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少林禅机 >

第65章

少林禅机-第65章

小说: 少林禅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日,宇文述也常闻听朝中诸臣说起自己的这位小妻妹:无论是当年杨坚在外戍守,还是现今贵为太后之母、丞相夫人,凡在路上与朝中诸臣车马相遇之时,她从不让手下人抢道先行,即使别人按礼制品命应该给她让路的,她也常常再三礼让,坚持请对方先行。
  如今,留心观看七妹伽罗的言谈举止,再想想自己的连襟杨坚,其实无论是当年在太学读书时,还是后来在领兵打仗中,文经武纬俱非格外出众之辈。他能有今天,有如此广多的人缘相助,也多得益于这个七妹背后的鼎力相助!
  父亲宇文盛卧床逾月,最终不治而薨。临终前交代宇文述:今后,只要随国公、大丞相杨坚有用得着的地方,你当竭力效命!
  在父亲宇文盛的葬仪之上,宇文述见独孤伽罗竟和自家夫人独孤波罗一样的缞麻大丧,还和妻子一起帮着迎送朝廷诸公内眷时,心下越发涕泣感念了。
   。 想看书来

第三十四章 琴瑟和谐(2)
以往,在独孤家的诸多兄弟姐妹中,只因当年之事,兄弟姐妹们也很少和五姐家来往了。今见七妹伽罗一直在府上帮助料理丧事,兄弟姐妹各自接到伽罗的话,自然不敢怠慢,也相继先后赶来吊唁。
  四姐独孤毗罗是诸多兄弟姐妹中最后一个到府吊唁的。
  她和丈夫李昺带着嫡子李渊来到五姐家时,独孤家兄妹十数人,自父亲独孤信死后十几年来,独孤兄弟姐妹和侄甥辈,竟第一次在五姐家中聚齐了。
  说来,当年大姐、四姐、五姐,加上伽罗,七位姐妹中,这四位姐妹的交情算是最亲近的。多年不聚,如今乍然相逢,诸多往事一齐涌上心头,姐妹三人相扶相携,望望彼此已开始花白的头发,又想起早已作古的大姐,一时百感交集,三姐妹抱成一团,趁着丧事的悲情氛围,淋漓尽致地放声悲哭一通……
  当姐妹终于平复一些时,四姐独孤毗罗把站在杨勇、杨广和五姐的长子宇文化及等一群表兄表弟那边的儿子李渊悄悄叫来,拉到伽罗跟前。
  李渊叫了声“姨妈”,伽罗望着面前这位身着青色羽袍,头戴书帻的英俊少年,不觉愣了!即刻惊喜地问:“啊?这才几天不见,渊儿竟长这么高了?”
  李渊是四姐唯一的儿子。
  四姐的公爹唐国公李虎原是前朝大魏六柱国之一。他膝下有八个儿子,四姐夫李昺系李虎的嫡世子,因而得以袭嗣唐国公之爵,现任着安州刺史。
  只不知何故:当年六柱国之首、年纪最长的李虎,儿孙数十人中,除了李昺一人为嗣袭之外,竟再没有一人为朝廷三品官职,或是被爵封者。
  这里,虽有四姐的公爹李虎早逝,未曾赶上荫封子孙的机会,也有姐夫李昺兄弟数人中,一直未曾建下什么战功的缘故。
  而随国府却因杨忠父子两代征战杀伐,屡立奇功,杨坚的二弟便是在平齐之战中阵亡的。故而,杨坚的十几个兄弟子侄中,大多都得到了朝廷的荫封。就连杨忠的堂侄杨弘、杨雄二人,也因追随叔父南征北战,已被晋为二品开府之职。
  伽罗见少年李渊越发出脱得龙颐凤额,比起自己的几个儿子更秀外慧中、英气勃发,心下喜爱,一面拉着手儿问:“渊儿,眼下还在太学读书吗?”
  四姐毗罗抢着替李渊答道:“七妹,渊儿更喜欢的还是骑射武功。今年春上就跟他父亲南下安州奉孝去了。奉了朝廷诏敕,才随他父亲一同回京来忠城公府赴丧的。”
  这道诏敕,还是伽罗提醒杨坚诏发的。宇文盛既为朝廷勋臣,也算是长辈,主要原因还是借此抚恤五姐和五姐夫一番的。
  四姐还是当年那样的性情,快人快语:“七妹,我正愁呢,渊儿已是及笄之年,眼看又要娶亲了,至今却是功德未树,既没有一官半职,也未得先人荫封。我正想请七妹夫提携他一番呢。”
  伽罗望着李渊道:“我竟忘了,文武双全的渊儿还是一介白衣呢。哪天我领你到丞相府,先见见你姨父再说吧。”
  李渊忙深深地一揖,笑道:“渊儿全凭姨妈姨爹提携。”
  伽罗又问四姐:“媳妇儿定下了吗?”
  四姐毗罗笑道:“前几天,襄阳长公主在她家驸马府外面搭棚比射,为她小女选婿之事,七妹没听说吗?咱们家渊儿已被襄阳长公主招为女婿了。”
  伽罗隐约听说了此事,她想,真是皇家公主,招个女婿也要生出这般花花点子来!也觉得这个襄阳长公主实在有些轻率:也不论出身根底儿,也不管年纪长相,只是命人画了两个孔雀挂在楼阁之上,然后令每个求婚者各射两箭,射中孔雀正眼者,便许以婚事。听说,前去应射者数十人,唯李虎的孙子李渊连着两箭皆中而被选中。
