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两汉往事 >

第79章

两汉往事-第79章

小说: 两汉往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他不明白,绝情有些时候反而是机会。就周勃的性格,离开也许是一件好事。

    看过央视《汉武大帝》那部电视剧的人可能会对我上边描述的这段场景有些熟悉。在那部电视剧中,周勃的扮演者是周亚夫,陈平的扮演者是窦婴。

    之所以说周亚夫和窦婴是剧情的扮演者,是因为这件事上根本就没发生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敬请相信,周亚夫就算再不济,也不会对老爹当年的难堪一无所闻。只能说,那部电视剧篡改,或者借用了这段史料,让本来发生在老爹身上的事情,安排到了儿子身上。

    周勃离开后,陈平成了唯一的丞相。

    也许有人会纳闷,陈平和周勃都是实力派人物,在群臣中的影响力都很大,为何周勃被赶出了朝堂,而陈平却被留了下来?

    事实上,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它的道理的。陈平能安安稳稳地待在相位上,有很多因素在里边。

    首先,陈平很有眼色。刘恒称帝后,陈平降低身段,主动示好,没干一件过火的事情。并且还对主动将身份落了半格,把丞相的位置让给了周勃,自己屈居副职。应该说,刘恒对他是颇有好感的。

    其二,陈平很会来事。刘恒进京后,陈平不仅在刘恒跟前讨好,更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下了不少功夫,那个人就是薄姬,刘恒的老娘。刘恒是个孝顺儿子,只要老娘高兴,他就高兴。陈平的表现,让刘恒很是满意。

    其三,陈平远离军权。这些年来他一直待在丞相的位置上,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分寸把握的很好。更重要的是,他在军队里边的影响力很小,说白了,单靠他的实力,组织百八十人的游行队伍可能还可以,叫让他领兵造反,似乎是在难为他。刘恒虽然对他有戒心,但远没周勃那么严重。

    其四,陈平救过刘恒的命。当初吕雉让刘恒搬家,陈平及时站出来打圆场,最终让刘恒安安稳稳地过了这么年。仅凭这一点,刘恒就不会太难为他。

    由此可见,圆滑还真是一种本事。

    不管怎么说,周勃被赶走了,陈平却被留了下来,相似的功绩不同的命运。所有的一切,都和性格有关。

    事实上,陈平也没惬意多长时间。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78年,陈平走到生命的尽头,病死长安。

    这个人阴招连连,扳掉所有对手而自己却能屹立不倒;这个人玲珑油滑,剿灭了吕氏还落了个善终;这个人机变百出,安定了刘家也赢得了荣耀。与任何人争,最终都是他赢。这个人的智商,不是一般高。

    然而,他却是道家子弟。记得那个智商同样很高的张良也是这种身份。

    如果有人认为道家学说全是教育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那是可以直接否定的,因为陈平和张良就是明显的反例。

    如果有人说自己没在道家学说中学到机谋权变,只能说你的智商不够高,或者是你没认真学。
第十四章初登大宝—第九节 周勃的短板(一
    在这段时间里,惬意的人有很多,但不好受的人也不少,前边提到的刘襄、刘章、刘兴居以及审食其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关于这几个人,前边已均做过介绍,在此就不再复述了。

    我现在要介绍的这个人算是个实实在在的牛人——周勃。可以说,没有这个人,刘恒就不可能上位。然而,他痛苦的日子也来临了。

    周勃是有过人之处的,他最大的才能是在战场上。他几乎参加了秦末汉初的所有军事行动,推翻秦国、楚汉争锋、平定内乱、防御匈奴……无论在那个阶段,他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战场上,这个人沉着稳重、自成章法,对战局的把握和判断上更异于常人。就如白登之围时,这位老兄带着步兵去和匈奴骑兵对阵,硬是把冒顿骚扰的焦头烂额,为刘邦的顺利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得不承认,周勃很有一套。因此,他在军中的威信非常高。

    并且这个人比较耿直,言语不多,不太会拐弯抹角地忽悠人。所以一直没被刘邦列为重点怀疑对象。

    性格耿直且能力超群,很得刘邦赏识,甚至刘老大在临死前还送给他一个评语:安刘氏必勃也。

    周勃的确不负刘邦重托,和吕氏的这场拉锯中,周**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他的优势在于其耿直的性格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其短板也恰恰与这两个方面有莫大的关系。

    民国时有个叫李宗吾的人曾写了一本《厚黑学》的书,虽然观点有些偏激,但不得不承认,还是颇有些道理的。朝堂上明争暗斗,绝不像战场上那么敌我分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通常情况下老实耿直的人是站不住脚的,其结局也会很惨。

    周勃早出生了两千年,没机会聆听李宗吾的高论,自然搞政治的水平就有些让人不敢恭维,因此他是要吃亏的。

    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周勃在吕雉手下都能安安稳稳地混过来,到了刘恒手下竟然要吃亏,太不科学了吧?

