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之宁采臣-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采臣笑道:“有娘亲和阿宝在,我又怎么会不回来呢。”
片刻后,宁母又问:“我儿何时走?”
宁采臣答道:“孩儿明rì就走。”
“这么急?”
阿宝说着耷拉着小脑瓜,心里满满都是难过。
宁采臣笑着捏捏阿宝可爱的小脸蛋,说道:“早走晚走还不是一样,又不是不回来了。”
阿宝小心思里道,才不一样呢。她又仰着俏脸,冲宁采臣伸出小指道:“那我们拉钩。”
“好,都依你。”
宁采臣看着孩子气的阿宝,笑着伸出小指。阿宝用力的勾了勾,娇憨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宁母慈爱的看着这一幕,眼中却带着一缕抹不去的忧愁。
是夜。
宁采臣便在宁母的房间里陪着母亲拉拉家常,阿宝抱在小白时不时的插上几句,欢声笑语之间却是一点也看不出离别的愁绪。
夜渐渐深了,宁家村此时已经完全进入了梦乡,除了打更声,一片静寂。
听到打更声,宁母瞅了瞅天sè,便对宁采臣道:“夜深了,明rì你就要出发了,早点睡吧。”又对坐在身侧的阿宝道:“宝儿,你也去睡吧。”
宁采臣摇头道:“无碍的。孩儿就是想多陪陪娘亲。”
阿宝也跟着道:“阿宝也是呢。”
见两人这般,宁母也只能作罢。又聊了不大会,阿宝就已经蜷缩着小身子在宁母的床上睡着了。小白正可怜兮兮的被她压着。
宁母小声道:“这孩子也真难为她了。”说这话的时候,宁母却是看着宁采臣。
宁采臣不由一阵头大,母亲这是将阿宝当童养媳看了。放在前世,阿宝这般年龄的孩子还在读小学初中呢,因此也只能故作不知,抱着阿宝到侧房的床上,轻轻的为她盖上被子。看着她娇憨的鼻梁,忍不住又刮了下。正待走开,却又听阿宝无意识的呓语道:“小郎君,不要走好不好,阿宝会哭的。”说的时候,小脸皱成了苦sè。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宁采臣轻柔的安抚着阿宝的俏脸,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
待宁采臣回来,宁母便道:“阿宝睡的可好?”见宁采臣点头,宁母道:“这就好。这孩子别看她小,其实懂事的很,为娘很喜欢,要是能亲上加亲就好了。”
这话头,宁采臣可不敢接。躺在宁采臣怀里的小白,抬眼看着他,似乎不明白为什么宁采臣不吭声。她歪着小脑瓜,心道:这样难道不好吗?可是哥哥跟阿宝,素儿都很喜欢呢。
见状,宁母也不逼他,只想着过上三年五载,阿宝身子就长开了,她又娇俏又乖巧,想必我儿定然也中意的。
夜越来越深,宁母毕竟上了年纪,渐渐的也就睡着了。宁采臣小心翼翼的为母亲紧了紧被子,端详着母亲慈祥的脸庞,听着母亲平稳的呼吸,宁采臣心里格外的宁静。
就这样,一人一狐,在房间里静静的坐着。
拂晓时分,宁采臣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跪在地上轻轻的磕了九个响头。起来后,又去看了看睡的正香的阿宝,低声道:“娘亲、阿宝,我走了。”
说着,便回到房间,拿上收拾好的东西,推门去了。
推门声刚响,宁母便从床上坐了起来,睡熟的阿宝这时也已经来到了宁母的身旁。两人彼此看了眼,才知晓其实对方都没有真个睡着。相扶着两人走到了门口,望着远去的宁采臣,宁母发出一声低低的啜泣声,我儿还是走了。
阿宝抹着眼泪,泣声道:“老夫人,您说,小郎君真的还会回来吗?”
宁母没有回答,只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已经走远的宁采臣似有所感,回头望去,却见宁母摆着手,好似在说:“去吧,我儿不用担忧。”
到了这个时候,宁采臣如果还不明白是什么事,那也就不是他了。他驻在原地怔了怔,远远看着流泪的宁母和阿宝,心酸难耐。小白轻轻一跃,从宁采臣的怀里跳到他肩膀上,看着宁家门口,唧唧的低鸣着。
须臾之后,宁采臣却是一个转身,头也不回的去了。
PS:无语,第三更居然写到现在,居然超时了。实在是对不住。不过大家放心,今天还是三更,这一更算昨天的。
………【第二十章 说生意生意就来】………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
歌声随风而起,飘荡在空旷的天地间。
一俊秀的道装少年状若无人的摇头晃脑放声高歌,其肩上一只雪白的狐狸亦是有模有样的应合着,引得路人纷纷为之侧目。
这一人一狐,正是宁采臣和小白。离家半月,一路向北,不知不觉就从江州到了晋州境内。由于金胖子给的银两,宁采臣都留给了宁母和阿宝,是以这一路来都是风餐露宿,或则遇庙住庙,或则盘桓道观,或则以地为席以天为被,颇有几分前世浪荡天涯的味道。
不多久,一座巨大的城池出现在了眼前。青砖垒砌的城墙高达五六丈、长不知几多里,一眼望不到边。高耸的城门上,写着三个大字:晋源城。
“这就是‘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晋源城,果然不愧是历史古城,比之江州确实多了几分铁血的味道。”
宁采臣驻足扫了几眼,虽然城墙翻修了多次,但上面依然残留着许多战争时期留下的痕迹,斧凿、刀劈、箭shè,甚至抛石机轰砸造成的斑驳迹象。可见屡次战争的惨烈、血腥。
因其“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地理位置,晋源城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好在二十年前大乾王朝打败了蒙元帝国,此地也赢来了难得的和平。
