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家事 >

第219章

家事-第219章

小说: 家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抛出来的东西能打动胡妈妈,大家有共同的敌人。那就行了。就算黄嫂子和小雁跟这事儿牵涉不深,4少爷和4少奶奶也是宁可错杀不会放过。不说以后,就凭黄嫂子以前干的事儿算算旧账,也够她喝1壶的。

范妈妈满意而归。

胡妈妈没给她什么确切的答复――那是当然的,她又做不了少爷少奶奶的主,必定是要先回禀再说。可是她的关切和神情。让范妈妈已经吃了1颗定心丸。原来她的心情忐忑,因为黄嫂子马上要回来了,不知道她这几年攒了多少怨气想向自己报仇。

可是现在范妈妈不怕了。有4少爷4少奶奶在,黄嫂子能算得了什么?小雁又算得了什么?抓着她们的把柄,立时3刻就能让她们母女没好果子吃。就算没抓着把柄,只要少爷和少奶奶心里已经这么想了,认定她们有过错了,1样能处置了她们。

这做奴婢的,最要紧的就是要找好靠山。小雁和黄嫂子也想得没错,她们认准了大太太,1心的讨好巴结。范妈妈也1样,她在大太太那儿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的。

但是光这样还不成,在大太太面前地位都差不多的时候,范妈妈的优势就在于她还攀上了4少爷和4奶奶。

大太太毕竟老了,4少爷和4少奶奶却正年轻呢着。有些事情上头,大太太已经做不了儿子和儿媳妇的主了。再往后,大太太年事更高,这情势更是此消彼长。小雁就算抱死了大太太的大腿,又能风光几年呢?

胡妈妈送走了范妈妈,心情并不好。

范妈妈这老货也是够阴的。既然她早想到了这事儿,可是为什么早选1直不说?要不是小雁要把黄嫂子弄回来,威胁到了范妈妈的地位,估计她还是不会说。这人能用,但是绝不可信赖。

现在这时机也太不巧了,奶奶身子越来越重,眼看就快要足月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临盆。这时候操心费神绝对不行。而且分娩这种事情人多手杂的,最怕人使坏。

胡妈妈没敢怠慢,立刻就去向朱慕贤回话。

范妈妈的消息很准,南边儿庄子上的船到了,黄嫂子也跟着船1起到了。1来当然先给大太太请安回事儿,有小雁在1旁帮着腔,黄嫂子说在南边儿这几年如想念主子,那叫1个情真辞切。范妈妈在1旁劝着,看黄嫂子泪都下来了,还给递帕子劝解她,不知道的人还得以为她们交情多好呢。

这些都是辅垫,重要的话还在后头。

黄嫂子已经离开京城太久了,现在她回来了,给她个什么活计干呢?她过去不大不小也是厨房的管事媳妇,现在当然不可能再从烧火的粗活儿干起。可是要让她继续管着事儿,那原来管事的人怎么办?1个萝卜1个坑,上1个萝卜可还没打算让位子呢。要是留在这院儿里管事儿,那就更不妥了。大太太现在又不料理家务,铺子也就两间,田地也没多少人。她的衣裳首饰私房这些都有人管着,黄嫂子也插不上手。

果然看黄嫂子抹了下泪,想提这个话头了,范妈妈就插了句:“太医昨儿还说呢,不让太太多劳神。黄嫂子这赶了1路也辛苦了,正该先去好好歇着洗洗风尘。有话可以慢慢说不急,日子且长着呢。”

范妈妈这么1说,大太太也觉得有些疲惫。

当然了,范妈妈早就算了好日子,大太太上半天都没闲着,午觉比平时睡的时候也短,到了这会和当然精神不济了。

“也是,你先去安顿歇息,回头再过来陪我说说话。”

大太太发了话,黄嫂子就算不甘心,也不好再赖着不走了。

大太太还笑着对小雁说:“行啦,我这里也没有什么事儿,你去陪你娘说说话吧,到底几年不见了,去吧。”

