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雅骚 >

第391章

雅骚-第391章

小说: 雅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月十二日,万历四十五年的吏部大选如期举行。一直在刑部观政的洪承畴因为能力突出,刑部又缺官,被授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刑部主事是正六品,倒比状元张原的从六品修撰还高一级了,洪承畴可谓官运亨通,而张原、文震孟、阮大铖等人因为已授职,要三年考满才会升迁或者贬黜,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急选,一般是有很好的政绩或者渎职过错才会临时升迁或者贬黜

吏部大选涉及面不广,三党要想达到排除异己的目的就必须举行京察,比如礼部主事丁元荐、户部浙江司署郎中事陆大受、刑部郎中马德沣、刑部主事傅梅、原刑部郎中李俸、原户部郎中李朴、户科给事中杨涟,这些四品以下的东林京官,可以通过京察一并贬黜,而象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翁正春、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图、礼部左侍郎孙慎行、国子监祭酒朱国祯这些四品以上东林大佬,虽然京察是由他们自己上书自陈政绩功过由皇帝定夺,但吏部依旧可以利用职权迫使这些人离职,郑继之、王大智、姚宗文等人已经列好了名单,要把名单上东林一党以及与东林亲近的官员尽数逐出京城,那时吴道南孤立无援,想必也要请辞了

二月十五日,方从哲见皇帝依然不下旨,以京察迫近建议二月二十八日进行;

二月十八日,方从哲再度以前疏建议二月二十八日京察未获批示为由,奏请皇帝批示下发,万历皇帝仍然不予理会,这让方从哲和吏部官员无所适从了,当年东林三君之一的星任吏部考功郎中时就利用京察大肆贬斥其他党派的官员,现在轮到浙、楚、齐三党报复了,可万历皇帝迟迟不批复京察之期,这让方从哲、郑继之、王大智等人十分困惑。

……

二月十九日黄昏时分,翰林院散衙后张原回到李阁老胡同寓所,还没坐定,白马跑进来呈上名刺,吏部文选司郎中王大智来访,王大智现在是京官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多少官员奔走其门下,为的就是在京察中能得到升迁,吏部尚书郑继之老迈昏庸,京察大权基本是在王大智手里

王大智原先与张原关系尚可,但自张原与方从哲因大辩论之事而彻底决裂后,王大智就再也没有私下见过张原,王大智今日来却是为了京察之事,他知道张原不在丁巳京察之列,他想听听张原对这次京察的看法,最主要的是为什么皇帝至今不批准举行京察?

宾主坐定,上茶,王大智先询问张原为何要请缨出使朝鲜,张原随便解释了两句,王大智意不在此,即转换话题道:“皇帝至今不肯举行京察,不知出于何考虑,无为而治也不能这么无为啊,连六年一次的京察都不举行了,这朝政如何能不败坏!”

张原直言道:“皇帝圣明,很清楚现在京察已沦为党争的大棒,因此将所有关于京察的奏疏一概留中,是想不了了之。”

王大智默然无语,半晌讪讪道:“这京察只怕拖延不过去吧。”

张原道:“自国本之争始,皇帝就是这么一直拖延过来的。”

王大智摇了摇头,又与张原谈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张原送出门外,拱手道:“在下初到京城,曾蒙王大人关照,一直感激,在下有一言或有冒昧,但还是想对王大人明说”

王大智靠近来,低声道:“张修撰请讲。”

张原道:“圣贤不为已甚,当年东林排斥异己不肯宽容,何曾想到会有今日的冷淡局面,目下三党势张,欲除东林务尽,可又曾想过自己的后路,望王大人三思。”

王大智沉默着,拱拱手,上轿去了。

张原负手立在金柱大门前,看着王大智的轿子绕过石厂街往南去了,心想:“丁巳京察,三党尽逐东林,三年后,太子朱常洛登基,东林一党尽数起复,又把三党官员全部贬黜,三党官员无力与东林对抗,无奈之下才依附魏忠贤,这才酿成晚明党争最惨痛的恶果,这个恶果是我必须避免的,就不知道王大智能不能听进去我的良言?”

