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臣遵旨。”
“农业部尚需加大力量,不断寻找新品种和改良现有作物,以提高粮食亩产量,并对良田灌溉等问题提出建议,着工部配合实施。”
“是,陛下。”
“银庄阮登炳,新版纸币的发行准备好了吗?”
“陛下,尚在进行中,按预定时间,八月初一准时发行。”
“好,在发行新币之前,刑部配合,督州县严钱法,禁民间用牌帖。”
“臣遵旨。”
“刑部陈宗礼,中书省翁应龙,你们一同着手修订完善我朝现行律法,报政务院。”
贾似道听完暗道,“上报政务院?赵禥是想以政务院来取代中书省吗?”
“是,臣等遵旨。”陈宗礼,翁应龙出列道。
“礼部马爱卿。”
“臣在。”
“马爱卿,先帝庙殿何时能成?”
“回陛下,本月中即可,请陛下提名。”
“恩,朕已想好,就名章熙。”
“是,陛下。”
“吏部,叶爱卿不在,朱貔孙朱爱卿,立刻发文,调福建路制置使施宏生入朝,其职另行安排,令原副制置使陈心书暂代制置使一职。”
“是,臣接旨。”朱貔孙道。
这道政令的发出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的窃窃私语。
“这是何意?”
“莫非施大人得罪陛下了?”
“老施是太后之人,或许是高升了吧。”
我感觉到众人脸上都显诧异,对众大臣而言或许是太突然了,事先并无征兆。福建路制置使相当于后世的福建省省长,封疆大吏,说换就换,这在我南下前自己也没有想过。
“工部,户部按原有计划继续。”
“是,臣等遵旨。”户部马光祖和工部汤汉出班答道。
我转头看了看旁边的小七,小七心领神会:“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陛下,老臣有本上奏。”
“师臣,请讲。”
“陛下,昨夜中书省接到荆湖北路的辰州府急报,当地吉首一带的苗人发生暴乱。”
我惊道:“暴乱?何故?”
“陛下,据辰州府报,大致情况如下,其起因是有苗人和汉人因为口角发生纠纷,继而发生斗殴,吉首县衙判苗人有罪,那苗人不服,遂集聚上百人包围县衙,并和衙役发生冲突,导致一苗人死亡,辰州府闻讯即派士卒前往,因此更加激怒了当地苗人,吉首附近的不少苗人村寨相继卷入,事态越演越烈,局面一度失控。辰州府不敢怠慢,八百里加急速报荆湖北路,荆湖北路官员一面已经派人前往吉首,一面又以八百里急报上报朝廷,请陛下定夺。”
湘西峰峦叠嶂,林木参天,溪河纵横,洞穴成群,民族众多,以苗族,土家族为主,苗人爱憎分明,xìng格刚烈,倘若当地官员处置不当,则很容易引起民族矛盾。
宋末的历史记载上,并没有大规模的民族纠纷。但只要涉及到汉苗之争,始终是朝廷头疼之事。唉,这宋末真是千疮百孔!
“师臣,速派人前往吉首,查清发生口角的原因,并通知荆湖北路,在调查清楚事实以前,当息事宁人,不得妄动。”我想了想继续道,“民族矛盾始终是我朝内部矛盾,不得等同我朝与蒙古的敌我矛盾。既然是内部矛盾就应该按照我朝律法来做评判,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来处理。此事事关重大,朕yù派钦差前往,不知何人适合?”
监察御史赵顺孙见左右无人便自告奋勇道:“臣赵顺孙愿意前往。”
历朝历代的官员都不愿意到湘西为官,湘西贫穷,一来没有油水,二来就是因为无法处理好苗汉之间的关系。“这赵顺孙倒是勇气可嘉。”我暗道。
“赵爱卿,你需要完成官员行事准则,此事刻不容缓,就暂且不要外出了。师臣,退朝后你立刻派人前去吉首,将事情调查清楚,记住处理此事的原则,汉人,苗人都是朕之子民,当一视同仁。至于钦差之选,朕需要好好考量,待朕想好后再定,退朝。”
“是,陛下,老臣立即去办。”
“我需要亲自走上一遭吗?”退朝后我想到。
第178章珍妮织布机
第178章珍妮织布机
第178章珍妮织布机
不同的民族由于民族特点、社会生活条件不同,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要求不同,利害不同,在相互交往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错综复杂的冲突和矛盾。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不平等所造成的。我国民族众多,问题自然也就很多,数千年来,民族矛盾始终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直到消灭了剥削制度,各民族间的关系才趋于缓和。
按照史书的记载,强大的蒙古从一统天下到被朱元璋逐出中原的百年间,苗人和官府的斗争就始终不断。蒙古人的高压政策并不能征服苗人,反而使得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民族政策还是以安抚为主方为正道吧。
我正思索间,小七来报:“官家,文天祥文大人求见。”
“宣。”
文天祥进来后开门见山道:“陛下,臣毛遂自荐,愿意前往湘西,以平暴乱。”
“宋瑞,这苗人xìng情暴躁,你并非当地人,此事恐怕有些难度啊。”
“陛下,臣在地方时也和苗人有少许接触,其实苗人并不可怕,臣以为是因为当地官员渎职而引起民乱的可能xìng较大,朝中当下并无合适之人,所以臣求此任。”
我知道文天祥是在为我解忧,这个钦差可是个烫手山芋。在钦差人选上,其实我也想到过文天祥,但我更倾向找个出自湘西的大臣,只是一直没有合适之人。解决民族矛盾,必须刚柔并济,文天祥的确适合,只是他在朝中事务繁重,难以分身。
不过也好,在未来,我本就要他担负重任,如果能处理好此事,对于其在朝中的威望自是能够提高不少,何况文天祥主动要求,就让其去锻炼下吧。
“好吧,宋瑞,那你准备下,明rì启程。”
“是,陛下。”
“宋瑞,你明白朕所言的民族政策吗?”