    事实上,很多事情科学是解释不清的。不过我们可以试着去探寻个中的缘由。

    周勃虽然性格耿直,但并不傻,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也颇晓得陈平在这方面的水平。因此,吕雉在世时,他逢事先观察陈平的举措,依葫芦画瓢,做的有模有样。也就是说,在那段时间,他打出的牌,完全按照陈平的章法在做。也正因为他两个人的联合,才在最终把吕家逼上了绝路。

    灭掉吕家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有些飘飘然。他自认为有功于朝廷,有功于刘恒,因此,他把陈平抛过了一边,开始按自己的套路出牌了。然而事实证明,他一连走了几步臭棋。

    他的第一步棋就是迎接刘恒进京时要求单独进言。这个举措要说也不能算错,而问题就出在宋昌横杀出来毫不客气地替刘恒拒绝了这个要求。

    宋昌的这个行为,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不给人面子。如果遇到火气大点的仁兄,一时三刻就能干场架。

    事实上,周勃也的确表现出了他的不满,他的具体表现是“固请”。在这一件小事上,周勃和宋昌俩人是出现过一段僵持的。

    而不幸的是,刘恒信任宋昌,而根本不愿意卖周勃的帐。也就是说,周勃这次行为,让刘恒暗生不满。

    周勃搞政治的水平很一般,而刘恒却是无师自通的高手,他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不爽。

    虽然刘恒没有把不爽表现出来,但实实在在地做了出来。刘恒进宫后,当晚连下了四道诏令,其中有一道是下给周勃的:诛杀少帝刘弘等人。

    说实话,这是一顶不折不扣的黑锅,谁要是干了这件事,以后想在各方势力中摇摆就再也不可能了。

    有些事情能干不能说,但还有些事情能说不能干,但至于哪些事情能说,哪些事情能干,这就需要一些智慧。可以试想,能动手干掉老领导的人,还有谁敢和你套近乎?更何况朝堂上还有一些人,对刘弘是有一些感情的,无论是出于怜悯还是出于其他什么因素,但不管怎么说,他的死绝不会所有人都举手认可。

    然而,周勃想都没想,就着手把这件事给办了。由此可见,周勃还是有些背锅精神的。

    自从周勃干完这件事情后,很多人对他的态度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变化最多的还是在军队内部。

    这件事对周勃的影响很不好,但对刘恒却很有利。刘恒能顺利掌握军权,和周勃的尴尬是密不可分的。

    至此,刘恒手中的筹码愈来愈多,而周勃却愈来愈少,实力的天平开始倾向于刘恒。

    但纵然如此,刘恒对他还是很不放心。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很会打仗,并在军队中的威信太高。

    在我们的身边会有这么一种人,你无需给他权利,他都能凭借自己的威信和实力赢得很多人的支持,给你闹出很大的动静。周勃就属于这一类人。

    对他这种人,刘恒是不会放过他的。刘恒虽然比较厚道,但如果一旦威胁到自己的权威,那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收拾掉。在这一点上,他和刘邦、吕雉是不无二致的。

    基于这个背景因素,刘恒下来一步极其成功的一步棋:迁周勃为丞相。

    丞相是什么角色,我在前边介绍过,权力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至于大到什么程度,后世的霍光、曹操、张居正等都很有心得;至于小到什么程度,吕雉在世时陈平深有感触。

    这个岗位地位很高、名分很大,谁要是能一不小心混到这个岗位上,肯定是老坟冒青烟了。

    在身份地位上看,周勃的职务算是升了,成了天字一号人物,是可喜可贺的。

    然而个中滋味只有周勃本人才深有体会。

    因为这个岗位有一个很大的软肋——远离军权。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混到霍光、曹操那种程度,这个岗位是没多大机会染指军权的。

    周勃这一辈子都和军队打交道,除了打架之外别的本事没有。现在让他去和群臣耍心机、斗嘴皮,简直是对他的一种折磨。

    也就是说,丞相这个岗位,对周勃而言,无疑等同于提前退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四章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
    新的惊喜在前边也已经介绍过,就是刘恒登基的第二年册立窦漪房为皇后。

    窦漪房上位后,终于可以名言正顺地派使者去清河县寻访家人。

    十三岁离家,二十七岁当皇后,鱼龙变化,只用了十四年。

    十四年,不算太短,但也不算太长。这期间,应该在她身上发生过很多事,但有限的史料已让我们无从探寻。仅留下一些残片断笺,供我们畅想和玩味。

    使者屁颠屁颠跑去清河,又屁颠屁颠跑了回来,给窦漪房带来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哥哥窦长君;另外还有两个不幸的消息:母亲早已病逝,弟弟窦少君五岁时即被人掠走贩卖。

    有句古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实践证明,这句话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针对什么样的人,都非常有用,窦漪房也不例外。

    穷了一辈子,都已化成灰的老爹老娘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因为他们都有了封号:安成侯、安成夫人。

    按理说,无论多么冠冕堂皇的封号,对老两口而言,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然而,这个很普通、很常规的事情,竟然收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

    穷人家的女儿竟然当上了皇后,死了多年的老爹娘也混了个封号,这真算得上是一大奇闻。既然是奇闻,自然就容易成为老百姓的谈资,谈论的多了传播范围也就广了。如此,引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失踪多年的窦少君。

    窦少君五岁即被人掠走,辗转被卖了十几家,流落宜阳为奴。此时的他实际上也只隐约记得自己曾姓窦,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