“站住。”
宁采臣刚要入城,却被守门的士兵喊住了。见那士兵绷着脸走了过来,似是要盘查一番,宁采臣这时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改穿了道袍。本来只要一看他穿的青衫,任是谁都知道他是有功名的秀才。
秀才在大乾王朝的地位远高于古中国,一要才学出众,二要品行高洁,三要声名显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县、府、州的举荐,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通过的才能被称为秀才。
走这条仕途之路异常艰难。但是能够取得秀才资格,不仅可以在仕途上有所进益,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遇公事可禀见知县、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出行无须路引等等。
青衫是秀才的标志,等闲人是绝不可穿的,也没有人敢于逾越,毕竟这是杀头的大罪。自弃儒入道,一路来宁采臣都没有碰见这样的情形,却忘了晋源城是军事重镇,盘查之严远甚其他城池。
而尼姑、道士、和尚都是需要渡碟的,虽然出家逍遥,但在人间行走,却是不如秀才的身份方便。且宁采臣根本就没有领过朝廷颁发的渡碟,无奈之下,只得出示了自己的身份。
那士兵一看,才知晓眼前这少年道人居然是秀才,不由吃了一惊。本来他是想要讹诈一番的,现在却是再不敢有这心思了。虽然自去年,朝廷颁发了《古今文字考》,许多大儒和士子都遭了罪,但秀才毕竟是秀才,远不是他这样的兵丁能比的。
“原来是宁相公,是小的失礼了。”那士兵本来还板着一张脸,这会却是一脸的谄媚,似是觉得这样还不够,又解释道,“晋源城是军事重镇,历来盘查的严,小的职责在身,还望宁相公不要见怪。”
以宁采臣的身份也不yù与这等兵丁计较,摆手笑道:“无妨。”说着便入城而去。倒是小白转头朝那士兵龇牙咧嘴,把那兵丁吓了一大跳。眼见宁采臣没有回返,这才大大松了口气。
跟他一起的几个士兵,见状好奇道:“张大哥,那人是谁啊?”
姓张的士兵小声的说道:“那是江州赫赫有名的神童宁逸仙宁相公,其座师可是当朝二品大员吏部尚书陈大人。”
陈大人,也就是陈庆之,乃是江州四大家族陈家家主,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四年前才刚起复。宁采臣十一岁的时候,便被其看中,收为门生。陈庆之一生也就收过五个入室弟子,宁采臣是最小的一个,也是最被他寄以厚望的一个,是以他每对人言,皆道其后继有人。这也是为何宁采臣写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话本小说被禁了,至今也没有人敢找他麻烦的原因。虽然朝廷风雨飘摇,但毕竟陈庆之还没有倒台呢。
几个兵丁听了不由吸了口冷气,好在对方肚量大,否则今次可能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
城内高楼林立,商店、酒楼、茶座、车马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叫卖声、吆喝声、说书生,此起彼伏。触目而去,宛如闹市,好一派繁华的景象。
“不愧是闻名天下的晋商的发源地,远胜江州多矣。”
江州以书香成名,晋州却是因商业闻名,两相一对比之下,自然是晋源城更显繁华,当然铜臭味也重,毕竟这里富商比比皆是,不如此才是怪事。宁采臣会有这般感慨实属正常。
一连走过几家客栈、酒楼,闻着香气浓溢的饭菜,宁采臣摸了摸肚子,不由苦笑。这些rì子,吃的都是打来的野味,早就吃的腻味了。可是奈何囊中羞涩,在身无分文之下,总不能去吃霸王餐吧。
小白舔着小舌头,垂涎的看着一个个从她眼前闪过的冰糖葫芦、爆米花、小笼包,冲着宁采臣撒娇般的叫唤着,显然也是嘴馋了。
“要自食其力,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啊小白,你这习惯可是不好。”
宁采臣正气凌然的教育着小白,没成想自己的肚子却咕咕的叫了起来,宁采臣无奈叹道:“看来还是要找些生意才行。”
正说着,宁采臣就看到不远处的珠宝店中走出一书生,这书生绫罗绸缎,显然是富贵人家。更关键的是这书生印堂发黑、眼袋浮肿、jīng神萎靡,浑身上下都笼罩着一股妖邪之气,可是其脸上却分明带着不寻常的亢奋。以宁采臣的见识,这书生不是撞邪就是遇鬼了。
“说生意,生意就来,真是好兆头。嗯,吃的喝的住的,总算有着落了。”
宁采臣在小白小脑瓜上拍了下,就笑吟吟的朝那书生走去。
PS:合同寄出去了,这章来的迟了,本来想着四点能写完的,没想到还是拖到了现在。见谅见谅。嗯,再次,要感谢鸿蒙修士,咱终于有了个学徒,不容易啊,多谢支持。收藏快一千了,没收藏的兄弟姐妹帮忙收藏下,争取早rì迈过这个小坎,拜托诸位了。
………【第二十一章 究竟是何等妖孽】………
几步之间,宁采臣就来到了富家书生的面前,拂尘一架,单掌在胸,道:“无量天尊,这位居士有礼了。”
书生买了昂贵的珠宝首饰,正急着回家讨好美人,突然被人拦住,不由有些恼怒。正待喝斥,却见眼前这道士虽然年少,却丰神俊朗、超凡脱俗,举止之间气度非凡,令人不禁眼前一亮。书生不由暗赞一声:好一个风流人物。不自觉间就起了结交的心思。他拱手作揖道:“在下王成,草字平之,道长这厢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