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火鸟的灰烬 >

第2章

火鸟的灰烬-第2章

小说: 火鸟的灰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是没有更重要的事还是最终决定好奇,林松呷了一口那杯叫做果园的茶,问道:“那么我们怎么渡过这愉快的半个小时呢?”
“那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文君高高兴兴地说,一边从包里拿出两本正方形的小书。
“好啊。什么游戏?”
“这个叫做《三十秒探秘》,你从四个类别里选个一,‘谁’,‘什么’,‘在哪儿’,‘为什么’。”
”我旬谁’。“
”现在我读一段描述,你从描述里推断这是在描述谁,如果从描述中不能推出来的话,你可以要求提供线索。比如说这一个:薇拉正看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给她滔滔不绝地讲一些大众关心的话题。最终薇拉感到厌烦了,随手一挥,这个男人就消失在了空气中。问题:这个男人是谁?薇拉是怎样让他消失的?“
”薇拉是一个巫婆。“林松不假思索地说出。
”线索一:薇拉没有任何魔法。“
”哦,还有什么线索?“
”线索二:薇拉可以对这个男人说话,但是他听不到她;线索三:这个男人坐着但是薇拉看不见他的腿。线索四:这个男人天天都跟人们说天下大事;线索五:薇拉坐在她自己家,但这个男人从来没来过薇拉家。“文君顿了顿,抬头看看林松,他似乎并没觉得乏味,相反他确实在饶有兴趣地思考,于是继续说,”答案是这个男人是电视上的新闻播报员,薇拉用遥控器把电视关了。“
林松哈哈大笑,”有点意思!“
”有意思吧。现在你可以读一个给我猜。我选’在哪里‘。“
林松翻到一页开始读:“克里斯蒂娜正在检查一艘货船。她在船壳上发现了好几处十分严重的裂缝,但是她什么都没说。她周围有好几个其他检验员,但是整个过程中大家都一言不发。问题:这艘船在哪儿?这些检验员之间为什么不说话?——潜规则了吧——线索一:这些检验员互相都认识,而且他们也没有在争论。——都被潜规则拉下水了——线索二:他们的检查工作需要特殊仪器。——嗯?什么特殊仪器?——线索三:她发现好几个房间都充满了水,但是她一点都没在意。——船都要沉了才检查?——线索四:整个检验过程中,她的脚都没着地——见鬼了——线索五:她进入这艘船的时候没用任何舷梯没开任何舱门——从天而降的不成?”
文君笑笑说:“这个我已经看过了,留给你。”
林松想了一小会,哈哈笑道:“我知道了,这些人潜在海底,在检验一艘沉船。”
“聪明!”
他们就这样喝完了这杯茶。林松好像意犹未尽,但是文君已经准备好走了。她仍然充满歉意地说:“谢谢你让我度过了愉快的30分钟,我必须得说,你真是太随和了,我真得谢谢你没把我臭骂一顿然后才摔门出去。”
“真有人那么没风度啊。”
“再多几次我就得赔他们一扇门了。回去后介绍人要是问起来,你尽管都推到我的身上好了,随便说我怎么不好都行,我绝对不会反驳。”
“我能不能问一下,你为什么不想结婚?如今国外流行这个?”
“流行倒没有。不过我确实认识几对,一辈子都没结婚,一起住了二十几年了,孩子都好几个了,一样过的很快乐。至于我嘛,就是觉得婚姻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林松看起来根本不相信,但是文君不觉得有必要向一个陌生人解释自己的整个人生。文君十分明白他在想什么。她的话听起来像是一个21岁的小女孩说的,而文君已经将近32岁了。但是他问了一个问题,文君给了一个诚实的回答,仅此而已,至于其他事,她管不了那么多。 
文君还没走到家,小姨的电话就到了:“这个人怎么样?年龄,职业,经历,收入都挺合适的,我觉得挺好,你看得怎么样?”
“挺好的挺好的。”
“什么时候再见面?”
“他要是再打来约我,我们就可以再见面啊。”
“听小姨的话,给你妈打个电话报告一下。”
“会啦会啦。”
“中秋节来小姨这过啊,翦一还有竑斯都回来。”
”好啊好啊,一定到,我这么多年都没吃小姨做菜了。“
”现在都出去吃了,哪有人自己做。“
“小姨!咱自己在家里做吧,一家人在一起一边做饭一边聊天多好,反正咱们也没几个人,让英姐把东西都准备好,您就管炒就好了,我给您打下手,转天再让英姐收拾,您也费不了多少事!现在翦一整天在外面忙,过节嘛就回家吃妈妈做的饭多好,就跟我们小时候一样!”
最后这一句明显已经说服了小姨,她高高兴兴地说:“行,那你可得早点过来帮我啊。”
“没问题,小姨。”
“那小姨先挂了啊,别忘了给你妈打电话。”
“行啦行啦,我会打的,小姨拜拜!”
文君的住处简单到几乎简陋,租来的小房子,半旧的家具,衣橱里没几件衣服,厨房里也没几只碗。因为不知道会住多久,她都没有改变房东原来的布置。但是两个月来这个地方还是渐渐感染了文君的情调:她把地板上铺了一层蓝色的地毯,这样自己好像随时都浮在天空;那颗沙滩的眼泪已经在窗台的一角,旁边放着捡来的嶙峋树根。床头上放的书是《What is Stephen Harper reading》,而电脑里网页还停留在Working holiday in Australia。文君随便找了点吃的东西,开始仔细读展览册上关于僻巷穷生和这次画展的的介绍,又去网络上找了更多关于这位传奇艺术家的资料。正读的有趣,妈妈的电话就到了。文君只好给手机接上蓝牙,一边继续搜索和阅读那些奇异的故事。
“文君!今天的约会怎么样啊,怎么不给妈打个电话!”
“刚进门,我正要打呢,您就打过来了。” 文君随手打开email,看到一封Edward的来信,她急忙打开:
发件人: Edward
收件人: 姚文君
主题: 丛林归来
hi 文君,
你好吗?如果我记的不错,你已经回中国两个月了。过的好吗?开始想念旅行了吗?什么时候想念了,你知道门外就是广阔的世界在等你。我刚从秘鲁回到英国,我在丛林里待了3个星期,所以到现在才给你回信。
