自己计算机屏幕上Goolge主页白色背景、色彩简洁明快的搜索界面倾诉自己的渴望、恐惧以及各种意图。有人也许会查询〃标志(Peugeot,汽车品牌)经销商里昂(Lyon)〃(当然,是用法语来问)。因为要同别人介绍的陌生男士约会而焦虑不安的女士也许会键入关键词〃前科犯人迈克尔·埃文斯(MichaelEvans)〃。一位有购置房产打算的人也许会输入〃有毒物质环境保护局威彻斯特郡(Westchester)〃。Google搜索关键词现在越来越包罗万象,越来越高级,而且它的语法也在不断发展。
当然,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雅虎(Yahoo),MSN,美国在线(AOL),Ask等等数以百计的网络搜索引擎以及信息和商务网站上。数十亿的查询请求流入这些网络服务商的服务器中,汇聚成网络上人类思想的洪流。当我们告诉这个世界我们想要什么时,我们通过一个又一个意图都创造出了什么?
一个链接又一个链接,一次点击又一次点击,搜索就这样建立起人类历史上最持久,最庞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人工物人类意图数据库。人类意图数据库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每一条被键入的查询条件,每一条受到关注的搜索结果和每一条被当做搜索结果的数据链路的集合。它存在于许多地方,但是下面的四个地方美国在线,Google,MSN和雅虎,拥有数量庞大的这类数据。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就得到一部后网络时代文化的实时历史一个庞大的点击流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可以发现人们的渴望、需求、向往和偏好;我们还可以对它们进行调用,归档,追踪和利用以满足各种目的。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网络技术使全新文化形态的出现成为可能。如果按照考古学方法对它进行分层,人类意图数据库可以被当作是一层富饶的表层数据土壤。我们很容易把网络当成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事物,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网络确实是构建在因特网之上的,而因特网是由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体系,这些计算机包括大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功能强大的服务器以及台式个人电脑和各种便携式设备。这个网络体系经过几乎三代人的努力才建立起来,不过,在过去十年里它才刚开始进入我们的文化景观。在未来十年中,它的领地会扩张到电视,汽车和各种公共场所。到那时,几乎每样可以安装芯片的东西上都被装上了芯片,几乎每件安装了芯片的东西都会成为这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人类意图数据库中的一环。
这个结构体系将成为未来十年中众多新生文化现象的温床。我们已经在雅虎,Napster音乐网站,易趣和Google这些服务商身上见识到了它的繁荣。然而,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2003年和2004年,又出现了数百家新兴公司,在搜索模式创新上各显身手从全新的概念博克到个性化的图片网站Flickr,包罗万象。在这个体系的核心部分,所有这些新的增长都开始于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人坐在电脑屏幕前,键入查询条件。
第4节:为什么要写搜索?1
为什么要写搜索?
几乎每一个对我很重要的人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要写一部关于搜索的书呢?要是写一本关于作为商业企业的Google的书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千万别问我有多少人觉得我应该在Google公开发售股票的时候写这本书)。但是一本关于……搜索的书?还不如写关于电子邮件或是浏览器的书呢!它们也一样无人不晓,同样乏味。如果你想写出一本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的书,你应该写写你在《连线》或者《产业标准》的经历,或者是让拉里·佩奇还有谢尔盖·布林和你坐到一起来写一本独家授权的商业传记。但是我想像不到更糟糕的题材了。关于我以前呆过的那两家公司的书已经有人写过了。事实上,这两本书我都读过了,它们使我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一直以来,都很难从拉里和谢尔盖口中挖到消息。他们相信他们的公司的发展还在呈上升趋势,而且这样的评价是恰当的。所以,对于一本号称包罗万象的关于这家公司的书,他们是持谨慎怀疑态度的。
那么为什么要写搜索呢?环绕在Google周围的特别的文化光环说明搜索的四周弥漫着一股神秘而又神圣的气息。然而,更特别的是,因为透过搜索,我们可以了解现代因特网时代文化和商业方面的每一个细节从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起步直到它潜力无穷的未来。
通过Achie,Gopher和其他一些应用程序,搜索成为因特网最早提供的有用处的服务之一。话说回来,要是什么都找不到,要网络干什么?后来,搜索又发展成最早采取商业运营模式的网络应用手段,也就是网幅广告的形式。随着网景公司1995首次公开募股(IPO),搜索同它的伙伴浏览器一起鸣响了因特网泡沫时代起跑的发令枪。
搜索,更恰当的说法是,网络跟踪,也就是搜索的近亲,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对所有与因特网有关的东西的狂热。尽管这泡沫破灭了,作为一种网络工具和商业模式的搜索继续蓬勃发展。许多投资者也许受到重创,但是因特网用户却从未停止过搜索。像Overture和Google这样的公司就在。经济几乎全军覆没的最黑暗的时候挖到了第一桶金。
搜索兴起于网络带来第二波冲击的时候。Google,易趣,亚马逊,雅虎,和微软这些公司成为网络科技公司二度崛起的中坚力量。这些公司为了争夺将来的市场展开全面激烈的斗争,因为这个市场潜藏着数千亿美元的价值。仅这一条就足以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搜索。这些都是很容易给出的答案。搜索曾经推动了网络的发展,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是搜索造就了Google这个无疑是因特网时代最具魅力、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的公司。然而,现在就写一本只是以Google为主角的书,还是为时过早,因为这个故事仅仅有了缘起和发展,却还远未结束。
所以,虽然这本书以Google的故事为核心,但是我相信搜索的概念比任何一家公司都重要,而且搜索对文化的影响也惊人深远。比如说,除了推动了因特网的商业化这个显而易见的作用,搜索最终可以加速盛传一时的电视同个人电脑的合并。话说回来,有线电视节目指南不就是一个应该免费提供的二流的搜索应用程序吗?
搜索同用户界面
人工智能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搜索是有希望解决这个难题的许多尝试的催化剂。实质上,搜索是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最具挑战性、最有趣的问题。许多专家宣称更进一步地探索搜索的奥秘,我们就能发现一条万灵咒语,解决目前人工智能研究在商务和学术领域里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使我们可以创造出无论以任何标准衡量,其行为模式都与人类别无二致的计算机。
简而言之,搜索的发展很可能会引发超级电脑哈尔(Hal)的出现。哈尔是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Kubrick)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那个高智能但是行动迟缓的电脑幽灵。或者,如果这个可能性不能使你夜不能寐的话,就把搜索想像成《终结者》系列电影,或者假想一下反乌托邦的《黑客帝国》三部曲中管理世界的人工智能体系的基础。我们被人类同机器对话这个创意深深吸引;而它则主导了我们的文化景观。要把上述这些可能性中的任何一个变成现实,搜索是最有前途的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