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是老子的-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想着,我将它摊开在身旁的案桌上细细观详,手指触碰到布帛两边的玉轴时,忽然,我动作停住了。
当初我将这封诏书交给沈佑的时候,布帛的两面并没有玉柄。莫非,玄机就在这玉柄里面?
我低下了头,竟然发现玉轴上端雕刻着祥云的玉柄之间有一条细小的缝隙,我心中一动,伸出了手沿着这条细纹轻轻的旋转。
果然如我所想的一半,微微用了力,这细缝之间便有了轻微的滑动,上头的玉端松开,我竖起了布帛的玉轴,垂着眼往中间看去,竟然发现内里是空心的,隐约还能看见里面的东西。
我赶忙将其倒了身子,轻轻敲打着玉轴,很快里面的东西滑落了下来,是一份微微蜷曲的纸张。
轻轻打开这张有些年代的纸张,很快,内里那蜿蜒的线条跃然在纸上,山壑横陈,道路分明,邻近嘉峪关的山脉竟然被极其详细的描绘出,更重要的是,山脉间道路被刻画的细致,就连小道和路口的标志物也被详细的标了出来。
我皱着眉头望着这份地图,看着上面的画着的道路最终指向了一个被标记了巨大红点的地方。
而四周皆用其他的三角标明了另外得地点。
图纸的下方,竟然是对这些记号的标注,上面皆皆是一些不寻常的兵器的名称,上面的字迹虽然潦草,可是我依稀还能辨明出,这是母后的笔迹。
猛然,我记起舅舅同我说过的话语,他说当年母后同父皇打了胜仗之后,将一批完整的军需兵器全都封存了起来。
难道,这就是当年的那份地图?也就是上次那个蒙面人心心念念想要得到手的地图?
我顿悟般的坐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手中紧紧的握着这张地图。
可是,这若是母后亲手所绘,怎么会在沈佑的手中?还是说这被母后亲手交给了赵宸穆,随即赵宸穆又将它交给了沈佑?
我小心翼翼的将它连同沈佑写给我得那封信收了起来,不管这张地图的来源如何,只要它现在它落在了我的手中,那便也就够了。
想到此,我迫不及待的宣舅舅进宫要同他商量锦州山脉,这巨大宝藏的事情。
宋圭依旧没有下落。
这样的消息传来不由的让我心神不宁。就在他被杀之前出现这样的事情,是我的思虑不周,可是以他这样的性子,如果有朝一日有得逃生,定然是祸患。
不由的,我想到了被关在冷宫中的宋心瑶。
如 今的宋心瑶神色落魄,脸色苍白,可神情中的倨傲仍然不变,几位大人轮番审问她过她,提到宋圭逃跑的事情,她似乎并不感到意外,相反她冷笑着望着审问他的大 人:“我爹逃跑一事,几位大人不好好审问当日看押的大人,竟然来质问我,一直久居深宫,如何得知?真是笑话?”
言毕,她便什么也不肯说。
这样的态度倒是我心中疑虑横生,连诧异之色都懒得伪装,怕是宋心瑶真是直到此事。一想到听禀报的侍从来说,那日法场极为混乱,一批匈奴人极其暴动的上前扰民同侍从发生争执,就是在混乱中,宋圭才被人劫走。
思绪中又浮现他们的话语,不由,我心生怒气,紧紧攥紧了手,宋圭的事情始终是我大意了,不管他逃离京城同匈奴有什么勾当,如今,我定要早准备才好!
军需,财物,军队,无论是哪一样,在这样时局紧迫的关头,这些必然要时刻准备着。
然而制造弓箭和长刀的命令一下,军需部的司造营大人却传来一个噩耗。
京中的铁矿存料不足,需各地周转材料,如此一来,定要月余时间才能送至京城,或传令于各州县杂造局,可依旧不能在最短时间铸造大量的兵器。
我听后,心中不由的一惊,连声质问:“库房财物登记是谁由谁接手的?”
