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雅骚 >

第397章

雅骚-第397章

小说: 雅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纱冠,身穿大袖葵花衫,腰系金钉带,乐工皆着幞头束带,又有扮百兽舞蹈的,幡幢有四联大字:“万国同欢争蹈舞,两仪相对自生成。天下太平垂拱里,海东无事凿耕中。”

朝鲜国王光海君获知天朝使臣过了鸭绿江,又派礼曹参判禹烟赶到平壤来迎接,以示对天使的礼敬,禹烟与张原等人见礼毕,导入平壤城,当晚在大同馆大设筵席,馆门外东南两面树鳌山、张灯结彩,列伶妓诸戏,平壤民众如庆大节一般欢歌笑语不绝。

大同馆内宴会厅灯火辉煌,菜肴丰盛,宛然韩剧《大长今》里的宫廷宴席景象,单是糕点就有八份,各不相同,其他鸡参、熊掌、雉肉、灸貊、鲍鱼……各种山珍海味数十种,柳东溟、柳西崖、禹烟等朝鲜官员频频举杯向天使张原等人劝酒,这酒是庆州出产的朝鲜名酒,有糯米酒独特的香味,与绍兴豆酒口味相似,张原品来颇感亲切——

酒过三巡,但听得环佩叮当,随即是香风袭袭,张原举目看时,只见女乐两行,约二十余人,一个个盛妆华饰,轻盈窈窕,各抱乐器升堂跪于庑下——

礼曹参判禹烟起身向张原、阮大铖拱手道:“天使远来,小邦无可为奉,此女乐数辈是在下奉王命从王京携至以奉欢,望两位大人莫嫌粗鄙,容其奉侍。”

张原与阮大铖对视一眼,二人心里都是想:“光海君真是热情,竟从汉城派了女乐来侍奉,听禹参判的口气,还要这些女乐为我等侍寝!”

阮大铖是好色的,久闻高丽女子温柔美丽,他是很想尝尝异国女子的风味,但他是副使,不敢作主,且看张原如何主张?

堂堂上国使臣不能控制自身,容留朝鲜女乐侍寝,当时是爽了,但难免被朝鲜官员看轻,而且归国后说不定哪天就被言官翻出来弹劾了,他张介子可不是这么随便的人啊——

张原微笑道:“久闻贵国音律有唐宋遗风,在下愿意倾听。”

柳东溟、柳西崖兄弟相视而笑,自来大明使臣来朝鲜,朝鲜王都会命女乐侍奉,儒学出身的大明使臣拒绝的居多,也有放纵容纳的,收受贿赂的也有,而此番两个天使,正使年方二十,副使刚过三旬,都是少年得志,青春意气,想必也会接受女乐侍寝的——

跪于庑下的那二十二名女乐拜了天使之后,起身袅袅上前,这些女乐或执大令、唐笛、太平箫、折叠扇拍,或抱牙筝、奚琴、玄鹤琴、伽耶琴,或背着杖鼓、细腰长鼓,还有两个女乐抬着一架悬在框架上的座鼓,将为天朝使臣演奏朝鲜大乐——

这二十二名女乐都是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穿着粉红色或玉色的右衽短上衣,下边是蓬蓬起的紫色大裙,红色缎带垂在腰间,显得轻盈飘逸,这些女子的发型都是一模一样的,梳得熨帖整齐,纹丝不乱,露着宽广光洁额头,她们的眼睛都只看着自己的鼻尖和脚下,显得格外温柔恬静——

那双手执折叠扇拍的少女两臂张开,手腕急转,那由六块木板组成的折叠拍子就发出清脆的敲击声——

好似被这节拍声唤醒,“咚咚咚”座鼓声响起,密集鼓点突如其来,先声夺人,在鼓声渐疏之际,唐笛、大令、太平箫这些吹奏乐器开始悠呜而起,随即又有牙筝、奚琴加入,各有音调,却又如此和谐优美——

张原在音律方面没下什么工夫,但他大兄张岱是喜爱音律的,以前在时西张的可餐班日日吹拉弹唱,如今闺中有王微妙解音律,雅善吹箫,商澹然的琴也常娱耳,张原耳濡目染,品味颇高,这时听这朝鲜古乐,觉得甚妙,不禁心情放松,悠然入神——