暮色沉沉而下,西边皇城的高墙飞檐已经开始模糊,穆真真挺着个大肚子走到门边,唤道:“少爷,要用晚饭了。”

张原正待转身进门,石厂街那边转过几个人往李阁老胡同大步而来,张原耳力极佳,瞧不清楚人,但听说话声是内兄商周祚的一个男仆,那男仆道:“这边这边,就到了,啊,那就是张姑爷,站在门前的那位”

张原凝目一看,来了六个人,与那商氏仆人并行的是一个边卫军官,看着眼生,而跟在这军官后面的一人似是穆敬岩,再走近几步,真是穆敬岩,大喜道:“真真,穆叔来了。”

穆真真赶紧跨步出门坎,张原搀了她一把,穆真真一看,真是爹爹穆敬岩,喜极,叫了一声:“爹爹”

那五个人加快脚步,迅即到了门前,黄须大汉穆敬岩陡然看到女儿穆真真腆着大肚子的模样,不禁一愣,都忘了向张原行礼了,那个军官向张原叉手道:“卑职是延绥杜将军手下的百户杜青钢,拜见张大人。”身后三人也一起向张原躬身行礼。

张原道:“杜将军收到我的信了吗,甚好,几位请进去说话穆叔此番来得正好,真真下月就要分娩,就盼着穆叔到来。”

穆敬岩早知女儿真真是少爷张原的贴身丫头,早晚也是张原的侍妾,但乍看到女儿挺着个这么大的肚子,一时有些尴尬,不知该说什么好。

张原迎着杜青钢、穆敬岩五人入门厅,杜青钢先向张原引见其余三人,指着两个三十来岁的精壮的军汉道:“张大人,这两位原是少林寺僧,还俗后在杜将军帐下效力,是杜将军的贴身护卫,这位名叫洪纪,这位叫洪信。”

张原心道:“还有少林武僧哪,好极。”拱手道:“两位从军为国效力,甚是可敬。”

杜青钢又向张原介绍那个年近五十的汉子,这汉子不是军士装束,平民打扮,中等身量,体貌不显精壮,神色淡淡,杜青钢道:“这位是内家拳名家,王宗岳王师傅。”

张原墨眉一扬,喜出望外,王宗岳是太极拳宗师,杨露禅的祖师,却原来是万历时的人吗。

更新晚了,不及向书友们贺元宵,遗憾,不过很多书友都是第二天早起看书的,算是迟到的祝福吧,祝书友们家庭美满,顺心如意!

 第四百五十三章 步战无敌

王宗岳是北派太极拳的祖师,后世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的源头,关于王宗岳是哪个时代的人有三种说法,一是说王宗岳是张三丰的弟子,那就是宋末元初的人了,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王宗岳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人,比陈长兴、杨露禅早不了多少年,两种说法两个朝代相距四百多年,这跨度也太大了!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王宗岳是万历年间山西太谷县人氏,在家中排行第二,人称铁胳膊王二,现在,这个年近五旬、其貌不扬、神情寡淡的王宗岳就站在张原面前,前两种传言当然就烟消云散了,多少考古、求证,费尽心力,何如穿越一回亲眼一看,就好比后世史家认为客印月身份神秘,但到底怎么个神秘法却不得而知,谁会想到奉圣夫人客氏竟来自女真叶赫部?

张原对王宗岳甚是客气,说“久仰久仰”,真心久仰。/ 

延绥卫百户杜青钢是杜松的家丁亲信,说道:“杜将军得知张大人将出使朝鲜,身边缺少护卫,特意命穆百户和洪纪、洪信两位总旗,还有这位王师傅前来供张大人差遣,这位王师傅不但武艺高强,此前一直是太谷巨商往来辽东做买卖的护卫,所以精通女真语和朝鲜语,杜将军觉得王师傅对张大人出使或有帮助,特意让卑职来京时绕道太谷县把王师傅请来引荐给张大人。”说罢,呈上杜松的亲笔信。

