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的世界-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理的美在于它是活的,互动的,不停留,我们追求的真理不是追求它的最后的答案,而是追求它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东西,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能明白,因此无数追寻真理的人为此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但真正得到的人却所剩无几,释迦牟尼、爱因斯坦、尼采、孔子等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过去的时代的真理能否用在新的时代,旧环境的真理能否用在新的环境,咋天的真理能否用在今天,别人的真理能否适应自己,没有人会告诉你。
实事上,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向导,没有老师,没有权威,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你也无法通过空想、文字、宗教和书本而得到它,只有靠自己。
当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不再在向任何人、任何组织求助了,因此你就拥有了主动发现和思考的能力,你就可以审视一直占据自己内心的权威,那些由自己的经验所积累的意见、知识和观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你从内到外在所有死气沉沉的权威中解脱出来,让你的内心充满热情和活力,只有在这种心境里,你才可能去观察、学习和思考自己,自己和他人,以及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才能热爱和享受自己的不多的时光。
不要问我,我能告诉你什么?不要问我,你能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
论环境
19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青蛙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在那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里,青蛙用尽全力,一下就跃出了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烫的油锅,跳到锅外的地面上,安全逃生!
半小时后,他们使用同样的锅,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接着用炭火慢慢烘烤锅底。青蛙悠然地在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感受到热度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逃命时,却发现为时已晚,预跃乏力。青蛙全身瘫痪,终于葬身在热锅里。
为什么青蛙一接触到热水锅时能逃脱厄运,为什么青蛙在慢慢加热的冷水锅中却不能幸免于难?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其实,无论什么样的逆境都不可怕, 可怕得是我们满足于眼前满足于眼前的环境,对所处环境变化觉察不到,以至于逐步丧失了抵御逆境的能力。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每一个人的性格、观念、意见和理想无不印有自己成长的环境的烙印。古语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又有:于君子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这两句话不正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吗?
在人的一生里,谁都对逆境驱之若骛,痛恶欲绝,谁不喜欢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可是现实呢,人生中不断滋长着仇恨、敌意、残暴和永无止境的斗争,我们害怕不可知的事物,害怕死亡,害怕吉凶难卜的未来,总之,一切幸福都绝非没有忧虑和烦恼,一切逆境也都绝非没有慰藉与希望。
如果是在顺境中,我们所需要的美德就是要比在逆境中更加努力,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做得到自己的最好,获得成功,开创了他自己的新事业,成为领导者,专家,权威,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否则,你不过是比在逆境中挣扎的人少了一点挣扎。
但如果是在逆境里,我们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在合适的机会之下一定可以出现真正的爆发力和创造力,而这个机会正是逆境到来的,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必然会对自己及周围的环境仔细思考,他懂得他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和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谨慎地付出行动,最后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变成金刚石,二者元素的组成相同,但却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可见困苦环境对于人的磨炼作用。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逆境中而灼放出光辉的。还是一句老话“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圣经》之《旧约》把顺境看作神的赐福,《新约》则把逆境看作神的恩眷。从道德修养而论,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环境可以改变人,但同样人也有主观能动性,同样可以改变环境,使逆境变为顺境,使环境为我们所用,但看看我们自己吧,我们大多数人再干些什么,自暴自弃,安于现状,胆小如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能适应各种环境,使自己固定在单一的生活方式上,你不觉得自己就是上面被煮熟的青蛙吗?与其说这叫做生活,不如说只是为了生存。生活不应该是一种单调、重复、冗长的运动。我们总是迁就着别人,总是被周围的环境所牢牢束缚,甚至到了根深蒂固,不可扭转的地步,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恰恰这是事实:我们是生活的奴律,这是谁造成的?
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想想那只青蛙吧!!!
论我是谁?
我是谁?人如何才能认识自己?这是两千多年前,西方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
在一次名流云集的沙龙里,大家深深地为一位高贵、博学的绅士的风采所迷住。这位绅士高谈阔论、语惊四座,时而评述古希腊精深的哲学思想,时而对当今政府的经济政策加以透彻的赞叹。
一位贵妇人忍不住问道:“请恕我冒昧,先生,您真是一位杰出的人物,可是您能告诉我您是谁吗?”
