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351章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351章

小说: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建鹏吃惊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转头看向萧明道:“理学的夫子们!道学难道已经发展成聚众闹事了吗?”

萧明皱着眉对此不禁大摇其头!他当然知道理学在宋代发端,最后被朱熹发养成成为道学历经两宋的道学最后却是在明代才大行其道,使其成为禁锢中国人精神状态的枷锁,最最可恨的就是那句:“存天理灭人欲!”

道学一开始就以儒家学派的正统自居,而儒家学派的思想又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正统思想,所以道学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此一正统,靠一个道学家所拟就的、庄严的圣人系统维持,所以这系统有时候也被称为“道统”

而理学改称道学,是理学从纯学术性的学派,而转变为由意识形态领域,进入到实际的行为,成为一种政治上或社会上的党派。士大夫在理学思想指导下,一面自卫,一面打击异端。在这个庞然而坚固的道学思想指导原则下,寡妇被迫活活饿死,也不许再嫁。音乐、戏剧、绘画,一律成为坏人心术的毒品,逐渐被轻视。

甚至在文化大发展唐宋时代,填词作诗本是极尽风雅之事,可在道学看来,作诗也属于堕落行为,因为不专心便作不好,专心则就没有时间思念道德和忠君爱国的大事了。其他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之类,看一眼都是罪过。只有低贱的人才去从事体力劳动,圣人系统和准圣人系统——道学家,则必须全神灌注道德和道德基础上的“治国”、“平天下”。

人们连走路都要有一定姿态,奔跑和急促的步子,都是轻浮下贱。服从传统权威,崇拜古人古事,崇拜祖先,都是最高贵的善。任何改变和抗拒的念头,都是邪恶,必须在念头一起时就予以无情克制。任何发明创造,更都是专门取悦小人和女人的奇技yin巧。

道学在发展初期应该是北宋最鼎盛的时期,程颢、程颐两人绝没想到经济文化如此繁荣的大宋朝会出现被北方的野蛮的游牧民族灭国的事情,士大夫和学者在对待问题的看法上并不一致,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道学家们最擅长的儒家自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原来这一切都是自作孽啊!岁对于这种为什么自作孽的原有展开了探讨。

道学家认为,人类只有两种:“不是圣贤,便是禽兽。”这跟“君子”、“小人”的二分法同样严厉。圣人是一种凝固剂,主要功能在维持社会秩序的安定,维持既定的名分和既定的尊卑,使不作任何改变,以免名分和尊卑紊乱。这种道德法则的精神和形态,被称为“礼教”

礼教的正常运行,是天理、是善。企图予以变革的,是人欲、是恶。一个人必须努力减少自己的欲望,减少越多,越接近圣人的境界。减少欲望最有效的方法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圣人们所下定义的道德,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忠君爱国,除此一念外,别无他念。

今天在杭州造船厂的船坞外举行的这一次示威,其实就是这些年来饱受道学学家们诟病的重大“奇技yin巧”事件!除此之外墨家这些年也是受到道学家们反复攻击和谩骂的对象,他们认为,就是这些人让人们的欲望无指望的膨胀,从而使得那些奇技yin巧的东西大行其道的罪魁祸首,他们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刻板守旧的规矩,遵循圣人的教诲才是正道。

“这些概就是朱熹的弟子或者是二程的学生吧?”丁建鹏道。

萧明心中自然对这些人没有好感,中国人几千年来精神世界的封闭,粉化权势又对权利的无限崇拜本身就是儒学礼教最大的糟粕,但现在社会发展已经通过科技转变的日新月异了,怎么仍然会有道学礼教的市场存在哪?

人群乱哄哄的围着道路上,看着阳伞底下那几个道学先生优哉游哉的坐着,对他们打的大旗议论纷纷,那几个老者更显得得意,竟然吩咐下人为他们斟茶,在哪里捻须喝茶。

造船厂为了这次新船下水准备了很大的一片观礼台,现如今大片的群中都被堵在了路上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当船厂的人过来看到这个阵势时,却有全都不敢乱动了,江南一带两浙路虽然经济发达,但文化氛围更高,坐在那里的几个老夫子无一不是名冠一时的大学问家,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

如果上前劝说,谁辩得过这些饱读诗书的鸿儒?如果推推搡搡的将人拉走,不但是这些人身后的家丁仆役不干,到时候闹起来,那几个白胡子的老头再来了倒地不起,赖上你不说,你的名声从此也就臭了!所以他们虽然急的满脑门汗,却是束手无策。

正在闹哄哄的时候,突然人群的后面传来一阵整齐的跑步声,并且有声的喊道:“官家办事,闲人避让!官家办事闲人避让!”一堆身着整齐制服的队伍跑步赶了过来。

这身衣服萧明很是眼熟,那种款式正是自己为皇家虎卫军和近卫军设计的军服,但军队的衣服完全是红色的,可眼前这些人的衣服则是深蓝色的,但胸口照样整齐的排着银光闪闪的纽扣,过肩的两条十字背带,腰袢也有水壶等挂件,可受理却拿着水火两色的藤棍!

萧明猛的想起来了,这是吴璘和李显忠训练的的那些皇家武装检查执法大队!如今江南一带的执法大队已经成型,并且建制齐全,装备了藤牌和水火棍!从此之后军队就正式退出了治安维持方面的工作了,把这事情就全都交给了执法大队。

如今这种群体事件中,执法大队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监察执法大队一到现场立刻利用手中的水火棍将人群向着两侧驱赶,但对那些打大旗示威的道学一派并没有采取行动,而是将围观群众和他们分割开来。

以为显然是军官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手下向他行礼报告道:“启禀队长已经将人群隔开了!”

