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声色迷离的夜生活:越挠越痒 >

第6章

声色迷离的夜生活:越挠越痒-第6章

小说: 声色迷离的夜生活:越挠越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们学校下面,很破的用泥巴糊的房子,房子中间有一个小院,院子的周围种满了竹子。她长得很漂亮,一双眼睛一直像有水泡着一样,水汪汪的。好像她还有三个兄弟姐妹,家里肯定很穷,因为穿的衣服永远都是打了许多补丁的天蓝色土布衫,大大的宽宽的兰布裤,因为补丁太多,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很重的感觉。冬天来到的时候,她的一双手永远是长满了棕紫红色的冻疮,她学习不好,长得很瘦,说话纤纤的,因为个子高,永远坐在教室最后的一个角落,象一朵谦卑的干了的小油菜花。下课的时候总是第一个赶回家去,听说她还要去割猪草,带她的弟弟妹妹,有时还要去镇上卖点家里种的菜。小学还没毕业,她就退学了。想着小学同学的时候,闭上眼睛我第一个想的就是她。其实,如果我记得对的话,我好像从来就没有正式和她说过几句话。
那时候,我的父亲是名军人,为了支援祖国的大西南建设,带着全家到了山区。我的母亲本是一个大家闺秀,后来跟随革命也成了一名国家干部。我就一个弟弟。我母亲是那种很爱美的女人,她总把我和我弟弟打扮得引人注目的,我和我弟弟穿的毛衣永远都是学校最耀眼的,其实那全是妈妈用各种剩下的毛线头拼凑打在一起的。尽管那时条件有限,妈妈还是想办法和附近村上的一个奶场有了联系,这样我和我弟弟每天早晨都能喝上新鲜的牛奶。现在住在法国的老弟还老打电话来说,冲他长的那一身肌肉,他的洋人同事们就硬不相信他是70年代初在新中国红旗下长大的,他说这还得谢谢咱老妈从小给咱底子打得好。爸爸去城里开会时,总是能给我们带回一大袋城里产的那种叫“大白兔”的奶糖和用红色的纸包着的“大泡泡”糖。那种陪我读完小学的胖胖的圆头红色的上海产“丁字”牛皮鞋,现在我是很少再看见了,现在小街上摆满的是各种各样的仿制的假Nike、Adidas洋货牌子的鞋子。
1975年,大人们在单位里一会儿开批斗会,一会儿开欢庆会,几乎没有星期天。所以我们小孩常常都在外边山坡里玩。特别是在夏天,因为全国都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所以学校里都养着大白兔,为了给兔吃草,我们常常会去学校后山坡摘那种叫“莴韭菜”的野菜。那时候,我觉得天比现在的蓝,星星也比现在离人近,我们几个小孩躺在山坡上,穿着短裤、短裙,吹着牛皮数星星。晚风吹来的时候,常常会把童年无尽的梦给吹开来。比如说我就一直想知道小明下面的鸡鸡长得什么样子,是不是也和我弟弟一样,妈妈给弟弟洗澡的时候,我见过弟弟的小鸡鸡。那时在我眼里,鸡鸡就是和别的东西不一样。