“是的,我是谁?”那位绅士停了一下说:“如果有谁能告诉我这一点就好了。”
当然,他并不是失忆病患者,他就是对现代哲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叔本华。
我是谁?确实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难就难在每一个人一出生都是有差别的,我们用自我的模式来观察这个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和想法,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角色是不同的,相对的其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也会不同。
在父母面前,你是儿子;在儿女面前,你是父母;在妻子面前,你是丈夫;在医生面前,你是病人;在病人面前,你是医生;在老板面前,你是员工;在售货员面前,你是消费者……
对于精神而言,我是物质;对于国家而言,我是公民 ;对于古代人,你是现代人。对于伟人,你是平凡人;对于观众,你是演员……
若说”我是张三”, 可如果当初你父母给你取名叫张四了,那你就是另外一个人了么? “张三”“李四”这些名字有任何意义吗?它不过是几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它与我们的本相没有任何联系。“张三”或“李四”此名不过是暂时的代号,而我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我属于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属于“人”。
在“人”的这个大前提下,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人与人之间没有一点区别,你就是大千众相,你做的事情,想的事情包囊千罗万相。
佛说,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饿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道说:“人蝶互化”。儒说:“天降大任于斯人”。辩证唯物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人也是物质的。
在死亡的面前我们一样别无他法,在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样别无选择,我们一样要生儿育女,一样要面对残酷的命运,一样懂得害怕不可知的事物,害怕威胁我们生命的力量,一样要追求爱情,结婚,离婚,一样要学习各种各样得知识,一样的自私自己、大同无私,贪婪、信任,一样有相同的烦恼、快乐、欲望和责任……
具体一点就是说,你可以是下岗工人;你可以是辛苦一辈子,供儿子上大学的农民;你可以是走南闯北的商人;你可以是考试作弊的学生;你可以是正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军人……
你幽默,口中时常俏皮话不断,你一直沉默。
你肆无忌惮地大笑,你眼底的忧伤挥之不去。
你自强不息,与时间赛跑,对知识无限渴求与热爱,你对人生、世界几乎完全悲观绝望。
你信奉上帝,以诚待人,富于同情心与爱心;你心思敏感、热爱一切美的艺术,你冷眼看世界,嘲弄一切,对一切都蛮不在乎。
你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拥有无数的崇拜者和求爱者,你在家里,却被老婆冷嘲热讽。
……
请问这个“你”到底是谁?可能是你,可能是他,还可能是我的同事,或者可能是明星,我不知道。
我当你追问你是谁的时候,你不可避免地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对象。按照康德的观点,人是不可能真正认识对象的,只可能认识对象的显现方式。“认识你自己”的希腊神谕的宿命就是:人永远无法真正认识自己。
《论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虽然曾子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的行为,他 反省的到底是谁的问题。
我想他反省的是全部人的问题,因此才能流传至今,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只有当人把自己当成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他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我,从而明白自己的痛苦就是所有人的痛苦,自己的快乐就是所有人的快乐,自己的一生就是所有人的一生……
“个人”只是局部的存在,他存在于某个国家,属于某种文化、社会及宗教,他只不过是一个个受限制、不幸而又饱经挫折的渺小生命,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得失,蝇头小利。
而“人”却不是局部存在的,而是普遍存在的。他是“个人”的归属,他关怀的却是整个人类的福祉、不幸和困惑。
生时我们化一为众,死后我们化众为一
论教育(一)
我们不过是教育的复制品。
进入学校前,我们是各种各样的形状,走出学校后,我们则是一模一样,方方正正的产品。
小的时候,人们不断地往我们的耳朵里灌注各种各样的东西;等我们长大,我们又重复上一代的行为,往别人的耳朵里灌注各种各样的东西。
其实,现在的教育从头到尾都是让我们学会鹦鹉学舌,重复着别人说的话。
人类不能没有教育,教育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教育的方法和目的。
“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可惜这种方法,因为种种的原因,造成大多数人都在提,只有少数人在做。
不顾学生的能力、志趣、习惯等实际情况,课程及教学方式都千篇一律的做法,都会让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失去求知的欲望,最后学成者寥寥无几。
一个高尚而有眼光的人,不仅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情况,只盼望着他早一天当医生或律师,更应该考虑到教导孩子的做人之道。比如在柏拉图看来,坚定、信念、真诚才是真正的哲学,而只恰恰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有谁教过自己的孩子。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不应该蛮横地强迫他记住一切,而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并反复实践,使他能够消化后并成为自己的东西。跟在别人后面的人永远不会赢,不加思考和消化,学什么,吞什么,学生不过是一个背书工具,真正有用的知识对于他只会一无所获。
熟记不过只是把别人的东西储存在在自己的记忆里,只要不是天生弱智,谁都会这样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