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何处寻芳踪 >

第53章

何处寻芳踪-第53章

小说: 何处寻芳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子打算什么时候与夫人说?”
    净宣略一迟疑,才低声回道:“若是夫人身体还算好,一会儿我就把真相全都告诉她吧。”
    崔 嬷嬷有些犹豫,但并没说什么,认同地点点头,“老奴这就去碧云轩,让大家收拾东西准备搬走。”虽然净宣是倪家的外孙女,但终究不似倪家大娘子那般名正言 顺,而且,对碧云轩的人来说,国公府里住得并不自在,大家早就习惯了药王谷时的自由,被约束在府里头近一年,大家伙儿都快闷坏了。
    只不过,十几个人搬出府去,动静似乎有点大,外面的见了,可不定会传些什么话出来。
    “就说搬去庄子里小住吧。”净宣道:“我与大伯娘说一声,悄悄地出府,别闹出太大的动静。”至于当初进京时带来的东西,原本那就是倪家的,她也不打算带走。
    回到宣宁堂正房,刘氏果然已经醒了,气色看起来还不错,净宣给她诊过脉,点头笑道:“已经快大好了,祖母多歇歇,多喝点水就好。”
    王氏闻言立刻重重地吐了一口气,又道:“好好,媳妇这颗心总算会是落回肚子里了。”
    刘氏道:“早说了没什么大碍,不必把珊丫头叫回来,你偏不听,平白地害得她白跑一趟。”
    “怎么能说是白跑一趟,孙女原本就该回来看看您。”净宣柔声道,说话时又咬咬唇,面上难掩复杂之色,似有犹豫不决。
    刘氏见状,有些紧张地问:“怎么了?可是在宫里头受了欺负?皇后娘娘为难你了?”
    净宣赶紧摇头,抬头看了看刘氏,又看看屋里的其他人,犹豫半晌,终于道:“孙女有些事要与祖母说,还请您屏退左右。”
    王氏闻言连忙笑着起身,“我那边院子里还有些事——”
    “大伯娘请稍等。”净宣看着她的眼睛道:“大伯娘在也无妨。”
    王氏心里头忽地一颤,她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心中隐隐有些直觉,仿佛大娘子会说出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来。
    屋里的下人们纷纷退走,很快只剩刘氏、王氏和净宣三个,净宣也不再支支吾吾,表情平静地将自己的身份和来京城的目的一一告之。
    刘氏和王氏早已惊呆,待反应过来后,刘氏立刻抱住净宣嚎啕大哭起来,“我的儿啊……我的儿啊,你受苦了……”
    王氏也在一旁悄悄拭泪,半是心疼半是嗔怪地道:“你这孩子也真是的,这么多年怎么也不与府里头联系,你可不知道母亲为了你哭了多少回。”
    刘氏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抱住净宣不肯松开。
    祖孙三人哭了半晌,最后还是王氏将她们劝住了,“母亲莫要哭了,娘子回来可是件大好事,该去告诉国公爷一声才好。对了——”她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有些好奇地问:“那……大娘子去了哪里?”
    净宣自然不好提及倪家大娘子离家出走的事,只笑着道:“妹妹不习惯北边的气候,太婆婆便让她在江南住着。等着案子结了,便自会回京。”
    她嘴里这么说,心里头却是一点底也没有,表妹的脾气最是执拗倔强,她对倪家的心结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解得开的,净宣怀疑她根本就不会踏进国公府半步。
    “那害了你父母的凶手呢?”刘氏红着眼睛问:“可曾伏诛了?”
