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十世纪新史 >

第45章

二十世纪新史-第45章

小说: 二十世纪新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开身份是佣人、保姆、妓女等,散布在东北各地,人数大概有80人,全部由刘玉负责。”葛洪义笑着说,“你们知道刘玉是谁吗?她就是特种兵副队长刘翼的亲妹妹,在奉天学堂里读书的。徐世昌根据名单,革去奉省官员20名、吉省16名,包括原先赵尔巽重用的史念祖也被他以‘办捐滋扰民众’的名目革掉了。老狐狸很得意,说什么‘东省吏治日见起色,从前贿缺卖差,侵吞公产视为份内者已扫除净尽’,其实还有很多人我没报上去。”

  “这是对的,一定要缩小打击面。”秦时竹对此表示肯定。

  “不过贪官的嗅觉也够灵敏的,不少人都打探出是我在全盘负责,纷纷托人前来送钱。我一概来者不拒,以防他们乱想。后来只是上名单的人的钱上交给徐世昌了,没上报的钱一律让我悄悄退回去了,那段时间可真是忙啊。不用说,留得官位在的打心眼里感激我,因为他们既保留了乌纱又没破财,一个个拍胸脯表示以后有什么事吩咐一下就行。上报的人也怨不得我,因为他们送钱给我本身就是授人以口实,最后全被当成了证据,徐世昌查处起来方便多了。”

  “哎呀,我们这除了老大就数洪义政治水平最高了,高!实在是高!。”夏海强的话不知算是讽刺还是赞扬。

  “金融业方面,去年徐世昌开办银行业,借国债4000多万两白银充实银行资金,并着手改革奉天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钱号、黑龙江广信公司和黑龙江官银号。在奉天城设了大清银行分部,将奉天官银号改为东三省银行,统属大清银行,并规定东三省银行经营的业务为代理省库,发行纸币,以及汇总、贷款、存款、买卖粮食和生金银,发行各种债票、债券等。海强你的老丈人有没有入股啊。”

  “入啦。老爷子本来还在犹豫,后来听说老大的丈人也入了股,就也入了30万两。还得意的告诉我,只要跟着沈麒昌,准能发财。”

  “教育方面,前年奉天选派学生70人赴日本学习师范及法政,自费赴日本学习警监法政的多达200余人,去年又选派女子师范生37人去日本留学,吉林也有不少学生赴日、俄等留学的,包括不少女生自费留学。这些人陆陆续续的去,又三三两两的回来。小羽,你要紧紧利用黄炎培掌握奉天新学堂的机会,把他们全聘请过来。部分做教员,部分安排到弓长岭公司,这些可都是宝贵的人才。”

  “另外,我打算在奉天再办些文化事业。”秦时竹突发奇想,“首先是报馆,主编人选我已经想好了,就是柳亚子先生,他现在正在南方组织南社呢,那些人都是现成的编辑和记者队伍,到时候我们大家也可以写写稿;其次是电影院,虽然无声电影不太好看,但在现在还是稀罕货色,经济效益可观;最后是照相馆,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些就全部隶属于一个奉天文明公司,可以节约督办费,头嘛就让海燕总负责好了。”

  “说得好听,还不是就想从我这捞钱嘛。”海燕一眼就洞察了秦时竹的企图,“这是去年的财政报告:收入来源主要是三块,太平镇那边净收益441769两,奉天城内的三电公司109987两,弓长岭方面多一些,1093347两,总收益为1645103两。支出方面增长更快,军费支出(含腾龙社、特种兵)为452321两,也就是说太平镇那块全部用来军费开支都不够,幸亏去年剿匪捞了13万两;购地开支53887两,打点开支40000两,造飞艇也用了70998两,再加上各家开支9567两,总支出为626773两。今年的净收益为1148330两。再加上次结余300891两,目前结余1449221两。”

  “那情报费和贷款余额呢?”

  “马克项目是单独列支的,贷款总额是6000万,情报费收入是350万,已经支付利息250万,考虑到情报费收入已经不能跟上贷款利息,应该考虑在贷款时安排一定的现金,不要全部以机器交付。不然我们要破产的。”

  “对,就这么办,不断借新债还利息。老何,你告诉德国方面,等钢铁二期完工后再考虑以实物支付利息。”秦时竹笑眯眯地说,“贷得越多越好,反正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4月里,徐世昌和唐绍仪却突然将秦时竹找来了,“参见两位大人。”

  “复生啊,听说你家的产业办得不错,唐大人和我都十分钦佩啊。”徐世昌打着官腔。

  “那全仰仗两位大人扶持。”秦时竹有些紧张,不知道老狐狸又有什么花招。

  “复生啊,听说你和日本方面往来密切?”唐绍仪发话了。

  “是,生意上往来甚多,象豆油、豆饼等大部通过大连港出口到日本。”秦时竹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只能避重就轻地说。

  “年前我出访美国,着手准备筑路,对抗日、俄,美国方面已应允提供贷款,且条件多有优惠。”唐绍仪忿忿的说,“谁知日方百般阻挠,原拟建新民经法库、辽源至齐齐哈尔的铁路,不允;现又拟改建从新民西经朝阳、洮南经嫩江至齐齐哈尔的铁路,同样不允。复生既然明白日本情形,平时又素有谋略,有何破解之法?”

  “恕卑职直言,东北筑路,倘不得日、俄应允,一事无成尔。去年,日本与朝鲜签订《日韩新协约》已全然控制朝鲜内政,后又与俄国签订密约,相互划分在东北势力,俨然北俄南日之势。卧榻之地岂容他人酣睡?”

