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王府的前世今生 >

第8章

王府的前世今生-第8章

小说: 王府的前世今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于1951年接办北京协和医院。1971年,医院曾改名为首都医院,1985年3月恢复“北京协和医院〃名称。如今,协和医院历经沧桑,声名远播,已是中国一流的综合医院,几经扩建,仍不能满足众多患者之需要。
  除去门口的两个卧狮外,豫亲王府今天已无其它遗迹可寻。值得一说的是,这对卧狮是北京清代所有王府门前唯一一对卧狮。历史的风云变幻,尘埃落定,豫亲王府不在了,只有当年府前的那一对石狮子依旧尽职尽责地匍卧在早已多次改换门庭的大门两侧。
  

第五章肃亲王府(1)
肃亲王府小档案
  出生时间:顺治年间
  出生地点:东城区正义路东侧
  始王:豪格
  末王:善耆
  著名人物:善耆、川岛芳子
  肃亲王家族命运多舛,始王豪格被多尔衮阴谋陷害,死得很惨。末代肃亲王在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中不知所措,最后,作为没落的满族贵族,面对觉醒的中华民族和摇摇欲坠的王朝黄昏,他放弃了复辟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却被他的女儿川岛芳子笃信,她和日寇一起躺在伪满洲国这张床上做着截然不同的梦。最后,川岛芳子的头被打碎了,复辟的梦醒了,清朝灭亡了。如今的肃亲王府门前的林荫道上每天车来车往,异常繁忙,并不久远的混乱历史酷似快要散尽的烟尘,肃亲王府在这烟尘中忙碌着,连跟往事说再见的闲工夫都没有。
  1。始王豪格——政治阴谋下的牺牲品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母为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父祖的严加管教使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骑射本领。初次征战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便立下战功,授贝勒。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豪格随伯父代善征讨扎噜特部,在战场上斩了扎噜特的贝勒鄂斋图。此外,豪格参加了几乎所有关外的对明战争。《清史稿》中有完整的记载:“天聪元年,败明兵于锦州,复率偏师卫塔山粮运。二年,偕济尔哈朗讨蒙古古固特塔布囊,诛之,收其众。三年十月,偕贝勒莽古尔泰等视通州渡口,师薄明都,豪格迎击宁、锦援兵于广渠门外,敌伏于右,豪格以所部当之,冲击至城壕,明兵大溃,偕岳托、萨哈璘围永平,克香河。六年,从伐察哈尔,移师入明边,略归化诸路。六月进和硕贝勒。”(《清史稿?列传六?诸王五?肃武亲王豪格》)。“三年九月,伐明,自董家口毁边墙入,败明兵于丰润。遂下山东,降高唐,略地至曹州,还下东光。又遣骑二千破明兵,克献县。四年四月,师还,赐马二、银万,复摄户部,复原封。又偕多铎败宁远兵,斩明将金国凤。五年六月,偕多尔衮屯田义州,刈锦州禾,克台九、小凌河西台二。明兵夜出袭镶蓝旗营,击败之。又击洪承畴杏山,偕多尔衮围锦州。坐离城远驻,复遣兵还家,降郡王。六年,再围锦州,击松山及山海关援兵,皆败之,获马五百馀。承畴将兵十三万援锦州,破其垒三。上至军,将驻高桥,豪格等恐敌约军夹攻,请改屯松山、杏山间。七年,松山明将夏承德密遣人请降,以其子舒为质,豪格遣左右翼夜梯城入,八旗兵继之,旦,克松山,获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斩官百馀、兵千六十有奇。进驻杏山,复偕济尔哈朗克塔山。叙功,复原封,赐鞍马一、蟒缎百。”(《清史稿?列传六?诸王五?肃武亲王豪格》)。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豪格因在言语上对多尔衮有所不敬,被削爵。十月,大封诸王,念其有功,恢复其爵位。顺治三年(1646年),豪格被任命为靖远大将军,率领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人开始征剿陕川。陕西守军“俱降,余溃走”,陕西平定。十一月,豪格率军从陕西进入四川,张献忠的部下川北保宁守将刘进忠得知清军到来的消息,率领所部兵马到汉中向豪格投降,表示愿为先导。豪格在百丈关(今四川旺苍以西)接受刘进忠投降。豪格命正黄旗鳌拜与刘进忠先行。在刘进忠引导下,豪格率领大军向川北进发,在凤凰山灭了张献忠的军队,豪格亲手弯弓搭箭射死张献忠,并乘胜前进。至四年(1647年)八月,豪格率军克遵义、夔州、茂州、荣昌、隆昌、富顺、内江、宝阳诸郡县,彻底剿灭大西军残部。至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四川平定,豪格班师回京。
  豪格平定西部,为清王朝立下了头等功勋,可等待他的却是悲惨的结局。回到北京后,顺治皇帝亲自为豪格接风,赐宴回府。可是豪格刚刚回府就被多尔衮派人牵入宗人府羁押,轮番审讯,无端地罗列出他在征西时克扣军饷、浮领军费、包庇部下等罪状,豪格想上书为自己辩解,可是他的折子根本出不了宗人府,又得知他的福晋居然被多尔衮招到摄政王府,日夜留住,豪格羞愤交加,后精神错乱,活活被气死在狱中。豪格死后,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豪格的一生功勋卓著,不逊于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然而最终却成了多尔衮政治阴谋下的牺牲品。
  