小雁可不放心,谁知道范妈妈会趁这时候再做点儿什么手脚。大太太笑着催她:“去呀去呀,你这几年净服侍我了,也该在你娘面前尽尽心了。”

范妈妈瞅着她们母女的背景,嘴角露出1丝冷冷的笑意。

她们母女凑1起,肯定有很多事情想商量。可是甭管她们怎么商量也都是白搭,京城这边儿早就有人预备好了要对付她们。她们不动还好,只要有动作,就肯定会落在别人眼里。

胡妈妈这边也得着消息了。对她来说,1个小雁不算什么,只是黄嫂子又不1样了。她们母女究竟和李心莲之间的关系有多深?除了已经知道的那些事,会不会还有别的事情是她们不知道的?

既然把目标放在了小雁和黄嫂子身上,这些天胡妈妈1直没闲着。1面打听黄嫂子和小雁以前的事情,1面调派人手加紧防备。

第301章

这1年注定了是个多事之秋。

进了十月,先是兵部尚书刘至夏病死,他的女儿,贵妃刘氏悲伤过度,也紧跟着病倒。林阁老在大朝会时突然中风——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这么短短的半个月里头,不管是朝上,还是后宫,都暗潮涌动,京城里刮的风似乎都变了味儿。钱嫂子进来回事儿的时候说,他们茶庄对面那间酒楼的生意倒是更好了,进的货倒比前几个月还要多。

当然,天气冷了,有个地方坐坐喝口热茶,再说说话,总比在外头吹冷风强得多。

但是,也许还有别的原因。京城里的人虽然不敢就皇家的事说3道4,可是不代表他们不热衷于热议和清谈。兵部尚书死了,他的位置得有人递填。林阁老中风了—不知道能不能治得好。要是治不好死了,那朝里只怕从上到下要大洗牌。林阁老1手提拔起来的门生和故旧们比谁都着急。

都说1朝天子1朝臣,这虽然换的不是天子,可是比换了天子还糟糕。林阁老盘距朝堂呼风唤雨这些年,他底下的这些人大概没有想过,有朝1日大厦倾颓,他们该如何是好。

朱府倒还是1切如常,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朱老爷子早就相当于是荣养了,挂个礼部尚书的名,活都是下头的人在干。林阁老死也好,活也好,瘫了也好,不会影响他现在的地位。朱大老爷就更不用说了,整个儿1边缘人物,闲官。朱慕贤呢,不过是刚刚起步,官卑职小,上头的大风刮不着他这样的小草儿,所以朱府内部倒是没怎么受这些风波的影响。

有人上门来拜见,老爷子大多数是不见的,连贴子都不留。他都这岁数了——说不好听的,比林阁老还大3岁呢,重孙子都有了,还能活几天啊?富贵经过,困苦也捱过,什么都看得开了。那些鼓动着他的人,心里盘算什么他都1清2楚。可是那些有什么意思呢?看看林阁老,这就是前车之鉴。拼了老命,在朝上都中风了,这可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老爷子有他的消息渠道,林家虽然瞒得紧,但是林阁老情形不容乐观。他年纪也不轻了,平时又多劳心力,4体不勤,这次就算能保住命,只怕也不能动弹说话了。

过了这么些年,林阁老这个庞然大物终于被和疾病联手击败。老爷子不由得喟叹,林阁老这个人真是了不得,他几乎打败了1切敌手,包括朱老爷子在内。但是他最终还是斗不过天命。

对于内宅的女人来说,这些事情就更遥远了。她们的话题焦点更多的集中在诸如“贵妃娘娘这1病,只怕难好”,又或者是“林阁老听说过年时还纳了个十78的妾呢,真是1树梨花压海棠,老来也风流。要是这会儿他两腿1蹬去了,那么年轻的妾也得守寡”之类。

但是对于又林来说,虽然她现在足不出户,1是身子太重,2是因为天气已经冷了——下过1场雪了都,可是她还是能从朱慕贤的态度里嗅出1点不寻常的意味。

兵部尚书死了,对别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对杨重光来说,意义绝对不1样。有刘至夏那么个庞然大物压在头顶,想翻当年的旧案哪有那么容易?可是现在就不1样了,刘至夏1倒,下头的人乱成1片,这时候入手,就要容易得多。