第16节:我给他看我的小宝宝

小明是我妈妈单位医生的儿子,和我同班。有一次,我让小明给我看他的鸡鸡,他不让,最后达成条件,他给我看他的小鸡鸡,我也给他看我的小宝宝。我们几乎每天看一次,虽然我们很小,但那时候的教育和周围环境告诉我们这不是件好事,所以常常我们就躲在附近生产队专门给牛存放干草的草棚子里偷偷看。看的动作也很简单,小明把裤叉脱下来,拿出小鸡鸡给我看,看完以后,我也把我的小裙子撩起来给他看,因为总想知道那东西是一天天长大了还是一天天变小了。没记错的话,我们互相摸都没有摸过。那年我七岁,这事最后还是被一个同学发现了并告诉了班主任,我成了学校最脏最坏的女孩子。
我的班主任姓金,教语文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很高大的很壮的女人。脸上有微微的雀斑,头发是自卷的,细软细软的,永远用两个特大号的黑发卡把头发别在后面,因为头发少,发夹像是插在头皮里一样,远看像是一团黑线插着两根细纤子耷拉在头上。两个大奶奶由于很少穿内衣(那时候我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内衣),下面垂得都快到肚脐眼了。说话说久了的时候,常常有白色唾沫挂在嘴角,为这事,我上她的课特别累,因为我一看见她说话,就在下面帮她吞口水,一堂课下来,我累得口干舌躁的。她对学生很凶,换句话说对学生很严格。她喜欢站着训人,两手交叉放在胸前,夏天的时候,透过白色的确良你可以看见被手臂压扁了的两个大奶奶,像两个压扁了的白馒头,两条腿使劲地站立着,因为腿是弯的,并且有些内八字,所以远看的的确确像个圆规。那天就是,一节课还没上完,她先把小明叫到了教室的外面,大概十分钟左右后,我看见小明哭着进来了,我明白了一切,当时我只想小明出卖了我。果不其然,金老师随后又把我叫了出去。从小我就是好汉一条,没哭也没着急,金老师问什么我就承认什么,一句话,无所谓。证实我和小明的事之后,金老师当着全班男女同学的面念了一段毛泽东主席的语录,……要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因为我和小明总是在学校附近生产队养牛的草棚棚见面,所以同学们以后都叫我“草棚棚”。本来那时学校里的男生女生都互不来往,再加上像我这样“脏”的人,最后连女生都不愿意和我一起跳绳、扔沙包了。那以后经常我是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回家。这事也不敢告诉我的爸爸妈妈,心情象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孤伶伶地飘荡在天上,这只断了线的风筝一直飘到了我高中毕业离开家乡上了大学才彻底没了。
那时候吃的零食也很少,天天吃的是那种两分钱一个的“搅搅糖”(“搅搅糖”,可能是这么叫吧!我到今天也不知道这两个字到底是不是这么写的)。它是一种把红糖放进一个小锑盆里,在火上一直熬,一直熬到把红糖变成了羹的小小吃,然后卖的时候,再用两个小木棍一搅,就成了一个“搅搅糖”,和今天吃的“棒棒糖”可能差不多。在我的记忆中,小镇上卖“搅搅糖”的永远是个干瘪的小老太太,瘪着嘴,一笑也不笑地坐在自个家的门口。那时候除了我父母单位住的是大院里的楼房外,镇上的房子很少有楼房,几乎是清一色的平房,那种平房和北方的金都的平房不一样,临街的那一边几乎全用木板折叠拼成,年岁久了以后,那木板的颜色都成了那种棕黑色。那个卖“搅搅糖”的老太太,自己坐在房里,从来就只开一扇小门,把火炉放在门前,一坐就坐一天,因为那火是微火,所以那糖像一辈子也烧不干似的。我们小孩上学下学,都喜欢去买一个“搅搅糖”,一边玩“搅搅糖”上的小木棍,一边吃。听着现在有些给小孩吃的食品做的广告里说“有的吃,有的玩”的广告词的时候,感情上总是比小时候吃“搅搅糖”的那种感受少了很多。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两分钱的价钱几乎从来没有变过。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太太没有了,“搅搅糖”也没有了,并且都是永远没有了。

