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野史称郑和死后明朝闭关锁国,明宪宗(朱见深)有意重启大航海工程,但车驾郎中(兵部主管装备的司长)刘大夏便持下西洋得不偿失的观点,所以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都烧毁了!明宪宗也就只好作罢,从此闭关锁国。这同时也就是郑和下西洋这么重大的事件,最擅长记史的中国人却没有留下完善资料,现在的很多事情还得靠猜的原因吧。
这里可能需要比较直接地指出这个笑话的笑点在哪儿:
第一,区区一个郎中有权烧毁这么重要的资料?我可以负责地告诉您,这些资料涉及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海军的核心技术,刘大夏连看一眼的资格都不一定有。
第二,没资料就不能出海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也没资料啊,人家是怎么出去的?
第三,现在给您一条木船——给您艘柴油艇吧——但您不能查阅任何官方天文、水文、气候资料,国家也不给沿线国家照会,请您就用个人力量把船从中国开到伊朗去。您觉得有可能吗?那请问连GPS和全球通都没有的明代,那么多民间商船是如何航行于大洋的?这只能说明最迟到明末,明初开拓印度洋航线的资料都还保存得很完善,否则从技术上就无法支撑直至明末还非常繁荣的海上贸易。
那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为何没有保存到现代,以及后来中国怎么就成为一个闭关锁国的内陆国,我想这里已经给出很明确的时间节点了,您就稍微动动脑筋吧!
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集大成者
大明,这个在蒙古旋风的废墟上重建的王朝,其历史几乎是汉(含秦)、唐(含隋)、宋三个主流朝代历程的浓缩再现。事实上,明太祖并没有选择这个主流方向,而是倒行逆施。明太宗则扭转了这种趋势,带领大明重归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主流,有力地维护了正确的历史前进方向。尽管他是太宗系列中最恶劣的一个篡位者,但他的历史功绩又相当之大。
所谓集大成,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全社会阶层隔阂被打破,流动性充分
这一条其实宋朝就已经基本做到,明太祖却建立了一套世袭职业户役制,企图大开历史倒车。不过他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尽管他规定户籍世袭,但正如他规定不准再设宰相、宦官不得干政等,他死了没几年别人就当是放屁了。同理,尽管明朝从未在法律层面用正式公文宣布明太祖的户籍制度是放屁,但在具体行政行为中不阻止脱籍,这条禁令也就化作一缕青烟。
所谓全社会阶层流动性,重点在于政府高官。只要高层不是始终被世家把持,而不断有底层人民进入高层,流动性就很好了。唐朝比之汉朝、宋朝比之唐朝,世袭荫举一直在变少,但明朝似乎又比宋朝多,这应该说确实有退步。可明朝的科举取士又比前代更严格,宋朝还有不少人荫举入仕,宰相中更不乏吕夷简、吕公著父子,范仲淹、范纯仁父子,史浩、史弥远父子这样的宰执世家,而明朝便再无一对父子两代为相的例子。
当然,宋朝那些宰执世家也并非全靠父辈余荫挺进高层,他们也只是生在宰执之家,仍要考中进士才能获得认同。宋朝读书人虽多,但宰相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而明朝随着公共教育的发达,这种优势也不明显了。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宰相之子考取一甲进士的只有杨廷和之子杨慎、张居正之子张懋修极少特例,高中者绝大多数来自底层。宋朝尚有吕公著、范纯仁这种兼具世家和进士身份的中间阶层,明朝的杨慎、张懋修显然不成其为一个阶层,何况他们也只是中了状元,远没当到宰相。在科举人才的主导下,明朝官场渐渐形成了“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
纵观明朝一百六十三名大学士的履历,其中有一百五十七名进士出身,占总数的98%(另六名也有举人等较低功名,而且全部集中在明朝建立前六十二年)。而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前三名)更多达四十一名,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整个明朝共产生了八十八名状元,其中便有十七名入阁为相,比例高达五分之一。除了成绩最优异的一甲进士可直接入翰林外,二三甲进士登科后还可以进行选馆考试,考出兼具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的人才,称为庶吉士,可在各部门实习三年后任实职。明朝共有八十七位宰相为庶吉士出身,超过总数的二分之一。
我们很容易从这个层次明显的结构看出,明朝政治最大的特征便是由考试成绩决定仕途,而不是出身门第或者其他,这激励了无数人捧起书本,形成了全社会的文化大繁荣。全社会考取功名的机会也相对公平,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何炳棣教授(Ping…Ti Ho)研究了明朝所有进士的家庭出身,其中祖上三代从无人获得任何功名和官职的A类进士占总数的47。5%。更重要的是,这个数据在漫长的二百七十六年中,除明初从峰值降为均值外,自明孝宗朝起便稳定在均值。也就是说,完全平民出身的进士始终能占到一半左右,社会并未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这表明这个体系本身具有内在的反马太效应机制,这或许归功于明朝发达的公共教育体系。尽管大多数人无法投胎在官宦之家,只能接受政府提供的普通公共教育,但教育条件和学习氛围也并不比富贵家庭差太多,纯平民和富贵家庭的孩子成绩旗鼓相当。
