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有质疑精神。比较而言,西方文化和学校教育更欣赏那些能够对书本和权威提出质疑的有创见的人,所以总是鼓励学生培养质疑精神。
从差异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的学校,学与用是分离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只是纯粹的接受知识;而在美国的学校,学与用是紧密结合的,因为要把质疑放在首位必然需要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视角、独立的见解,这意味着要边学边用、边学边创造。
主持人:我们现在更关心的是,在你们的心目当中大学老师应该完成的三大任务究竟是什么?
莱文:第一,清晰地交流。如果不具备这个素质,这会是一个教师普遍存在的缺陷,他们对教学的材料非常熟悉,他们就假定学生对这些也非常熟悉。他们通常都是用较高的要求来对待初学的学生,学生会很迷惑,教师太早地用专业性的语言来表述,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领会。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地设法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交流。
第二,激励他人,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选择了教育这个终身职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你应当给他们一个很好的理由。所以你要想方设法地激励你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你曾经在选择这个职业时的激情。第三点,毫无疑问地,就是鼓励独立思考。
许智宏:首先我想作为教师他要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传人知识,要教学问。同时他自己要做学问,所以他必须要创造知识。我作为大学里的教师,特别是研究性大学的教师,不是简单的一个教书匠,创造和传授知识,这个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教师在大学都能够很称职的。第二,我们中国的教师从孔夫子开始就言教身教,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第三,根据每一个人的情况来引导他们,把他们培养成真正有不同个性的人。这个我觉得作为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缺乏个性的培养,这是中国教育体制中很大的一个弊病。当然现在这几年在改,过去我们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本,每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是相同的,一个模式。坦率地来讲,中国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讲平均的话,我们的水平不低。但是中国目前的体制,很难培养尖子。
关于教师的三大任务,美方校长认为是:清晰地交流、激励学生、鼓励独立思考;中方校长认为是:创造和传授知识、教学生做人、培养不同个性的人。北大校长表达的正是中国社会对教师的传统要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所强调的是教师要学识渊博,能传授知识并指点学生做人成才。耶鲁校长没提教师的学识要求,强调的首要能力是交流沟通能力,其次是要善于激励和鼓励学生。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教师的作用犹如传输知识的传送带,保证的是学生知识量的积累。而在美国,教师的作用犹如鼓舞士气的打气筒,保证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充足。 。 想看书来
5从中外差异看创造能力缺陷(3)
主持人:我们要请两名学生来现身说法一下,希望两位校长能够在现场因材施教,我们要给校长安排的题目就是,请你们从刚才两位做自我介绍的学生当中,选择一位你们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为他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做一番规划。你们有两三个问题可以进行交流。
北大校长许智宏选了一位女同学,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你认为安排的课程更重要?还是课外的很多实践对你来讲有更大的收获?第二个问题:每一个人他的经历是不可割断的,他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你觉得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底下,你的中学使你得到点什么?或者你认为你失去了什么?第三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师在课堂上最能够吸引你?
耶鲁校长选了另外一名立志开办传媒公司的男同学,也问了三个问题:①你刚才提到你想办一个杂志,我想问一下这个杂志是什么样的杂志?②你认为你在学习当中学到的对你最有用的是什么?③现在在学校里什么东西最让你感到兴奋?什么东西能帮助你以后成为一个传媒公司的老板?