  姐妹几人正在后厅侧室闲话之间,突听外面报说“大丞相杨坚驾到——”
  一时,就见院中凡有朝廷官职和爵位在身的吊唁者,俱都惶惶跑去迎接。
  待伽罗和姐妹们一齐来到外厅时,一身素服的杨坚早已趋步迈进灵棚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四章 琴瑟和谐(3)
杨坚此番到来,左右仪仗卫士假黄钺、帝王车辇、华盖羽旄,左右有众多的朝廷文武并内官宫监前后簇拥。杨坚代陛下和朝廷之意,慰问祭祀了一番逝者,又令相府司录、军司马高颎、郑译等奉上厚厚的丧仪,这才匆匆返回帝宫相府去了。
  大丞相亲临抚恤吊唁,五姐夫一家老少俱显得受宠若惊。
  伽罗在人后悄悄打量着众星捧月、气宇轩昂的夫君,不觉长吐了一口气!
  直等到葬仪完毕,伽罗才辞别五姐和五姐夫并诸位哥哥姐姐,乘车回到自家府上。
  人一到家,伽罗便感到有些眼花头晕的。这些日子,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内交诸事的忙乱,加上对相府夫君的挂牵,虽有诸多亲友子弟帮忙张罗,伽罗还是觉得身心俱疲。
  如此,一头倒下,直睡到日头偏西时分,才匆匆起身,招呼厨灶引火添水备料,要为夫君煨一锅八珍滋补汤送到宫里去。
  虽说掌管六宫的女儿丽华专门为丞相调派了几名御膳大夫,又为父亲配了诸多的御膳司士,专门照料夫君的饮食茶点等,然而伽罗总是不能放心。每天仍旧要亲自煨上一锅补汤,或是派人,或是干脆亲自带人送进宫去。
  来到丞相府,伽罗见短短几天里,夫君便明显憔悴了好些时,心下不觉疼惜难禁起来。因见他精神气色还算好,才略松了口气。
  杨坚见伽罗到来,暂时撂下奏折章表军报之类,来到内庭,与伽罗相顾而坐,一双明澈的眸子忘情地久久凝注着伽罗。
  这才分开几天!见夫君这般看着自己,伽罗一时竟有些羞涩的感觉。她绯红着脸儿,轻轻咬了嘴唇,一面亲自打开热气腾腾的汤锅,将汤盛到碗里,双手捧着,递到杨坚面前。
  杨坚接过汤碗,又放在一边,却一把攥住了伽罗的双手,贪婪地望着她的脸:“伽罗,一连多日不见,真是想你啊……白天忙碌时倒也罢了,千头万绪缠着,到了夜晚,有些事想不透,真想有你在身边随时相商……伽罗,不如,你也搬到相府来吧?”
  伽罗红了脸儿,低声道:“如今,你身边有那么多文经武纬的天下谋士佐僚,哪里还要我的主意?而且,众人也都住在相府。这些年里,朝中百官也就你一人不肯纳妾,别人私下里早不知把我说成夜叉还是妖精了。我若再留宿宫中,岂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呢!再说了,万事开头难,相府如今其实也是通夜灯火不熄,你一晚上也不过和衣而卧一两个时辰罢了,我在这里,反倒打扰你……”
  杨坚叹道:“虽属僚众多,有些事,却是不能与人相商的。而且,他们又怎么得似我的伽罗知冷知热呵?”
  伽罗道:“如今,府上也是天一亮,便有许多的客人等在门外了,也要有人照应的。我在府上,也便于结交各王公诸臣,顺便也可帮夫君察看收集些朝野诸事。如此,也好为夫君理政抚民通达一些实情。等过了这一段日子,我再好好陪你好吗?”
  杨坚一笑,抚着伽罗的脸疼惜地说:“好吧,就听你的。不过,府上的事,你也不可太过操劳。如今已有勇儿和广儿,还有一群兄弟侄子,他们都能帮你张罗事情了。还有圆通几位忠诚能干的家将,做事一向都稳妥可靠的。有些事能不自己亲手做的,只须交代他们就是了。你看,这才几天,一张脸儿已瘦了许多。”
  伽罗羞赧地一笑:“门外那么多的禁卫和属僚,小心有人偷看你呢!夫君,趁热先把汤喝了吧。”
  伽罗再次捧起汤碗。
  乘杨坚喝汤的当儿,伽罗一面就把在宇文盛葬礼上见到四姐的儿子李渊,以及李渊已被襄阳长公主比射招婿,伽罗已答应四姐,要为外甥主办婚事,并李渊眼下还是一介白衣的事,一一告诉了杨坚。
  杨坚道:“嗯,我看渊儿那孩子倒也稳重守诚,颇有武略。正好,我这里也要用人的,不如将他晋为司武大夫,负责戍卫掖廷好了。”
  伽罗忙说:“夫君受命于危难,此时决不可先格外晋迁自家子弟。司武大夫之职过于显赫了,我看,不拘先放在哪里历练一番再说吧。若他果是堪造之材,又声德过人,忠节诚信,再重用也不迟。”
   。 想看书来

