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财女 >

第31章

名门财女-第31章

小说: 名门财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面八开的大门,黑底汤金的招牌,门面虽大,但因客人不少,并不显空旷,生意好的很,里面的伙计见一穿着虽不十分华贵,但看起来却气度不凡的小公子,领导着几位女眷登门,便迎了上来:“客官可有有什么需要?”

王平甫不知八娘是要买东西,还是只随便看看,因此只微点了一下头,八娘便道:“店家只管忙你,我们随便看看。”

如今慕名而来的客人极多,那伙计也习惯了,因此并不就小瞧了几人,做生意以和为贵,不管客人看起来如何,都当得一个“敬”字,因此伙计也只是笑了笑:“那就请公子小姐们先看着,若是有需要小人的,只管招呼就是。”

说着又福了福身,自去招呼别的客人。

八娘绕着看了一圈,自己上回给武三娘的图样,她果然没有全部做出来,只第一次的几个样子,并第二次的两个样式,单陈在一个柜架上,八娘便问了价,每一套头面,竟然都不下百贯,也是咋舌。

六娘见那几套头面放的很是特别,八娘转了一圈,就在这几个首饰前停了下来问价,便低声问八娘:“这就是照你给的图样做的?”

因身边人多,不便细说,八娘只点了点头。六娘实在没想到这些绝美的首饰是出自自家妹妹之手,又是好奇,又是赞叹,又是骄傲。看了一翻,八娘便要回去,王平甫原想着她若是看中那能买得起的,自己也是她的姐夫,为讨这未来小姨子欢心,能帮他在曾七娘面前美言几句,便是买了送她,哄她高兴也好,谁知她只看那贵的,却是他无法负担的,因此也不多说,只问:“八妹喜欢这几套?可我是买不起的,要不再看别的?若也有那喜欢的,我又买得起,就送两样给八妹,也当是见面礼了。”

男人要当女人的面承认自己没那支付能力,不充大头装脸面,其实也是需要勇气的,王平甫这坦诚的性格,倒叫人喜欢。八娘就笑道:“这些是不错,不过也不算什么,我不喜欢,七姐夫不是已送了我笛子当见面礼了么?七姐夫要是真有心,将来待我七姐姐好些,八娘就感激不尽了。”

原本她一口一个七姐夫,王平甫已很不好意思,可偏她又天真无邪的提着七娘,王平甫又恼,又不好说出口来,心中有些羞意,也有些甜密,毕竟这个时代,很少有人把自己未过门的媳妇挂在嘴上说的,就算心里很想了解,也没法儿问出口。

八娘不时提起七娘,偶也透露些七娘的事情,王平甫虽不好意思,却也是装若无意的样子,认真听了的。

可八娘这句话,他一时倒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还好自家的丫鬟跟在身后,见二郎露出窘态,辛夷就捂了嘴笑:“哎哟,有八小姐这么厉害的小姨妹,我们家二郎以后就是想待二少奶奶不好,也不敢不是?”

八娘就问辛夷:“我看起来真的很厉害?”

辛夷也不含糊,看着八娘,抿着嘴笑,认真的点了点头:“厉害。”

八娘大笑。

第三十八章节辛夷丫头

汗个,因为发的定时发布,结果第三十七和三十八章节发错了,麻烦大家上一章节重新看一下吧,因为提到了十九郎的身份。唉,俺还能再粗心些么?

六娘便瞪了她一眼,又朝四周看了看,捏了一下她已养的粉粉的小脸蛋,道:“小八,仪态。”

八娘只得收了笑,却越发喜欢起辛夷来,这丫头真正是个妙人儿。便携了辛夷的手,笑道:“可惜我们家穷,用不起人,要不然我非向嫂子讨了你家去。不过你便不在我们家也不要紧,我只当你是个好友就是了。”

这话倒叫辛夷吓了一跳,忙正色道:“八小姐喜欢辛夷,日后有往府上去的时候,辛夷就向大少奶奶讨了差事去就成,可不要说什么当奴婢是朋友的话,奴婢当不起呢。”

