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灵异警事-我是一名警察,说说我多年来破案遇到的灵异事件 >

第13章

灵异警事-我是一名警察,说说我多年来破案遇到的灵异事件-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聃头也不回地说道:“太麻烦,而且这是罗真的柜子,我朋友他也未必有这钥匙。”
说话间,吴聃已经三下五除二地打开了锁。柜子门一打开,我立即凑了上去。我也很好奇罗真在死前到底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
只见柜子里竟然都是一副副卷起来的卷轴画。吴聃将那些画搬到床上去,吩咐我挨个打开来看看。
我们俩七手八脚地将那些画展开,却都愣住了。
这些卷轴画一共二十三幅,每一幅都是一幕情景,连起来竟然像是一个故事。只是这画里的主角是两个男人,而且都穿着汉代的衣服。看那衣服的样式,很像古装剧里的王公贵族,甚至是皇帝的服饰。
这几幅画连起来,大概是一个故事。看图说话的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两个年轻英俊的男人相遇,并且相知,额,也许是相爱……一起花前月下了一些日子。突然出现一个身穿宫装的富丽女人,看满脸皱纹的模样,应该是太后等人物。这位太后勃然大怒,让两个内监将其中一个男人拖了出去,下了牢狱。后来这男人可能被判了流放之刑,最后病死在途中。另一个男人知道后,将这死去男人的遗体带回来厚葬。
这他妈是个基友的故事?而且还是古代的基友嘿。
但是这几幅画里,人物的神色和服装都画得极其精致,惟妙惟肖,就好像作画者亲眼见过一样。
“这罗真的画工真不是盖的,”我对吴聃说道:“我擦,如果不是看这画质绝对是现代的东西,我会觉得这是货真价实的古董。”
吴聃此时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挠头道:“不可能,这小子虽然画画,但是说过自己最不喜欢这种中国画,因为他画不好,掌握不住笔法。罗真喜欢漫画和油画。但没想到这一个月竟然转性了。”
“会不会是别人画的?”我说道。
吴聃摇头道:“不会。从他看中国文学来判断,这小子最近真是喜欢上中国古代的玩意了。八成是他自己画的。”
我思量半晌,小心地斟酌了下言辞:“罗真这货,不会是取向有点特别吧?”
吴聃挑了挑眉看着我:“你是说他是同性恋?”
我呵呵笑道:“我随便一问,因为看他画的好像是这意思。”
吴聃沉吟道:“这我还真不知道,平时也看不出来。不过他倒是没有女朋友。”
说着,吴聃突然取出最后一幅画,对我说道:“你看看这幅画。”
我接过来一看,这正是二十三幅画的最后一幅。上面画着一个男人面色悲伤,正看着另一个的棺材下葬。但是这棺材旁边竟然有一男一女,似乎金童玉女的样子。女的那方捧着一只琴,有侍卫正举刀刺向两人。
“这什么意思?”我指着那一男一女问道:“是殉葬的金童玉女?”
“这俩都是男人,你看,他特意画了喉结。”吴聃说道。
我心中一动,仔细一瞧,果然是这样。突然的,我脑中灵光一现,想起我前几天遇到的那个案子。在村头挖出一副阴阳护棺的那个案件,里面也是两个男人,而且其中一个穿了女装!
我心跳顿时加速,说道:“我见过这样的殉葬方式!”随即将那案子简单跟吴聃复述了一遍。
吴聃点头道:“这个我也不很清楚。不过你看这几幅画,每一幅上都有几行字。仔细辨认几个,能看出什么?”
我仔细看那些中国画,果然在每幅画的左上角都会看到几行花体小字。但有些字实在难懂,看了半天,也只是看明白几个字,比如:“少年殊丽,性开敏”; “与上卧起,宠爱殊绝”,等等。
“与上卧起”,听这意思,好像是皇帝的男宠。我将这想法告诉吴聃,他点头道:“这几句话我好像在哪儿听过。”
我说道:“得,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说着,我掏出手机上了网,打开百度首页,将这几句话输入进去,点了搜索。
没多会儿,页面跳转,几则相关信息出现:汉成帝和张放的乱世之恋。
汉成帝?我靠,那不是赵飞燕的皇帝老公么?张放看样子应该是个男人,难道好色的汉成帝竟然是双性恋?
