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谁的青春有我狂 >

第8章

谁的青春有我狂-第8章

小说: 谁的青春有我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是损失了30万元,一半的名誉,一个妻子和清晰的头脑。卓别林第一次精神病发作,被迫到一个庄园去疗养。至于女主角,可以说她们在卓别林电影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们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惟一一次不同是在《凡尔杜先生》里,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而且下场并不好。
  5。声音。如果把这个词和卓别林联系到一起,稍微懂点儿电影的人就会会心一笑,自然,人们也会明白声音给这个默片大师带来的灾难。可以说,有声片的来到把1927年以前的一切都毁掉了,每个明星的结局都是无比凄惨的,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像执导过著名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擅长拍史诗片的格里菲斯,死时仅有4个人参加他的葬礼,好莱坞没为他出一分钱;一位默片名导归隐山林,两年后,他回好莱坞领取纪念奖杯时,竟然无人认识他;最可怜的是那位制片人,当他被旅店老板赶出来时,他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对命运不解的疑问,疲倦而又无奈,当够了小丑后,他累了。有目击者证明,他当时望着天,叹了口气,就倒下了,并且再也没有起来,他的衣服被扔到大街上,穷人都不屑要,只有几个小孩拿它当球踢,他死时身无分文。卓别林、格里菲斯、壁克馥和范朋克是当时的“四大巨头”,他们曾一起成立联美电影公司,有声时代来临后,一切都变了,格里菲斯因思想陈旧,带有种族歧视,拍史诗片又耗资太大,所以已没有制片公司愿意投拍他的电影;范朋克是专门演侠客的,像佐罗、罗宾汉、达达尼昂,可现在他年纪大了,加上与壁克馥的离婚,非常苦恼,所以借酒消愁,郁郁而终。专门演纯情少女的壁克馥,在有声片来了之后,因为口音问题,再加上岁数不小,所以就离开影坛,默默无闻,于1976年去世,享年86岁。每当我想起这段历史,总是非常伤心,最先创造新事物的人都是最伟大的人,可他们常常是最惨的,他们到底怎么了?怎么会这样?好莱坞真的是喜新厌旧。在最新一次的100位对世界电影史贡献最大的巨人排行榜里,卓别林排名第3,壁克馥排名第4名,格里菲斯排名第7,而可怜的“动作明星”范朋克却仍未上榜。卓别林当时自然也受到很大冲击,更糟糕的是,他是“反对有声派”里的领头人物,他的主要观点是电影要靠演员的神态与动作,而流浪汉突然说话,那后果不堪设想!他紧接着又开拍一部新的默片《城市之光》,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中途还换了许多主要演员,拍摄的胶卷达到27个小时,他生怕观众看不懂电影的意思,所以一再地改。首映前一个星期,卓别林晚上睡不着觉,很烦躁地来回乱走,眼睛到后来又红又肿,布满血丝。首映前,先是一个小的内部试映会,卓别林和爱因斯坦前去参加观看,观看过程中,爱因斯坦感动得流下泪水,卓别林也激动地哭了。最要命的还是观众的反映,当时,卓别林一直躲在旅馆里不敢出来,为了把这部电影拍好,他已付出太多了。值得注意的是,卓别林还在电影里插入了两段模糊不清的有声地方,一个是刚开头,揭幕仪式上,一个胖子流利的“鸟语”演讲,还有就是卓别林把口哨吞进肚子里去,因为打嗝所以总是发出怪怪的口哨声。当卓别林得知自己的影片受到巨大欢迎,买票者为买票排队到了街上时,卓别林倒在地板上痛哭不止。在下一部票房失败的默片《摩登时代》里,卓别林让工厂老板的说话声变成有声。卓别林毕竟还是抵不住舆论的批评和观众看不懂的抱怨,他的第一部有声片———永载史册的《大独裁者》问世了,这部电影的搞笑之处主要还是在动作表演上。卓别林又创造了一个奇迹:结尾处宣扬和平美好的伟大演讲,其精彩程度完全超过《巴顿将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卓别林电影元素(2)
6。主题。卓别林的电影主题永远是宣扬美好和平的,无论他的角色还是故事,都是那么纯洁,坏人必定灭亡,好人最终胜利,永远不变的主题,不变的卓别林。
  你,卓别林,用矮小的身躯,支起了广大的蓝天,在破落的人行道旁,你笑了,每个观众都被你感动,流下辛酸、苦涩的泪,是你用拐杖绘出童话的世界,是你用粗大的皮鞋踏出美好的未来,你是流浪汉,探险家,周游世界的侠客,艺术家,哲学家,思考者———上帝。
  相信未来
  