第三十四章 琴瑟和谐(4)
杨坚以为有理,想了想,又说:“那就先晋为正三品的千牛备身吧。这也合乎朝廷一向晋迁世族子弟的规矩。”
  伽罗点头道:“嗯,倒也是。亲卫、勋卫、翊卫之职,历来都是世家白衣子弟入仕的进位之阶。而且,常侍身边左右的三卫武官,还是用自家子弟的好。五姐之子宇文化及眼下也是一介白衣,他虽不如李渊人品稳重,毕竟也是自家的孩子,若只晋迁渊儿一人,怕五姐和五姐夫心下失落,也一并晋为三品亲卫吧。不是为了提携亲故,只为五姐夫多年以来跟着他父亲经历沙场,武略骁锐,能征善战。将来,恐怕会有用得着他的时候。”
  杨坚以为如此更妥。
  夫妻二人说话的当儿,就见已有好几拨儿的人先后过来奏事或是呈送奏章。
  清知杨坚日理朝国军政万机,伽罗也不敢久耽,悄悄嘱咐了一番服侍的内官:后夜天凉,记得给丞相加衣加被等话,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外朝丞相府,往内廷走去。
  伽罗先来到太皇太后的圣德宫,觐见了太皇太后阿史那,奉上自家果园新摘的葡萄,闲话了一番后,这才来到皇太后杨丽华居住的弘圣宫。
  丽华一人在内殿读书,闻报母亲到来,急忙放下手中的《春秋左传》降阶迎出。又亲自搀母亲来到内室,吩咐宫人捧上南朝新贡的鲜荔枝,沏上新贡的龙井。
  伽罗见女儿丽华一身素服,一头乌发只拿一支锡钗别着,别无装饰。脸上的神情和她的衣着装扮一样,俱是清静淡然。
  伽罗拿起女儿正读的《春秋左传》,略翻了一下,抚着书面说:“这些今古的志传表纪,我一向以为,虽可警醒后人,弘扬礼义,不过,倒也不必处处奉行。其实,各朝志传表纪的内容,多有前朝本朝后朝文人的个人好恶抑扬成分。或是有意删减隐匿,或是有意贬损讥赞,刻意张扬有之,渲染夸大有之。细究起来,往往不乏自相矛盾,或是自圆其说之嫌。”
  丽华点头称道:“我说呢,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