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旌旗 >

第277章

三国旌旗-第277章

小说: 三国旌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就算如此;刘备也不想丢了芜湖;芜湖失守;刘备的补给线就单一了;一钓现什么恶劣天气;水路运输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就算如此;刘备也没干派兵救援芜湖;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石城的张飞;都没胆量出城作战的。

三天之后;意图保存实力的陈到撤离芜湖;在冷水和溧水交汇处…………》扎下营来;遥遥威胁芜湖的赵云。

赵云打下芜湖之后;也不追击陈到;分出七千兵卒来到江畔;开始建造船只;同时征缴附近的民船;开始组建新水军。这样的水军是注定没什么战斗力的;要想和刘备在江面上作战;连一个照面都撑不下去。

可卑鄙无耻的赵大将军根本就没有和刘备正面抗衡的意思;拼命的囤积火油、硫磺、干草等放火之物;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等到天气转冷;西风大作之时;顺流直下;放火烧敌了。

至于放火之后的胜败如何;赵云根本就没做考虑。刘备得知;赵云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把船建造的那么坚固干什么;能漂一百里就行了;到时候咱们点火就跑;连船都不要了。什么?会建造船只的工匠不多;不会建船;还不会做木排吗?”

这是明目张胆的一锤子买卖;但就是一锤子买卖;却难住了刘备。

在大江之上;对付上游飘下来的火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竹竿撑住飘来的火船;等火焰熄灭;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刘备之所以不放火烧周瑜的营寨;一是因为刘备的实力不够;手中的船只;乃至硫磺、火油不多;都留给张飞守城用了。二是因为现在的风向不对;没有西风助阵;单靠水流的话;放火的威力不够大。

但现在赵云忽然组建炮灰水军;刘备必须要拿出应对方案了;一边暗骂李重卑鄙无耻;刘备一边召集诸葛亮陆逊等人前来议事。

由于上次陆逊表现突出;刘备一上来就询问陆逊的意见如何。

陆逊稍作沉吟;便答道:“回禀主公;如果按照主公所说;赵子龙组建的水军只为放火而来;那赵云的水军战斗力一定不高;我们可以组建一支突袭部队;在赵云还没准备好的时候;抢先下手;攻破赵云的水寨。”

“然后一把火烧了赵云的水寨;再顺路而回?”刘备含笑问道。

“主公英明”陆逊抱拳应道。

刘备嗯了一声;转而向王威问道:“公远…………》……》;你认为伯言的提议如何?”

王威点头称是;说道:“伯言所说之计极为可行;只是有几个难点要解决。”

刘备当即问道:“有何为难之处?”

王威先对陆逊笑了笑;这才沉声答道:“难点有三;第一;赵云水军的战力到底如何;不经过实战;谁也不敢断定;也就是说;我们到底要派出多少水军前去攻打赵云的营寨?才能稳胜赵云”

“嗯”陆逊点头道:“公远所言极是;不过我军固守营寨无忧;多派出一些水军攻打赵云也是可以的;陆逊估计;有五千水军足矣”

听了陆逊的话;刘备和诸葛亮一起点了点头;派出五千水军;刘备留在采石矶的水军依旧和甘宁周瑜二人相差无几;固守无忧。

王威接着说道:“第二;就是出兵的时间问题;这才是难点。”

说到这里;王威指了指地图;说道:“芜湖距离石城将近百里;大江航道更是宽阔无比;少有曲折;一眼能望出数十里;我们如何保证进攻的隐蔽性。赵云再不济;派出一支水军拦截我们;直接放火烧了我们的船队;还是做得到的吧”

这是实话;石城和芜湖相聚百里;期间还有不少村落;说赵云和李重一个斥候不派;让刘备偷偷摸摸的来到芜湖;每人发现;然后偷偷的攻入水军营寨;那完全是天大的笑话;就连刘备自己都不信。

陆逊很是郑重的点了点头;慢慢答道:“公远所虑不假;如何做到行军隐蔽确实是难题;不过不用担心;每年的十月末;自芜湖至江口;都会有几天大雾弥漫;实现不过百米;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偷袭赵云的水寨。”

