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家事 >

第51章

家事-第51章

小说: 家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慕贤在池子边转了1圈,笑着走了过来:“你们都吃上了?”

又林刚才掰莲蓬,指尖染得微绿,正用帕子擦拭。德林和玉林嘴里都是莲子,腮鼓着,眼瞪着,活象两只小老鼠。

德林捧出1个十分丰硕饱满的大莲蓬来:“朱哥哥,这个最大,给你留着呢。”

朱慕贤笑眯眯地接了过来:“谢谢你了。”

他不便和又林1样也在石桌边坐下,倒招手把德林叫过去,剥出莲子给他吃。德林刚才听了姐姐的话,把这个大莲蓬留给朱慕贤,其实心里1直舍不得。这会儿剥出来的莲子最终还是进了他的肚子,笑得只见牙不见眼了。

日头升了起来,莲池边也不象初时那样凉爽。李家姐弟和朱慕贤在池边分了手,又林回屋去换衣裳,小英在箱子里翻了1翻,拿出1条白绫的水波裙来:“这裙子自打做了,姑娘还1次都没穿过呢,赶紧穿1回吧,要不然过两天1落霜,天气冷了可又得白白在箱底儿压1年。”

裙子正好是素色的,平时在家里,怕白色易污,所以1直不穿。水波裙很是费工费料,虽然是素绢绫,却着实所费不赀。但是小英说的也有道理,明年她可能又会长高,裙子虽然做的时候留了余地,可是明年能不能真的合身还是个问题。穿坏了固然心疼,白搁小了也浪费啊。

又林换了裙子,又重新整了头发,陪李老太太去听经。讲经的是个有年纪的僧人了言,须发皓白,只穿粗麻布的罩袍,他精研佛法,还通医理,时常义诊、施药,在于江远近都很有名气。

又林扶着李老太太坐下,自己也陪侍在1旁。来听经的还有朱老太太,另外还有两位夫人,其中1位也是住在寺后面的别院里,另1位却眼生,从来没有见过。这位夫人要形容起来,着实是富态——还不到中午最热的时候,她已经出了1头1身的,看她那吭哧吭哧走动起坐吃力样子,又林都替她难受。

虽然说长居内宅的妇人,锦衣玉食又少走动,身体渐渐走形是常有的事。人们恭维称之“发福”。这年头儿能吃出这么1身肉来,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可办不到。穷人家就算想发福,哪有那个钱那个闲养出这么1身肉?

说实话,发胖并非福气。还有句大俗话呢,叫有钱难买老来瘦。人1胖,极易生出许多富贵病症来。

果然又林的担心是对的,才过了小半个时辰,那位夫人便支撑不住了,呼气急促,声音粗重。屋里这些人也顾不上讲经说法,急忙把她扶了出来,李老太太虽然没上前,但是看了两眼,轻声说:“瞧脸色象是中了暑,我记着咱们药箱里带着白草清热丹呢,你回去取两丸来,说不定用得上。”

又林应了1声,折回去取药。翠芝刚洗完衣裳,见又林这时候回来,十分意外。

“姑娘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经已经讲完了?”

“没有,是有位夫人受不热晕过去了,祖母打发我来取药。”

“哎哟。”翠芝忙把药箱拿了出来:“我不大识字,姑娘可知道要娶哪样药?”

又林自己在药箱里找着白草清热丹了,用黄纸包着。因为怕李老太太年经大了,4奶奶给备了好些药,又林拿了白草清热丹,又拿了两丸延寿丹。这种时候有备无患总是那位夫人已经厥过去了,不醒人事。她带来的婢女又慌又怕,哭哭啼啼的,问什么话也说不好。李老太太接过又林拿来的药丸,先请讲经的了言禅师看过,倒是对症,于是先将白草清热丹化了水给她灌下去,再施了针,那位夫人总算是缓过气儿来,睁开了眼。

这下算是有惊无险,众人都松了口气。李老太太经过这么1个小风波,心情倒不错。虽然听经被扰了,但是能救人急难,也是行善积福的事,这心里1畅快,身上就舒坦,中午还多吃了小半碗饭。

等李老太太歇了中觉起来,魏妈妈进来回话,说是外面有位蒋公子要向李老太太请安,已经等了半晌了。

李老太太1怔:“蒋公子?”