  “因此,我欲引入英美势力,意图对抗,此乃‘以夷制夷’。”唐绍仪也不想看见日、俄两家独霸东北的局面。

  “尝闻大人少年时曾留学美国,对其素有好感,故企引入美资。但卑职以为,同样是利权落于外人,美与日、俄,一丘之貉也。”

  “但总比落于日、俄强,他们两家动辄要求路权抵押、附属地、派兵等特权,攫取行政之权,形成国中之国。美人虽贪利润,但派兵绝计不会,故两害相较权取其轻尔。”

  “大人,以卑职愚见,最好允许商民自办,朝廷早已下诏同意各地自办,东北有识之士甚多,自办则利权全落于自身。况且目前举国上下力争路权,倘不顺应民心恐酿成民变,前日刚传出吉长路中日合办的消息便民情激愤,此事犹未平息,万万不可火上添油。”

  “只是,此路耗资巨大,商民恐力有不逮,还是要仰仗洋人贷款。”徐世昌比较了解具体情况。

  “大人,且让卑职派人试试与日方谈判如何?倘与美国条件相同不妨就从日本贷款,以减少阻力。商民方面倘不能凑齐路款,借洋人之款亦无话可说,足可塞民之口。”

  “若是果真如此,倒也无妨,只要主权在我,利权损失一些可以接受。毕竟能修比不修要强。”徐世昌最后拍板,“那就有劳复生走一趟。”

  
  和日本交涉,对手自然就是“满铁”,秦时竹心里尽管没底,但他明白在东北要立稳脚跟,没有日本的点头是不行的,要趁现在日本的野心还没有膨胀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抓紧把这事办了。

  “啊,很高兴见到两位,秦先生、禹先生,请坐。”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亲热地招呼他们俩,通过当年就已熟识的河野和小林这层关系,直接就联系上了。

  “我也很高兴见到总裁阁下。”秦时竹的话是禹子谟翻译的,他曾留学日本,精通日语。

  “秦先生是我们日本的老朋友了,这位是?”

  “我是秦先生的好友,现任辽阳实业公司(弓长岭方面的对外称呼)的总经理,亦曾留学日本。”

  “听说辽阳公司生意蒸蒸日上,鄙人钦佩啊!”后藤的这句话应该还是真心的。

  “哪里,哪里,岂敢和贵公司相比。日本亦是我国之师,需努力仿效啊。”这是真话,虽然不太中听。

  “两位的来意我已经明白,我看不妨直接开始谈吧。”

  “不知总裁先生对我方要求有何评价?”

  “满洲虽然是中国领土,但大日本皇军曾为他浴血奋战,故而获得了南满铁路及关东州,你们提出引入美国资金,日本方面绝不答应。”

  “可是,总裁先生,东北既然是我国领土,我方欲筑路纯属内政问题,向何人借款应该不需征得日本同意吧?”

  “话虽如此,在其他地方清国愿意向何国借款日本不予干涉,但是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南满铁路对日本有重大利益,任何损害日本利益的事,我绝不应允。否则……”后藤新平就差把武力威胁说出口了。

  “那如果我方有商民自筑,该是可以吧?”

  “这个……”后藤新平轻蔑地说,“我估计清国在资金和技术上都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依我看,最好是中日合办。”

  “现在全国上下兴起的收回利权活动阁下想必也清楚吧,前日刚有吉长路中日合办的消息,士绅便议论纷纷。在此节骨眼上再提中日合办,恐怕此路是筑不成了。”

  “不与日本合作,你们得不到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样也修不成。”

  “总裁先生,我只是不同意中日合办,但没有把中日合作的门关死。”

  “哦?”后藤新平来了兴趣,“你有什么主意可以实现合作?毕竟日本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清国修铁路。”

  说得真好听,简直不要脸,秦时竹勉强装出笑脸,“阁下的心情我很理解,我也十分感激日本方面的盛情,我今天来之前准备了一个方案,请您过目。”

  此路由中国商民自筑,日本提供协助之便,设立股份公司公开募集股款,倘资金不足,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日本贷款,贷款事宜另行商定……“这个似乎可以考虑,但贵方以什么作为抵押条件?路权吗?”后藤新平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路权恐怕不太妥当,我方拟以大连、营口关余(海关关税余额)、辽阳公司每年的税收和产品作为抵押。”

  “禹先生就这么有信心,万一铁路经营状况不好,你的公司就将属于日本方面了。”

  “我有信心,倘若真是如此,只怪我眼拙。”

  “此事事关重大,不如将方案留于我处,等本社(满铁)董事会讨论后再做决定如何?”

  “那拜托总裁先生啦。”……

  
  后藤新平其实并不是要召开董事会,而是要和关东军和本国政府方面讨论,满铁作为“国策会社”,侵华的性质是必然的,区别在于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很快日本内阁将权力下放,只要关东州和满铁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内阁就将批准计划。

  后藤新平兼任着关东都督府顾问,而关东都督府的明证长官兼满铁副总裁,双方的势力是交错其间。对于整个方案,“文治派”和“武治派”是有矛盾的,但尽力促成此路却是双方的共识。

  “文治派”以后藤新平为首,强调侵略方式的隐蔽和欺骗;“武治派”以满洲军参谋长的儿玉源太郎为首,倾向于直接侵略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双方发生了争吵:

  “军方以为,铁路守备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监视俄国和###动态,万一有事可以直接出动。因此,军方的意思是筑路可以,但要求按照南满铁路的方式操作,即同时拥有附属地和驻兵权。”儿玉源太郎是“武治派”的主要代表。

  “问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