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足球梦难圆 >

第2章

中国足球梦难圆-第2章

小说: 中国足球梦难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朗队胜韩国纯属偶然这个结论的。 
我有点崇洋媚外,对足球尤其如此,我确信德国足球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项目。它不可能选择低能的球员去自己的国家挣钱。代伊、巴盖里和阿齐兹能进入德国甲级球队可不是拉关系走后门的结果,这三个人构成了伊朗队的中轴线,这标志着一支球队形成了最坚强的脊梁。我不知道中国队靠什么去摧毁这条中轴,除非出现奇迹。 
球迷们一直不肯安静,一直吹一种怪声怪气的喇叭。 
北京来的球迷还在《中国足球报》上发表了倡议,大意是建设一个文明的主场。这一天他们也来了,集中在一个看台上,他们开始齐声喊北京球迷最顺口的“傻×”。口号声一下子把全场震住了,似乎每个北京之外的球迷都无法判断出这句“傻×”是不是文明的标志,他们只能默默地听北京人喊了四五回“傻×”。 
此前我不知道北京球迷来了,这一回果真知道他们来了。我第一个反应是想到了他们在《中国足球报》上的那篇倡议书,然后想到这才真是一伙“傻×”,分明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让全国球迷瞧不起。果然有球迷开始起哄,哄得北京球迷很孤独,不是“傻×”是什么? 
球赛开始的时候天色有些暗了,两国球员进场热身时享受了不同的待遇。伊朗人试图跟看客们交流中伊友谊,但被中国球迷狠狠地哄了一家伙。这没什么可指责的,主客场的全部内涵就在这种哄叫声中了。后来,我在凌晨两点多钟时回到家里。我非常饿也非常渴,我吃了一些很凉的东西然后喝了水然后进了卧室。妻子醒了,她说:“心里边难受吧?”我说不难受。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听现场录音。录音机里只有山呼海啸般的叫喊声,我感觉中一直是赢球时的声音。妻子说:“中国队进球的时候我乐得在地上乱蹦,真有点彪了。”她是辽南人,那一区域的辽宁人把发疯发傻都说成彪了。我没有说什么,心里别扭极了。妻子又说:“怎么能这样呢?让人家一下子进了四个球?”我说我不知道。她又说:“干吗让人高兴呢?莫不如开始就输两个了。”我说是这样。妻子又说:“伊朗队真的比我们厉害是不是?”我说是。这时候已经是天要亮的时间,她又说:“伊朗队员真吓人,眼睛跟狼似的。”我马上想起从望远镜里所看到的伊朗队那个代伊和巴盖里。我还回想起我在动物园里所见到的狼的眼睛,那是一种平静的冷酷的充满寒意和杀气的眼睛,它看着你仿佛你根本不曾存在,它似乎凝视着你身后的某种东西,你不寒而栗。是这样的,代伊和巴盖里就睁着这样的眼睛。妻子又说:“我们进了球怎么会是那样的表情?”我问:“哪样的表情?”“好像受了多大的冤屈终于昭雪了一样。” 
“伊朗人呢?”“他们进了球很高兴,像孩子似的光是高兴。”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球员和外国球员的不同了。这种不同使我们的球员在球场上负重踢球,要想发挥自身的潜能谈何容易?究竟是怪教练还是责怪我们的教育方式呢? 
比赛开始了。全场三万多球迷都大声唱国歌,那是一个让人有流泪冲动的时刻。我看见中国球员手拉着手,他们的脸实在太僵硬了,这不是好兆头,他们应该放松肌肉把力量转移到自己的眼睛里,但我们的球员每一双眼睛都有些紧张的神色,他们的求战欲望在比赛开始的时候突然附加了别的东西,我说不清那是什么东西,但我也跟随他们紧张起来。 
比赛开始了。伊朗人有些放不开,他们每一次拿球都遭到三万球迷的嘲笑,同时也遇上了中国球员近乎疯狂的抢劫。伊朗人不时把球踢到界外,这使他们遭到更大声的嘲笑,看样子伊朗人有些傻了。但赛后古汉告诉中国人,为了破坏中国队的速度节奏,他指示球员不惜把球踢出界外。这看似发昏的方式果然抑制使了中国队的进攻速度,中国教练员当然不知道这是一种计谋,他和球员及球迷一样被鼓舞了,而我们的体能就是在这种冲击中一点一点消耗了。赛后戚务生把体能不足归结为心理紧张,听起来很有科学道理,但事实上我们没能把握住节奏,而掌握了节奏的人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在这场比赛中,如果中国队不是意外领先两球,真的就会只剩下输球了。伊朗人本想后发制人,但失球使伊朗人不得不提早改变自己的节奏。可以这样讲,不管中国队怎样提前消耗了自己,但毕竟打乱了客队的战前部署,也就是说中国队在无意识中占了先机。我们就是在这种占尽先机的大好形势下输掉这场比赛的。如果我们的教练和球员有经验,这场球至少不会轻易输掉,我们就有了很好的局面。 
比赛结束了。全场没有了声音,所有人都不肯相信刚刚发生的事情。几个中国球员朝观众挥了挥手,然后低着头走出草坪。戚务生有些发呆,他肯定和球迷一样不愿相信大好河山就这样奉送给了对手。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体育场外面到处是汽车,它拥挤在金州狭窄的街上,警察格外温和地疏通人群和车流。我一时间找不到“沈阳球迷助威团”的车队,我窜来窜去四处打听,但没有人知道沈阳的车队。后来我听到有人叫我,我的心放回肚里,沈阳电视台的体育记者朱挺也同样乱窜呢。再后来我们上了汽车,我渴极了。嗓子干得说话也费劲;还很饿,但吃了一口就吃不下。 
中途在一个加油站有许多人下了车,我没有动,实在没力气。我更担心买了水喝得憋尿,天太晚了,停一回车都会让同行者着急。我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忍耐几小时,我知道这不会让人死。我让自己努力忘掉球场上发生的事情,努力想一些和足球没有关系的事情。 
后来我成功了,我注意到身边坐着一个小伙子,他一直脸朝窗外。我发现他很年轻。比一股的男人更白些。这时候他回过头来,于是我开始分辨出这是一个女人。我很尴尬,因为我差一点就叫“嗨!小伙儿。” 
那肯定会被认为要耍流氓了。如今的女人遇着真流氓只会害怕,对惹着她的老实人反倒不依不饶一副抗暴安良的架势。我说:“女球迷可不多。”她说:“我喜欢足球也才近几年的事。”这时候又有几个人加入了谈话,没有人谈这场比赛,都谈一些别的。我只是东一个西一个问,他们东一个西一个说,后来演变成几个人相互说明自己的与众不同。那个女的说她每天都打保龄球,每天都要消费二百元左右,她还伸出手让人看手指上的茧,我不知道保龄球怎么打,但想象中应该磨出老茧。其他人看样子都没有她的那种优势,就讪讪地说些别的。我说:“一般人没法养活你是不是?”她说是。我说我一个月的薪水才八百元,只够她打四天保龄球。她说一般人的确消费不起。这时候我想到自己的妻子,她肯定不会要求打保龄球的,她甚至舍不得花一百元买一张球票来看球。我于是很激动,想自己没有下车买矿泉水喝是正确的,一个人最好的活法是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知道妻子可以在晚上去沈阳北站的广场上逛一圈,那里有免费的花和绿草可以观看。还有变幻色彩的灯光广告可看,也不收钱。我们不去想保龄球馆或者KTV包房,憋得狠了,在家里唱几首歌也挺高兴。至少。我们有电视可以看,里边经常有很好的电影。 
到达《辽宁日报》社时沈阳已经十分安静,我骑自行车回家。一路上我一直听现场录音,里边是中国队进球时的狂欢。还有中场休息时球迷唱歌的声音,还有一些球迷的叫骂声,还有我对录音机说话的声音:“中国队现在进了球,范志毅罚中了点球。”“这是中场休息。”“李明为中国队进了第二个球。”接下去再没有解说的了。我已经关闭了录音机。它里边记录了我和球迷的欢乐。我想在这—天我只须记住自己曾经是多么快乐,我不想让那种从天空直坠而下的绝望和恐惧留在我的生活中。


