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基业长青 >

第38章

基业长青-第38章

小说: 基业长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完美的东西(电子设备),促进科学进步和人类福祉。我们决心为这个任务献身。”惠普公司董事弗雷德·特曼用“社会机构的典范”这一崇高的名词来形容惠普的期望。后来,休利特把惠普的指导原则简化为他所说的“四个必须”:公司必须获得盈利性增长;必须通过技术贡献获利;必须承认员工的个人价值,容许他们分享公司的成就;公司必须作为对整个社会负责的公民从事经营。
  这一切都极为完美,但是,如果不化为实际,休利待和帕卡德的宏愿终究毫无用处。惠普就像默克一样,头角峥嵘不完全是因为拥有崇高的价值观和鸿图壮志,而是因配合价值观和鸿图壮志的全面、一贯方法而著称。
  例如,长久以来,惠普就用很多有形的方式体现对员工的尊重。4O年代时,惠普推出一种“生产奖金”(基本上是一种分红计划),分给警卫和分给CEO的数额一样,而且为所有员工创造了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急难医疗保险计划——而当时的惠普还是个小公司。惠普在5O年代上市后,所有阶层所有任职6个月以上的员工都自动获得了配股,并且有资格参与购股权计划。不久之后,惠普就创设了员工购股计划,公司负责补贴25%。为了降低裁员的机率,即使政府合同可能有利润,如果会导致忽而雇人、忽而解雇的状况,惠普还是会放弃机会,并且规定各部门到外面找人之前,必须先雇用内部员工,为整个公司提供进一步的就业保障(更不必提努力保持这种文化了)。面临公司范围的衰退时,惠普通常要求员工每隔一周的星期五休假,并减薪 
  1O%,而不是实施 
  10%裁员。惠普是美国企业中最早让所有阶层员工选择弹性工作时间、最先推动大规模员工调查、评估和追踪员工问题的公司之一,也是最先实施门户开放政策,让员工的不满可以直达最高层经理人而不会遭到报复的公司之一。为了促进沟通和融洽,淡化阶层感,惠普制定了开放办公室的规划,任何层次的经理都不能拥有有门的私人办公室,这在5O年代是非常罕见的做法。因此,惠普一直没有工会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像一位惠普人描述的:很多次组织工会的尝试都失败了。在一家员工觉得自己和管理层密不可分,在管理层邀请寒风中的罢工纠察员在咖啡休息时间进来享受咖啡和多纳圈的公司里,工会能有什么作为?
  同样,惠普采取了很多步骤强化科技贡献的重要性,创造了一个富有创业精神的环境。从5O年代开始,惠普就设法从著名的工科院校雇用 
  10%名列前茅的最优秀应届毕业生,而不雇用业界比较有经验但才能较差的工程师。(3O年后,惠普仍然被顶尖的工科名校认为是最好的就业场所)。惠普像3M一样,追求以每年生产更新、更好的产品作为主要增长来源的策略,而不是设法彻底利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尽量扩大老旧产品的单位产量。1963年,惠普超过5O%的销售额来自前5年内推出的产品;到 
  1990年,已经提高了一半的销售额来自前3年推出的产品,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新产品。随波逐流或模仿的产品不论多有潜力总会被剔除。休利特解释说:“如果你有机会听听我们的经理开会,就会发现,很多做法是因为大家觉得没有足够的科技贡献,不足以支持一种特定产品上市,而遭到大家拒绝。”这种自定的严格标准使惠普放过了多种畅销产品的市场,除非惠普想出对科技有贡献的方法才会进入市场。以下是一位有经验的研究经理和年轻产品经理 
  1984年的谈话:产品经理:“我们现在一定得推出IBM兼容电脑。这是市场大势所趋,是提高销售员的所在,是顾客最想要的东西。”
  研究经理:“但是,科技贡献在哪里?除非我们想出个方法使IBM兼容电脑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否则我们就根本不生产——不管市场有多大。”
  产品经理:“但是,如果顾客要的不是这个,如果他们只想运用他们的软件,并不是真的在乎技术贡献,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市场的机会之窗就关闭了,那怎么办?”
  研究经理:“那么,我们就不应介入那种业务。我们不是做那种事情的人,我们根本不应进入 不珍视技术贡献的市场,那不符合惠普公司的目标。”
  研究经理轻松地赢得了争辩,在惠普公司里,他们几乎总是占据上风,休利特说过:“营销人员虽然重要,但在界定产品的问题上,必须扮演次要的角色。”多年来,惠普避免以市场因素的考虑来寻找对技术和市场做出贡献的机会,而主要依靠工程师解决技术问题作为寻找机会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所谓的“下一步综合症”。5O年代和6O年代,惠普把产品明细表取名为“对测试设备领域的贡献”,这样命名的确翔实而有趣。整个公司褒奖英雄的计划主要是针对发明新设备的工程师,而不是销售产品的人,职务提升方面也反映出科技挂帅,超过90%的部门总经理拥有工科学位。