八娘一时高兴,倒忘了古代这坑爹的上下之分,听辛夷这么说,只是抿了嘴一笑,又问了辛夷年龄,知她也不过才十三岁,比自己大一岁罢了。

说起年龄,辛夷倒一时失了下神。

她留在二郎房中服侍,也没几年了,如今十三,再过几年便是十六七岁,若不被王平甫收了房,那么运气好些,得了恩典,兴许还能许她家人拿了银子来赎,可惜,家中也只有老母并一个幼弟,又哪里赎得起?再不,也就是配了家中小厮,如此过一辈子罢了。

她是生性乐观的,不爱作那伤春悲秋状,虽一心服侍王平甫,却也不愿意就此被收了房,那侍妾哪里是好当的?那些容貌出色的,又遇着混人,就是怀了身孕,亦有被送人的时候,二郎虽不是这样的人,可她一心只当他是主人,并不象有些丫鬟,生了别样的心思。

还好二郎虽生的一幅风流公子样,却对她们几个丫鬟都没心思,又是和气的,想想自己一生,也有这几年平泰安康的生活,也算值了。

这般一想,复又笑了起来。

因当时在笔墨铺里,王平甫并未问价,那店家也不过是记了帐,又让王平甫鉴了字,所以八娘并不知道那些纸黑砚台卖了多少钱,她对物价很有兴趣,就问王平甫:“七姐夫,那些你纸和墨,还有这几个砚台,一共价值多少?”

王平甫还真没注意,倒是辛夷笑答:“那伙计说是东野晖制的墨,一枚十贯,共三枚,三十贯。那纸因是蠲纸,光滑白洁的很,我家二郎是熟客,给价格倒是适中,一张算四十文,一刀纸五十张,共计三刀,六十贯,那砚因是端砚,又因雕的十分精致,也算了二郎十贯一方,三方砚三十贯,总计是一百二十贯钱。”

八娘听了目瞪口呆,一来她没想到辛夷竟是个识字的,二是这会儿可不象后世,有什么乘除口诀,这丫头不过瞄了一眼,就能这么利索的报出价来,三则,这纸黑砚,当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的,由此可见,一家人供个读书人,是何等的不容易。

见八娘吃惊,王平甫笑道:“因今日挑的,都是些好的,所以价格贵了些,八妹妹也许不知,那东野晖,是兖州的制墨名家,他所制的墨,自是极贵的,平常些的墨,一斤也不过四五百文罢了。就是那蠲纸,因是特殊处理过的纸张,比平常的纸要光洁的多,用来画画或者与人书信用的,普通的纸张,自然也没这么贵,至于那三方砚,如辛夷所言,因是端砚,雕工也见工夫,才得这个价。”

八娘点头,原来店家这回看人下菜,走了精品路线。

还好自己家几个哥哥用的都是普通的,要不光供这几人读书写字,就供不起。

又夸辛夷:“辛夷这帐算的可够快的。且还识字,倒叫我另眼相看,若哪天我开铺子,请你当帐房先生。”

辛夷捂了嘴笑:“八小姐可别拿奴婢打趣。奴婢不过是往常在二郎书房里服侍,二郎不觉得奴婢烦嫌,因此教了几个字罢了。至于这算帐,也是常去大少奶奶那里回二郎院里的帐,大少奶奶点拨的。”

八娘就道:“总之你是个聪惠的,也不见七姐夫屋里其它的丫鬟这么能干。”

辛夷只是笑。

王平甫却对八娘说开铺子的事情生了兴趣:“怎么,八妹妹要开铺子?”

八娘两手一摊:“我随口说说,哪里来的银子作本钱?再说我才多大?”

