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风拂面之结发夫 >

第12章

清风拂面之结发夫-第12章

小说: 清风拂面之结发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活下去。“等阿旺回来,要是吃到娘亲手做的,一定会很开心。”

  “你说得对。”婶婆笑咪咪地回道。

  待她们吃过了咸蒸糕,婶婆坐在椅上就打起盹来。

  周大娘把她扶到床上躺下,盖好被子,这才和韵娘一起出去。

  “婶婆每次见到大当家,都会把他当做死去多年的相公,拉着他的手说阿旺开始学走路了,要不然就是说阿旺已经会叫娘了,大当家就只是陪在身边,静静地听着,他比邢家其他人好太多了。”

  说到这儿,她有些惶恐不安地望着韵娘。“若是连大奶奶也瞧不起他的话,大当家真的就太可怜了。”

  韵娘愣了愣。

  她会瞧不起相公吗?

  若是打一开始就知道相公是那种不见容于世的出身,或许会心怀芥蒂,无法很快敞开心扉接纳他,夫妻之间,恐怕会出现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相处,才能慢慢地了解彼此。

  但她是在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之下,嫁进了邢家,也接触到邢阜康这个男人,当他逼自己喝下那碗避子汤,心中不是不怨,接着又被相公打发到别庄,以为是不要她了,但她同时也在这个地方知道更多相公私底下的面貌。

  像相公这样善良又无私的大好人,可比那些有着好出身的名门显贵,更加值得赞赏和尊敬,甚至为他心动……

  心动?是啊,她怎会不心动呢?原本只是抱着感激的心态,嫁给他为妻的,但是如今韵娘得知这个男人的苦衷,还有所做的善行,以及那份处处为她打点的温柔体贴,又怎会不喜欢,更别说有一丝瞧不起了。

  能够喜欢上自己的相公,是何等幸运,有人当了一辈子夫妻,未必就能产生男之情。

  周大娘不知何时走开,只留下韵娘一个人站在檐廊下,看着不断从天上飘下的白色雪花,想着等相公下回再来别庄,一定要跟他把话说清楚讲明白,她不在意他的出身,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可以让自己留在他身边吗?

  她想与相公做一对名副其实的夫妻。

  翌日,外头的雪愈来愈大了。

  “……咱们不能来这儿,会被娘骂的……”

  “可是我想看看大奶奶生什么模样……”

  在厢房内刺绣的韵娘,听到门外传来孩童的说话声,便起身走到门口,拉开门扉,可把外头的两个孩子吓了一跳。

  “啊!”约莫六岁,梳着丫髻的小丫头有些紧张地看着她,担心挨骂。

  约莫八岁的男童立刻将妹妹护到身后。“大奶奶别生气,咱们不是故意来这儿打扰你的,马上就走。”

  韵娘看着眼前的小兄妹,想起和过世兄长相处的时光。“你们叫什么名字?”他们应该是厨娘的孩子。

  “我妹妹叫圆圆,我叫小石头……”男童规规矩矩地见礼。“大奶奶好!”小丫头躲在兄长身后,有些害羞地看着唇畔噙着浅笑的韵娘,看起来一点都不凶,胆子也大了起来。

  “大奶奶就像仙女一样好看。”

  “你见过仙女?”韵娘轻哂。

  她认真地摇头。“没见过。”

  “进来吧!”见小丫头流着鼻水,便招呼兄妹俩进屋。

  兄妹俩手牵着手,踏进屋内,便开始东张西望。

  “这儿有小烧饼……”韵娘拿了两个用梅干菜和猪肉丁做馅料的徽州点心,是麻姑刚去外头买回来的。“一人一个。”

  “谢谢大奶奶!”兄妹俩马上喜欢上她了。

  小石头小口小口地咬着,生怕一下子就吃完了;而圆圆则是一面吃着,一面用袖口抹着鼻水。

  见状,韵娘转身取了一条绢帕过来,帮她擦去鼻水。“别用袖子抹,很脏的……道条给你带在身上,随时拿来用。”