陆逊此言一出;屋内顿时响起一阵赞叹之声;刘备三人更是点头称赞道:“伯言水战;筹划深远;不亚于周公瑾。”

等众人称赞的声音平息下来;刘备这才问道:“公远;你所说的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王威笑道:“其实第三个难题倒不是什么难题;我已开始只是为偷袭的人选担忧;但现在没有问题了;只要有伯言出马;定然有胜无败。”

刘备这里运筹幄;准备大破赵云的水军。李重这面却发生了一系列的军事变动;先赵云攻克了芜湖;但这样一来;攻打石城的力度也小了一些;张飞守城感觉不那么吃力了。

最后;李重收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马超不但出卖了刘备勾结北宫伯玉的计划;更进一步说出了投靠李重的心思;并却表示;可以帮助李重截断刘备在陆路的后勤补给。

李重接到马超的来信;忍不住哈哈大笑。

马超真有点小看李重了;在李重的军事计划中;根本就没有截断刘备后勤补给这一项;就算马超答应出手相助也是一样;李重根本就不需要截断刘备的后勤补给。不过马超的投靠;却给了李重一个新的选择。

李重最新的军事计划就是襄阳;有了马超做内应;李重的胃口立即变大了。

这可不是李重异想天开;别忘了;李重在襄阳之内也有内应;说起来;蔡氏兄弟还要管李重叫一声姑父呢

本来蔡瑁一直都在保存实力;不愿意为了帮助李重而家族受损;这很正常;谁能没有私心;再说了;蔡琰这个姑姑也不是亲姑姑;与蔡瑁之间的亲情并不是那么浓郁。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李重完全可以利用蔡瑁和马超二人夺取襄阳。有了马超这样的猛将相助;蔡瑁这个地头蛇再摆不平向宠;就真丢了襄阳第一世家的脸了;而且有了蔡瑁和马超相互牵制;李重也不怕二人占据襄阳之后;坐地起价;狮子大张口了。

这简直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

第四百二十六章大型水战的惨烈

修改完毕,这样一来大家应该不用花冤枉钱了吧,哇哈哈哈哈哈……

建安十年,十月十一,自半夜开始,大江上就雾气升腾,白茫茫的雾气浓重的就像小雨一样,只要在甲板上站上一会儿,身上就会变得潮乎乎的,带着丝丝寒意,渗透到人的骨髓之内。。。。。

到了清晨,雾气开始向大江两岸扩散,渐渐的将整个大将两岸的笼罩起来。

就在乳白色的雾气之中,一支船队悄无声息的在江面上游动,船上人影戳戳,极力眺望着航道,生怕出现一丝意外。

陆逊就站在领航战船的甲板上,拄着宝剑,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

对于这偷袭赵云,陆逊感觉心里很忐忑,别看陆逊说的头头是道,但真打起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

按照陆逊的推断,赵云的水军绝对不堪一击,这是事实,但人家赵云会被陆逊牵着鼻子走吗?陆逊的计谋只能说是对!但绝对算不上天衣无缝,对和天衣无缝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对的意思是说,如果按照陆逊的设想来打,刘备绝对能完胜李重的水军。

而天衣无缝的意思是,无论李重有什么对策,刘备都能完胜李重的水军,这里还要考虑李重的反映问题。

陆逊也对刘备说过这个问题,如果李重看破自己的计谋,那么结果就不好说了。不过刘备的反应却很平静,一句话,就定下结果来:如果不按照陆逊的计谋行事,就没有完败李重水军的机会,如果没有完败的李重的水军,那么此战就输定了。

为了能够更隐蔽一些,陆逊选择在凌晨出发,白天行驶一半的航程,在晚间接近赵云的水寨,为了胜利,刘备已经将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可以这么说,这次军事行动是陆逊设谋,谋取最有可能的机会,刘备赌博,赌的是刘备的人品。