第五章肃亲王府(2)
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多尔衮意外身亡。八年(1651年),顺治皇帝亲政,掘了多尔衮的坟,鞭尸泄愤,为兄长豪格平反昭雪,恢复了他和硕肃亲王的爵位,立碑为他表功。此外,在多尔衮迫害豪格致死,并剔除他的党羽期间,顺治对于索尼、鳌拜坚贞不屈的表现非常赞赏,提升鳌拜为二等公爵,索尼为一等伯爵,领内大臣、总管内务府兼议政大臣。多尔衮死后,他身边的亲信大臣死的死,逐的逐,当初叛变的何洛会死得最惨,顺治和索尼、鳌拜等人对他恨之入骨,所以用特别残酷的明代锦衣卫的刑罚把他处死,全家抄杀。顺治十三年(1656年),豪格被追谥,成为清代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称“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庙。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共传10位王爵。
  值得一提的是,豪格之孙(第五子猛峨的第三子)延信,初封奉国将军,累官至都统。康熙五十九年(1794年),授平逆将军,率师平定西藏。
  2。肃亲王府的前世今生
  顺治年间建造的肃亲王府位于现在的东城区正义路东侧,历代袭王均以此为邸。从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上来看,当时肃亲王府称为“显亲王府”。在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神殿、后罩楼等。西面是花园,北面还有家庙。从图上看,王府基本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修建,并未逾制。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肃亲王世袭封号,从此就一直称呼为“肃亲王府”。
  顺治为豪格平反昭雪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末代肃亲王善耆,字艾堂,1898年继袭肃亲王爵。1902年任步军统领,管理工程巡捕事务。1907年任民政部尚书,对北京近代市政管理做出了一定贡献。
  因为肃亲王府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曾经要求将肃亲王府作为自己的使馆。但肃亲王府系“铁帽子”王府,当时负责谈判的恭亲王不敢轻易许诺,后几经交涉,法国才勉强同意将使馆建造在纯公府,肃亲王府暂时逃过一劫,但它还是没有逃过八国联军那次浩劫。1900年6月24日,肃亲王善耆携家人趁混乱逃离肃亲王府,与慈禧皇太后逃往西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当他随慈禧皇太后回到北京时,肃亲王府已经被八国联军烧毁,只存垣墙。肃亲王不得不在东城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今东四十四条西头路北)重新建造新王府,新府原为道光年间大学士宝兴宅,新府规模不大,仅由几个大的四合院组成。肃亲王在此建起两层楼房,安装了发电设备和自来水,还建造了法式客厅。新王府虽有二百多间,但已不是按照王府规制建造。新王府有寝室、书房和花园,在花园的最北侧还建有一座二层小楼,楼内装修完全按照法式风格布置,楼内建有发电机,屋内摆放有西洋定做的钢琴、洋床,连吊灯都是完全从欧洲进口的。
  民国后,肃亲王善耆离开北京前往旅顺居住,1922年病死在旅顺,终年57岁。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的新肃亲王府也于1947年被善耆十九子宪容和善耆长子宪章一起出面卖给了法国天主教作为神学院使用。1949年,新肃亲王府被政府没收,一部分被某公司改造后用来制造袜子,一部分成为居民
  住宅。
  3。末代肃亲王与汪精卫
  1905年,孙中山联合海外各派革命党组成同盟会,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推翻清王朝。1908年冬,同盟会已经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都相继失败,汪精卫是同盟会中无条件坚决支持孙中山的孙派骨干,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精卫主动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使党内党外的怀疑人士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
  信心。
  汪精卫组建了暗杀团,潜入京师,以开办照相馆作为掩饰,策划谋杀摄政王载沣。载沣的醇亲王府在后海北岸,每日上朝必经甘露胡同、鼓楼西大街、地安门大街,过景山至紫禁城。暗杀团原准备在鼓楼前的矮墙上投掷铁罐,但偏偏鼓楼大街改修马路,载沣改变了上朝的线路,几经周折,汪等人终于决定在王府附近的小石桥上(现已无存)埋炸药,接出一根引爆电线,人躲在桥北边的阴沟里用电发火引爆,炸死摄政王。然而,汪精卫的暗杀团是一群文弱书生,从未经过专业训练,毫无特种作战素质,他们用了整整3天时间,每天夜晚去埋设炸药,却无法埋好,最终被巡警发现,遭全体逮捕。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肃亲王府(3)
谋刺摄政王是大案,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审理此案。按照大清律令,谋刺摄政王应凌迟处死。但当时的清政府已穷途末路,为稳定民心,不敢轻易下手。由于清廷已经宣布预备立宪,1910年4月25日,清廷法部按照文明国家之法,开庭审理汪精卫行刺未遂案。当时统治阶层有两种争论:部分官僚包括摄政王自己在内,认为应该对他们判处死刑。
  但肃亲王却认为,在预备立宪期间,杀几个革命党人,无济于事,反而会使更多的革命党人铤而走险,革命党人行刺的目的就是玉石共焚、杀身成仁,他们早已作好“薪尽饭熟”的献身准备。杀了他们不仅不能吓倒那些不怕死的革命党人,反而会激发民众对清廷的憎恶和反感。为了“标榜立宪,缓和人心,并羁縻党人起见,不如从轻发落为佳”。
  预备立宪是清政府最后的挣扎——为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当时的人们已经不再信任清政府的各种花招,如果他们再屠杀革命党人,后果可能更加不堪设想。基于这些考虑,载沣同意了善耆的意见。1910年4月29日,清廷以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汪黄二人死罪,判处二人终身监禁。
  此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二十多个省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为了挽回颓势,急忙宣布开放党禁,释放###。1911年11月6日,清廷宣布释放汪精卫和黄复生,北京各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