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遂缘追逐 >

第39章

遂缘追逐-第39章

小说: 遂缘追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优点大于缺点,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有时会忘记曾经说过的话,或者叫小小的承诺,比如,大二竞选班长时,发言说,跟着超哥混,吃喝不用问。他很顺利的当选班长,可是,最起码作为我个人来讲,有时好像吃喝都愁的。当然这是个玩笑,但是玩笑之中足以看出张超同学的“尖牙利齿”和个人魅力。

  大学已过三年,很多事情成为过眼浮云,偶尔会想起,得到的是我们的成长,当初的小男生张超同学已经荣升为小男人。随着阅历与磨难的增加,心态变得成熟,不知还会不会在吃晚饭前讨论去哪学习,吃饭时却变成了去哪上会小网,吃饭后直奔网吧。

  把感情放在第二方面,是因为我曾经读过他与他曾经的她之间的《心语录》(好像叫这个名字,记错了不要怪我啊),厚厚的一本,有情书,有对话,有相互相思时的想念,虽然无序却不杂乱,情书并不肉麻却道出了深爱,对话既记录了想念时的电话通话也有小吵小闹的温馨,思念之情不必说了;谁没有过呢。

  在这本《心语录》里,我看到了张超的另一部分,原来还是多愁善感的人,高中时就懂得我们不太明白的世界。他可以毫无掩饰的表示出自己的想法而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可以用旁人看来很傻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这份勇气,这份不在乎是令人敬佩的。

  大学里,亲身见证了他的另一个开始,恋爱时的表现让我不得不感慨,原来很多人眼中的崇拜对象也是个普通人,热恋中的傻气与幸福的感觉并存着。这个喜欢苏轼的同学天生是个浪漫的情人。但是作为局外人不满的一点是,有一次他女友,当然,也是我弟妹过生日,为了给她一个惊喜与浪漫,竟然把大病卧床的大哥我给早早的叫起来准备东西,装饰房间。不得不让我再次感慨一番,这小子真是重色轻友啊。

  关于友情,让我不夸都不行啊,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超哥说“夸的时候低调点”,我就根据这一指导方针,用几个词表达一下吧,有情有义,直爽,乐于助人,珍惜,精心维护,以人为先。

  作为兄弟,感觉有很多话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很多次下笔写了这篇文章就是因为怕写不好这个,一直往后推迟,自己认为情到深处不必言,一言概之,这份兄弟情我会珍惜。同样作为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又同样来自徐州,我们的生活有这太多的共同之处。大学三年,虽说不能用“心有灵犀”这么暧昧的不正常的词语来形容,但是相互间的理解确实已经达到了非一般的地步。有时相互之间想表达的只要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作为男人,同时作为兄弟,你诉以衷肠,我陪你流泪,不必多说没这份情谊一直会在。

  作为领导者,张超有说不尽的个人魅力,其魅力来自那份自信,那份坚持以及口才与文采,他有足够的能力与力量调动你去尽心做一件事情,即使他交给别人或下属的事情做得不及时或达不到标准,他都会以身作则的来完成或完善这件事情。在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尽力完成这些事情,因为大家信“超哥”。这样一个有着一点个人中心主义与推崇*与权力下放的人以后必将是个最成功的领导者。

  在大学中的工作中用了共事,可能不太准确,但是在很多的场合一起合作了很多的事情,小到在班级课堂上的分组活动,到最令我们满意与骄傲的618经济学社的创建与成功,亲眼目睹了张超为了社团申请材料是怎么在千书万卷中翻阅着参考资料,又是怎么在被自己学院领导拒绝后一次次据理陈辩的,在炎热的季节里怎么一次次折返各个部门的。那份坚毅与决心是我从未见到的,反观自己与他相比,做的只能用屈指可数形容。

  在社团将近一年的合作中,作为共事者也作为大哥,曾经泼过很多冷水给这个偶尔爱冲动的会长大人,也许换种眼光来说那是一种豪情,是别的领导者没有的,也是这种豪情才能团结了社团的人来尽心尽力付出,换来了618经济学社仅仅创建一年的时间就得到了两个比较有分量的荣誉——校“十佳”社团、校“十佳”活动。这在其他社团是不曾有的经历。如今,他已经借着这个社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这是他应得的。

  在这里,不得不感谢他,带给了我很多值得回忆的经历,也是我的大学生活丰富了很多。现在虽然不再在一起,但是相信以他的魅力与能力,展翅腾飞是必然的。在这里,首先祝他马到成功。

  小结:因为很多因素,这篇文章很晚才完成,其中有时间问题,也有个人因素,虽然在工作,但在工作中也会想这篇文章如何下笔,如何能把这么熟悉的人用语言描绘出来。几次下笔都停了下来,继续思考。字数远远没达到自己的标准,也没达到超哥的标准。很多话没能表达出来,但是我想应该把自己了解的张超,大概的表达了出来。最后再次借此宝地,祝超哥的书能够成功出版,同时也祝他能考上自己喜欢的研究生。

  印象八  韩敏懿  

  记得初次见张超是在峻峰的生日酒席上,其实那天不是很放得开,一桌全是学生会的,我成了“另类”,期间多次偷瞄了那个个子不是很高,瘦瘦的被他们称为老大的男生,觉得很是一般,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也就自动被我屏蔽了。

