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童养媳 作者:明夏轻歌-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寄微微一笑,“就是我咯。”说着拿出准备好的礼物,一串银子的小铃铛摇哄着哄谆哥儿叫姑姑,叫了就给他。看来顾妈妈之前的礼送到小家伙心坎上去了,居然能知道蜀中的姑姑。这三年里,当日那位吹埙的七姑娘已经嫁了一户官宦人家,年前夫婿到南边上任,她留在了家里侍奉公婆。
而沈寄打给林家长媳柳氏的绣坊却是获利颇丰,那些绣娘可都是魏大娘精心调教出来的。连沈寄这个没啥天赋主要精力不放在这个上头的人,跟着学了几年自己绣的盖头都能被众人交口称赞,那些把这个当营生的绣娘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柳氏也承了沈寄一份情,过来的时候对她就格外热情。
谆哥儿在林夫人劝哄下叫了沈寄一声姑姑,待看到柳氏全是亲亲热热的就上前喊‘娘’,整个人像扭骨糖一样在她怀里扭来扭去的。
林夫人看沈寄有些艳羡的看着柳氏母子,心头暗叹口气,“你是怎么打算的?”
“嗯,魏大哥说京城名医众多,比蜀中条件好,所以让我回京城来。还说,如果不行,想请五表姐再帮一次忙。”
林夫人点头,“小五那里同贺侧妃一向交情很好,让她牵线搭桥应该没问题。贺侧妃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就喜欢收集孤本珍本。你那里可有?”
林夫人这是提醒她重礼相求。毕竟按照身份来说,贺芸如今贵为侧妃,沈寄只是五品诰命,差距实在不是一点半点。就是托了徐五做中人,也不太够得上这样的人物。
至于珍本孤本,本来有一些,是魏楹父亲当年的藏书,这个自然不便拿出来做礼物送人。好在分家分得的东西里头就有不少书,也不乏好东西。找一两本出来送人,又是为了这样的书,魏楹自然舍得。
所以沈寄笑眯眯的回答:“年前回淮阳去,祖父亲自主持分家,我们得了不少书,从里头挑拣了些出来,这次便带上京来了。”
林夫人颔首,知道沈寄也是有备而来,喝了口茶感概道:“小魏大人,啧啧,难得!”
沈寄含笑低下头去,这一回是一旁的柳氏羡慕了,只是不敢在婆母面前表露出来,伸手把儿子搂紧了而已。
从林府回到家,沈寄问去给徐五送礼的人回来没有,顾妈妈便出去带了一个婆子进来,徐五回了一份礼,还赏了这个婆子一两银子。她约沈寄明日到卧佛寺吃斋饭。
沈寄也不太想登门拜访,徐五只是一个进门三年的孙媳妇,处处有人管着,她去了也不自在。那些勋贵不会看得起小官家眷,她也不想逢迎她们。还是这样在外头见面好些。看来徐五还是蛮有地位的,居然立时就约了她府外见面。
第二日见面,久未见面的两人自然很是亲热,徐五偷偷告诉沈寄,她生下孩子后,为了瘦下来又天天跳,居然还长了半寸。
沈寄莞尔,虽然徐五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而且看着比以前少女的时候丰腴了一些,可是也不过才十七八,还能再长点也不足为怪。而且徐五在大家族生活了几年,看着比以前老成了,原来骨子还是没变。
徐五说完想起来,然后歉然一笑,“你看我——”
沈寄摇头,“没事,难道你从此就不在我面前说起孩子不成。可惜今日见不到你的孩子。”一边拿了一串做成小鱼状的银子出来,“这是闲来无事的时候做来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虽然已经二月了,还是可以补上。”
徐五拿过那一串银鱼,“你还真是有心思。”她起先还在担忧沈寄因为宫寒的事气恼,现在看她还有心思鼓捣这些小玩意儿也就放下心来了。
沈寄对太医是抱了很大的期望的,而且她知道因为之前救了岚王的关系,这次求医会非常的顺利。如果不是害怕这样就暴露了她是救岚王的人,让当初刺杀事件的幕后主使不满甚至杀她泄愤,她也就不必绕一圈找上贺芸了。
“五表姐,你其实还挺自在的嘛。”
徐五苦笑,“那里比得上你这个头上没有婆婆跟太婆婆的人。实话告诉你吧,我其实在这里住了数日了,吃斋念佛。我太婆婆病了,庙里师傅说我的八字是大利她老人家的,让我来此住四十九日,每日抄诵佛经。昨日是因为我的曦姐儿不大好,所以我才能回府去看看。正好碰上你派来了的人了。这才约了你到这里来见面。”
沈寄忙问:“孩子没事儿吧?”
