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遂缘追逐 >

第1章

遂缘追逐-第1章

小说: 遂缘追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个快乐的追梦人
有一次以社联主席的身份去参加一个社团的换届选举,主考官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鱼和梦想有什么关系?出题者解释说出这道题的目的是考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那一刻,我竟然语塞,鱼和梦想会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女生,在沉思片刻之后,大致回答了这样的内容:鱼生活在水里,即使他有再大的梦想也不能离开水去追逐他的梦,对于人来说也一样,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在追梦的同时要思考和顾及自己的处境和现实。这是一个让我灵光一现的答案,我不是主评委,也不知道她回答的是否正确可是我知道我被她点化了。

  我是一个极其容易冲动的人,也是一个极其容易为自己的梦想不顾及任何的人,也许我也就是一个追逐梦想的鱼吧,可能很多的时候,我没有把自己当做鱼,而是憧憬着自己是一个可以翻云覆雨的龙。就像现在一样,四月份的时候,看着被病魔折磨的爸爸,想去纪念和他一起生活的这23年,于是,萌生了想写书的冲动。梦想,总是在不断追逐的脚步中一点一点的充盈和丰满。人,也在现实中一点一点被打磨和雕琢以致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爸爸相比,我的生命已经走过了一半,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和爸爸一样在如夏花般灿烂的年纪时匆忙的离开,还是更早些。可是我知道,我会珍惜这剩下的24年。所以,这本书就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本意:送给天堂的爸爸和24年后的自己。我把自己生命的长度定义为48年,前24年,是爸爸给我创造的。正因为有了臂膀可以去依靠,所以我没有来得及去思考、来得及去沉淀,只是把一切的幸福和甜蜜当做理所应当。现在爸爸离开了,处在24岁这个当口的我,有了迷茫和坚毅,我知道剩下的24年要靠自己去争取,更重要的是在争取的同时还应该把臂膀拿出来让别人依靠。所以现在的我,更重要的是思考,是沉淀。而这本书就是我思考和沉淀的结果,我希望自己可以站在这个结果上开始自己剩下的24年。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一些事情,每刻都在感受着一些变化,唯一不同的是有人在思考了,而有些人在努力的被现实牵着鼻子走。自己就这样被现实和梦想牵着鼻子走了23年。带着那份无知、带着那份轻狂、带着那份张扬、带着那份激情踏进了一个又一个没有头绪和思路的选择,而自己总要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汗水来把自己的那些猖狂和棱角磨平,人生是一个旅程,只不过在苦行僧和观光者两个角色中,更多的人选择了观光者。如果我们静静的思考这两个角色,我想总会有一些收获吧。苦行僧,为了梦想不断接受现实的考验,在生活中寻找梦想的源泉,经历坎坷与苦难,只为心中那坚守的信仰。观光者,只为了某些感官上的刺激,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结束没有信仰的一天又一天。既如此,那么我们会做出什么选择呢?苦行僧应该就是鱼和梦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最好写照吧。而这一刻,我把自己定位为追逐梦想的苦行僧。

  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呢?在不同的场合我总会说一句同样的话:我是一个追梦者,我也乐意为追梦的人服务。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小学一年级或是更早的时候都会被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我当时的回答是,“我要和爸爸一起在家养鸡”。因为那时,家里养了好多只鸡,每天都有鸡蛋和鸡肉吃,这种待遇对于孩童的我是多么的诱惑啊。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这个梦想除了让我笑笑以外,就只剩下我不喜欢吃鸡蛋的习惯了。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大丈夫当如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宏伟志向呢?可能现实毕竟是现实,只是每个人坚守的信仰和追求不一样而已。反过来,我就是一个追梦的人,不管梦想是什么,它对我来说只要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我的价值就好了,至于在何地、何种职业中来体现倒显得不是很重要了,而我也是静静的享受追梦过程所带来的满足和充盈。

  23年了,可能自己就是那个“常立志”的典型吧,每个阶段、每个场合、每个选择,自己都会用一句话来给自己找找借口,而这句话成了万能的挡箭牌,“我想追逐我心中的梦”,给每个选择最好的理由也许就是自己心中的梦了,可是我心中的梦是什么呢?是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是承担一种自我的社会责任?是享受作为学生干部的风光?是渴望改变现实的创业搏斗?是恳求拥有亲情的迫切希望?还是静下心来品位人生的点滴?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的年轻,青春输得起的格言让我没有理性的做出一个又一个选择,我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感谢梦想的冲动呢,还是应该抱怨自我的盲目?可能在这个时候我越是想好好的思考过去,总结人生,我就越是找不到思路,越是感觉到迷茫,因为以前的生活过得太没有理性。

  我不能在剩下的日子里再做一个每天忙忙碌碌的人,而每天在忙碌中渡过的时候,回过头来却不知道自己忙的是什么,也许这就是现实吧。但是现在我想停下脚步,好好的思考过去的这23年,思考自己在每一个选择时面临的心境和现实,而通过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来剖析自己追逐梦想的脚步,作为一条鱼,我需要弄清我处的环境,而作为一条鱼我需要明白我走过的每一个历程,作为一条鱼我更需要明白我一下站会是什么地方,作为一条鱼我需要明白我是属于江河还是海洋。而这一切整在一起就是一本书,《遂缘&;#8226;追逐》。