  “大奶奶真的要给我吗?”看到绢帕上绣了好多蝴蝶,就像活的一般,仿佛真的在绢布上头翩翩起舞,圆圆满是惊喜地问。

  韵娘轻颔螓首。“当然是给你的。”

  “可是……这很贵重……”小石头不敢随便收下。

  她觉得这个孩子很懂事,也知道分寸,可见当母亲的教得很好。

  “不过是一条绢帕,我还有好几条,这条就送给圆圆。”

  圆圆脸上堆满甜甜的笑意。“谢谢大奶奶。”

  “咦?你们怎么跑到这儿来了?”麻姑提着刚烧开的热水进门,就见到厨娘的两个孩子在厢房里。

  “桂姐正到处找你们……”

  小石头赶紧牵着妹妹去找娘。

  过了片刻,在别庄里当厨娘的桂姐又带着两个孩子前来请罪,还以为是女儿偷了大奶奶的东西,赶紧拿来还。

  桂姐不停地鞠躬哈腰。“……小孩子不懂事,还请大奶奶原谅!”

  “圆圆没有说谎,是我送给她的。”韵娘澄清地说。

  哭得满脸泪水、鼻涕的圆圆哽咽地嚷着。“我没有骗娘……”

  “真的是大奶奶送给妹妹的。”小石头也作证。

  韵娘反而向对方道歉。“没先跟你说一声,害你错怪孩子,是我的疏忽。”

  “大奶奶千万别这么说……”桂姐一脸无措。

  她将绢帕放进小丫头的手中。“若不嫌弃的话,这条就送给圆圆。”

  “娘?”这回圆圆先抬头问过母亲。

  桂姐点了点头。“既然大奶奶要送你,那就收下吧。”

  “谢谢大奶奶。”圆圆顿时绽开笑颜,一管鼻水又流了下来,赶紧用手上的绢帕抹一抹。

  大家不禁都笑了。

  原本以为只是随手送一样小东西,韵娘怎么也没想到会引起一股不小的回响,起因就在这对小兄妹经常跑出去,和街坊邻居的孩子们玩,圆圆带在身上的绢帕被个喜欢女红的小姑娘瞧见,便追问是出自谁的手,接着又拿给其他闺中好友看,就这么一个传一个,村子里不少未出嫁的闺女,不禁仰慕起邢家这位大奶奶细腻又逼真的绣功,纷纷希望她能传授这一门功夫。

  “……要我教你们苏绣?”

  大概过了五、六天,一名约莫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进了别庄,听说就住在附近,突然要来见她,接着又提出这要求,让韵娘有些错愕。

  小姑娘有些局促不安。“咱们也不是要大奶奶分文不收,但又付不出太多束修,如果可以用其他东西来替代,大家都愿意拿出来。”

  “苏绣不是那么容易就学得会。”刚开始也是奶娘教她的,不过接下来就全靠自己下苦功。

  “咱们不怕辛苦,只要学会之后,不只可以帮家里多挣点银子,也能为自己添嫁妆,将来在婆家面前,还能炫耀一番。”小姑娘羞赧地说。

  韵娘看着她眼中对婚姻有着无限的渴盼,那也是每个姑娘家一生的希望,这种心情自己何尝不了解,想要拒绝的话也就说不出口,只得看向身边的叶大娘、周大娘,心想若是答应了,让一些外人进到别庄,累的人会是她们。

  “全看大奶奶的意思。”她们倒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见她们不反对,韵娘不禁有些跃跃欲试。“那我就试试看,不过刚开始只能收几个,怕太多人没办法一个一个教。”

