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少林禅机 >

第62章

少林禅机-第62章

小说: 少林禅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急忙拦住:“无礼!找个郎中看看就是了,没见陛下在此?”
  宣帝也非糊涂之人,心下自然明白,随国夫人一定是挂牵随国公,却也不说透,只道:“随国公,朕今天其实也就是想和随国公谈谈家事,放松心绪一番的,并无要紧,随国公先回府照顾夫人去吧,改日朕再召随国公进宫。”
  随国府的这一场祸事风波平息之后,朝廷之上,接着又有几位文武朝臣无端便被心烦意躁、胸腹灼闷的天元或是罢官,或是杖责。一时,就连四大辅官之首、驸马世家的大前疑尉迟迥也被天元疑惑有意排斥异己,一封诏书将其外放到相州去了。
  接着,又把位列四大辅官之末,大后丞的杨坚,代尉迟迥而晋迁为大前疑之职。
  一国之主的天元在理政治国、任用朝臣之上如此反复无常,伽罗和杨坚俱有了不祥预感:天元祖宗余泽渐涸,前世余德亦蚀尽,只怕恶孽满盈,必生奇祸。
  两人既已勘破世事,便开始思量,眼下无论顾虑伴君如虎之险,还是忧惧王权动荡之祸,应该仍旧远离朝廷京畿、外戍一方,方是避祸全身的上上策……
  杨坚邀郑译来府上小客厅相商未来。杨坚与郑译抵膝握手,诚心相诉:“贤弟,你我兄弟相知相敬数十载,贤弟面前,无须讳言:你我效忠周室,可谓备展诚节!然多年以来却屡遭猜忌陷害,每每念及,颇是寒心!为臣若此,情何以赖?我近日旁观,天元相寿恐殆不久!眼下朝廷已无固本之基。尉迟迥贵为勋戚,叔侄拥兵数十州,社稷一旦有难,必先起乱。司马消难反复无常之徒,却也自认非池中之物,朝廷一有异常,动变亦在俄顷之间……”
  “……据此种种,你我兄弟为保全身家之计,当以乱中守诚,静处待变为上。须眉丈夫若保疆为国,靖难救民,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绝无悔憾。然今仕途凶险,朝堂诡谲,兄既为后父,众目睽睽,稍有不测必首当其害!非是贪生,实为不值!为兄揣度,无论避嫌还是自保,还是暂离京师是非之地的好,烦请贤弟能在陛下面前斡旋成全。至于出藩方位,为兄对南方兵备谙熟,远戍南疆更合心意。”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三章 潜龙驭风(3)
郑译原以为杨坚乃陛下岳父,与陛下之间虽有误会,毕竟还是一家人。因而,平时诸多心事并不敢倾心相诉。没料到,杨坚对自己如此直抒胸臆,不觉也以实情相诉:“随国公一番话,竟使弟如醍醐灌顶!不独随国公有不测之虞,兄弟并朝廷内外诸官,其实人人俱有此虑,皆感时下进退维谷。弟这段日子如兄一样,也是辗转难眠、忧心忡忡。天元性情骤变,与往日非同一人,视文武百官甚至左右腹心,竟如家奴,杖责辱骂随心所欲。伴侍左右,战战兢兢,惶惧不可终日,唯恐变遭不测之祸。随国公离京出彀之计,实乃保全身家之上上策。随国公若能出京,弟也有一求:请偕弟一同前往,使弟也能暂避一时凶险,不知意下何如?”