谈马龙·白兰度(1)
(2003年4月28日)
  说白兰度,怎么着都得想起白兰地,但慢慢地我也觉得这种让人心境狂野的酒很配得上他。
  我看他的电影应该不算少,他的代表作我几乎都看过了,像《欲望号街车》、《码头风云》、《萨巴达传》,然后是那部不成功的,由我最崇拜的艺术家卓别林执导的《香港女伯爵》,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作品,意义重大,白兰度实在不能胜任。
  《巴黎最后的探戈》我也买了,还没有看,据说白兰度在其中的表演炉火纯青,真实感人,让人难分这是在讲白兰度自己,还是在演别人。
  接着就是无敌电影———伟大的《教父》!!演得真是没法说!太精彩了!
  然后是雄心勃勃的《现代启示录》!能起这样气质不凡的名字的人,除了伟大的科波拉,还能有谁!白兰度在这里的表现,我已经没能力评价了,《教父》里的表演我还能形容,可《现代启示录》里的娴熟,只能是一句:他什么都没表演!
  因为喜欢白兰度的电影,我搜刮音像店,连白兰度当配角的电影我都买了,比如由白兰度和他的表演接班人———罗伯特·德尼罗以及新一代演艺明星爱德华·诺顿联袂出演的《大买卖》。我的一个新目标是《超人》。
  大概因为白兰度本身就有痞子一般的气质,叛逆狂野的心态,演起《欲望号街车》里的斯坦利简直收放自如,毫不费力。然后是《码头风云》,那是他演技的一次出色展示,但我看那部电影时还很小,可能看五十年代以前的电影太多了,看多了舞台话剧一般的电影表演———比如卓别林的———我觉得白兰度的表演太让我不适应了,我相信,从白兰度开始,电影表演才开始渐渐成熟。《萨巴达传》也是,他演起电影太轻松,我总觉得他与电影中的人物有着心有灵犀的感应,好像他只不过在展现自己的生活。
  后来我觉得,这应该与他选择剧本有关,他很能找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天分的剧本,也应该感谢他的好运气,他总是碰到好导演,先是卡赞,与他拍了《欲望号街车》和《码头风云》、《萨巴达传》,接着是和科波拉的两次合作。
  有人把白兰度比喻成狮子,我承认,他年轻时是头好胜的狮子,先是跑到费雯丽那儿狂吼一番,接着又成了万狮奔腾中的首领,最后压抑自己的兽性,躲到码头当工人。
  可还远远没有完,在躲了几十年之后,他又跑出来,朝天嘶叫了一番,似乎在呼啸,告诉大家,他又回来了,这回,他成为老练奸诈的老狮子,而且历经磨练,已经是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
  他玩世不恭的痞子态度却包含了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高雅风度,我总相信,他的演艺历程就是他慢慢向观众剥开自己心灵窗户的包裹的过程,他曾说过:“人无时无刻不在表演。”他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他的每一次表演都有他的自传成分。直到《现代启示录》,白兰度在我的眼中,他已经不是在表演,他喃喃地向观众倾诉着自己的心声。
  在每一部电影中,白兰度都是一副懒散的、无精打采的样子,而且越往后的电影越展示出了这一面,这个大概就是他的风格与他的标志,但是他不适合演喜剧片,依我看,《香港女伯爵》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分是被他搞砸了,哎!可惜了!
  白兰度说过:“我呆在好莱坞的惟一原因是我没有足够的勇气拒绝金钱。”我真诚地相信他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电影的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甚至我相信他不干电影也能很成功,因为他太不像演员了,实在是与众不同。他悲观、忧郁,表面是粗野的,内心却是脆弱的,他温文尔雅,整日只能以几公斤的冰激凌排解心中的痛苦。
  他没有明星一样的虚荣,不然他怎么能从五十年代中期他的高峰期间自《码头风云》起就与世隔绝,沉默寡言,到了《教父》成功复出后,他也没有再大的发展,一直到现在都很少见到他的人影。
  

谈马龙·白兰度(2)
他真正活跃影坛的时间是从1950年到1954年,之后一直到1973年,期间都没有什么反应,然后从1973年到1979年,其实也没有什么作品,他真正活跃的时间不过七八年,可他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电影明星了。
  

来点严肃的(1)
(2003年6月)
  很多依靠娱乐片大获成功的导演,或者因为本身思想的转变,或者因为想突破类型的束缚,希望能改拍一些严肃题材的影片,这种事情被我称为“转严”经历,在此,我想以三位“重量级”导演拍摄题材的转变经历,即“转严”经历———卓别林、斯皮尔伯格和希区柯克———给大家欣赏一番。
  先来介绍卓别林,他是这三个人里资格最高的,不仅因为这里头他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还因为他的成就以及对电影做的贡献,使他属于艺术家的级别,而其他两人则属于艺匠。
  卓别林的风格改变是从1920年的《小孩》开始的,同情与友爱渐渐替换掉了单纯的搞笑,成绩可嘉。但这应该和其他人因为突破自己而渐渐开始拍摄严肃题材的影片有别,因为题材的逐渐严肃是卓别林思想成熟的标志。
  《小孩》获得了不小的欢迎,而这部颇有自传色彩的电影,使我每次看它,都要为其情节痛苦不已。紧接着拍了两部喜剧片后,1924年,卓别林不想再拘泥于喜剧片的束缚,于是他邀请当年的一位正希望有所发展的女演员作为主角,拍摄了讲述女性婚姻爱情的严肃电影《巴黎一妇人》,卓别林并没有担任演员,只是做幕后工作。从这部电影能看出他做的努力,但影片没有受到公众的赞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观众更喜欢他的喜剧表演。正巧在这时,卓别林从报纸上受到对淘金者经历的报道的启发,在1925年,拍摄了电影《淘金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并成为卓别林电影排名中最精彩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卓别林第一次显示出了他对美国梦深刻的解析,以及对人性欲望的探知,可以说卓别林的作品真的越来越优秀了。
  但是如果文章写到这儿,就结束对卓别林转型的记述,就太错误了。卓别林风格、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与那个###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城市之光》,对贫困的人民同情以及怜悯;《摩登时代》,在大工业时代对机器奴役人民的嘲讽;《大独裁者》,二战即将来临,呼吁和平,渴求团结;《凡尔杜先生》,对人性阴暗面的重重一击。
  《城市之光》的代名词是希望,而《摩登时代》则是批判,《大独裁者》是渴望,《凡尔杜先生》是绝望。
  这里面其实我认为最值得研究的应该是《凡尔杜先生》,研究者的浅薄造成这部卓别林最深刻和最尖锐的影片被人们遗忘。这部电影大概讲述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