我点开那则信息,见一段文字出现在下面:
张放,据《汉书》记载出身显贵,身居候爵——富平候。古代爵位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后排第二位,由此可见张放地位的高贵。
张放的曾祖父官拜大司马,母亲是公主之女。他本人年少英俊,聪明有才华。古书云:“少年殊丽,性开敏”,如此聪慧的少年,估计连男人见了也会动心,何况是在男风盛行的汉朝。如此,张放得成帝宠幸,并且将皇后的侄女下嫁于他,婚礼极其奢侈华丽,赏赐以千万计。平日,张放“与上卧起,宠爱殊绝”,想来是风光无比,而且,俩人还经常微服私行。
然而,张放以男色博厚爱,招致一些贵族、特别是几个国舅的妒忌,他们在太后面前煽风点火,太后认为皇帝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却行为不检,都是张放所致,所以就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张放发配到外地去。张放在流放途中染病而死,汉成帝闻噩耗,痛哭不止。后以公候之礼厚葬张放。
我让吴聃看完这段话,唏嘘不已:“难道罗真画的是张放和汉成帝的基情故事?”

、第十三章 神秘的美女

吴聃抓了抓头发,说道:“奇怪了,难道罗真这小子是被汉朝的鬼上身?还是个GAY?”
我想了想,说道:“咱们再从屋里找找,看看有没有其他线索。”
于是我跟吴聃又将屋里前后找了一遍,却一无所获。
此时,吴聃突然说道:“对了,罗真的手机呢?我记得当时在子牙河边儿发现了罗真的手机。”
这一说我才想起来,果然的,刚才我们没有发现手机。我跟吴聃甚至还打开罗真的电脑看了看,但是这货的电脑竟然设置了密码。
吴聃立即去跟罗刚询问罗真手机的下落。罗刚说,因为手机是出现在案发现场,所以已经被警察当做证据拿走了。
吴聃叹了口气,说道:“得,刚想着手机上会有点线索,结果在警察那儿。”
罗刚想了想,说道:“他的手机我半个月前翻看过……因为那时候他这孩子总把自己关起来不出门,我有点担心,某天就趁着他睡觉的时候看了他的手机,看他最近都跟些什么人联系。”
吴聃立即追问道:“那你看到什么了?”
罗刚说道:“奇怪的是,他并未跟什么陌生人联系,也没奇怪的短信。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手机相册里,突然多了不少古董的照片。”
“古董的照片?”我心中一动,插话问道:“里面是不是有一架古琴?”
罗刚有些愕然:“你怎么知道?确实是有。后来我旁敲侧击地问他,最近怎么对古代的东西感兴趣了?他只是说,有朋友喜欢,所以他也看看。”
吴聃说道:“朋友?什么朋友喜欢这个?”
罗刚想了想,叹道:“唉,这朋友,我本来以为是罗真的女朋友,但是又不是……她虽然是在房地产公司工作,但是对古董很感兴趣。大概受她的影响,罗真才喜欢古董了吧。”
吴聃追问道:“这女孩叫什么名字,在哪儿工作?”
罗刚想了想,说道:“我只记得她是在龙盛房地产公司工作,名字好像叫阮灵溪。”
我一听,这姑娘名字不错嘿。再端详着罗刚惋惜的神色,断定他并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取向特别。
但幸福源自未知,有些真相,不知道的话也蛮好。
罗刚犹豫半晌,最后终于委婉地问吴聃,能不能给罗真那头找回来。吴聃说道:“你放心,到了晚上我们就去子牙河找找。”
罗刚这才千恩万谢地送我们出了门。
出了家门,我问吴聃接下来怎么办?是不是去子牙河找罗真的头去?
