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桃难摘。战史中提到的近郊,就是今天的徐州市的贾汪区。许多人知道,贾汪是个矿区,更因为淮海战役时共产党的两个“卧底”在这里发动兵变而名噪一时。
说来贾汪这一仗,是八师从警备九旅十八团接手过来的。当时我父亲在该团七连任指导员,对打贾汪曾写有回忆文章,现摘其中一段以佐证:
“就在我们积极准备组织攻击贾汪南门的时候,却接到要我们撤出战斗,去执行新的命令,说是攻击贾汪的任务上级交给鲁南来的主力部队了……”
当时让我父亲好生不服气,主力就是主力,下回说一说“主力”这话题。
第二章 辉耀双雄(一)
主力就是主力!谓此言者,三十八军梁大牙也。
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三十八军因动作迟缓,贻误了战机,“主力个鸟!”据说军长被彭大将军骂得狗血喷头;第二次战役,三十八军知耻而后勇,勇冠三军,力夺头功。“万岁军”声名鹊起,梁兴初喜不自禁,乐不可支,故有此言耳。
其实,我想这多半是文学语言吧。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以为坦露的是一个军人的真正豪情。我父亲在华东军大时有个战友姓陈,河北沧州人。俩人关系不错,一次我听父亲说他是“地方的”。多少年后,我才知道这“地方”,无非就是县大队,区小队罢了。今天我要是搬出俺老爷子的“潜台词”,那就是说“咱可是主力啊!”
建国后,我父亲多在政治部任职,我以为早已修炼成“标准”的布尔什维克了,没想到离开战场多少年后,潜意识还有那么一点“居高临下”的。
到了1949年,华东有我近百万大军。不用说,其中野战军是主力;野战军16个纵队,以参战和表现来说,我以为有10个主力纵队;主力中,要按粟大将的评点,其中有6个纵队为头等主力,除一支稍逊外,其余5个纵队难分伯仲,各有所长。三纵能列入华野最强阵容,当然要“仰仗”八师。陈毅来山东后,曾打报告给中央,要求留下八师,理由之一,就是要给山东留些种子。种子就是八师的两个团。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根据发展史略》中有一段记述。1943年3月,“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所属各旅、各支队番号一律撤销,两大系统的部队编为13个主力团。鲁中军区:一团、二团、四团;滨海:四团、六团、十三团、二十三团;鲁南:三团、五团;胶东:十三团、十四团、十六团;清河:直属一团;山东军区辖特务团。”山东军区兵强马壮27万大军,要说头等主力团也就13个。八师独占两个,看看八师的两把“大刀”,就想起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句台词。团长说:你们这个团,从来就是大腿杆上绑大锣,走到哪,响到哪!
八师攻打滕县时,师长王麓水问两个团长,打破城门你要多少时间?
一团长想了想曰:“30分钟”。
另一团长毫不迟疑答:“10分钟”。
好!王师长大喜,令箭立马就交给了这个团长。
这个团长就是二十二团团长王吉文。二十二团在鲁南有鼎鼎大名,习惯上又称老三团,好!我就先说这老三团。
老三团有多老,有人也许不以为然。要以番号来说,三团是在1941年8月才有的“名份”。以当时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更应该是叫“新三团”。这是因为山东纵队的教导一旅三团调出,又填补进来一个团,番号自然还是三团。所以,所以这个三团,在教一旅“老”字还不敢当吧。
倘若一个团队一两千号人,兵是新兵,官是新官,一仗没打,一枪没放,那当然是个新部队,但这个三团是有来头的。据战史记载,山纵教一旅三团调走后,又有山东纵队特务一团和特务二团(一说是特务三团)合并组建三团,可见这个三团不寻常,是由精锐组建的。也许说是精锐你可以接受,但说“老”可能还是不以为然。常言道:树有根,水有源。一支军队也是有血脉可寻。
今天,浙江舟山普陀有个海防团的团史馆,这个团史馆被舟山市和普陀区两级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军史馆对社会开放,在全军也不多见。在当地政府网站上有一段话,我不妨录在这里:
“该团史馆于2004年10月筹建,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由我区区委区政府与普陀山管理局、普陀山佛教协会共同援建。馆内共收录了该部从红军长征时期至今370余幅图片和5万多字的文字资料,客观详实记录了该部自诞生于红色苏区以来,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
。。
第二章 辉耀双雄(二)
这个团史馆陈列的军史,就是老三团的军史,若以上述所言,那岂不是红军团了。不过,从我的角度上看,说红军团那就牵强了,毕竟对红军团的界定,军队有关部门肯定是有“杠杠”的,何况二十二军也从来没有此说,我想这不过是一些“秀才”之作。
虽然,我以为老三团与红军团还不能划等号,但这个团与红四方面军确实又有割舍不断的血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支有红军基础的部队上发展起来的团队。这支有红军基础的部队就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津浦支队。
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九师组建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政委王育民(王育民不久牺牲)。同年7月;一一五师第五支队和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奉命挺进冀鲁边平原地区。津浦支队入鲁后不久即编入了山东纵队,通常都以山东纵队教一旅四团为津浦支队“主流”。但是,山东纵队特务团是津浦支队中的一个营与第三支队、第八支队各一部所编成的。所以,即使不能说“主流”,那么“支流”是肯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二团和红四方面军有着相通的血脉。