司 造大人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这才跪在地上同我求情道:“当初臣下令制作十字弩之际,奔走邻近州县筹集材料,同僚冯大人主动提出帮臣分担,臣当时一时偷懒, 便将这物资储备的杂事临时转交了这位冯大人,后来宋太师因为贪污残害忠良被判刑,他也受了牵连,被规划成宋派革掉了官职,臣也是近日将这些记录翻上日程。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是臣失责,望圣上责罚!”
司造大人的话语刚落,我心中愤怒异常,一手挥开了身边案几上的书物!
好个宋圭,竟然入了狱还有这般的动作,莫非当初在狱中任由宰割的摸样是装出来的,不过就是为了让我失去防备之心。
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定要将赵国的底都查得清清楚楚才善罢甘休吗?
我 从书桌旁走出,大步走到司造大人面前,望着窗外翻滚的云层,冷着脸怒声道:“如此,朕便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此刻,你立即将军需处的财物轻点完毕,并 通知州县的杂造局,将铸造武器的事情布置下去,军器局的人手也要给朕盘查的清清楚楚,朕不想再看见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司造大人跪在地上,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才慎重的伏地道:“臣自知愧对秦将军的信任,辜负了圣上的信任,臣知臣的失责酿成大错,皇上仁善,给臣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臣,铭记在心。”
司造大人神色坚定,抬起了头,带着几分毅然之色向我做出承诺:“此番,臣一定不负皇上所望!”
元贞五十四年五月初五,京城中下了一场大雨。
乌云翻墨,皇城的上空被层层的乌云给笼罩住,闪电如游龙划破了京城上方的天空,耀眼的光明就像黑暗中令人叫嚣的刺亮,刺得人心惶惶。
因乌元被杀一事,匈奴的乌克老匹夫以此为借口,终于忍不住下了战书。
战争从中原西边的汉门关爆发,一触即燃,在汉门的一位军官送来消息之时,拉开了序幕。
京城中的骨都侯前来觐见,为乌克传话,他说:“匈奴的乌克大单于不醉心征战,匈奴的储君在中原被杀,大单于心中愤懑难当,如果中原的君王想要停止这场战争,请将赵国的公主奉上,便以中原以西的三个州城为聘礼,乌克大单于这就收回兵马!”
大殿上,骨都侯神色嚣张,神色傲然。
听完他此言,朝中的众臣个个愤懑难当,皆皆怒声道:“匈奴人如此猖狂,太子死因还未查明,便用兵器相交,还要割据我们中原的城池,实在嚣张,真当我大国无人了吗!”
群臣难得如此同仇敌忾,骨都侯听言,冷哼了一声,“各位大人可是要思虑好,等我们的乌克大单于攻上了京城,这可就不是一个公主三个州城能解决的事情了!”
我看着他这份嘴脸,冷声笑着道:“回去告诉你们的乌克大单于!这场战我们赵国应下了,我们等着你们匈奴公主带着你们匈奴的宝物来我中原和亲!”
轰隆一声,雷电交加,匈奴的使臣大笑着从殿中走了出去。
大雨像是迫不及待的从空中倾盆而落,急切的击打在汉白玉的地面,朝中的众臣这才了悟过来,想起刚刚自己的所言所语,有些忧心的开口道:
“皇上便真要同这些匈奴人开战吗?如今百姓好不容易安稳民生,这场战一打,恐怕!”
蒋太公叹息了一声道:“想不到时隔四十多年,老臣还能看见这场恶战,上次匈奴人战败,早就心存不甘,如今,匈奴太子的死不过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乌克大单于心如虎狼,就算是求和,也不过是一时的安稳,他们到底心存的,不过是吞并的中原的心思。”
蒋太公的话语刚落,众人皆保持了静默。
殿外的大雨倾盆,嘈杂急切,殿外的太极广场早就被雨帘遮住,只剩下了雨水交织的一幕雨帘,阻隔了殿内和殿外的世界。
风声在呼呼作响。
颜太傅立在我的身侧开口道:“战还尚存一线生机,如果不战,各位可曾忘记前朝的下场?匈奴恶贼向来不是好与相处之族!”