  再次见到他,应该是在金审小门口,那天下雨,他要送几个人去徐州,没有打伞,看到我很热情的向我挥手,“美丽”从他嘴里蹦了出来,我先是一愣,心想,咦,他怎么还记得我,还知道我这个传播度不是很高的名字。停下来和他乱扯了几句,开始慢慢对这个瘦瘦的男生有了点印象,也就零零点点的。

  真正开始频繁的听到张超这个名字是在宣布张超要来社联做主席以后。其实我早就知道张超要过来了,当时觉得既惊讶但又在预料之内。第一次见他走进社联办公室,觉得除了长相还一如既往WS以外,从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以前校会盛传的WS风格,难道要转型?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也会害羞。

  通过工作的原因,和他接触越来越多,记得以前每次工作到很晚,和他一起回去,在路上其实我们真的没什么话说,大概是因为彼此性格都比较内向吧。就这样一路默默的走到宿舍门口,互道晚安,转身离开的。

  我也忘了什么时候开始和他慢慢熟络起来的,但是通过和JY的一次采访,对张超有了新的认识,也是转折性的认识。但是是因为会长课堂第一期需要通过从嘉宾身边的人来更多的知道些关于嘉宾的事情,为活动的正式访谈做准备。记得那天张超很想JY来接受采访,但是自己又不好意思说,于是让我打电话给JY,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她同意过来接受采访。在约定的时间里,我带着几个娃到了泡泡吧门口,简单的说明情况以后便让那几个娃开始采访(那天主要是他们采访,我只是去看看他们问的问题的深度什么的),从他们的交流中,张超的不为我知的那一面渐渐在我脑海里形成;不知不觉被他的那种莫名的乐观,豁达,坚强打动了,就在那一天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也就和常年屹立在美国纽约港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一般高了。

  其实他是一个走在街上就会淹没在人群中的人,外表看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如果说WS算一个特点的话,我收回前面那句话),但是他就有一种感染力,不管是你的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他都能用他特有的感染力去感染你,让你觉得哪些困难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他总有办法让你觉得心里舒服些,这大概也是他为什么能迷死万千少女的原因之一吧。

  他决定要考研了,可能以后呆在一起的时间会变得很少很少,其实现在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以后的做打算了,以后聚在一起的时间会很少,我不喜欢和人说再见,讨厌离别。但是我知道人生就是这样,遇见,分离,再遇见,再分离。你有你自己的梦,我相信以后你的人生一定很精彩,不管你最后的选择是什么,我只想说一句:“哥,加油!”

  印象九  周颖滢 

  为了一个承诺,一个信念,他可以付出很多。追梦,似乎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记得他说过,大学第一次做社会实践,只有一个人,为了一句话“张超也是个大学生了,也可以通过自己为这做些什么了。”(原文忘记了)于是,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调查问卷,走访当地情况,分析调研数据,撰写修改论文。而这大量工作的完成,仅仅只靠他一个人,全凭一个人的毅力在坚持着。最后的结果令人欣喜,但是我想,即使他的论文没有在省内获奖,他的心也是饱满的。

  从建立618,追梦就不在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追梦的路上有了朋友的陪伴,他也便不在孤单。对社团什么都不了解,到2年把社团带到校十佳,并不是件易事。从莽撞的来到团委书记办公室,傻傻的说我要成立一个社团,到带着一大群同样追梦的孩子,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展开调研。追梦,需要的就是勇气和毅力。而他,似乎从来不缺少这两样东西。

  从科协,转阵学生会,再转阵社联,终于在社联安营扎寨,也终于让我有幸认识了这样一个追梦的人。每个人都会有梦想,在社联,他似乎点燃了一群人追梦的火花。从创业菁英人才大赛,到会长课堂,到五四社团颁奖礼,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在努力,即使早到学校半个月也没事,即使天冷晚上加班加点也没事,即使考试绩点会很低也没事…再苦再难也都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社团联合会,永远一家人,社联的凝聚力是众所周知的,到学期末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留下来,不求回报的忙进忙出不是每一个学生组织都能做到的。

  他说过,他的故事可以写成一本书了。当时跟他开玩笑说,生活还是平淡点的好,要那么多故事做什么。其实,每一个故事后面,总有很多美丽的回忆,等他把一个一个故事串起来的时候,那是件多美好的事情呢。想着和他一起追梦的朋友一起打拼的点点滴滴,心里一定是甜的,嘴角也一定是上扬的。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看着满满的一邮箱朋友的邮件,你是幸福的;有梦,就会有天堂,看着写完的书数着做过的事情,你是幸福的。

  有梦,就不会孤单,有梦,就一定幸福。

  
  印象十  皇甫星忱 

  最开始知道“张超”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他是国贸3班,也就当时我那个班的辅导员,不过他的名字越来越深入我心却是因为听说很多小女生都很崇拜他,后来事实也证实了这不是炒作,因为光我们宿舍就有几个姑娘特崇拜他。宿舍夜谈会也少不了他这个主题。

  当时他给我们开班会,在讲台上说话还有点紧张,比起现在可以在更大的场合发挥自如的形象,仿佛他用两年已经完成了常人至少需要经历四年的蜕变。虽然我一直没喊过他“超哥”(因为我不大习惯在人名后加关系名词),但是我一直就很钦佩他,从经济学院到校科协,校会,再到现在的社联,我只能用传奇来形容。因为不管他走到哪里,待了多久,做了什么,我们听到的总是赞美之声,我想这或许是因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