    “陛下已经着大理寺的方大人在追查了,左不过也就是这一两个月的工夫。”她想了想,还是决定稍稍透漏一些消息,省得她们蒙在鼓里被汝南王妃欺瞒,“已经查到是冯家和汝南王府联手所为,只是到底没有证据,方大人已经南下去找人证了。”
    “竟然是他们!”刘氏和王氏齐齐露出惊愕之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净 宣却不再细说,摇摇头道:“等案子结了才知道呢。”她与刘氏说了一会儿话,而后才开口提及打算回药王谷的事。结果,话还没说完,刘氏立刻救激动起来,一把 拽进净宣的胳膊,厉声道:“不行,绝对不行,你住在府里头不是好好的,到底有家里人在,多少能照顾些。若是回了南边儿,恐怕这辈子都难得再见几次面了。”
    净宣只是笑笑,表情十分平静,“外祖母,那毕竟是父亲的故乡,孙女自幼在药王谷长大,是师父悉心将我养育成人,而且,我早已习惯了轻松自在、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真让孙女整天闷在府里头,那才是真正难过呢。”
    “可你这样也不是一回事啊,让我怎么——”
    “对了,”净宣柔声打断刘氏的话,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她道:“当初为了帮我报仇,太婆婆将所有财物全都给了我,可真正算起来,哪里用得了那么多钱,所以太婆婆临终前又另写了一封遗书,将剩下的财物重新安排,还请外祖母过目。”
    王氏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动,一颗心也忍不住微微地跳起来。
    护国长公主把手底下的财产拢共分了五份,一份归公中,净宣报仇的钱也从这里头出,余下的四份分别给了国公爷夫妻、长房和二房的几个嫡子、三房大娘子以及净宣。
    护国长公主重嫡庶,所以大房得了利,王氏粗粗地算了算,落在他们这一房的财物少说也值三四万贯,虽说不占大头,可相比起之前的一无所有还是好太多了。至于两位娘子,得的多是南边的田庄和店铺,看护国长公主的意思,恐怕也是打算让她们留在秣陵了。


☆、第57章 
????虽然净宣把护国长公主的遗产交还给了倪家,但不论是刘氏还是王氏,都能感觉到她对倪家的疏远。王氏倒还罢了,她对净宣早就犯怵,心里头只恨不得离她越远越好,她主动要求回秣陵,王氏心里头高兴还来不及。唯有刘氏越想越难过,觉得倪家亏欠净宣母女太多,偏又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弥补,心中伤心,眼中流泪。
    出了这么大的事,自然要赶紧去禀告国公爷,不一会儿,镇国公便得了消息急匆匆地回了宣宁堂,进屋便问:“出什么事了?”
    净宣起身给镇国公行礼问安,却并没有要回答的意思,王氏见状,连忙上前柔声解释,很快便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给了镇国公听。
    镇国公面相生得威仪,在府里头也颇有些威慑,但对着净宣这个独自归京报仇的外孙女,他却无端地生出些无力之感,心里头微微发虚,浑不似在别的孙辈面前那般严肃威仪。
    净宣把东西给了镇国公府,心里便去了一件大事,说了一会儿话后便起身告辞。
    镇国公有些不自在地起了身,想开口叮嘱些什么,嘴巴却干得厉害,嗓子也有些哑,根本发不了声。
    “舅 妈送送你吧。”王氏亲切地道,拉着净宣的手一边往府门口走,一边热情地和她说着话。净宣提起碧云轩里下人们的去处,又道:“我已经吩咐她们在收拾东西了, 打算明天就搬出去,动静不会太大。虽然家父的案子正在查,但到底尚未结案,故此事不好节外生枝,还请舅母帮忙遮掩一二。”
    王氏连忙道:“你放心,这事儿也就我们几个知道,我连思琮都不会说,断不会传得人尽皆知……”她扶着净宣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咛不休,仿佛是个真正的热心长辈。