是哪位亲朋好友家中的子弟?

魏妈妈说:“他是来答谢的,说是上午他外祖母听经的时候昏厥过去,幸而咱们家及时找了药给用上了,很是感激,还带了两样礼物来呢。”

李老太太这才恍然:“我说呢…这家人还真是,这还用得着特意来道谢么。”

“看您说的,对咱们是抬抬手的事儿,对人家那成了救命之恩哪。吃罢饭没多会儿功夫就来了,听说您歇了中觉,就1直等着。”

“那就请他进来吧。”

那位蒋公子跟着魏妈妈进来,1路上直到进门后,都很知礼的垂着头,并不对侍奉的丫鬟们多看1眼。

等了这么半天,可见其诚恳。又很知礼,李老太太心里又添了3分喜欢。人就是这样,虽然帮人的时候并不是图着对方感谢回报,可是毕竟做了好事,对方又满心感激,没有几个人会不欣喜的。

“给老夫人请安。”

他口中说着,两手并握,长揖于地。

“快别多礼,我后晌总是要歇1会儿的,你可以先回去,何必1直枯等。”

蒋公子和他外祖母并不相象,他外祖母生得那样富态,他却十分清瘦,十78岁年纪,穿着1件绛云色长衫,两肩平稳,腰板笔直,看来十分稳重大方。

第7十6章思量

见着这样的晚辈没谁心里不喜欢的。李老太太让他坐下,命人上茶,又1长1短的问他话。外祖母身体可好些了?是哪里人氏?多大年纪?有没有成家之类。魏妈妈见李老太太欢喜,进去准备了表礼出来,1对笔,1个荷包,荷包里装着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银锞子,蒋公子并未推辞,接了过来又行礼道谢。

“行啦,你外祖母那里尚需要人照顾,你就快回去吧。明儿我再去探望你外祖母,可要让她好生保养着。”

魏妈妈送蒋公子出去,回来之后说:“听说这位蒋公子开春也要下场,就在外祖母家读书,这次那位关老太太上山来拜佛吃斋,也是为了替蒋公子求菩萨保佑,让他能考出个功名。”

李老太太点了点头。这都是做长辈的1片心哪。不管有没有用处,总是要把能做的全做了,尽了自己的全力才甘心。至于自己的身体痛病,那是全然不重要的。

“看蒋公子也是个孝顺知礼的,真考中了个前程,关老太太也算没有白操这份心。”

李老太太点了下头,慢慢捻动手里的佛珠。

自从大孙女1天天长大,李老太太和4奶奶不约而同的开始替她谋划起亲事来。女子嫁人是1辈子的大事,嫁得好赖决定了她下半辈子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心中存了这事,李老太太只要1见到个年纪适宜的少年晚辈,总会不自觉地拿孙女婿的标准来衡量1下对方。这位蒋公子看起来倒是个很沉稳可靠的人,家世也相当。

男人要拜佛,多半求的是前程。姑娘家拜佛,求姻缘的居多。因为对女子而言,这也是她1辈子的前程。

魏妈妈很理解李老太太的心事,打听了半日,回来把消息151十的说给李老太太听。这位蒋公子的亲娘体弱多病,听说脾性也好。这年头挑女婿,不但要挑女婿本人,婆婆也是至关重要。倘若这婆婆是个凶名远扬的人,肯定没几家愿意把女儿嫁过去受苦的。

虽然说这是8字没1撇的事儿,但是广泛撒网,总是能捞到鱼的,总比错过漏过的强。

第2天又见着关老夫人,关老夫人又道了1次谢,两位老太太倒是很谈得来。关家住在长柳庄,靠着山,虽然说是个庄子,但是这是个极大的庄子,逢5逢十还有集,庄上左近住着万余人。