吴聃摇头道:“晚上我们再去,现在不是时候。时间还早,咱们去会会那个女的,就罗真生前的这位朋友。”
我一听要会美女,顿时来了兴致。
罗刚也不知道那个叫阮灵溪的女孩的手机号,只是知道她大概是在三潭路那边的龙盛房地产公司上班。我们按照这个地址找了去,果然在三潭路111号看到一个店面,写着:龙盛房地产。
我顿时无语:原来是房地产中介啊。
进门之后,立即有一个漂亮的制服姑娘迎了上来,温柔地微笑道:“两位好,两位是要买房还是租房?”
我见那姑娘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顿时有点紧张。吴聃倒是嬉皮笑脸道:“美女,听说你们这儿有个叫阮灵溪的姑娘?”
那妹子说道:“哦,是有的。不过她今天休息,不在呢。”
吴聃笑道:“我是他老家的二叔,我身边这位是她对象。这不两人商量今年结婚么,我俩就从老家那赶来了,想找找她说这件事。”
我一听,心中恨不得给吴聃俩巴掌。这谎话说出来真不打草稿。
那妹子讶然地睁大眼睛,犹豫道:“是吗?可是……灵溪老家是海南的,你却一口天津腔啊……”
我一听乐了。这叫搬石头砸脚吧,谎话说错了看你怎么圆。
没想到吴聃面不改心不跳,继续吹道:“我也是海南人,但是我在天津二十年了,说话带天津味儿有什么奇怪的?”
妹子点头道:“说的也是。不过,灵溪说她单身啊?”
说着,她的目光落到我身上。我顿时愕然:他妈的这谎话让我怎么圆。
正当我忧愁的时候,我背上的灵狐小幂打了个呵欠,站起身来。妹子一见小幂,两眼顿时现出桃心状:“好可爱的小东西!这是什么呀?狐狸吗?”
我松了口气,赶紧将小幂从背包上抱下来给她:“是啊,他叫小幂。”
吴聃立即在旁边恬不知耻地补充一句:“说是灵溪给取的。美女,能告诉我我侄女的地址吗?我虽然住在天津,但是她工作忙,也不怎么来看我。这不她对象来了,我都不知道她的地址。”
有了萌物在手,妹子的警惕心大大缩减,加上吴聃不住地花言巧语坑蒙拐骗,最后妹子不仅告诉我们阮灵溪的住宅地址,甚至连手机号都给交代出来了。
我看着那乐在其中缩在妹子怀里的小幂,心中暗想:这货也不是一无是处嘿。
拿到了阮灵溪的地址,我跟吴聃立即动身前去。阮灵溪住在和平区河北路的一个小区里,这地方还算好找。我们到了小区门口的时候,见门口聚集了不少围观居民。门边儿停着一辆救护车,没多会儿,我瞧见一个女孩子被担架抬着,从楼门口速度上了救护车。
医护人员上前分开人群钻进车里,没多会儿,救护车呼啸而去。
我愣道:“刚才那女孩似乎是从三单元给抬下来的。”
吴聃皱眉道:“可别是那个阮灵溪。我靠,难道她也被什么东西给杀了?”
正说着,我听到围观人群中有人感叹道:“陈家这是第三个了。”
“对啊,都是脑溢血。年纪轻轻的,怎么会莫名其妙接二连三的脑溢血呢?”有人叹道。
我一听这话,不禁暂时松了口气:不是阮灵溪。
吴聃喜欢凑热闹,立即凑过去打听。只听周围的居民说,这户人家姓陈,竟然也是我们安徽老乡。户主叫陈连国,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陈连国早就来了天津,原本住别墅,后来做生意赔了,这才把别墅变卖了,又买下这里的一套套三的房子,跟老婆和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搬了进来。
这小区其实还不错,但是听说三单元这栋楼近来闹鬼,所以住的人纷纷搬走了。
因为闹鬼传闻,这边的房价降了不少。陈连国大概是觉得房子便宜,这才买了下来。结果还没住几个月呢,他自己脑溢血住院,老婆也这样,现在大女儿也抬进去了,家里就剩下一小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