  杨坚说:“若得贤弟为军前谋师,为兄可谓如虎添翼啊!”
  两人商定之后,郑译寻机奏禀宣帝:“陛下,江陵一带,自王轨、宇文亮服罪,兵备始嫌虚弱。南朝已知大周必定攻伐,故而已在长江南岸一带大肆打造舟船、操练水兵,欲先发制人,重新夺回江陵。江陵乃兵家重地,一旦失去,等于为南朝开了个大门。请陛下引起警觉,对南方加强兵备。”
  宣帝闻言果然大吃一惊,急忙询问:“以郑大夫之见,朕增派谁前往戍备,可保无虞?”
  郑译道:“于翼年岁已大,韦孝宽虽一向忠勇,与陛下却少有旧恩。若论武略又一向效命陛下者,臣以为当属随国公。且随国公父子一向戍守南方,对南朝兵备民俗,并水师兵略一向详察谙熟,南朝若知朝廷诏随国公镇守江北,必不敢轻动。”
  宣帝点头深以为然。
  郑译又道:“陛下,臣往日因不谙军事,曾为他人轻蔑并连累陛下有吐谷浑无功而返之辱。至今也未有武功,陛下诏命随国公南戍,臣恳求陛下诏敕臣与随国公同行南下,使臣既可实习兵事,也可亲历战争,以武功服人心。如此,也不负陛下多年扶植之恩。”
  宣帝当即准奏并命内史下诏:以上柱国、大前疑、随国公杨坚为扬州总管并总揽诸州军事,守备异常,操练水军,筹备并统领伐陈诸军事,并诏沛国公、上大夫郑译随同监军……
  接诏后,伽罗忍着与夫君重新远离的忧伤,开始为夫君打点远戍的衣物行装并干粮日用等物。虽满腹惆怅,想到毕竟可以躲得意外灾祸时,暗暗松下一口气。
  没想到,刚刚接到诏任杨坚为扬州总管的第三天,随国府还未来得及为杨坚备齐诸多远行的杂物行装,一份新的诏书又发到随国公府来了。
  原来,这年仲夏刚到,天气便骤然酷热异常起来。身子有病的宣帝觉得宫中闷热难耐,便命左右备驾,赶到京郊的天兴宫避暑度夏。
  因路途暑热,途中又一路的颠簸之苦,车辇刚刚赶到天兴宫,宣帝便觉得喉咙肿痛,腹如刀绞。虽当即服了药汤,却是一点也不见缓轻。
  当晚,宣帝被病痛折腾了一夜,心下清知情形不对,第二天一大早,也不动声色,也不说何故,只令左右火速御驾还宫。
  众人也不敢询问原委,急忙打道返京。
  赶回帝宫时,已是入夜时分了。
  当晚,宣帝便气喘虚弱,腹如油浇,一夜大汗,淋漓不止……丽华见陛下病势沉重大非往日,一时也不敢惊动旁人,只令人悄悄传母亲进宫,商议救治之计。
  待宣帝醒来时,已是第二天黎明了,床前,丽华和随国夫人俱是一脸忧戚,旁边还有幼主阐儿和小公主娥英兄妹二人。
  此情此景,令宣帝乍然疑惑岁月又回到从前。
  他记得,从小到大,自己几番病苦之时,伽罗夫人都是像现在这样,和母后一起流泪心痛,一起为自己敷药煎药、拭汗喂汤……
  如今,连母后也顾不得自己,一人到山上享受清净去了。只有这位随国夫人仍旧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自己。
  宣帝望着面前的随国夫人,人明显见老了,还有几分的憔悴……
  