  “是,多谢大奶奶!”小姑娘喜出望外,马上弯身答谢。

  就这样,韵娘在后罩房找了一间空厢房,将它腾出来,当做绣房,让那些前来学苏绣的姑娘们从后头的小门进出,也不至于打扰到婶婆她们。

  接着就是购买绣线、绢布等等用具,她派叶大娘去跟店家杀价,让那些家境不太好的小姑娘,能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需要的东西,想不到才报上“邢家当铺”大当家的媳妇儿这个名号,不必开口杀价,马上以成本价钱卖给韵娘了,只希望做成这笔生意,顺便套个交情。

  于是,十一月初,大雪纷飞,韵娘先收了五名学生,以一个半月为期限,每天只教一个时辰,想不到才经过几天,名声传了出去,又有更多人想来学习,不得不再多收三人,结果还是不断有人透过关系,希望能够拜她为师,最后只好分成早上和下午,这下子忙得更不可开交。

  麻姑不免担忧。“大奶奶,不能再收学生了,会累坏身子的。”

  “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想学苏绣,都不知该怎么拒绝才好。”周大娘也正为这事烦恼。

  “万一累倒了,大当家可是会怪咱们的。”

  “别庄里又不缺那些白米、鱼肉,就算是当做束修,吃不完也是会馊掉的,你又何须这么拚命。”叶大娘见大奶奶正在兴头上,也不好泼她冷水,但该说的话还是得说。

  韵娘也觉得是该量力而为,否则无法把学生一个个教好。“我只是想到万一相公真要休了我,至少还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有一条活路可以走,一时做得太起劲,也忘了会累。”

  “大当家是不可能会休了大奶奶的,奴婢可以保证。”麻姑第一个替邢阜康拍胸口打包票。

  叶大娘也马上附和。“大奶奶怎么净往坏处想呢?大当家疼你、爱你都来不及,哪舍得休了你。”

  “说得是,大当家绝不是薄幸之人!”周大娘难得说话大声起来。

  她噗喃一笑。“你们全都站在他那一边,我是势单力薄,说不过你们。”

  韵娘不是不相信,只是在娘家养成的习惯使然,总要先想好下一步该怎么走,才不会到时慌了手脚。

  麻姑大声喊冤。“奴婢是认真的!”

  “媳妇儿!媳妇儿!”婶婆的叫声在楼下响起。

  韵娘拉开花格窗,往下头喊道:“娘,我这就下去。”

  见她下楼,周大娘不禁失笑。“婶婆还真的把大奶奶当成自己的媳妇儿,只要半天没见到人,就会到处找。”

  “大奶奶还要忙着教苏绣,真的连坐下来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叶大娘笑叹一声。“也因此外头的人都说大奶奶不但愿意放下身段,亲自授课,教得又细心,

  无不竖起大拇指。”

  周大娘也是与有荣焉。“说得是。”

  大当家和大奶奶真是绝配,天造地设的一双!

  第六章

  十二月中,大寒。

  韵娘不慎染上风寒,加上身体的疲累,真的病倒了。

  请了大夫来看过,说是外邢入侵,马上开了药方子,喝了之后,发过汗就会没事,麻姑赶紧煎药,一口一口地喂主子喝下。

  到了隔天,病情并没有改善。

  “大奶奶还没发汗?”叶大娘趋近床边问。

  麻姑点了点头。“要不要再去请大夫?”

  虽然不舒服,韵娘还是可以听见她们的对话。

  “我没事,只要再多盖上一条被子,睡上一觉就会好了。”小时候生病,大娘又不肯请大夫,奶娘总会抱着她,两人一起缩在被窝里,很快便满头大汗,热度也就退了,但又不好意思要求她们这么做。

  于是,麻姑又帮她盖了一条被子,韵娘还是觉得冷,而且开始发抖,叶大娘见情况不太妙,赶紧叫人又去把大夫请来。

  “……我再换一帖药,让病人喝喝看。”大夫这么说。

  待韵娘喝了汤药,已经昏睡过去,可把麻姑吓得快哭出来了。“大奶奶会不会有事?要不要请别的大夫来看?”

  叶大娘也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这已经是咱们呈坎村最好的大夫,还以为只是受了风寒,怎会如此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