“陛下,臣明白。臣前去处理时,只会将他们都当做我朝百姓,而不会刻意去分汉苗。”
“恩,如此朕就放心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信仰和生活习xìng,在不违反我朝律法的前提下,各民族都应该享有属于自己的zìyóu,官府不能刻意去压制,而只能平和地加以引导。我中华一族,本就是多民族的融合体,平等,互助,乃是和平相处的基础。”
“臣明白,陛下所言,乃是最好的民族政策了。”
“朕让蓝羽带领一个百人队的御前侍卫随行,另外让文璋带五百名青年卫以训练之名,随后进发。”
“是,臣领旨。”
傍晚,我在同乐楼宴请了刚刚到达京城的宋无心和黄道婆,作陪的除了方灵,袁棘,还有沈逸秋,全觉和李北洋。
虽然宋无心没有见过李北洋,但也知道其大名,两人一见面,便交流起战船的制作经验来,时而相互认可,时而又小声争吵,李北洋知道我的身份,倒还不敢放肆,宋无心却是借着酒意,越说越兴奋。
知己难求,像宋无心这种科学狂人,好不容易遇到了李北洋这么一位造船高手,自是谈得不亦乐乎。
方灵和黄道婆在一旁不停地窃窃私语,小翼也不住地向沈逸秋和全觉请教各类物术问题。倒是我反而成了孤家寡人,听他们说了一会,便让袁棘将萧天找来。
自从萧天慢慢上手后,狮峰商行的生意我基本上就不再过问。
“公子,有何吩咐?”
“萧天,我商行的几处作坊进展如何?”
“公子,作坊基本上都是满负荷运作,不过仍然不能满足需求。今各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况且还有很多地方的业务尚未开展,如果我朝十三路同时进货,那我们就根本没有能力满足了。”
“这点肯定不行,我商行的物品自然要进入所有地区。你有想过用什么办法来提高产量吗?”
“扩大作坊的规模,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好方法。”萧天也是成jīng的人物,听我这样问道,心知我可能有了新点子,连忙接着说道,“公子一定有什么好的方法了吧?”
“扩大再生产是必须的,但是方式却可以多样,比如,你可以将我们产品的非核心部件,委托其它作坊加工,比如,苏州郑虎臣那里的作坊你可以借用,就是上次我们曾经谈到过的代工,如今可以试行起来了。”
“那不会降低我们的利润吗?”
“呵呵,会是会的,只是这天下的生意也不是我们一家就能全部包揽下来的吧,你说是吗?”
萧天点点头:“公子,这个当然。”
“做生意嘛,同其他行业一样,为首者需要大处着墨。对了,萧天,商行越做越大,你也要多招些人员,并且要培养出无数个萧天,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目前我商行资金流已经基本充足,我打算成立一所培训学校,就以临安大学为范本,专门为我商行培养各类后备人才,你规划下,择rì开学。”
萧天惊讶道:“自己开办学校?专门培养商人?”
“是啊,有何不可?”
“不,不是。只是当今天下,大家都在学习经文,有谁会愿意学习这商业之道?”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读什么书,只限经文诗词吗?如果这样,就是曲解古人之意了,你想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当然是吃饱饭,穿暖衣,所以,商业一道迟早会得到社会的认可,随着而来,这方面的人才也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商人的地位也会得到提升。而凡事没有绝对,新东西总要有人去试吧,如果没人,就先从本商行内部招收。”
“是,公子。”
这时,宋无心喝酒也喝到位了,这才想起还有我这个主人在场,连忙举起酒杯道:“呼延公子,老夫敬您一杯。”
“呵呵,宋老先生,你今后就安心在这临安大学内研究造船术吧,我想不用多久,先生便能达到顶级大师之境界了。”
“借公子吉言,老夫再次谢过公子。”
“不必言谢。”我笑笑又对黄道婆道,“黄姑娘,你今后也在这大学里面吧,专门研究制棉技术,我听沈先生讲,大学今后还会开设纺织专业,或许你还能当教授呢。”
“我?当教授?”
“当然有此可能,除了研究纺织外,你在大学里也可以去听听相关的课程。我相信黄姑娘在不远的将来同样也能够成为顶级大师的。”
黄道婆从一个逃难的童养媳一下变为了大学的一员,自是十分兴奋:“公子,你和小姐的大恩大德不知该如何报答。在小女子心中,公子小姐就是我的主人。”黄道婆说完对我拜了拜。
“黄姑娘无须如此。”我拿出一张图纸道,“这是一张织布机的图纸,黄姑娘,你和沈先生,全先生一起研究下,看看能不能制造出来。”
这是一张我根据记忆所画出的珍妮织布机的粗略图稿,毕竟很多细节部分我也记不起来。珍妮织布机将原来水平放置的纺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8个车锤同时工作,比起旧纺织机单一的纺锤能够提高效率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