“没事了,太公公出面,请了宫里擅长看小儿病的老太医看过了。”
又是太医,这就是勋贵之家的好处了,可以拿了府里的腰牌去太医的府上候着,等对方下值后请到府上来看诊。
沈寄见徐五面上露出些苦涩,知道她到这里来可能不单纯,兴许是她在府里碍了什么人的眼才被人以这个名义弄开的。连女儿病了都只能回去看一眼就离开。可是她不说,沈寄自然不会去刻意打听。
“我没办法陪你去,可是芸姐姐这人很好,她也一直记得你,她说你不卖弄,但是才学其实比许多人都好。回头我遣婆子去她那里走一趟,想来不是什么难事。等她安排好了,你就上门去拜访吧。岚王妃喜欢扇子,你在宝月斋多挑些精致的去。”
“嗯,我知道了。”要去拜见侧妃,自然要经过正妃同意,到时候也是先去拜正妃然后才到侧妃的院子里去。这个规矩沈寄是知道的。
帮这些忙,对徐五来说是举手之劳,而且眼看着魏楹的官职又起来了,她身边的人也不会再阻止她和沈寄往来。
徐五要抄经文,沈寄不好多留,便告辞出去,说以后再来看她。
卧佛寺的小和尚依旧领了沈寄出去,进来之前沈寄去出了一百两功德银子,而且又有徐五打招呼,所以小和尚对她很是客气。
沈寄回头看了徐五所在的禅房一眼,她没有能力去过问徐五身上发生的事,这也许也是徐五没有告诉她的原因。不过,那些人也只能把她放在这里四十九日而已,给个小小的教训。毕竟她也是侯府千金,还有一位做岚王侧妃的好友。想来不会有什么事的。
沈寄把京城几家铺子的掌柜的叫到家里过问了一下生意的事,虽然她已经比较放心了,但还是要适时表示一下关注,不然岂不成了放牛吃草。人性本恶,她是不怕把人往最坏了去想的。所以,要尽力创造一个让他们无法变化按她的需要努力工作努力获取报酬的环境。
崔大孝按照吩咐,把店里最新颖别致的几款扇子都取了来让沈寄挑选,沈寄最后挑出了三把,“崔掌柜,这三种就不要摆在楼下卖了,摆到二楼去。”二楼是官家女眷才能去的场所,这就把一些有钱人家的女眷拒之门外了。不过这样一来,二楼才会更有吸引力。而且士农工商是朝廷明旨定下的,那些人也无法生出怨言。沈寄是做生意的人,她可不敢跟这样的社会次序作对。
而且宝月斋消费不低,等闲的官家女眷也追赶不起潮流,非得是颇有些身家的。有些低阶的官员,手里有银子也不会让自家媳妇这么花费,这样就保证了二楼的东西只有那些既富且贵的人才能拥有。想必岚王妃也不想自己收到的礼物是个人就能花钱买到。现在就等着徐五那里的消息了,暂时倒不必再去看别的大夫。
。。 百度搜索
V 85 等待
。。 百度搜索
亲自到林夫人府上送了土仪,沈寄又往十一叔府上去了一趟。十一叔上朝去了,十一婶接待了她。沈寄疑似不能生养的消息在蜀中传得沸沸扬扬的,但是到底还是没有传到京城。毕竟蜀中众人也只是猜测,只是虽然没有传回来,同样的猜测在淮阳魏氏也私底下开始流传了。毕竟,她和魏楹成亲已经三年半了。而下个月,她也要满十七了,魏楹则是二十三了。二十三按说孩子都该进学堂了。他又是族长,同时是第二代第三代里最出息的男丁。家族里关注此事的人自然不少。加上之前有两位婶娘都想把侄女嫁给魏楹,一个的是嫡女想为平妻,一个的是庶女想为妾。可是都被魏楹婉拒。
