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105章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05章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台湾来说粮食才是最要命的,虽然打下彰化、诸罗、淡水、凤山四座县城,可南北义军并没有现太多的粮食,眼看着全台粮食将尽,却又没办法到外地进粮,整个台湾人心混乱。

有了充足的粮草,义军先是大大方方的为辖区百姓放了半个月的口粮,然后采取平买平卖的策略,很快就稳定了其控制区的统治。人心所向,台湾再次掀起了一股参军热潮,毕竟军属家庭都在享受着“天大”的好处——每月放一担粮米,另外粮米价格减半(有限量);牺牲义军战士家属口粮全保。

从中挑选了七千人,加上八千老军,台湾义军建立起了一直人数万五的队伍。以府城为界限形式上分成了南北两路。

南路义军五千人。以庄大田为。以凤山为中心。控制着台湾南端。手下大小头领有庄大韭、庄大麦、庄锡舍、王阮郭、简天德、许光来、李惠。以及原先地总教头。现在地副军师王敦。

北路义军一万人。以林爽文为。以彰化为中心。下辖彰化、诸罗、淡水三县。控制着台湾北部。手下分为两部。彰化、诸罗两县盘踞着义军主力七千余。头领有刘升、陈泮、王芬、黄喜、张烈、林永、杨振国等。军师杨衮。另一部三千人。由王作、林小文、刘士贤为。驻守淡水。军师陈奉先。

林爽文、庄大田二人主导地是民事。军中事务真正地主事人乃是杨衮、王敦和陈奉先。这三人立于上。原本地七八十个手下就分散于万五军中。充任者中层头目。义军中地各大头领对此早已是心知肚明。对于杨、王、陈三人地身份也是一清二楚。所以极为听命。以往农民起义军中保存实力。争权夺利地事在义军中没有生。因为他们都是中华国地内定官员。手下兵力地调整是上头地意思。想要爬高位靠地是战场上地表现。而不是内部地倾轧。

义军地这次整编完成地很顺利。在福建援兵登6台湾前就完成了。还趁着锐气打下了鹿港。并“和平”进驻艋牛⒑舐ⅲń衩缋跸睾罅颍J迪至吮碧ㄍ宓厝空剂臁

一府二鹿三艋牛N痪涮ㄍ逖栌铩K档厥乔∈逼谌喝蟪鞘械厥⒖觥R桓裉鲜小6刮垢邸t慌{则为今日万华。此句反应台湾地由南至北地开垦史。以及各城仰赖海洋贸易地情况。鹿港名称地由来一说是因为荷兰时代此港口输出大量地鹿皮而得名。

鹿港位于台湾西海岸地中点。清治时期以前。港阔水深。距离大6沿岸最近。因此自然成为一个繁荣地商业港口城市。乾隆四十九年。鹿港与福建蚶江正式设口开渡。从此开始鹿港地黄金时代。在当时是仅次于府城台南地全岛第二大城。

艋牛挥诖髰翇溪(今大汉溪),新店溪及淡水河交汇处,水运优越,可通达台北盆地大小聚落(如沪尾,锡口,景尾,新店,新庄,枋桥等地)。艋牛湓谀诤樱铀砍渑妫醮芍焙酵獾鼗ナ校司么镏亍

在王作、林小文率军进攻淡水时期,克竹堑(今新竹市)斩杀淡水同知程竣,并一路攻下了三貂(今台北县),大鸡笼(今基隆市)、大甲(台中县大甲镇)、暗坑仔(金台北县)、金包里(今台北县金山鄕)等城镇。可是艋牛⒑舐⒉⒚挥泄ハ拢蛭慌{守备易率5oo名营兵退出了城镇,将艋牛酶嗽良拿窬5笔惫愣岬男簧屑停尤鸬热嘶勾蛹沃靖螅ń裥轮裣兀┱心祭疵癖角斯ト肓撕舐ⅰ>痛怂叫纬闪硕灾啪置妗