一位京中将领出列大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臣多年受皇恩,如今匈奴同我赵国开战,臣愿意以身出行,带兵出征,保我汉人子民,守我中原疆土。”
这 番热血沸腾的言语让我站起了身子,望着殿下下的众臣道朗声道:“匈奴贼人嚣张至极,我赵国男儿皆不是软弱之辈,且我中原泱泱大国,竟然要在匈奴蛮族这等心 胸狭隘之人中存活,这是什么道理!如今,匈奴既然邀战,我等便迎战,让这些外族蛮夷好好看看,我中原汉人文武兼备,不仅饱读诗书,上了战场手握刀剑,更是 英勇刚强!”
“来人,飞鸽传书给汉门关的高将军,匈奴来战,我等死守边关!”
“臣领命!”
“兵部的王大人听命,此刻起连夜为汉门关运送军需,不得有误!”
“臣领命!”
作者有话要说:=
…萌萌小剧场之【】……
作者君:漠北的饭菜好吃吗?
沈佑V:还行。
作者君:漠北的女人好看吗?
沈佑V:还行。
作者君:→_→,我要告诉姑姑!
沈佑V:嗯,记得多提醒她,我在边关瞧不见她,你告诉她,她就能天天念叨我了!
作者君:。。。 。。。
☆、第74章
命令一个接着一个下达;尽管五月的暴雨还在继续;可是大雨中的京城却很忙碌。
同匈奴开战的消息在京城中传开后;百姓人人自危;在路上看见从使馆出入的匈奴人更是愤怒不已。即使边关的战乱常年不断;就连不谙政事的百姓也渐渐开始明白;这场战若是一开,想要收手;必须有个胜负之分。
高将军已经上了前线,战乱开端,朝中的大臣之中不免有几个亲匈奴的保和派,可是大势如此;京中的武官皆皆摩拳擦掌想要将这嚣张的匈奴人赶出境外,如此一来,朝中的局势还算稳固。
漠北的大旱终于有了成效,时隔一年,锦州山脉脚下的水车终于建成,锦州的州县大人快马加鞭送来了信件,他在信中提到,水库建成,寸土不生的土地终于冒出新芽,得知汉门关大战,锦州西面的玉门关地势险峻,北面的嘉峪关防守严固,定不会让匈奴狗有机可趁,望圣上安心。
这份信到我手中后,我翻看了好几遍,想到沈佑如今身在玉门,信中的玉门关三字不由让我倍感亲切,
然而边境送来的消息并不如锦州喜人。
南下的以西的群山一代,鲜卑和羌族的人蠢蠢欲动,他们很快同匈奴成为盟友,在西南的地区频频制造混乱。
此消息一旦传来,舅舅便派三河之地的将领前去支援。可这些外族狡猾之至,一旦赵军前往此地,他们便收了兵,躲入城门中在哨岗观望。一旦瞧见赵军撤离之际,便又大开城门,驾着马匹扛着弯刀杀入而来。
这般手法,像是刻意的困住赵国的军队,削弱赵军的实力。
大雨下了整整十五天日。
半个多月后,天气放晴,可汉门关却传来极为惨痛的消息。
汉门关惨败,高将军奋勇杀敌,死守汉门,最终战死在汉门的城门。
坐在高座上,等到这样惨痛的消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大殿下前来送达消息的军官身披风尘,盔甲上还沾染了未干的鲜血,他神情悲痛,还在诉说着高将军的惨状。
我静静的听着他的诉说,想着五日前,那意气风华的将军对我拱着手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臣多年受皇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