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谁的青春有我狂 >

第1章

谁的青春有我狂-第1章

小说: 谁的青春有我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
子尤8岁  一战时期的俄国儿童队
  子尤9岁  无题
  梦幻
  子尤10岁  雪
  漫画迷
  真理交响曲
  子尤11岁  我看文学
  我的创作经历
  心的感伤
  子尤12岁  感叹
  血色的黄昏
  生日诗歌
  欧洲之旅
  躲藏
  看
  卓别林电影元素
  子尤13岁  谈马龙。白兰度
  来点严肃
  由联想到的
  我生病
  老鼠与青蛙
  相信未来
  我们的爸爸死了
  低语
  小云
  情人节;我给女生打电话
  六班笑话录
  一个孤独者的赛跑
  新狂人日记
  子尤14岁 25岁青年的狂想
  从说起
  好莱坞最后的不逊
  我爱我班
  节目访谈
  童话房间
  绘
  羞涩小男生
  献给我永远的
  我是谁
  我是你心头优雅的秋风
  罢了;不想她了
  安宁
  写在校门外
  妈妈的头发
  谈自由诗
  论天才和其他
  悠哉悠哉
  给安宁
  致泓姐
  子尤15岁  给泓给我
  评丹。布朗的三本书
  生死间的随想
  因为那被埋没的声音
  10分钟;那人死了
  让我心痛的妞妞和
  后记   爱笑
  附录   柳红为生病告朋友书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有趣的作品集。里面详细记录了我14岁的所思所想。这一年,有两个词汇是布满我思绪的每个角落的,即疾病与女生。疾病代表着苦难,女生预示着希望。身在病房我与疾病为伴,享受不尽;和女生一起,则初尝思念的滋味。
  一年来经历惊心动魄,这是外人看到的情景。我要做的只是冷静面对,张开双臂迎接每一天。在疾病之神不停地将死亡的烟花爆炸在我头顶时,我却每日高歌着女生的名字。
  我这一年所有的自由诗都是为她们写的,也算是一个时期的记录。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我可以阅读自己的心灵。直面自已,世界好像只为我一人存在。我学会了夸自己、欣赏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段在医院躺着的日子。身体是沉静的,安详的;思绪是飞扬的,澎湃的。我有无数的构想,我有无数的打算,我有无数的朋友,我有无数的亲人,我拥有无数的爱,我爱着无数的人,我还有无数的路要走。
  青春,我向你宣战!
  感谢所有爱着我的人,尤其是我妈妈。
  子尤
  2005年3月17日
  于北大校医院
  祝好!
  柳红
  

序言(1)
2004年2月,一次我和妈妈外出,在过天桥时,我突然对妈妈说,自己希望有一个传奇的人生。谁想到,一个月后,这天桥之上苍天之下的话,竟应验了。我得了癌症,住进医院直到现在。
  外面刚下过雨,空气清新凉爽,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浏览着编辑定的初选篇目,从8岁看到现在,一条不平凡的足迹由稚嫩到成熟,面对着每一个年龄段的我,我应该写一个怎样的序言呢?
  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有一个难得的生活环境,从小视野就是开阔的,有无数条美妙的道路可任我选择。那时我只着迷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许多方面极其不灵,小学上得懵懵懂懂,说相声学卓别林走路倒有一手,这些兴趣都在日后深深地影响着我,比如有关卓别林的文章我每年都会写,每年都有新的体验;至于相声,我对于幽默的记录在书的每一处都可以找到,我曾经尝试写相声,即《漫画迷》,只可惜写到最后我连哭的心都有了,一点儿都不逗。
  我有一个自创的精神世界,在那里可以高兴地编故事,并用积木一个个充当人物演出来,生活在我眼前就是一场大戏,我的第一篇小说《一战时期的俄国儿童队》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它的诞生与我看《拯救大兵瑞恩》有关。我精通电影,精通到我甚至都怀疑自己还有没有喜欢的成分在里面的程度,相比知道的电影,我看的电影没那么多,因为所有电影的故事情节事先都熟悉了,这让我非常痛苦。
  一开始我是写古诗的,那时妈妈带我读诗,我看什么就学什么,所以读什么词牌就写什么词牌,我一生中的第一首诗是写泰坦尼克的,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当然,我的古诗和儿歌性质差不多,但起了抒发情怀(比如“爸###我弹钢琴,它真没劲,它真没劲”)的作用,9岁去中山公园,我兴致大发,挥手而就自己的第一首自由诗《无题》。
  自由诗是我觉得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很奇怪,我没读过自由诗,不知道怎么写,自己定了一个定义就开始写了———有点诗意的大白话,再押韵。最初的那些诗都是一气呵成的,像《雪》,是我看见外面下雪拿支笔拿张纸跑出去就写出来了,雪在纸上化成水,将我的字迹搞得模糊,风雪中一个小人在写诗,这是多动人的场景呀!
  电影也常常帮我忙,比如《真理交响曲》的情节和美国最伟大的电影《公民凯恩》的情节很像,我编故事很认真,遇到不懂的地方都去查书,或者有些作品都是我看书后灵感突发的结果。11岁以前的长篇作品都是我口述、姥姥或其他家人记录的结果,因为我写字很慢,很笨拙,而精神世界太丰富了。小学时一到周末回姥姥家,我就开始说个不停,姥姥在电脑上打个不停,我在床上跑来跑去,滚来滚去,但嘴不停歇,所以,我是个口耕不辍的人。
  妈妈的朋友就曾问妈妈我到底快乐不快乐,因为从许多文章里可以看出忧愁与哀伤。其实,我一直很快乐,但因为我思考,我只是将我的思想写出来,可能很多地方过于偏激,像回头看《对最近发生的一些事的一些感叹》,题目起得这么长,作者的脑袋肯定是有毛病,再看内容,我都要怀疑自己当时心理出了什么问题。但它还是被放进了书中,作为一个时期的记录。现在我不会再写这样的东西,并不是因为我的遗忘,而是因为我改用另外的手法(如调侃讽刺)去表现它了,所以我把篇名改短了,改成《感叹》了。
  如果把我想成一个只会口吐文章的机器可就糟糕了,写作对我来说是自娱自乐,它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正如我有其他的诸多兴趣爱好一样,但它对我来说又是那么重要,与我密不可分,甚至融为一体。这么多不成熟而又仓促的作品要出版,我异常忐忑,因为许多写作是私人的,它值不值得让大家看?值得,它还是有意义的,它伴随我的成长,我经历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会在文字里有所体现。非典时期,我们停学在家,那是一段我疯狂写作的日子,自然有好多与非典有关的作品;我用讽刺的方法表达了对80后的看法(《〈大唐读书〉节目访谈》);我热爱电影,市面上有那么多有关电影的书,且看我与他们写得有什么不同;到了这个年龄,男女生有感觉也不用大惊小怪,请从我琐碎的文字里看我是怎么喜欢女生的吧!
  