虽然心知粤籍的民军是心向满清的,可为了不激化闽粤移民之间的矛盾,王、林等人也只得忍了下来。但现在在粮米的帮助下,粤籍民军散去了一多半,余下尚不足五百人。

十二月二十一日,王作派李同、黄阿宁、林日光等率领8oo人“驻守”后垄,派吴异人、吴淑夜、游异、刘长芳等人率领12oo人破易连所部,并进驻艋牛V链耍ㄍ灞辈咳槿胍寰诚健

 十二章 “硬”仗

相比起淡水的容易,鹿港就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苦于义军势大,台湾兵道永福及台澎镇总兵柴大纪已经将可以调集的清军二千余人全部集结至府城,至于鹿港则只留下了千总陈邦光统领的百余人。但从实际情况看来,鹿港的防守实力较之府城丝毫不见逊色。原因就在于泉州籍民军的出现。

台湾移民主要来自两个地方——广东和福建,其中附件籍百姓占多数。可一省来的移民中也有个三六九等,以漳州、泉州为最,这两地方的人最多。这人一多,纠纷也就来了,百多年来的积累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反正漳泉两地族群之间的仇恨有很多,百姓是互相仇视。

就在林爽文起事之前,漳州和泉洲人才生了万人规模的械斗事件,两大族群恩怨已深。这次林爽文攻陷彰化县城,漳州人多有响应,但是泉州人却感到不安,怕被漳州人欺负或杀害,纷纷离开彰化逃至鹿港。

义军没有干涉,私下里林爽文、杨衮等人还欣喜不已。这段日子他们最怕的就是百姓纷乱,族群生内斗,如今泉州籍的百姓走了也好,虽然失去了一部分民众的支持,可仅凭将军府的一纸公告是消除不了双方的仇恨的。现在走了也好,反正也饿不死他们,鹿港是全台离大6最近的地方,现在又生了这事,清廷肯定会调拨粮食前来的。实际行动是最好的证明,只要好好对待控制区的泉州籍百姓,一视同仁,早晚可以消除对方的顾虑的。

此次杨衮率五千义军兵临城下,这让泉州籍百姓很害怕,泉州人林凑,黄邦,许伯达,欧立淑,施捷世,陈光荫,陈大用,陈天爵等3o多人带头反抗义军,他们带领一千人多人,号称数万,又招募粤人协助,共推千总陈邦光和把总帅挺为主将。并有北庄广东监生李安善、鹿仔草武举人陈宗器、双溪口武举人黄奠邦各率民团相助,算一下鹿港民军不下两千人。

这一仗打下来义军损伤必然很多,可杨衮不得不打,鹿港、盐水港两地乃清军之粮道。义军围府城而不打,却不愿平白放粮进去,盐水港他们够不着,且是台湾水师防守要地,那只能打嘴边的鹿港了,还要在福建清兵赶来前拿下。这次是个急战,磨机不得。

义军大举来攻,鹿港的民军很谨慎,全军缩进了城池。外部的几个要紧之地全部弃守,只是死死的待在鹿港城堡中。

林爽文坐镇彰化筹办全台事务,杨衮这个军师就明面上成了军队的总指挥,此次率军前来也有给自己打基础的想法,自然是做足了准备。送来的十二门大炮,南北义军各六门,这次他就把自己管的那六门全拉来了。

五千义军中,老军占了两千人,余下的都是新丁,装备一点不差,可气势就不一样了。那些老军也就打过两仗,但也算是见过血了,拼命的清兵过过招,熊包的清兵也斩过,仗都顺顺利利的打下来了,所以面对民军并不紧张。而这些个新丁,平日里最大的仗就是村落见的械斗,现在生死见真章了,说不紧张是瞎话。

杨衮到底是打过大战的,没让新丁去“战火中”锻炼,那样的话只是在损失军力。顺顺荡荡的开到鹿港城下,面对纷纷请战的将领杨衮很潇洒的摆了摆手,“没必要强攻硬打,那边送来的消息你们也不是不知道?咱们还有三天的时间,不急。”招来一个很“鹤立鸡群”的人上前,“景天,一个劲的给我打,不要停。”

