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刹那芳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晚风低语
作品相关 番外:花语
四月初,搁四川已经是暮春。但在北京,花事却刚刚开始。
芳华感到春风和阳光越来越和煦,想起了秦主任赠送的太阳花种子。
她在实验室里搜集了六七个用过的方便面桶,装上从院内花园里挖来的泥土,把种子洒了下去。这些个小花盆,随意摆在宿舍、实验室、病房办公室里,每天早上浇点水,从没施过肥。
一周后,小小的嫩芽就破土而出了。在京城那暖暖的阳光下,花芽长得很快。虽然开花还要一两个月呢,但是看着这片葱茏的充满希望的绿色,就让人觉得欣喜。
实验室的花盆是嘉辉给她照顾的,每天早上浇的是隔夜的苦丁茶茶水。不知怎的,这几盆的嫩叶比别处的要青翠茂密得多。
芳华不服气了:“你养细胞比我养得好也就罢了,怎么养花也是这样呢?太伤自尊了。”
嘉辉笑笑,见天色已晚,就打开窗户,将外面窗台上晒了一天太阳的几盆花搬了进来。都放好后,他才走到屋角的水槽旁,一边洗手一边说:“我比你用心罢了。”
然后,他走回桌旁。芳华把桌边小挂钩上挂着的小方巾递给他。
嘉辉一边擦手一边说:“知道太阳花的花语吗?”
“怎么?你还对这个感兴趣?你别告诉我,你还研究星座什么的啊?”
“那倒没有。就是有次无意中看到网上有介绍花语的,然后就记下了。”
“哦,那太阳花的花语是什么?”
嘉辉缓缓地说:“光明、热烈,和……”
芳华只听了开头就说:“嗯,不错,挺符合的。我喜欢这花语!”
嘉辉看着芳华的笑容,也微微一笑,心里补上一句:沉默的爱。
他又看看那稚嫩的花芽,不禁想:开得那么灿烂的花朵,却有这么内敛的花语,真是耐人寻味。
芳华忽然想起来了,一边珍而重之地打开那本Y教授的神书,一边状若不经意地说:“嗯,那个,你好像都没有给我送过花吧?”
嘉辉看着芳华那目不斜视装作在看书的样子,也正色地说:“嗯,真是不应该啊!”
芳华的嘴角缓缓地翘了起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嘉辉一边看着电脑,一边继续很认真严肃地说:“说吧,想要什么花?我可以每天送你一束。你就是想要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可以啊。”
芳华掌不住了,扑哧一笑:“天哪!你别吓我。我虽然喜欢花,但要是那么夸张的送法,我可受不了。还有,也没必要天天送。
其实,我不喜欢花店里卖的那些包扎成花束的花。因为她们看起来虽然好看,一时包装得也很风光,但是很快就会枯萎,被主人扔进垃圾堆去。看到这样的花儿,我总有种红颜薄命的感觉。
我喜欢那些栽种在花园里、花盆中的、泥土中的花,因为她们是脚踏实地的,自自然然地开放,自自然然地凋落。即使凋落了,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这样的花儿,我只会觉得她们不虚此生。”
嘉辉微微一笑:“我就知道你不是真的想收花,只是捉弄我罢了。”
芳华吐吐舌头:“你干嘛那么聪明?你就假装糊涂,让我捉弄捉弄好了嘛!”
嘉辉失笑;自己明明已经很配合地让你捉弄了啊!
他摇摇头不说话了,在网上搜索了起来,找到后叫芳华:“过来,看看这花儿,好看吗?”
芳华探头一看,不禁赞叹:“真好看。这是兰花吧?”
“嗯,这是兰花之王,卡特利亚兰。如果我要送,就送你一朵这花。”
芳华不禁走近点,再仔细看那几张图片上的花。花朵硕大,姿态优美,艳丽高贵,充满魅力。
她疑惑地说:“这花是好看,可是和我的气质一点不像啊。我这样的,大概也就像那什么小雏菊啦,小喇叭花之类的了。”
“呵呵,你这么想啊?好吧,卡特利亚兰的花语是——你很美,风韵华贵、出类拔萃。”说到这,嘉辉搂住芳华的腰,芳华便顺势坐在他腿上。
芳华品品这花语,摇摇头:“还是不像。只有罗曼丽那样的美女,才配得上这花。”
她又转头看看嘉辉光彩熠熠的眼睛,不禁笑了:“我觉得这卡特兰也挺适合你的呢。”
嘉辉一笑,轻轻刮了她的鼻子一下:“胡说八道,这花是最适合新娘佩戴的。”
“哦——”芳华明白了,再看看那美丽的花,不禁放软了身子,缩进嘉辉怀里,不说话了。
窗外吹来一阵风,将蓝色的百叶窗帘都吹得簌簌作响。
嘉辉抱紧芳华问:“冷不冷?我去把窗户关了。”
芳华摇头:“不用,通通风,挺好。”
她靠在嘉辉的怀里,一时间不想起来,于是就拿起专业书,头斜靠在嘉辉的肩膀上,悠闲地一页页翻起脑外手术图谱来。
嘉辉一手扶着芳华的头并轻轻抚摸着,另一手操作桌上的鼠标,继续浏览着网页。
忽然,他看到那卡特兰花的图片下有几句话,不禁轻轻地吟诵:
“比几千朵蔷薇,比几千朵金盏菊,比几亿朵康乃馨,
我宁希望,一朵卡特利亚……
和胸前插着一朵卡特利亚的你,一起漫步,……”
听到这儿,芳华早已被嘉辉温存舒缓的声音吸引,也抬起头看向电脑。
见到最后的那句诗,芳华不知不觉和他一起念道:
“——那正是我梦寐以求的。”
**************************************
作品相关 修文通知
近来老有读者说不喜欢男主,深受打击。
不过我承认自己一开始写文是写得挺生涩的,对男主什么描写都没有。
所以,抽空修了一下前文。请注意:情节完全没改变!没改变!