序言(2)
另外,我看什么书就写什么字,最近看李敖的书,于是写出了许多“李敖”式的好文字,思索问题,指出问题。13到14岁时我受影响比较大的是胡兰成和张爱玲,从我写小云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他们的影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偏偏我又生了这么大的病,这真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作家多,但得病又写病的作家少;病人多,但病人是作家的少。我经历了生病,在这过程中写出了无数文字,今日献给读者。我给你们看我的生,给你们看我的死,我的爱,我的痛,分享那感受,因为我的生、死、爱、痛所有人都会经历,能有记录与分享这种体验的机会是多么难得呀!
  今天测血,我的血小板只有2千,正常值10万~30万,2万以下即有自发出血可能。我是触摸到了死亡的温度的人,连死都经历了,还怕什么?征途漫漫,我还有很多路要走。海明威好像在诺贝尔获奖时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作家是用写作来表达意思,不是说话来表达意思。我常常给朋友写下这样的话,现在我也要对读者说:请看我的波澜壮阔吧!
  我之所以可以一直坚持写作,直到现在出了书,是需要很多善良的人的支持的。他们可以原谅我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敏感,又可以捕捉到我脑海里的灵光一闪,肯定并鼓励。正因为有那么多的好人,所以我无法一一感谢,只有好好努力,报答他们。
  子尤 2005年6月28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梦幻(1)
(2000年2月29日)
  (2004年11月10日)
  我在杈枝下高歌这美丽的时刻,
  耳边响起天空深不可测的声音,
  ———那是过去与未来的大钟
  自由的思想
  我进入一个梦幻世界,
  一条使人沉醉的街道,
  沿着街道书店,
  仿佛进入风中,将古典欧洲的文明远眺。
  那里是书的王国,
  我对于观书人来说太小,
  ———一个是聪慧、顽固,
  ———一个是用文明之火将自己燃烧。
  书店闪烁文学家的生活,
  连维纳斯都在微笑,
  我轻翻书页,
  恐将神话变得糟糕。
  风吹进来,我把门关,
  怕把安静弄吵,
  让诗人情怀更广,
  我赶上了,太巧。
  回想起来,我的创作经历如一串长长的基因组,而我的工作,就像个科学家把它们一一拼接。一件件发黄的往事,又在我眼前浮现出来。
  那还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一套由孙敬修爷爷播讲的《西游记》磁带吸引了我,我天天听,所有段落都能背下来。我还听姥姥念书,像《超人》、《三国演义》、《水浒》等等。这些书的章回当时我都倒背如流,逢人便讲。这对我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妈妈为了培养我的幽默感和快乐的性格,又给我买了几盘相声磁带。刚听了一点儿,我就顿时像着了魔一般,开始跟着相声磁带学说、学演,连那些演员的说话腔调也学了下来。疯狂地学相声的劲儿,促使妈妈一连给我买了二十多盘磁带、几大本书。因为我实在对相声太着迷了,“走火入魔”,妈妈就硬性中断了我的“相声生涯”。
  在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对卓别林的电影又感起了兴趣,因为它和相声的喜剧性有关。卓别林的身世、他拍的电影以及一切与卓别林有关的东西,我全都往脑子里装,就像学相声那股劲。从爱卓别林电影,我又喜欢上了电影艺术,接着马不停蹄地开始收集奥斯卡经典名片,至今已存有200多部。美国电影史我背得滚瓜烂熟,随手拈来。谁又能想到,从此我又与写作结了缘呢?
  我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在二年级时,大约500字左右,是个小童话,名字好像叫《熊猫警长》,一共写了三集,后来这篇文章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真正被称为是我的第一篇小说的作品创作于三年级,名字叫《一战时期的俄国儿童队》,脱胎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拯救大兵瑞恩》。这篇小说,开始是我每天写在小纸条上交给老师的,后来在周末时回到爸妈家,由我口述,爸爸给我打字。我发觉,我口述时,脑子更清楚,文字更丰富。《一战时期的俄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