第17节:第一次看见接吻

那时候山里没有电影院,爸爸单位的周围都是一个系统的,听说属于军工部。那时候的印象好像整座山都像个村落一样,不过这个村里有造大炮的,有修人的(医院),有造火箭的,有修汽车的,要什么是有什么。到现在为止,我还常常因为自己是那个“村子”里出来的人感到自豪。看电影都在露天,特别是在夏天,常常会有总部的放映队来放电影,不过呢,一个电影一个晚上要被放映队的叔叔们轮流送到下面的每一个单位里,所以常常在放映队放完一个胶片后,帆布影幕上就会打出一排“片子未到,请稍侯”的字样来。一等就是二三十
分钟,但那时却是我们小孩最高兴的时候。等片子的时候,简直可以说得上是人声鼎沸,整个场子只有放映机旁边的一个200瓦的大灯泡亮着,聊天的、磕瓜子的、撒尿的、小孩的哭声、笑声、打骂声此起彼伏,特别是我们小孩玩捉迷藏的(我们山里的话叫“藏猫猫”)更是满场乱飞。我第一次看见男人和女人接吻,就是在那时“藏猫猫”的时候看见的,那些大姐姐、大哥哥们干那事,都选择在场子外边最暗的地方,常常撞见他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大叫一声,吓他们一下,然后再大声地笑着跑开。电影永远是《海霞》、《春苗》、《红雨》、《南征北战》和《红日》等一些老片子。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古装戏《追鱼》和《秋翁遇仙记》。现在有时候在金都的一些场所,我还能遇到陪我长大成人的“海霞”们和“春苗”们,但她们已经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了,也许连她们自己就不会想到那时候的她们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现在的哈利·波特!
说句实话,那时候我还真没看过什么《乱世佳人》、《魂断蓝桥》,因为压根都没放过。第一部外国片好象是一个匈牙利拍的,是关于船上一个漏水的故事,再印象深的就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了,还有就是《牛氓》,可惜我太小都看不太懂。第一次自己想看第二遍的电影是美国电影《蝴蝶梦》,还是去镇上看的,爸爸单位里肯定是不许放这类电影的,这可能和他们那时是所谓的红色单位有关系吧!当然,我到今天也不确定为什么。《蝴蝶梦》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个女管家站在楼上对着旁边那个吓得魂飞魄散的女主人柔情蜜意地说,跳吧,往下跳吧!因为印象深的缘故,现在我也总害怕我的生活里也有许许多多像这样的女管家,总害怕到处是甜蜜的陷阱。
因为我们的学校都建在山上,所以很潮湿。有时一不小心,你还会发现一条蛇,一条无毒的乌梢蛇。校舍都是用木头做的,二楼有人动的时候,一楼下面的人肯定会吃上灰。整个学校就只有一个脚踏板的风琴,我最爱我的音乐老师,记得她姓夏,皮肤白白的,每说一句话的时候,常常喜欢下意识地轻轻“咳”一下,下巴微微有点双,脚上穿的也是那种牛皮“丁字鞋”,不过是黑色的,袜子永远是白白的,我妈妈也穿一模一样的鞋子,夏老师对学生很挑剔,但对我却很好,我在合唱队的时候,她常常让我领唱。有一支歌到今天我还能唱出来,“小葵花,金灿灿,花儿向着太阳转,党是太阳我是花,红心向党永不变。”甚至现在有时我在做事情的时候,下意识哼出来的调子就是这首歌。对blues、jazz、rock的热爱,竟是从这样的歌开始的。

第18节:每天至少做爱三次

1985年我才知道了电视,在我的印象中,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加里森敢死队》,那时候心里最喜欢的男人就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Mike。1997年我在天堂的电视节目里再看到《大西洋来的人》的时候,Mike已不是我小时候想象的那么帅了。1991年,我被天使带去了天堂。
小二每每给美仁讲起这些往事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天使!天使把小二带到了天堂。小二每天睡到中午一点,吃点黄油面包,就出门蹓跶去了,因为天使不让小二工作受累。家门外就是天堂最有名的“莱茵河”湖,天气暖和的时候,在湖里你还能看见雪白雪白的大天鹅。夏天来到的时候,天堂里总是蓝天白云,红樱桃挂满了树梢,河边的树木和房屋都像油画里的风景画那样安祥、美丽。特别是从飞机上往下看,天堂里的风景更像一块色彩鲜艳毛绒绒的地毯铺在了下面。不像现在咱们的金都,从飞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