  张 超

  南京
  作者题外话: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倾听一个贫困生的内心世界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文学安身立命之道
我早知道张超正在写一本《遂缘&;#8226;追逐》的书,心中十分钦佩他的勇气和坚韧。7月下旬,他和我联系让我写序,我诚惶诚恐,因为平常小评论、短讯不登大雅之堂,而为一本书写序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8月9日,收到张超的完整稿,一查字数——212015,我甚是一惊,甚为他的执着而自叹不如。在接下来的三四天里我认真地看完了每一篇文章,感受着张超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的酸甜苦辣。

  文以载道,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宋&;#8226;周敦颐《通书&;#8226;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即文章是道的载体,就好像车是人的载体一样。如果车不载人,车轮和车扶手装饰得再好也没用,用现在通俗的理解是写文章就是要表达思想,这是亘古不变的原则。

  张超在扉页上写下了“献给天堂的爸爸和24年后的我”,这表明他写这部书的目标很很明确:对已经走过的人生路回头望,对于即将的征途向前看。本书贯穿始终的是一个词:梦!因梦随缘,因梦追逐,作者始终未停下追梦的脚步,而不管梦是彷徨的、是虚幻的、是甜蜜的、是酸楚的……

  张艾嘉曾经说过,生命是由很多瞬间组成的,有很多瞬间我们都不必记住,有很多瞬间我们记住了,但是还需要很多外在的东西强调这种记住,这样生命显得有很多闪亮点,有很多自己应该珍惜的。那些外在的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一张照片,一份礼物,一首歌,一本书……而最能强调这种记忆的则是文学,张超是为了24年后的自己而写的。书中的多篇诗词是他自己填写的,或豪放,或多情;理论文章充满睿智的思考,生活随笔富有血肉,足见张超有心、有实力。

  记忆是文学最基本的素材积累,人是靠记忆活着的。有回忆可以回忆是一种幸福,是人安身立命之所在,所以张超是幸福的!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少年得志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有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为常人所不能为;也只有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才能震动心志,坚韧性情,增长才能。而顺风顺水、少年得志者容易轻浮,好高骛远,飘飘然而不知所以然。一个人不是看他走的多快,而是看他走得多远,这也是龟兔赛跑的真解。

  张超《遂缘&;#8226;追逐》的“不忍回首”、“惬意的伤痛”、“张超和他的朋友们”三篇是描述亲情、爱情、友情的伤与痛,甜和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亲情敢担当,我们的心情随着他照顾病父、四处求医的波折而起起伏伏,深深的理解在面对亲人生命一点点消逝而又不能为他分担任何痛苦时的无奈和失去至亲时那一跪的痛彻心扉;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爱情的敢负责,虽然大男子主义,然而不管是透明泪还是血觅,张超更多的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考虑,因为负责而恋爱,因为负责而放手。他也很坦诚地表露了他在恋爱中的甜蜜和细节,甚至是他对恋爱的不成熟,这显示他的真性情;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友情的敢付出,和邬丹师徒情的那种率真,和老大、康、唐等兄弟情的那种厚重,和李璇、马然、郑阳阳兄妹情那种温馨等必定会感染我们每一位读者。

  而在其《解构张超》一文中,他对自己有着清晰地认识,很坦率向读者剖析自己的优缺点,没有因为朋友们的一味赞誉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妄自菲薄,而对自己作了一个很好的自我评价,这也是张超的难能可贵之处。

  在上述三个篇章里,我们看到了张超的成长历程,有坎坷、有起伏,有挫折、有磨难、有忧伤,但这没有压垮他,反而成就了张超——有情义,有担当,无倚无傍我自强!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刚刚辞世的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靠天资、勤奋和机缘,而这天资和机缘则就是这“三分天注定”,勤奋则就是这“七分靠打拼”,我们常说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所以爱拼机遇才能垂青于你,才会赢!

  “让梦启航”、“华丽转身”、“未完成的诗”三篇则是张超讲述自己筑梦、圆梦、又追梦的轨迹。他把自己定位为追逐梦想的苦行僧,为了梦想不断接受现实的考验,在生活中寻找梦想的源泉,经历坎坷与苦难,只为心中那坚守的信仰。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超为了充实自己、锻炼自己,不断地去应聘学生干部、创办社团甚至是参与自主创业,这个过程有成功,有失败,但是成就了一个越挫越勇的张超,敢于天地斗、与人斗的张超。我感受到了张超血脉里流淌着的爱拼的血液,因为追梦的过程而在其体内激情澎湃,其中滋味,靠读者自去体会。

  张爱玲曾经对回忆是这样解释的: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难”,每次想起来都重新庆幸。张超24年的回忆成就了《遂缘&;#8226;追逐》,读此书,使我辈同龄人(尤其是在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感同身受,也是回忆着自己的回忆,庆幸着自己的庆幸。

  但愿24年后,我还能有机会为张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