第三十三章 潜龙驭风(4)
此时,宣帝蓦然愧痛难当起来!自己几番伤夫人的心,可是她仍旧像以往一样,一直都是把自己当成她亲生儿子一般心痛照料……
  他料到,或许,自己的时日不会太久了。可是,眼前诸事竟还没来得及交代和托辅……
  此时,他已经开始感到自己病情危殆了。为了自己的病情不致外泄,造成朝廷动荡,使奸人乘隙,他命内官口传谕旨:即日起,诸多嫔妃中,只许丽华一人伴驾侍疾。
  丽华的恬淡和温柔,总能使心神燥热的宣帝感觉到一丝清凉和宁静。丽华的补疗药膳,似乎也有着某种神奇的功能。
  他不知道,这药膳竟是慧忍密授给皇后一人之法。
  眼下,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阐儿了:他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孩子啊!这大山般的重担,莫非真要骤然落在儿子那双稚嫩的肩膀上吗?
  然而,从前天到今天,遍视朝中文武百官,他竟无法认定,究竟哪一个人,既可安内靖外,又能忠心辅弼幼主,使大周江山帝祚安度危困得以延续?
  他也曾想到皇儿的岳父司马消难。可是,他早就听说,司马消难乃反复无常之人。他的远祖不正是三国魏晋时代篡魏自立的司马懿、司马昭吗?
  托辅于诸王?
  诸王一旦滋生夺重之心,篡位弑主,比他人更是名正言顺,事半功倍。当年,宇文护两番弑主,擅政十数年,噩梦令人至今记忆犹新,每念往事,仍是心有余悸!
  长孙览?于翼?还是尉迟迥?
  这些人,他似乎都没有理由放心。
  今天,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当他第一眼看到随国夫人时,他即刻认定了,自己最应该信任的那个人了。
  杨忠、杨坚父子三代数十人始终效命于大周。虽有百战之勋,却从未有过张扬倚势之嫌。从奸相擅政、岁月艰危那时,随国公夫妇便一直与父皇同仇敌忾、来往密切。否则,两家也不会结下儿女之亲。而且,杨家自汉朝以来,便以忠节孝义传家。这么多年来,他也亲眼目睹了随国公为人的稳练,为臣的忠良。随国夫人对自己更是始终如一地处处关爱呵护。
  最要紧的是,他相信自己的正妻杨丽华对自己的情分,对社稷的忠诚。
  可是,岳父却被自己一纸诏书外放到扬州去了。
  如今想来,除了母后和正妻丽华,如随国公夫妇这般,多少年来凡事总是与自己同甘共苦、荣毁与共者,这个世上,还有几人?
  诸王大臣之中,素有旧恩者,如郑译,虽为知交,也有谋略,却有贪欲之嫌;如于智,虽有忠诚,似有小人之形;诸王又难保有夺重之心;尉迟家族子侄数人掌管着东北十数州兵家要地,一旦有生变之心,连自己都难控制的,更何况幼主阐儿?
  唯有随国公,多年以来始终忠心辅佐,不仅知兵而且忠节,并一向德高望重!
  思来想去,此时,竟觉得满朝文武、诸王诸公中,只有随国公一人才算得自己最放心的一个了。
  望着正在一旁一边煎药、一边与天元皇后说话的随国夫人,宣帝有话要说。
  随国夫人来到榻前,俯身轻问:“陛下请吩咐臣妾。”
  “夫人……随国公,他,离开京城了吗?”
  “回禀陛下,臣妾正在为他收拾行装,后天是个出行的日子,后天一早动身赶往扬州任上。”
  “夫人,朕这些日子不仅伤了随国公夫妇,也伤了丽华。夫人……还怨朕吗?”
  伽罗顿然落下泪来:“陛下说哪里的话。别人不知,臣妾却是最清楚的,臣妾一直看着陛下从小到大的,陛下性情何其温良谦和?陛下不过还是因当年被小人戕害,疑为遇毒而引发的五内虚热,致使郁躁难耐罢了。臣妾心痛尚且不及,哪里来的怨恨……”伽罗哽咽难言了。
  宣帝点点头:“夫人说得有理。其实,朕也不记得往日曾有过什么躁怒发作啊?”
  沉吟了片刻,又道:“夫人,如果夫人和随国公还念及朕的情分,朕想请夫人转告,请随国公依旧还是留在京城吧。朕身边其实也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朕想请随国公进宫,商议一下身后诸事……”
  

第三十三章 潜龙驭风(5)
伽罗忙道:“陛下,陛下不过还是旧病复发罢了。臣妾进宫时,随国公已亲自去接神医僧垣了。陛下往日常用他的药,一向都是极有效验的,陛下要安心养病。若陛下需要臣妾的夫君仍旧留在京城,他当然更乐意留在陛下身边效力!”
  宣帝见随国夫人如此明理,当即便强撑着,命人去叫小御正刘昉、内史颜之仪两个值守官来见,并命二人即刻拟诏传旨:“诏大前疑、上柱国、扬州总管、随国公杨坚暂停南任,即刻入宫侍疾。”
  伽罗在宫中帮助丽华服侍宣帝,因见宣帝病情危急,便命人出宫送信:请杨坚火速寻神医僧垣进宫救治。
  诏书发到随国府时,杨坚已前往寻找神医僧垣去了。两位内官一点儿不敢怠慢,急忙出城前往姚僧垣府上,寻找杨坚。
  杨坚踏进僧垣院门时,两个药童正翻晒草药,只觉得一股子药香之气扑面而来。抬眼望去,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