朱慕贤在这事上,只能两不相帮。石家虽然是大太太的亲戚,可是这件事情上头,石家的确做得不算光彩。不管从情理还是道义上,朱慕贤都没法儿让自己阻拦杨重光为父申冤。他只能两不相帮。

他这些天也不好受。

罗3还找过他,问他知道不知道这事。

罗3是石家女婿,他自然对这事关切。

朱慕贤只能坦然的表示这件事情上头他只能两不相帮。罗3和他是打小的交情,知道他的为人,也没有再说下去。

又林自打从朱慕贤口中问出这件事的内情,就有些担心。

她担心石琼玉。

这件事情她这么消息闭塞都知道了,石琼玉自小在京里长大,又嫁回京里这么些年,消息远比她要灵通。

初恋的情人,现在却成了家族的仇人。

又林直想叹气,这简直象1部莎翁戏啊,活脱脱的罗密欧与茱莉叶嘛。

朱慕贤可以说两不相帮,但是站在同是女人立场上头,又林当然更同情石琼玉。这件事情错不在她,可是现在最痛苦的人大概就是她了。

石夫人当时是不是已经预见到了会有今天呢?所以她坚持不许女儿和杨重光往来,不惜把她关着锁着,远远的把她嫁到了京城,也不让他们两人在1起。

还有,春天回于江奔丧去的时候,石夫人那样苍老憔悴,忧心忡忡。她肯定已经知道了,杨重光恨石家,他1旦出人头地了,必定会报仇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朱慕贤劝她不要过份担心:“这件事的主谋绝对不是石家,就算会受牵连也是有限的。石老爷子早就告老回乡,这件事掀出来,最多…也就是名声扫地,不会对石家有太大的实际损害。”

又林不会被他3言两句就给哄住。是,就算不追究石老爷子,可是他到老到老背上这么个污名,他又是那么个脾气,会不会就此气死都不好说。再说,石家几个兄弟将来的前程会不会因此而受影响?这怎么能叫没多大损害呢。

对石琼玉来说,她现在也是儿女俱全,婆婆也喜欢她,即使娘家出这样的事,大概影响不会太大,可是她心里的痛苦怎么办?

再说,杨重光和石家的旧事儿如果1下子都扯出来,会不会也影响到玉林呢?

虽然玉林来的时候总是说杨重光不错,看起来也的确象是过得舒心的样子。但又林总是有些不放心的。

报仇可以说是杨重光1直以来的目标和执念,不管会有多少人受到伤害,他大概都不会退缩。

“你瞧你的脸,都皱成这样儿了,当心将来生出来个苦瓜脸儿的孩子。”朱慕贤伸手过来,在她的眉心揉了几下,把她的眉结揉平:“旁人的事情,咱们插不上手去,所以也别太往心里去。再说,石家不是没把事情做绝吗?他们还是抚养了杨兄十几年的。杨兄也不会对石家下狠手的。”

但愿如此吧。

杨重光在石家虽然过得不如意,可是石家毕竟还是把他养大了。要是他对石家太过无情,旁人也会指责他。

所以翻出旧案来的好处并没多少,坏处却是眼可见的。

说是为了还已死的人清白,可人死都死了,是不是洗刷了污名,对他们还有意义吗?

其实,这报仇,还是为了给活人慰藉。

杨重光是为了给杨家1个交代,更重要的是为了给自己1个交代。

朱慕贤知道妻子怕冷,连带着,胡妈妈、小英翠玉她们也是从南边儿来的,对京城的气候还是没完全适应,所以桃缘居每到冬天用度就要多出不不少——每房多少主子,按份例拨炭的。那不够使的,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又林倒不愁炭烧,李家的船从南边儿来,李光沛和4奶奶放心不下远嫁的女儿,总会捎带东西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