王平甫却是不管,只把放在车中锦垫上的三方包好的小砚递了过来:“这三方砚,买了就是打算送给六娘还有八妹妹的,刚好哪日你开铺子,给你记帐好用。”

两个人,三方砚,就是六娘稳重,都坏笑起来。

王平甫这半日也习惯了,只当作不知道,一双星目,瞥向车窗外面。

等回了王府,黄老夫人午睡才起,刚收拾好,几人一行入了屋里,见了黄老夫人并吴夫人,黄氏便问起两个小孙女和孙女婿午后做了些什么,几人说了逛街的事情,八娘又拿出王平甫的送的小方砚来。

黄氏从前是富贵过的,自然识货,便责备王平甫:“二郎你实在太不晓事,就是想着送这两丫头东西,只寻些适用的送送也就是了,这么贵的东西,没得折了她们。”

王平甫便笑道:“老夫人放心,也并未用家里的钱,都是我平常省下来的。”

吴夫人就在边上道:“二郎这话倒是真的,平常拨到他院里的花销,他用处少,又大多在州学里,倒不是拿府里的钱乱用。再说这也不值什么,六娘和八娘都是喜欢看书作画的人,刚好用得上,我觉得二郎这礼比送那些花儿朵儿的,要强许多。”

见吴氏这么说,老夫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从八娘手上拿了细看,夸了一番。又有丫鬟给几人上了茶,坐下一处闲话。

见日头西斜,黄氏就要告辞回去,吴夫人笑道:“亲家公正陪着我们家老太爷说话,您老人家不如就一起用了晚膳再回去。这会儿回府上,一样要准备晚膳,岂不麻烦?”

再三挽留,两家也非一般的姻亲,黄老夫人便应了下来,用了晚膳,小吴氏派上府上最好的马车,送了曾家祖孙三代人回府。

回到家中,黄婶子早准备好了粥点,又给曾不疑煮了醒酒汤,六娘服侍老爹喝了醒酒汤,送他去睡了,待回到黄氏屋里,因在王家席上吃的并不多,祖孙三人又吃了些粥和点心,说了会儿话,六娘和八娘这才回屋里睡了。

躺在床上,八娘睡不着,便想着在王家注意到的那些家具,左右不过是些八仙桌,长案,条几,翘头案,花架,交椅之类的。与她了解的唐后期的家具基本上没什么出入,十分简洁雅致,大抵上符合宋人一反大唐奢华,归繁为简的审美习惯,且唐时习惯席地而卧,因此这些高脚的凳椅桌子,也才真正成形不过数十年,说什么审美的趣味,实在谈不上,也仅实用罢了。

王家的满屋里陈列的家具,比曾家要好上许多,不过也只限新旧多寡,若说起款式,却是大同小异。远谈不上奢华。

到底是受条件影响,只看王家家,并不足以窥全部,还要想办法多了解了解才行。

想着事,慢慢睡了过去。第二天天色才亮,八娘就醒了,就见六娘正悉悉碎碎的在穿衣服,听到八娘的动静,低声笑道:“再睡会儿吧。”

八娘摇头,同是姐妹,六娘去服侍祖母,她怎能安心再睡?再说古代晚上又没娱乐,睡的早,起的自然也早,并不觉得犯困。

姐妹二人一道起了床,涮牙洗脸,六娘去祖母屋里,八娘就去厨房里帮黄婶子的忙。

这几日黄婶子也习惯了主食由八娘打理,她只负责洗切好食材。见八娘早早来了,黄婶便道:“若不是老夫人喜欢吃你做的饭,婶子哪里舍得烦你早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

因八娘在姐妹中长的最是瘦弱,老夫人这几日时常念叨,黄婶子也深以为然。

对于自己的身体,八娘自己也觉得确实太弱了些,不过这两个月明显好了很多,听了黄婶的唠叨,八娘笑道:“只是前头生了病,慢慢将养着就好了。再说爹娘和哥哥都疼我,平常没少给我进补,再过两年,兴许不比六姐姐和七姐姐个头儿差。”

黄婶叹了口气。

但愿吧。家中艰难,连带着孩子们都吃不好,当初老太爷在的时候,哪里是这样的情形?老太爷虽清廉,可到底是四品大员,俸禄不是现在的几位老爷可比的,每月仅俸银就有四十银,另禄米还有各种补给也不是比曾不疑兄弟几人要高的多,再则,当初还是太宗年间,物价要底的多,现在的物价可是当初的两三倍,可官员们的收入却并不见长。

黄婶并不知道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