    “大姐姐。”刚过随园门,素彩忽然从门后的抄手游廊转了出来,又惊又喜地看着净宣,“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见丫鬟过来和我招呼一声,若不是正好在这里遇到你,岂不是就错过了。”
    净宣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是二妹妹啊,真是好巧。”她对倪家人本就没有多深的感情,更何况还是三房谢氏的女儿,不说素彩一番心机几乎写在脸上,便是冲着表妹看,她也不会对素彩太亲切。
    要知道,她那个大表妹的脾气可不是一般的执拗,而且是非分明,非白即黑,对谢氏又恨之入骨,若是被她晓得净宣与三房的两个娘子谈笑风生,回头立刻就能和她断绝往来。净宣可不愿因为这事儿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大表妹有了芥蒂。
    “夫人身体不适,大娘子听到了消息,特特地从宫里赶过来给夫人看病的。”王氏笑着解释道:“不过大娘子这会儿要回宫了。”
    素彩脸上顿时露出失望之色,低声喃喃,“竟然这么快就要走了么。”说话时,她人也走了近身,依依不舍地道:“我送大姐姐到门口。”
    王氏也看出了素彩讨好的意思,倒也没把她往外推,笑笑着道:“既然二娘有心,那就一起吧。”但她还是拉着净宣的手不松开,素彩走到净宣的另一侧,却不好再表现得更亲热了。
    净宣一路上都在与王氏夸赞思琮,直把王氏逗得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道:“那孩子其实调皮得很,尽是些小聪明,你可别往死里夸他,省得他晓得了,尾巴还不知要翘多高呢。”
    素彩安安静静地在一旁陪着,想插话又插不进,只睁大眼怯怯地看着净宣,仿佛想要靠近却又不敢。
    净宣左右就是不看她。
    到了府门口,马车尚未备好,太极殿的侍卫见净宣出来,赶紧上前来与她点点头,又问:“娘子这是要回去了?”
    净宣说了声“是”,那侍卫遂朝马夫招了招手,车夫赶紧赶着马车往府门口驶过来。净宣扶着珍珠的胳膊正欲上车,路上忽地岔过来一人一马,一时没留意路边的马车正在往前走,待发现时已经有些晚了,赶紧一勒缰绳,大喊了一声“吁——”。
    马儿前蹄腾空,就地弹跳了几下,险些将马背上的人甩下来。几个侍卫有些紧张,赶紧将净宣护住,余下的一个则上前去帮忙。待那马儿终于安定下来,那侍卫却认出了马背上的人来,不由得讶道:“你不是孟府的贺老六么?”
    “唐侍卫?”贺老六也认出了他,“你怎么在这里?”他说话时又朝路边镇国公府的匾额扫了一眼,再看看面前的人,立刻就猜到了净宣的身份,连忙下马,上前来向净宣行礼,“属下是孟府的管事贺林,因有急事去衙门禀告二爷,不想竟惊扰了大娘子,实在抱歉。”
    净宣连忙摇头道:“贺管事不必客气。这是——府里头出事了?”
    贺老六脸上立刻露出焦急之色,“小少爷不见了。”
    净宣闻言一怔,“是石头吗?”
    “可不是。”贺老六一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早上去了锐王府,与王府里的小少爷一起出了城去骑马,结果俩人都不见了。”
    石头和兜子?净宣的脸上顿时一凛,“没带护卫吗?”
    “带是带了,可就带了七八人,全都没了踪迹,家里头都快急死了。”
    七八个护卫连着两个孩子都不见了踪迹,不是石头他们太淘气跑得太远,那就是被人给掳走了。可无论是孟家的护卫,还是锐王府的人,都非寻常之辈,想要掳走他们决非易事。京畿附近,有谁敢这般放肆?
    净宣首先想到的就是汝南王府。
    “你 别耽误了,快去衙门给二爷报信吧。”净宣生怕误了他,赶紧把人给送走,自己却又陷入了沉思中。过了一会儿,她才朝身边的侍卫道:“眼下天儿还早,倒也不急 着回宫。还请唐侍卫先送我去悦己斋。我那铺子里的伙计倒还认得些人,虽然帮不上大忙,打听打听消息也是好的。”
    唐侍卫临出宫前得过叮嘱,让他一切听从净宣吩咐,闻言立刻道了声“是”。
    一 旁的素彩心跳得厉害,若是能帮忙找到失踪的两位小少爷,她多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