而且,沈寄在招揽职业经理人这样的问题上,近乎犯了魏家众怒。这样一来,私下里说道此事的人自然不少。都说让个丫头出身的人做魏家族长夫人本就不合情理,但是魏楹坚持老太爷也答应了,众人也就无话可说。但是,三年无所出,不说下堂求去,至少该主动给夫婿纳个妾才是正理。这么多年,魏楹身边也只得一个老太爷当年赐下的姹紫,也是一无所出。而沈寄对此居然装聋作哑,仗着远离族里,身边没有婆婆也没有太婆婆,悍妒得肆无忌惮。
当然,这里头是真心觉得沈寄悍妒的有之,有不满自家产业的大小管事觉得长房管事待遇优厚者有之,有不满魏楹拒绝自己保媒拉纤者有之,羡慕嫉妒沈寄者也有之……这其中,就连一向很看重沈寄的三叔祖母还有一贯与她亲近的四婶十一婶,也或多或少有着差不多的想法。觉得沈寄太过厉害、悍妒。而魏楹未免显得惧内了一些。
更加雪上加霜的一个消息是近两天才传到京城的,正好是沈寄抵达京城的时候。长房的新媳妇林氏有孕了,然后立时把自己的一个陪嫁丫鬟并魏植身边的一个大丫头一起开了脸给他做了身边人。
魏家在京中和魏楹沈寄亲近一些的长辈也就是十一叔十一婶了。知晓沈寄回京,三叔祖父有信给魏晖,让他代魏楹的亡父管教一二。
魏晖当时接了信苦笑,“三叔也真是的,楹儿回老宅他们那么多人拿他都没有法子,我一个人又怎么能把他们管教得住?”
不过他也的确是觉得沈寄很过分就是了。十一婶当初也是想把侄女欧清灵说给魏楹为妻的,对沈寄自然一直是心有芥蒂。虽然欧清灵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但那毕竟是嫁给年长十岁以上的男人做填房,又有元配留下的儿女。清灵一向是个好面子的人,所以,她每次对自己说的夫婿待她如何尊重,元配的子女对她的茹慕依赖,十一夫人一直不敢全信。
只不过,这次魏晖把事情一说,她却是忙不迭的推脱了。
“老太爷不发话,四哥四嫂也只是心头嘀咕,咱们多什么事。”
“这怎么能说是多事呢?”
“她如今是族长夫人,要管教她还轮不到我吧?”
那倒也是,沈寄如今的身份,也就只有二婶三婶说说她罢了,其他的亲婶子除了二夫人那都是庶出。而二夫人如今在族里可还抬不起头来。三叔祖父写了信来,意为让十一夫人代三叔祖母出声,可是十一夫人觉得那么多人,何必她出这个头。谁想把侄女嫁给魏楹谁来出头好了。他们家老爷做了这么多年官,一直卡在五品上上不去,可魏楹才入仕三四年,已经升到五品了。她又没有第二个适龄的侄女儿来嫁他,何必出这个头把人得罪了。
魏晖最后只叹口气:“你说楹儿这是随了谁?听说他执政颇严,手下那些为官几十年的老滑头都不敢跟他叫板。怎么就会惧内呢?”
“我哪知道。”
所以,沈寄登门拜访,不管十一夫人是怎么想的,她也是亲自迎了出来。因为沈寄是族长夫人,她也是魏家媳妇,祭祀的时候得站沈寄后头的。
沈寄第一次登门,是魏楹被抓进大理寺,她是在门外叫骂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