“是”,杨景天下意识的还想打个军礼,不过手举到脖子时顿住了,双手抱拳领命而退。这个人本是个炮兵中尉,随大炮一块到的台湾。其身姿站立同一般的将领有着明显的不同。

“高文麟”。待杨景天退下后。杨衮再次点将。这人是主官辎重地后营头目。

“在。”高文麟很自然地抱拳上前。躬身听命。

“组织掘土队。十人为一组。待天色暗下进抵城墙根脚。掘土掏洞。”看着很有气势地鹿港城墙。杨衮很不屑地笑道:“准备搞火药桶。弄好了就炸。”

民军嘛?也就仗着城墙威风。炸了它也就稀葫了。这一招对于这些没见过“世面”地土佬正合适。“诸将听命。”脸色一正。杨衮高声叫道。“组织所部阵前听炮响。轮流佯攻。”最后强调道:“要有次序。讲究度。都要带足器械。真实演练。”

“是。”声音很洪亮。但语气中透着一股轻松。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五千兵马。千人为一组轮流佯攻。这是真地佯攻。不但义军将士心知肚明。就连敌对地民军也在三轮之后大部撤出了城墙。仅留下了少数几个留侯。毕竟有六门大炮轰着呢?谁也不想和炮弹较真。

千总陈邦光和把总帅挺俩人是个稀蛋,手下的百十清兵也是贪生怕死的货色,对于保卫鹿港的信念还不如两千民军呢?大炮一响,当值的帅挺当即领着三十多个清兵溜下了城,就剩下民军在顶缸。

六门大炮,都是八斤重的炮弹,砸在城墙上是碎石横飞。一下午,杨景天领着炮兵不紧不慢的打了二百多,很悠闲。对面的城墙确实坑坑洼洼,不少的城垛都已垮下,但主体城墙损坏不大。城门也早就破烂不堪了,透过损毁的城门还能看到一袋袋装满土石的麻袋堆积于其后。

城内也做了一些准备,靠近城门的民户自然被迁移到了别处,为了防止万一他们还在城墙后面垒起了一道丈高的石墙。比起城墙自然是单薄多了,可对于破城而至的义军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了,至少次进攻是打不开的。

不过一切都是多余的,入夜不到一个时辰,五声轰天巨响后,伤痕累累的城墙被一桶桶暴起的火药彻底摧毁,余震也波接到了其后的石墙。

傍晚时分炮声就已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内容很简单:“开城,军民既往不咎;若不开城,破城之后民军返回各家,一律既往不咎,只要不死扛到底者,不咎其事。”

经历了一下午的炮轰,再是铁了心的人也会起嘀咕,情况对他们很不妙啊!陈邦光和帅挺只能用援军来鼓舞士气,可空口白牙的谁信他?

义军的高呼不仅扰乱了民军的军心,也掩护下了掘土组的活动,半个多时辰,五个大洞就挖好了,一桶桶的火药填进去,就这么轻轻一爆。

“大事定矣。”望着满城骚动的鹿港,杨衮笑着对身边众将说道。

ps:推荐好友作品——《道法寻宝》

一声霹雳雷光,明代宫廷玉匠,穿越到现代修真界,在古玩修真界,呼风唤雨,灭厉鬼,杀妖魔,智闯鲁王古墓,得天衍仙书,寻和氏璧、良渚综、天子圭、皇帝章、春秋琥、战国璜六件玉器,建立传送仙阵,演绎出一段风云变幻,全球探险寻宝的奇幻历程

 十三章 援兵

满清对台湾的民生很随意,可对其的防务却十分用心。按兵部的底录看,此时台湾设有总兵官一员,驻府治,副将一员,驻彰化,左营守备驻诸罗,右营守备驻竹堑,共辖兵一万二千六百七十名。另有水师副将一员,统兵二千名,驻澎湖。

这一万二千余名兵士,都是从内地派拨的,调自福建各营,三年一换,不用台民。台湾吏治败坏,营伍废弛,不仅府州县官贪婪不法,总兵、副将等武官亦大谋私利,聚敛钱财。他们采取的主要敛银手段是卖放戎兵,将大批兵士私遣归返内地贸易,收受贿银,留在台湾的兵卒,亦令其每月缴钱,听其在营外住宿,“开赌窝娟,贩卖私盐”,“经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