“咚咚咚咚”,四名背着细腰长鼓的少女一边击鼓一边舞蹈近前,离张原的筵席渐近,这四名少女双手持细竹条小鼓槌,背着的细腰长鼓挎在腰间,鼓的两面并非一般大小,大的一面蒙以黄牛皮,小的一面是白鱼皮,细竹鼓槌交替击鼓,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手法繁多、技巧娴熟,鼓声忽而柔和忽而深沉,既变幻莫测又极富韵律,而她们的舞蹈尤为有特色,配合击鼓的姿势,扭颈、摆腰、手臂转侧、轻盈旋转的脚步,短衣利落,紫裙翩跹,无比美妙,而且她们的眼神也不再低眉垂睫,眼波随着鼓点顾盼闪烁,简直风情万种,媚态横生——

张原手在膝上按着节拍,悠然欣赏,灯红酒绿,眼神迷离,看上去这四个击鼓舞女好似一个模样,五官精致美丽,难道都是整容整出来的?

有一个舞女轻灵跳跃着,逐渐到了张原和阮大铖的席前,鼓声忽哑,张原陡生警觉之心,正待站起身来,却见那舞女把细竹鼓槌一拗,精光闪烁,鼓槌里竟然藏有一把细刃短刀,无柄,约五寸长,这舞女握刀的手已经被锋利的刀刃割破,殷红的血从手掌边缘滴落在平整的砖石地表——

宴厅中顿时一片惊呼声,柳东溟大喝:“有刺客!”

张原拉着阮大铖疾退,却听这握刀的舞女锐声道:“天使勿惊,小女子岂敢伤害上国天使——”

这舞女说话时紧盯着张原,另一手猛地扯开玉色的短衫,短衫里面竟是别无衣物,裸着洁白的胸怀,还没等人看清,手中刀猛地一回,往她自己心口插落—

 第四百六十章 勇气

鼓歇、刃出、表白、自刺——

这些都只是在几个呼吸间发生的事,陪同在张原和阮大铖身边的除了内禁卫大将柳东溟之外其余都是朝鲜文官,而穆敬岩、王宗岳、甄紫丹及其一班锦衣卫的筵席设在另一个宴会厅,由平壤府的武官作陪,一路上护卫得张原很紧的马阔齐和舍巴这两个石柱土兵这时也在那边用餐,没有人会料到在大同馆内会出现这样惊人的变故,所以没有人能阻止这个舞女——

灯烛高张,朗如白昼,那舞女锋利的细刃很清晰地刺进了自己的胸口,鲜血很快就顺着无柄细刃流出来,从刃的末端滴到舞女犹自背着的细腰长鼓上,白鱼皮蒙的鼓面迅即被染成诡艳的鲜红——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胸插细刃的舞女跪了下来,细腰鼓撞在地上“咚”的一声响,舞女一手依然握着细刃末端,一手扶着细腰鼓支撑战栗的身躯,昂着头,眼睛一直盯着张原,用纯正的大明官话说道:“小女子原是景福宫人,永昌大君——”

“闭嘴!”

柳东溟大喝,又扬声道:“军卫何在,军卫何在,将这贱婢拖出去。”

舞女决绝凄美的眼神让张原动容,开口道:“且慢,这女子利刃入心,命在顷刻,人之将死,岂不能容她把话说完。”走近两步,问那舞女道:“你有何话说?”

舞女想必已经疼痛难忍,美丽的面容有些扭曲,声音发颤:“三年前永昌大君殿下被流放江华岛,但光海君却还不放过永昌大君殿下,让这个人——”朝柳东溟一指,“就是这个人去江华岛害死了永昌大君殿下,永昌大君殿下才八岁——”

舞女泪流满面,心口一阵阵绞痛,手已经扶不住细腰鼓,身子一歪,倒在地上,口里开始吐血,眼睛却还斜看着张原,继续接续道:“永昌大君,才是朝鲜国王,光海君幽废母后、杀害兄弟,他不是朝鲜王,天使不该,不该来册封他的世子——”

柳东溟忍无可忍了,上前一脚将舞女踢翻,那舞女抽搐了几下,就此一动不动。

内禁卫大将柳东溟喘着粗气,愤怒得浑身发抖,双手挥舞着吼叫道:“来人,来人,把这班贱婢全部拘押起来严加审问!严加审问!”