……
主持人:三个问题问完之后,我们是不是请我们的校长,能给他们稍微点拨一下未来的发展之路。
许智宏:大学本身就是科学精神跟人文精神的结合,所以我觉得这位女同学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素质。相对来讲,北大整体上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我相信她会很好地在这种比较宽松的条件底下,变成一个很有用的人。
主持人:莱文校长也来给这个男生现场因材施教一下。
莱文:你明显的是一个很独立的有很大抱负的人,我鼓励你自己考虑一下如何好好地利用在大学剩下的时间。很明显地有一些科目很激励你,但有一些对你没有产生影响。对你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想鼓励你,别人也会的,就是用心学习那些将来对你有用的科目,要不然按照你的描述,你可能在学校不会觉得开心。所以应该这样思考,你现在的时间很紧,应该好好利用所剩不多的时间。
北大校长的问题和指点都很空泛,显示了中国人在当面评价人时的含蓄;耶鲁校长的问题和指点都很具体,特别强调了要用心学习那些将来对自己有用的科目,言外之意,对将来没用的科目要放在次要位置,实际上这是在强调要有选择地学习。美国校长的三个问题涉及一个在校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其次是搞清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最后是重视学好那些有利自己成功的课程。
美国校长强调的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选择地学习,这意味着个人需要啥就学啥。中国校长强调的是,个人要服务社会,为社会做贡献,这意味着社会需要啥就干啥。
然而,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今天,对个体来说比服务社会更迫在眉睫的切身问题是社会生存。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已经成型的理论体系,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这些被作为科学教义的知识,西方的教育是通过选课制度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兴趣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结构,这对个人来说是有目标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从而实现有目标的发展。
学生在学校应该积累什么样的基础知识,以及构建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学校教育正是通过课程内容来回答什么是必备的基础知识。中国的大学缺乏灵活而又多样的选修课程,学校要求学生把必修课门门都学好,即所谓的全面发展,其基本观点是,所有的知识都有用,不一定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而对个人来说这是无目的无目标的学习,只是为将来做无目标的准备。这样的学习往往导致知识的利用率低、时间的利用率低,以及学习的动力不足。
主持人:因为我知道你们两位可能经常会有机会出现在新生的入学典礼上,当你们面对新生的时候,你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许智宏:我们北大大概从我的前任的前任多少年,校领导在新生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大概都会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为他们作为一个北大的学生而骄傲,希望他们离开北大以后,他们会为作为北大的学生而骄傲。这也就是说,出去以后他们为社会可能做更多的贡献。 电子书 分享网站
5从中外差异看创造能力缺陷(4)
莱文:我刚出版了一本书,包括了我最近10年所做的最好的演讲,其中包括我每年对大学新生的讲话。基本上都传达了同样的信息,就是我在三条鲸鱼上写的:质疑一切,努力学习,独立思考。
北大在中国是块金字招牌,所以北大校长认为,学生们都会为作为北大的学生而骄傲,体现的是“以学校为中心”的观念。相比之下,耶鲁大学一贯“以学生为中心”,正如昔日耶鲁大学校长斯密特德在1987年的迎新典礼上说:“我非常自豪地对你们说:你们就是大学!”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耶鲁大学强调:“教育必须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培养学生。”
西方大学实施通才教育正是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培养学生,通才教育的实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在变化多端的职业生涯中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不是仅仅学一门具体的技能。相比而言,我国大学属于专才教育,专业分得很细,希望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使用大学里学的技能。然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具体职业是难以预料的,可以说是个未知的变数。因此,成功的教育应该为所有这些不可预测的变化做准备。
教育的宽与窄
2004年5月19日,正在吉林大学访问的两位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教授和麦克德尔米德教授,在媒体见面会上回答了记者有关教育问题的提问。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对教育的看法,值得我们思考。
费舍尔教授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生物化学家,199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他15岁时,偶然读到一本关于肺结核的书,受到启发,立志成为微生物学家。后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两件事情上:弹钢琴、读大量的课外科学书籍。前者是他的爱好,后者则是他的爱好和追求。费舍尔教授在读书时并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属于普通的中等生。他特别强调“基础教育”时期的“空间”很重要,他认为,美国的中学教育从表面看似乎不太好,但学生到大学能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这种学习状态比欧洲任何国家都好,主要是中学时期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限制,这是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
中国的教育是通过强制手段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缺乏发展想象力的空间。相比而言,西方的教育给孩子以较大的空间,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与学科,有利学生充分开发自身的潜力。只有给予学生自由施展的空间,才有可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麦克德尔米德是当今导电高分子和纳米材料研究的著名教授,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他说:“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本科生达48年,那里有不少中国的留学生。我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是,中国的学生在学习上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有更高的热情。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很相像,都对学习投入极高的热情。我所关注的现象是:大家太忙于学习了,没有时间提问题。在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我作报告时通常提如下建议:不要盲目地、简单地相信我所讲的话,或盲目地、简单地听老师教的东西,不要盲目地相信书本、广播里得到的信息。要向一切发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有学生问我:如何获得诺贝尔奖?我回答说:提出一些很简单的、像孩子一样提出的简单的问题,然后去工作、工作、工作,然后再还像孩子一样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再工作、工作、工作。在美国,当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的时候,有更多的学生会问‘为什么’,中国学生往往不会,好像学生不该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怀疑。”
美国的科技水平高是与教育分不开的,美国的人才正是受益于提倡独立思考以及鼓励创造力的教育。美国的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向一切发问’,老师也充分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