为了配合陆逊的突袭行动,刘备甚至已经主动出击了,只为了吸引一下李重水军的注意力。

浓雾之中,采石矶的江心处,两只船队展开一场激烈的水战。

这次周瑜和甘宁倒没产生什么战略分歧,刘备主动进攻,最明智的选择无疑就是依托江心的小型水寨御敌。

随着一声声令下,江心处的投石机嘣嘣作响,将一颗颗巨石送上天空,轰击在浓雾弥漫的江水之中,带来一声声闷响。

由于视线受阻,投石机完全是随机投射,能不能打到敌船,完全要靠运气。所以在经过十几声脆响之后,刘备的船队就在浓雾中冒出头来,却没见到船只有什么明显的损伤,很显然,闷响都是投石机投空,石头入水的声音,只有脆响才是石块击中甲板的响声。

对于这种状况,周瑜和甘宁早有预料,一声令下,弓弩齐发,无数只弩箭呼啸着设想刘备的船队。

与此同时,一蓬密密麻麻的羽箭也呼啸而来,说在周瑜的船队之上。

由于天气潮湿,周瑜和刘备都没使用火箭,动用的都是普通箭矢,所以对双方兵卒的伤害并不大。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试探行动,有很多大型水战都是在远距离进行的,大家射完羽箭之后,就各自撤军而回了。

但这一次不是,刘备显然是铁心要进行接舷战了,这才最惨烈的水战。远战弓弩,进展投矛,三十步上下,投矛手的杀伤力远超弓弩。

一排排投矛手站在船头,手握短矛,怒喝着挥动手臂,奋力将手中的短矛投掷出去,短矛破空,矛杆剧烈的抖动着,带来一声声刺耳的尖啸,眨眼间就飞过三十步的距离,落在敌军的军阵之中,带起一蓬蓬赤红的鲜血和惨叫之声。

投矛手的死亡率极高,由于投掷短矛须站直身子奋力前掷,这使得双方的矛戈手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仅能投掷一轮,来不及调整身形,随后就命丧于对面射来的弩箭或是短矛之下,后面的矛戈手却不带丝毫畏惧,跟着就投!

不得不说,短矛的威力的确强悍,势大力沉,三十步不到的近距离全力投出,什么样的护甲都不起作用,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无以伦比,试想一下,一只巨大的标枪贯胸而入将会造成怎么的视觉冲击?无疑是短小的弩箭远远不能相比的。

每一只刺在兵卒身上的短矛都会造成拳头大小的伤口,血液不要钱一样喷涌而出,用手都捂不住。

甚至一些战船的甲板都能被各别短矛刺穿,一个个碗口大的黑洞带着放射性裂纹凭空乍现,咄咄作响。

虽说这些小洞暂时不至影响船只的性能,可是随着即将而来的接舷战,没人有时间去修补船只,船仓积水只会越来越多,速度也会越来越慢,最终将丧失去机动力,缓缓的倾覆沉没。

在漫天的矛影与箭矢纷飞当中,就听到轰轰轰的巨响连续传来,两只船队突在最前的数十条船已猛然撞击在了一起!

连续的撞击声再浓雾中轰然作响,强烈的冲击波让雾气都抖动起来。

有些船只的女墙、船都被撞的稀烂,总体而言,刘备水军仗着船体坚固占了相当大的便宜,船头受损严重的大多是李重的水军。

巨大的撞击力之,产生了大量的浪花,一波接一波的浪花,互相叠加成了汹涌的巨浪,有些巨浪的高度甚至超过了三尺,两波巨浪互相撞击的时候,水花甚至可以飞到五至六尺的高度!将船头的兵卒一卷而没,消失在滔滔江水之中。

无论是刘备水军的艨艟舰船,还是李重水军的船只,在这样剧烈的撞击中,就好像是在暴风雨中颠簸的叶子一样,剧烈的晃动,仿佛随时都会一头插到江水里面去。

而两军的赤马、走舸等小型船只,在撞击产生的巨大波浪冲击下,甚至有直接倾覆的情况出现,都随着战船倾覆,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