  为了推动充满企业精神的文化,惠普很早就采用了一种管理方法:“提供明确界定的目标;尽可能给大家最大的自由去达到目标;最后,确定个人贡献在整个组织上下受到肯定以激励员工”。后来,公司在5O年代快速扩张时,更把这种管理方法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由高度自主的由部门组成的分权结构,各个部门以小企业的方式设立,可以自行控制研发、生产和营销策略,在营运决策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当然要在惠普理念的范围内)。惠普进入一种新业务时,通常会创设一个新的业务部门,尊重这个部门自行想出进入市场的最好方法。用休利特的说法就是:我们只是说:“这是我们想涉足的领域。现在你们自己研究你们可以生产的特定产品。”我们认为他们会用现有的最好科技去设计产品。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精神,公司把业务部门分散到美国各州,而不是全都集中在总部附近,然后公司用分配研发资金的方式奖励创新,最能创新的部门能得到最多的资源(虽然惠普有个叫做“惠普研究所”的中央研究所,公司却把绝大部分的研发资金分配给业务部门)。制造厂起家的部门,惟有在(有限的资金下)创造出一种创新产品并推出市场后,才可能取得完整的业务部门地位。而且,惠普和大多数公司不同,鼓励本身的各个国际业务部门发展研发能力,而不希望他们只维持销售和分销中心的地位。
  对公司而言,不管当时的管理顾问如何,有所不为和有所为同样重要。例如,我们可以回想休利特和帕卡德因为相信债务会腐蚀企业纪律,是如何拒绝公司借债的(虽然这种做法“不合理”)。惠普和很多高科技公司不同,回避风险资本家之类的外部投资者,因为“他们可能推动公司超速增长,如果增长太快,你可能丧失自己的价值观。”惠普和绝大多数公司不同的是,禁止人事部门介入人事问题。
  照顾手下是每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无论如何,都不能期望人事部门门处理经理人的人事问题——能接受和处理人事责任的才是好经理。
  7O年代一件特别有启发性的事,充分表明惠普遵循自己的宏愿,而不为管理倾向左右。当时“学习曲线/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策略理论横扫美国企业,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一流的商学院都在推广和教授这种理论,企业界成千上万的经理们奉行不渝,普遍采用了这一理论作为管理工具。这一理论主张,市场提高占有率会降低成本,最后会带来更高的利润。众多公司的经理们根据这一理论运作,开始降价以争夺市场占有率,这种理论左右着策略性思考方向大约十年,但在惠普并非如此。惠普明确地拒斥学习这一理论,坚持自己不同的标准:“如果一种产品没有好到足以在第一年就赚到丰厚的毛利,它就不是具有重大技术贡献的产品,因此,惠普就不应制造。”帕卡德在 
  1974在向手下经理们解释说:“如果我听到任何人谈论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有多大,或是他们正在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哪些努力,我就要在他们的人事档案里记录一个黑点。”
  最后,惠普像福特和默克一样,极力使员工不断融入以“惠普风范”著称的信条中。5O年代时,休利特和帕卡德率领所有的经理到偏远的加州索诺马举行“索诺马会议”,把公司的理念和鸿图壮志写成文件,成为“有点类似美国宪法(表明基本理想、可以因时代解释和修正的)文件”。
  不久之后,惠普开始推行严格的内部晋升政策,实施严密的集体面谈程序,“强调符合和适应惠普风范的能力”,并且创造一个灌输“第一线”领班的教育计划。帕卡德解释说:“我们很早就认识到,让第一线管理者接受公司哲学的灌输或指导很重要……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代表着这家公司。”
  我们发现,不下一百种不同的纪录——包括内部的谈话、外部的演讲、书面文件或个人的谈话,明确地显示惠普的经理们谈到过惠普的价值观和目的。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就是这样谈论并付诸行动的,我们也听到流传几十年的数十个表达惠普风范真正含义的“休利待和帕卡德的故事”。例如,休利特发现有一间储藏室在周末用链子锁了起来,就用一把螺栓剪撬开,并把剪碎的链子连同一张严厉的便条留在经理的桌上,说储藏空上锁不符合惠普尊重员工的观念,等等。不管是真是假,这个故事显示惠普管理层一直致力于使惠普风范成为真正的生活方式。长期担任惠普实验室总经理的巴尼·奥立佛,概要说明了惠普在崛起过程中的情形:我 
  1952年刚加入惠普时立刻就明白,公司400位员工的热忱和忠心以及以公司为荣的程度,几乎到了罕见的地步……正如一位员工所说的:“我有个感觉,就是休利特和帕卡德替我工作,而不是我替他们工作。”让今天的来访者惊异的是,这种精神一直伴随着惠普的成长。
  在一家超过17 000人的大公司里,要找到这种精神很不寻常,但是在惠普却不会让人惊讶,因 
  为从更深一层来看,早年那种情形是管理方面的一种教育过程……早年大多数员工成为休利特和帕卡德的人格和哲学的延伸,他们成为生产线领导、领班和部门领导后,都善用这些哲学和技巧……我们都相信“这些哲学”,并且付诸实行这些东西是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都分。
  >>CE0、经理人和创业家教训如果你像5O年代休利特和帕卡德一样,到偏远的地方讨论公司的理念,我们会为你拍手叫好。我们鼓励你仿效3O年代的乔治·默克,替公司制定崇高的志向,我们希望你效仿福特,把指导公司的梦想形成文字。但是,千万别忘记,光是这些步骤不能造就出一家高瞻远瞩公司,无法获得最后的协调一致,无从获得最后的成功。你必须持续一贯地付诸实施。以下是一些指导方针。
  一、描绘整体图景你对福特、默克和惠普等公司经营的巨细可能感觉太熟悉了。这本身正是重点所在!
  高瞻远瞩公司不是依靠单独一种规划、战略、战术、机制、文化标准、象征性的姿态或CEO的演讲来保存核心和刺激进步,重要的是依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