03 猜想大连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当一个外乡人来到大连的时候,你的确找不着更好的说法去判断它,想来想去只能说:“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其实没这么简单。在我的印象里,大连很可能是一个虚荣的城市。我的印象来自辽宁人对大连的概括——“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这句打油诗所选取的物质成分决定了它创作的年代不会太远也不会很近,民间诗人们在今天不会使用“料子裤子”,在五十年代之前也不会使用“料子裤子”。我的猜测是这种评判至少了有四十几年的历史,对一个城市来说,四十年只是某种传统的一个片段,但对于人群来讲,它足以完成几代人的使命。这句打油诗很容易使人想到一个更久远的故事,那也是一个和虚荣有关的故事。故事说一个人用猪肉皮擦了嘴巴然后出去和闲汉们吹嘘自己的山珍海味,他的神话被拆穿的时候他正享受闲汉们羡慕的注视,他的儿子挤进人群说:“爹啊!快回家吧!你擦嘴的肉皮让狗叼跑啦!”大连的当代标志是它的服装节,每年一度已经有了八九度。每一年秋天,大连市的人民体育场便成为展示大连市的舞台。 
据说大连人民受益非浅,大连的国际知名度也因服装节而跃升。的确服装节不仅请来了中央级的领导,还请来了一些曾经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如今退了休的名流,比如说基辛格和加利,就如同日本联赛买来了40岁的法尔考和昙花一现的斯基拉奇一样让世人惊奇。虽然体育场的草皮每年都要被蹈足欢歌的演出踩死。虽然每次重植草皮要花几十万。但和提高大连知名度相比肯定是小意思。据说大连市有用不完的钱。 
对于一个外省人来说,大连的现代神话和我没有关系,我的收获是通过看电视知道了大连有一个能用英国话致开幕词的市长。记忆中当时我目瞪口呆了。在那一天晚上,我的耳边一直是中国市长的英文,再也听不见歌星们的歌唱了。我想,市长肯定代表了一个城市最本色的东西,我还讲不清大连的本色是什么。 
但肯定不是“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时代变了,苞米面大部分喂猪,料子裤子不再是上品,大约应该是生猛海鲜夜总会两万元的裘皮衣和三千元的月薪还有服装节的礼花。当然,全中国的球迷都不会忘记,大连还有足球。对于球迷来说,大连就是足球的同义词,中国足球的同义词。服装节是大连自己的事情,球迷没兴致评头论足,球迷们关心的是中国足球,而大连足球就天然地成了中国足球的关注焦点。比如万达队的连续不败,比如王健林和迟尚斌,比如大连金州的主场赛事,比如中国足球和大连足球能给球迷什么礼物,比如……大连足球是不是中国足球现代神话的延续者或终结者? 
大连在我心里真的有趣了。我希望自己重新拾回十年前对大连的感觉,那种感觉使我满怀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依恋。那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正开始成为一个对写作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一个对生活开始表达敬畏的老年人,一个把大连当作音乐启蒙导师的心怀感激的学生。那是1987年夏天,那时候的大连还没有顶级球队,这个城市的足球精英都去了沈阳,他们代表辽宁足球横扫中国足坛,正一年一年接近着“十连冠”的最后辉煌;1987年的大连也还没有服装节和讲英语的市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