“1943年那;形势大改变呀;白洋淀的岗楼端了多半边……”这歌唱得是冀中1943年的抗战形势。然而,1943年却是鲁南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为加强鲁南地区的抗日斗争力量,这年3月,一直在鲁南活动的鲁中军区三团正式划归鲁南军区建制,这就是这位“大哥”的来历。
如果说老三团善攻,那么这也是从端鬼子炮楼开始的。老三团能成为鲁南部队的攻坚高手,团长王吉文功不可没。王吉文是华野公认的骁将,是以后八师师长。后来许多人都认为八师攻坚出色,很大程度是对炸药的使用有高招,因为鲁中南这一带多煤矿,懂爆破的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春将军是王吉文多年的搭档,他是这样回顾的:“从此以后,王吉文同志始终把研究改进爆破攻坚技术、战术作为重要任务。1942年1月,蒙南支队与三团合编。这个支队来自泰山区,干部战士中多出于煤矿工人,并有爆破实战经验,后来被山东军区评为一等战斗英雄的“爆破大王”马立训就是来自这个部队。”
解放战争中,华野三纵以善攻著称。善攻,假若八师没有老三团,这就难说了。的确也是这样的,在战争实践中,许许多多的后起之秀到了战争后期,都能和“老大”有的一比。不过,离开时间、地点、条件,这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接上头说的,二十二团王团长拿走了“令箭”,二十三团一些营连指挥员好生不满,埋怨团长陈士法太保守了。是的,二十二团是厉害,但二十三团也不是吃素的。当年鲁南百姓有句顺口溜:北有老三团,南有老五团。杀敌显威力,敌人心胆寒。可见三团五团在鲁南是齐名的。
说起老五团,还得请出一个人,那就是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提起张光中,今天鲁南许多人仍是如雷贯耳。张光中,江苏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如果说王麓水是小知识分子,那么张光水就得把“小”字去掉了。张光中师范毕业,是名符其实的“秀才”。张光中参加革命很有资历,大革命时期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入党和政委王麓水也差不多在一个时期。只是同样干革命,政委从扛大枪开始,司令员却是以“地下工作”起步。张光中拿枪杆还是在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这一年,张光中拉起一支队伍,那就是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张光中是鲁南我党抗日武装主要创始人之一。1939年夏秋一一五师进入鲁南后,陈光罗荣桓很快把这支抗日武装拉进了帐下,这就是一一五师苏鲁支队。
苏鲁支队在鲁南声震一时。经史学工作者考证,侵华日军秋山静太郎就是被张光中领导的苏鲁支队击毙的。据报载:“1940年1月13日,秋山兵团在山东诸王庄一带休整。张光中得到消息后,立即率领部队将其团团包围,双方发生激战。秋山骑马准备撤退,被八路军战士击中胸部。秋山从马上摔下后,立即被送到日军坊子野战医院抢救。1月23日伤势过重而毙命。”我们知道,阿部规秀少将被杨成部击毙后,全国影响很大,而秋山被我击毙的史实很长时间不为世人知晓。这也是被我八路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日军将军之一。
第五章 铁道大队
首战峄城,八师劲舞两把快刀,三下五除二,东风扫残云,轻取峄城,游刃有余。但细心的朋友会想,八师还有一个团吧,这位兄弟难道会稳坐钓鱼台,隔山观虎斗。是的,八师除有老三团和老五团,又带上了一位新弟兄,现请将出来,细细端详。
这位新弟兄就是二十四团。二十四团是由鲁南二分区三个独立营所组建,这三个营当然也是二分区的主力部队,但比起一分区的老三团和三分区的老五团来,还是一个小兄弟,这话不用我说,一听独立营这名就该知道了。
只要进了八师,二十四团在别人眼里,怎么说也是主力了,但对八师师长何以祥来说,总觉的这位“弟兄”眼生,打峄城还不敢放到最关键的位置上。虽然不是最关键,但也是挺重要,也不能出纰漏,他给二十四团的任务是阻击。对此,何以祥是这样说的:“二十四团在峄县城北布置防线,阻击枣庄可能来援之敌。”担任阻击,还要加“可能”。所以,这一仗等于二十四团没开“荤”。
二十四团的战斗经历来看,有一路直追两位“大哥”的气势,尤其是一营营长郭继胜更是八师乃至三纵的一面的旗帜。华野三纵整编为二十二军的时候,二十四团终于也能“自立门户”了,成为新组建的六十四师的主力团,义不容辞的担起了“大哥”的重任。
说起二十四团的“故事”,那才叫有故事呢。既精彩纷呈,又跌宕起伏,既扣人心弦,又荡气回肠,甚至可说在一个历史时期风靡中国,直至今日这个故事也是家喻户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但这些故事都是来自小说和影视剧,甚至严格地说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一支名为“铁道游击队”的游击队。正是因为如此,那么一支真实的“铁道游击队”本来面目是怎样的,与二十二军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本人试作解读。
人都有个名字,同理,军队都有番号,就如同人的名字,即使不是正规军。那么,铁道游击队的“大号”是什么呢,还真是一句话说不清,拉起来话就长。
1938年8月,苏鲁豫皖边区的人民抗日义勇军总队三大队有两个排长突然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