稍微意外的是,宋朝的对应数据是53%,这和产生了大量宰执父子的印象似乎并不相符。这或许和明朝人排斥官宦出身的心态有关——同等条件下,明朝人更愿意提拔贫苦出身的寒士。而宋朝官宦子弟中进士的虽比明朝略少,但只要能中,这种双重身份使他们提拔起来也很快。所以宋朝的官宦出身进士数量更少,但走到后来并不输给寒士。那宋明两种用人倾向哪个更好呢?尽管优先照顾寒士看起来似乎更公平,但出身宰执之家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教育经历,非常有助于人格塑造。宰执之子只要不是靠父辈的关系上进,而确是通过公平考试获取功名的仍是栋梁之才,确应重用而不应逆向歧视。事实上,宋朝的官宦世家和寒门子弟相处得非常融洽,宋朝公认最优秀的几位宰相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便都是宰执之子继续为相的杰出代表。
良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带给了社会良好的活力,除了有志于官场的文士,所有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择业。尤其是大航海运动极大地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无数人怀揣着梦想踏上了下西洋的海船,也有无数人被世界各地的科技成果所震惊,投入到科学的海洋。
当然,这样活力十足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又缺乏固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就更需要构建完善的政府组织结构来提供公共管理服务。
二、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权力关系理顺
除了宰相,明朝的军制和地方政府设置也同样重要。
明朝觉得宋朝的募兵制太费钱,采用了类似于隋唐府兵制的卫所制度,但卫所制也必须建立在军户制的基础上,明太祖的户籍制很快就消散了,卫所的征兵职能后来也被募兵制所取代,仅仅作为军队的一种组织结构。
明军的指挥体系大体仿宋制,京师三大营相当于宋军三衙司,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直辖。地方上设约二十个都指挥使司,每司下辖数十个营卫或直属千户所,每卫下辖数个千户所,千户所下辖数个百户所,全国共有近四百个营卫。平时各卫所在都司带领下训练、屯田,遇战事由兵部下令集结,但军事上由五军都督府指挥。这样便将军权分割,避免了拥兵自重的局面出现。整个明朝历史上,并未出现过军官拥兵自立的情况,说明军队公有化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成功实践。
顺便说一下,有一个驻京的卫所可谓名震天下——锦衣卫。这本是御前十七禁卫之一,和比较有名的羽林卫性质一样,但明太宗为其赋予了特务部队的职能,据说还参与到了一些政治斗争中,后来就越传越神,甚至成了明代特务政治的代名词。再加上武侠小说、国统区白色恐怖文学、武打片的不断渲染,很多现代人便将中统、军统、中情局、克格勃、军情n处的印象统统加到锦衣卫身上,简直成了恐怖深渊。其实锦衣卫也就是个普通的亲军卫,偶尔会执行一些秘密任务,但比起真正的特务部队中情局、克格勃乃至五军营、神机营里的侦察兵都还要差得远呢。
在地方管理体系上,可能很多人对明朝巡抚印象较深,认为是各省省长,但事实上仅是临时差遣,并非常设职务。明朝更没有省这个说法,只是前面的元朝和后面的清朝都有,很多人便想当然的认为明朝也有。明朝仿宋朝在各地设四司的制度,在各地设三司:
1。都指挥使司:即前文所说的地方军区。
2。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宋朝的都转运使司,主管一方的财政经济。因为经济工作比较重要,所以设左右两位布政使共同主持工作。
3。提刑按察使司:相当于宋朝的提点刑狱司,主管地方司法。
这三司互不隶属,各自负责当地的相关工作,有时遇到重要情况,比如治理河道或打仗,朝廷会派出一名要员(一般本官是副都御史或侍郎)巡抚该地区,协调三司工作。但也只是协调而并无直接管辖权,因为这三司都直接隶属于中央的三个部门,为此中央部门的机构设置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尚书六部,每部四司,唐宋有时会微调二十四司的具体设置,但这个框架从未改变。明朝为加强中央和地方的直辖关系,非常有创意地打破了这种框架,不妨以户部为例来说明这种公共管理创新。
明朝户部内设十三司,分别为: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清吏司。这就是一些省份的名称,明朝虽没有省的说法,但这种区划显然是后来各省的框架。
这十三司显然各自对口一个地区,比如浙江布政司就直接对口户部浙江司,而巡抚可管不了户部的内设司所。
同理,刑部也设了这样的十三司,对口各按察司。都察院也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派各地监察地方官员。但兵部的情况比较复杂,并未分十三司直接对口各都司。
有些人据此说明朝的疆域很小,只有区区十三省而已,什么东三省、新疆、西藏都不在辖内。这真是相当无知也很无理的一种说法。户部只管十三省,中央各部门都不用钱了?您看户部十三司也没有北京、南京啊,难道也不在疆域内?更可怕的是这十三司没有五军都督府啊!是明军全体叛逃了还是都不领工资了?郑公公那么大的舰队经费从何而来?最愉快的是刑部也只管这十三省,所以中央百官可以随便犯罪玩儿——反正没人管。搞半天“刑不上士大夫”是这样实现的!
但这显然是很荒谬的。
事实上,十三司(道)也只是一种机构设置方式而已,内设十三个司已经够多,不能再增加了。所以十三司托名某处,并非真的只管这一地之事,还要兼管很多业务。比如中央机关的经费就由户部陕西司管,两京及其附近地区的税费由福建司管,各营卫分到各司管等。十三司(道)没有出现的地名其实仍有明确的司(道)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