只是语言表述上,重新组织了一下,看上去应该比以前细腻丰富一点。
不想再看前文的老读者,可以不用担心。
另外,国殇后的那几章,也是写得极不在状态。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得走形了。所以也修了一下,148章修的多一些。另外,155章在发文后就修过一遍,可能有的读者没注意到。
以下是今天修文的主要章节:
52、气质(小修,就最后几句对话场景);
53、男主角(大修)
54、决赛(小修)
55、女足友谊赛(小修)
58、桃李春风一杯酒(修桃花山场景)
正文 一、时光倒流二十年
林芳华脑子里昏昏沉沉,她这样懵懵懂懂已经几个小时了。从她发现自己和二十年前的高三同班同学们一起坐在校车上,正在回家的路上的时候,她就糊涂了。
怎么回事呢?这是个梦吗?自己不是早就考上了大学,经过五年折磨人的医学院生涯,后来又到了个部队医院呆了六年,最后转业到地方的一个卫生学校当老师了吗?
难道是因为今年是自己的本命年,所以才会遇到这么诡异的事情吗?——前一刻还是在自己房间里上网看小说,累了就睡了;下一刻醒来竟然青春了二十年,变回了十六岁花季的自己,而且是刚刚高考结束正在从县城考场回家的路上。
惊讶、恐惧、兴奋、狐疑,林芳华不知自己心中是什么滋味。她一次次闭眼让自己静下心,甚至尝试睡着后再醒来,但每次睁开眼,周围的人和场景仍然是如看旧电影般熟悉又陌生、真实又遥远。
终于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到家了。林芳华父母的工作单位是一所高度保密的军工研究所,位于川北的茫茫群山之中。研究所自设了子弟学校,从小学部到高中部都有。
但是高考就必须到县城中学的考场去了,还好研究所和子弟校领导都对高考很重视,特别派专车接送学生,还在县城包下招待所,务必保证所有的孩子休息好、考试好。有很多家长还专门请假去陪考,不过车费食宿就要自理了。林芳华的妈妈孙玉敏也是陪考大军之一,不过她们已经先行一步搭地方交通车回家了。
当身心俱疲的林芳华到家时,孙玉敏早做好她最爱吃的菜等着她了。看到一向有晕车毛病的母亲顾不得休息而面露疲态、脸色苍白时,林芳华不禁惭愧当年的自己实在是太小、太不懂事了。整个高三时期,以好好学习为名,自己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贴身的内衣袜子都没洗过一次;甚至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还无理取闹、冲着妈妈大声吼叫发泄。
啊,当年的自己真是不孝啊!不就是考个大学吗,还真当是考状元啊?其实,芳华的父母都是wenge前毕业的名牌大学生,在国防科研战线默默奉献二十多年的高级知识分子,竟然还要对一个小小的高中生忍气吞声、摧眉折腰。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想到这些,林芳华扶着妈妈坐下说:“妈,您累了吧?先歇着。我这下也考完了,以后家里的活儿也该我来干了。您今后下班回来就等着吃现成的吧!”
孙玉敏有点诧异地看着女儿,似乎不太相信这是那个一贯娇纵任性的女儿说出来的话。也许女儿真是长大了。
她端起碗筷,一边不慌不忙地吃着,一边说:“行了,要干活也不急在现在。这两天你都在考试,我一直没敢问你考的怎么样。你不是每次模拟考试自己估分都挺准的吗,这次来真的了,你估的分数是多少啊?”看向女儿的目光中带着忐忑不安、也带着希冀。
林芳华沉默了一下。虽然过了二十年,她还是记得自己的高考分数的,自己当年的估分也是误差不到五分的。这一年的高考是在考完试后再报志愿的,准确的估分对于报志愿当然是意义重大。不过,自已还是要报和当年一样的志愿——本省最著名的医科大学、西南地区的医学翘楚,华西医大吗?
抬头看到母亲的目光,林芳华心中一动、还是平静地说道:“525分吧,上下波动不超过5分。”
孙玉敏登时神色一松,吃饭的动作也轻快起来:“哦,不好不坏,基本是正常发挥了!走普通本科绝对没问题,重点线也是过了。就是把握不是太高,这志愿可得好好填了!你爸虽然出差不在家,但是之前呢,我们商量过,最好是报华西医大!况且,去年华西医大的副校长带着学生来我们这里社会实践,看我们这里这么艰苦,就和所领导还有你们学校于校长都承诺过,只要是我们这里孩子的高考分数上线了,他们学校一定收人!这事怕影响你们复习,只是在家长会上说过。你要是真考525,还是报西华医大最保险……”
林芳华微微一笑,果然历史还是重演了。
本来这个研究所的子弟受父母的影响都重理轻文,几年来清一色都是报理科,而且基本上是物理、电子、机械、通讯等专业,不要说文科的中文历史地理系,就是报师范的数学系物理系的都比较少。
但是自己却没有遗传到父母的数理化细胞,从小重文轻理,高考成绩完全是语文、英语、生物这些文科性质的科目考的比较好而把分数拉起来的。至于为什么不选择考文科?那是因为这只是个子弟学校,不象地方上的那些重点中学有完善的高考体系。学校的高三根本就没有分文理科。还是几年后,几个研究所搬出大山沟、在合并后新建的科技城中学才完善了文理科分科制度,以后的子弟才考出了许多文科生。
说起来,当年父母还是充分考虑到了自己的特点,选择了名为理科、但其实文科色彩浓郁的医学(毕竟医科有很多要背诵的东西)为专业,也选择了最有把握的学校为第一志愿。
当年,自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