那人点点头,看了看仍旧坐在地上的那几个老者,他走上前去对他们说道:“各位先生都是明礼之人,道德的学问速来让人敬仰,如今聚众喧哗阻碍交通,到底是何意思?”

道学先生们自然对他理都不理,仍然坐着不动!那名军官颇为尴尬,但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情,再次说道:“根据吴璘将军京师及杭城治安道路管理的法规,尔等如此行径是为不法,本官有权对尔等实行处罚!”

此时一名坐在地上的老者尖声说道:“我等带天立言明智,实属替天行道,世人沉迷私欲不知悔改,还要对那所谓妖孽铁船大为赞赏,如此世风当有我等舍身成仁为其雷鼓惊醒,请问我等此举当得何罪?”

那军官突然笑了他上前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挡人道路本就不对,虽然几个先生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可站在路旁劝人引导,何故挡路影响交通?我劝众位可移驾之路旁,畅通这条路的通行,而后面被堵着民众也可上前看到诸位的横幅标语不是?”

他这话说的入情入理,既给了人家面色又给了人家的台阶,几个老者顿时没了主意,他们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而那军官又再次上前子他们面前低语了几句后,几个老头才站起身来和家丁仆役退到了路旁!看到这一幕民众顿时发出一阵欢呼。

萧明也对他暗暗点头,此时站在人群中的船厂管事突然看到了萧明,惊喜之下立刻就迎上了来,他带来的人专门开辟了一条通路请萧明亲自前往船坞观礼,此时的监察执法大队则担任了交通警察的工作,正在疏导交通,萧明问身边船厂管事:“那名青年军官是谁?”

“回太师大人,那是去年才调任的杭城执法队的副队长,名叫辛弃疾……!”

第三百九十九章 太阳金龙号

“辛弃疾!”萧明一愣,与丁建鹏互换了一眼眼神,这可是宋词四大家之一的豪放派代表人物,如果是文化上真正的名人想来那些道学之士在宋代还真不够格,唯有像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这样的人物才会流传千古!

那辛弃疾可是前几年从家乡历城前往金陵府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为何如今会到杭州来,并且当了一名监察执法大队的小官?想到此人一生的传奇和伟大的诗词创作,萧明觉得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船厂之内,孟康和洪山人全在恭迎萧明的到来,他们对丁建鹏也不陌生,造船上很多先进的发明其实都要仰仗顾氏炼坊的钢铁新材料和墨家与丁建鹏的发明,所以二人对丁建鹏也很恭敬,杭州造船厂可以说是日昌隆比较大的一家企业了!各方面规格也比较高。

孟康和洪山人这些年一直就在杭州造船厂,这辈子造的巨型大船已经是他们毕生的心血了,能够在有生之年建造这样一艘全钢铁的巨舰,平生也就无憾了,萧明对他们最满意的地方是,二人不但是造船的专家而且还是一个好老师,这些年为船厂培养了大量有经验的学徒和工匠,不然大宋的造船技术也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

整个杭州造船厂占地极广,拥有大型船坞五个小型船坞八个,并有最先进的室内大型船坞一个,那艘钢铁巨舰就是在室内船坞造就的,当初萧明来此视察的时候它还是一个只有蒙皮骨架的样子,如今已经可以下水了!

杭州造船厂建造的军舰都是大宋皇家远洋水师的战船,除了内陆江河之内的蒙皮木船之外目前在海上的军舰大都是这里建造,所以兵部在这里是需要补贴费用的,如今的大宋财政中对于建造这样一艘战船的费用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所以造船厂也属于军事单位。

军事单位必然会有安保人员,但此次应对道学示威的突发事件中,显然安保不到位,没有应急措施,要不是辛弃疾带人前来,后果一定很严重!所以船厂也立刻前去找辛弃疾,要求他派人手上来保护萧明的安全,因为萧明没带任何护卫。

杭州的监察执法大队人员百分之八十都是原来的老虎卫,这些人在服役期满之后,很多人根本不愿意离开军营,并且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跟随萧明东征西战的老兵,由于没文化不能当教官的占多数,如今成立监察大队,也解决了这些人的去留问题。

他们一听说萧明也到来之后,立时变得非常激动,辛弃疾立刻派了一百五十人的队伍亲自领着前来觐见萧明,辛弃疾行的的是单膝跪地礼,而身后的虎卫却是一律整齐地向萧明敬的军礼,动作整齐划一。

“杭州武装监察执法大队副队长辛弃疾,参见太师大人!”单膝跪地的辛弃疾抱拳说道。

萧明笑着将他扶起来:“幼安少年将军,才智过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辛弃疾诧异的看着萧明道:“大人识的末将?”

萧明点点头道:“康宁二年春闱大考,你是第七十八名!诸科选择兵法军事,成绩名列前茅!我说的可对!”

辛弃疾顿时再次拜倒:“太师事无巨细能记得这些,幼安感激佩服!”

萧明笑着再次将他扶起,辛弃疾心中感动,自己一介无名小卒能得到当朝萧太师心中记住不忘,这是无上的荣誉,忍不住身体都在颤抖,萧明温言问道:“有一首词可是你写的?”

随口吟道:“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更加诚惶诚恐,这是他初次来到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