朝鲜卫兵冲了进来,穆敬岩、舍巴、马阔齐、王宗岳,还有甄紫丹领着一众锦衣卫也冲进来了,穆敬岩等人见张原安然无恙,这才放心,那些朝鲜卫兵则拖拽着那二十一名女乐出厅,一个卫兵探了一下那个蜷缩在地上的舞女的鼻息,禀道:“大人,这舞女似已气绝——”

柳东溟吼道:“拖出去,拖出去。”还追过去朝那已死去的舞女踢了几脚,又冲礼曹参判禹烟吼道:“禹参判,女乐是你从京中带来的,出了这等事,你该当何罪?”

禹烟脸色煞白,分辩道:“这是礼曹下属的声乐司蓄养的女乐,并非临时招募,何曾想会出这等事!”

“不但是禹参判,就是礼曹崔判书此番也难辞其咎。”

柳东溟冷“哼”一声,转过身来,却见张原冷冷看着他,那眼神让他不自禁打了个寒战——

只一瞬,张原就垂目下视,用手揉着额角,说道:“我有些头痛,今夜的酒真是喝得不痛快,还是早点散了歇息吧。”说着往厅外走去,心惊肉跳的阮大铖赶紧跟上。

柳东溟、柳西崖、禹烟几位朝鲜高官面面相觑,柳西崖快步追上张原,连连作揖道:“张大人,张大人,出了这等事的确是小邦上下护卫不周,让天使受惊,罪过罪过,但张大人莫要信那舞女之言,舞女乃下贱之人,不知受何人唆使,胡言乱语。”

张原点头道:“嗯,嗯,我知道,我知道,这是意外,几位大人不要再跟来了,今日旅途困倦,我们要早些休息。”

柳西崖尴尬地站住脚,看着张原几人出厅而去,回头问兄长柳东溟:“兄长,这如何是好?”

柳东溟拉长着脸,半晌道:“先审问那些女妓,提防其他作逆之人——两位天使那边,明日再小心赔罪解释。”

……

夜已深,张原沐浴后自己烹茶,以此来梳理一下思绪,这套茶具是王微的,他带着路上用——

炭火微红,壶水已沸,散发淡淡清香的岕茶已经放在青瓷盏底,但张原却迟迟不注入泡茶,他在沉思,光海君屠兄杀弟之事他早就知道,帝王之家素来有手足相残的传统,不足为奇,然而从史书上了解到的毕竟隔膜,张原以前并没觉得光海君有多么天人共愤,但从方才那舞女那决绝的一刀,这才是真正的血泪控诉,这给张原以极大的震撼,这舞女以在大明天使面前自杀的形式揭露光海君的罪恶,舞女是刺客,她刺杀的是她自己,这似乎比刺杀别人更需要勇气——

院中有人低语,随即便是叩门声,阮大铖道:“介子,还未安睡吧。”

张原开门让阮大铖进来,说道:“惊吓得不轻,哪里睡得着,集之兄来一起品茶。”为阮大铖泡了一盏茶,两个人坐下品茗说话。

阮大铖道:“我们自上月二十二日出京,一路都平安无事,岂料到了朝鲜西京竟出了这等大事,介子,我们是代表大明朝廷的使节,发生了这样的事若装作若无其事也有损我等体面,但不管光海君囚母妃、杀兄弟之事是真是假,我等作为使臣也无法指责或者干预,目下形势我们该如何处置才不损体面又能不辱使命?”

张原淡淡道:“这可不是蔺相如使秦,只是册封而已,就是做好了也算不得什么不辱使命,我们先在平壤歇息几天,范通事不是病了吗,那明日我也病了。”

范通事这几日一直身体不适,都是躺在马车里赶路的,今日到了平壤,已延医诊治。

阮大铖问:“介子的意思是——?”

张原道:“朝廷让我等出使朝鲜册封世子,本未规定行程日期,拖延几日何妨,何必定要听那柳东溟之言疲于奔命赶在五月初八册封,缓几日,静观其变。”

今夜之事,让张原对那个柳东溟观感大恶,虽说作为使臣要以大局为重,但人都是有性子的,而且张原感觉光海君政权还不稳定,暂时的观望是有必要的——

阮大铖道:“介子你足智多谋,还是我来病吧,不然那些朝鲜人会整日磨缠着我。”

张原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