关老太太还特别喜欢又林,表礼给得格外厚重。拉着她的手就不松开了,夸又林生得标致,乖巧,听话,孝顺。等见了又林给李老太太绣的抹额荷包,更是赞不绝口,又是聪慧,又是手巧,又感叹自己家里没这样出众的女孩儿,夸得又林简直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以前光知道被人恶言恶语的脸上挂不住,现在才知道这夸赞的话更让人受不住啊。

李老太太看着好笑。她是了解自己孙女儿的,耐心是有的,聪明也是有的,人际来往就稍差那么1些。尤其是这种场合,简直把她窘得想找个地缝藏起来才好。

当然了,小姑娘嘛,人情世故还得磨练,脸皮子也薄。

李老太太笑着给孙女儿解了围:“你去瞧瞧你弟弟妹妹做什么呢,别让他们淘气贪凉,那莲子、石榴什么的纵然好吃,也别多吃了,闹肚子。”

又林如蒙大赦,急忙应了1声从屋里头出来,掏出帕子来擦汗。

小英在旁边抿嘴笑,又林瞅了她1眼:“你笑什么?”

小英笑着说:“昨天那位蒋少爷,也让咱们老太太给问得面红耳赤的。今天他外祖母来,又把姑娘给夸得满头是汗…”

“去去,就你话多。”

又林脾气好,小英也不怕她:“咱们家老太太想挑孙女婿,人家家老太太想挑外孙媳妇。姑娘,姑娘,你别恼啊,我不说就是了。”

又林倒没恼,只是…

觉得很不自在。

并不是因为关老太太的过份热情。

而是关老太太提醒了她,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虽然用现代的目光看,她才是初中生,勉强算得上花骨朵。可是在这个地方,已经被视为大人了。是可以相亲,出嫁,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大人了。

又林穿越过来的时候,被人当幼儿对待,幼儿当然没有什么自由,幼儿生涯也谈不上有什么乐趣。那时候她只盼自己能快快长大,能认识这个世界,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可是现在她却觉得自己长大得太快了。快得她还没准备好面对即将出阁的命运。

“姑娘?”

又林回过神来:“没事…玉林和德林呢?”

“老太太让他们在屋里看书呢,不过我看德林少爷的心哪,1出来就玩野了,哪有看书的耐心。姑娘这是要去哪儿?”

“我看祖母和关老太太谈得投机,中午说不准要留下客人1块儿用饭。你让人去说1声,请膳房多预备几个菜,别万1到时候摆不出来,那也太失礼了。”

“姑娘想得就是细。”小英说:“那我就去说1声。只不过咱们现在在寺里,吃来吃去还是素斋,也摆不出什么象样儿的菜来待客啊。”

“菜是1回事儿,其实请客的目的,不在吃上头。别让客人觉得被慢待了也就行了。”、以关老太太那体型——嗯,吃素对她还说还理好些,健康。真不知道她平时都吃些什么?顿顿大鱼大肉的吃么?

李老太太果然留了关老太太吃饭,对方心里的想法,其实两人心里都有数。李老太太觉得蒋少爷是个值得考虑的人选。家境殷实,为人稳重知礼,上头还没有恶婆婆。关老太太觉得又林聪明乖巧,过了门肯定能持家有道,堪为佳媳。

瞧,明明是孙辈的事,两位老人家却说得挺热乎。

当然,在孙辈的婚事上,这两位都是有话语权的。李老太太儿子媳妇都孝顺,虽然她在家从来不抓权管事儿,但这不代表她的意见就无关紧要了。而关老太太的女儿卧病在床多年,许多事情自己做不了,都仰仗着母亲帮着操持。现代的时候人们总说女子能顶半天边,放在这个时代,放在别处,也许不恰当,但是放在这两位老太太身上,可就正准了。她们可不就能顶起李家和关家的半边天来了么?

又林昨天没见那蒋少爷,但是家里人见过他的可着实不少,小英也在他出门时见过1面。不过在小英看来,那蒋少爷显得有点…小英形容不上来。

要和李家隔壁周家的少爷们比,他酸了些。要和后面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