“那今天约会怎么样啊?” 妈妈追问道。
“挺好挺好。” Edward去了秘鲁?虽然文君并不觉得惊讶,但是仍然对50岁的Edward还能在亚马逊的丛林里生活3个星期感到佩服。
“每次都说挺好,每次还不是没了下文。你别又给我整那个有的没的,你都过了31了,怎么自己也不着急呢?不赶快找一个嫁了,你打算自己一辈子呀!”
“知道了知道了,那总得人家也看上我呀,人家要是不再约我,我总不能追着人家不放吧?”文君一遍应付着妈妈,一遍继续读Edward的email。
我附了一张那幅画的照片,就像你要求的那样。我去了我父亲的房子,那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父母结婚的地方,也是我父亲的祖母Emerald渡过了她生命最后时光的地方。
“你怎么就老让人看不上呢?你也不好好把自己收拾收拾,你在国外这么多年,怎么一点都没学点儿前沿时尚什么的,看看你那几件衣服,我都觉得土气!人家女孩子们都减肥,你怎么还想吃什么吃什么?头发也不好好收拾,一点儿也不会化妆……”
“这么说我幸好没住家里,省的您看着我就添堵。”
“你这是什么态度,我还不是为你好,那天你陈伯的女儿刚生孩子了,丁姨都领着外孙上街了,你爸还逗了孩子半天,要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怎么还这么没上进心……”
“嗯嗯”
那幅画还挂在老地方,画中的女孩子仍然带着她那种奇特的微笑。她就那么看着我,就像她在过去一百年来看着我的整个家族那样,安静,平和,却又神秘莫测。我几乎不想去打扰她。
“……两年前你要去旅行的时候我们说好的,回来就好好找个人家嫁了好好过日子,要不是我根本不会同意你晃荡这两年,现在回来了,你怎么还是不着不急的……”
“嗯嗯”
祝你——其实是祝我们两个人——有足够幸运去发掘她的故事。就像我们之前谈过的,我的父亲并不富有,然而却把一幅天价的画作始终挂在他的壁炉上做装饰。我父亲已经去世了,我是这幅画的合法的所有人。但是我没办法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卖掉她。她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让我不想放手。也许正是这种魔力让我的父亲也没有办法放手。我需要知道这幅画的故事,为了安全也为了我的好奇心。
“……周一去新单位上班了,同事里有合适的你可得留点心……”
“嗯嗯”
我已经决定搬回我父亲的房子省房租。我找到了一个6个月的临时工作,然后我会去黎巴嫩山地步道,在那里徒步26天。我会尽量和你联系。
Edward
文君迫不及待地打开附件,想看看这幅幽灵一样萦绕着Edward家族四代人的画到底是什么样子。
“……把你养这么大,还指望你给我争光争面,结果到现在还得给你操心……”
“嗯嗯” 
文君凝视着画中的女孩,开始理解Edward所说的那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她栖坐在一块石头上,像一只将飞未翔的碧绿蝴蝶。然而最吸引人的,不是她乌黑的长发,可爱的刘海儿,或是头上别着的翡翠发簪,也不是她细腻的肌肤,桃花一样的脸颊,或是翠色衣裙掩映下的纤纤玉指——最吸引人的,是此时她脸上的神情:她眼睛里的光芒让人分不清是璀璨的快乐神采还是掩饰不住的点点泪光;她的嘴角翘成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让人不知道她是在制止一抹最灿烂的微笑还是在压抑一声最伤心的哭泣。她既欢喜又悲伤,这两种情绪把她撕裂,又定格成了现在这副让人心疼的模样。
文君又看了一眼那只翡翠发簪,这是她全身上下唯一的饰品。连理枝头的两朵梅花翘然而栖,是非常独特的造型。Edward曾经告诉过她,在这幅画下面的壁炉架上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有一朵小小的玉制梅花,和画里那只玉簪上的小花一模一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相信一定有个特殊的理由让他的先辈们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两次大战仍然保存了这幅画。
这是一幅精美的工笔,作画的人显然花了无数心思细细描摹她的颦笑,然而奇怪的是整幅画除了她和那块简笔勾勒的石头就是大片的不成比例的留白,没有任何背景,构图上几乎是一个败笔。然而她的那种不可抗拒的魔力,让人禁不住无法去在乎这些无关紧要。石头边缘的线条巧妙地弯曲成一个签名:僻巷穷生。
“……你们这代人就是没责任心……”
“妈我知道了,您去歇着吧,我肯定努力把自己嫁出去,您别操心了。”
“我不操心你怎么长这么大了……”
又念了有十几分钟,文君妈妈终于把电话挂了。 文君一点也想不起来妈妈都说了些什么,当然她也不想知道。她把手里的资料整理了一下,给Edward回复了一封email。
发件人: 姚文君
收件人: Edward
主题: 僻巷穷生
Hi Edward,
我确实已经回到中国两个月了。除了妈妈的唠叨其他都新鲜有趣,我与其说是个回家的游子,不如说是个被领养的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你知道这是你血脉相连的地方,但是你要重头开始认识和了解这些几乎陌生了的人们。 
我在一家私立学校找到一份工作,我的职责是与学校里的外教沟通以及为他们提供帮助。
我很喜欢这幅画,也开始理解你所说的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