张原一听王宗岳原是晋商与女真人、朝鲜人做生意的保镖,熟知边事。更是大喜,杜松这次真是帮了他的大忙,王宗岳太有用了,至于说王宗岳与晋商关系密切,这个没什么可担心的,他虽然帮助锦衣卫抓了为女真人当奸细的山西商人翟东胜,但翟东胜是蒲州人。王宗岳是太谷县人,太谷县的确有不少商贾与女真人做生意,却不见得都是奸细。商人求财而已,只有在萨尔浒之战后,大明严禁与建州通商。晋商中的奸细才逐渐增多——

张原看杜松的信,方知穆敬岩已由总旗提拔为试百户,所谓试百户,其实并非大明正式的军职,比总旗高而低于正式的百户,等于是候补,一旦百户职位有空缺,试百户就能升为正式的百户,但试百户的军饷待遇与百户是一样的,穆敬岩从军三载。能从一个小兵一路升到试百户,固然是他自己有武艺立了战功,升迁的关键还在于有杜松的提拔,杜松提拔穆敬岩自然是出于交好张原的考虑——

张原即命摆酒,宴请杜青钢一行。秦良玉留下的两个土兵马阔齐和舍巴一起列席,马阔齐与穆敬岩是旧相识,二人曾在杭州运河码头并肩斗过打行青手,四年后京城再见,很是欢喜。

杜青钢、王宗岳和洪纪、洪信见堂堂状元郎屈尊与他们同席,还向他们敬酒。都是极感荣幸,明代武将地位低,习武的人同样也难受人尊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所以张原亲切的态度让杜青钢、王宗岳等人很感动,地位高的人要获得别人的好感是多少容易啊。

酒过三巡,远处的宵禁鼓敲响了,杜青钢等人即要告辞回会同馆,张原道:“今日饮酒不尽兴,明日是休沐日,杜百户几位到我这边用午饭,我想向几位多请教边卫之事——穆叔和王师傅就住在这边,不必回会同馆了。”

杜青钢连称不敢,张原道:“那我明日巳时末让穆叔来请你们三位——”

杜青钢见张原意诚,忙道:“不用不用,卑职自会前来。”与洪纪、洪信三人恭恭敬敬辞去。

张原心下甚慰,有穆敬岩、王宗岳、两个少林武僧和马阔齐、舍巴两个土兵,他出使朝鲜的护卫亲信就有了,辽东现在局势波谲云诡、朝鲜的王位之争并未平息,他的朝鲜之行绝不会风平浪静,身边没有得力的人手就只怕寸步难行——

穆真真提了盏灯笼从垂花仪门出来,与爹爹穆敬岩在门廊上说话,父女二人又有快一年没见面了,穆真真说话时不时捧一捧肚子,生怕掉下来似的,穆敬岩问:“几个月了真真?”

穆真真看了一眼厅中与王宗岳说话的张原,在爹爹面前她是既害羞又欢喜,应道:“有九个月了吧。”

穆敬岩终于适应过来了,喜道:“那下月就要生了,爹爹能看到真真的孩儿了,着实快活。”

穆真真问:“爹爹,杜将军早早派你来京是准备让你跟随少爷去朝鲜吗?”

穆敬岩道:“是,介子少爷大约几时启程?”

穆真真道:“少爷说奏疏还没批复,到底去不去得成还不一定,爹爹来了就好,我正担心少爷真要远行时没有得力的护卫呢。”以前都是穆真真做张原的贴身侍卫,现在她有孕在身、分娩在即,不能随行,很是牵挂,如今她爹爹穆敬岩赶到了,她爹爹武艺高强,陪着张原去,穆真真放心了。

却听穆敬岩道:“那位王师傅武艺远在你爹爹之上,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哪。”

穆真真看了看与少爷说话的那个半老汉子,轻声问:“爹爹和他较量过?”

穆敬岩惭愧道:“根本不是对手,在王师傅面前,我有劲无处使,若论步战,怕是无人能敌得过他。”

穆敬岩对王宗岳甚是佩服,厅上的张原却已当面请教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