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秘密战-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克侠微微颔首,看完乜的信后,又问道:“还有一封是谁的信呀?”
柏寒从怀中取出陈毅的信呈了过去。
张克侠接过信,边看边露出意外和吃惊的表情,摆摆手示意随从副官退下,压低声音问柏寒:“你是什么人?”柏寒据实做了回答。张克侠脸上顿时露出喜悦之色,站起身来走到柏寒面前,紧紧握住柏寒的双手,连声说:“欢迎!欢迎!欢迎张同志!谢谢陈毅同志!您回去后见到陈毅同志,请转达我对他的敬意和问候!”
接着,张克侠详细谈了当前的形势和三十三集团军内部的一些情况,末了他说:“请您回去后转报陈毅军长,就说我张克侠有重要情况和意见需要向他当面汇报和请示,请陈军长本人或派重要干部与我见面。”
卧底敌营20年(4)
临别之际,张克侠对柏寒诚恳地叮嘱说:“你神出鬼没,大胆地来往于两军对峙的前线,用这种传奇式的工作方法与我联系,胆识可佩。但是,你这样做也未免太冒险了。国民党对我们这个部队监视很严,蒋介石公开派人到我部任职,名义上是什么特派联络员、政治部主任等,实际上,暗中监视,进行特务活动。他们甚至拉拢我们的张自忠司令官和冯治安副司令官加入特务组织,遭到断然拒绝。张自忠将军在与日寇作战英勇殉国后,冯治安继任,他曾对人说:‘国民党结婚的时候(笔者注:即国民党最繁盛的时候)我们没有加入,现在他们要入坟墓时,我们怎么还能加入呢?’我们的参谋长陈继淹是一个大特务,他手下还有不少爪牙、鹰犬,你们千万不能大意呀!譬如陈毅军长的信,万一落入特务手中,后果就不堪设想,希望今后能予以注意。”
不久以后,陈毅和张克侠见了面,时为1946年1月7日晚上,地点在国共两军控制线的中间地带——山东峄县的高皇庙。
对这次会见,张克侠在他写的回忆录《从抗战胜利后的个别策反到淮海前线的率部起义》中有如下一段记述:
这是一九四五年冬季的一个阴历月底,天色墨黑,郝鹏举(笔者注:时任国民党新编第六路军中将总司令)和我带着他的二十几名骑兵,以查哨为名,一同乘马越出了警戒线。引路人是解放军派来的(笔者注:由徐州工委书记赵卓如带的路,赵其时任陈毅军长派驻郝部的联络员)。一路上,除马蹄声和路旁树枝被碰折的响声外,周围充满紧张的沉寂。我们来到一处有灯火的地方,不是村庄,像是地主在村外的一处场院,有几间房,在房子周围挖了浅沟,我的马陷入沟内跌了一跤。这时,有人接应我们进入北面的房子里休息,屋内只有几个小凳,我在靠两头的墙角坐下,郝紧挨我坐。不一会,陈毅同志和七八位参谋人员走进屋里,我们虽然初次见面,但感到十分亲切。陈毅同志激情洋溢。屋内放着一个炭火盆,我们仍感很冷。但是,陈毅同志敞开衣领口,不时地擦汗,显然是匆忙赶来的……
几天后,郝鹏举率两万人起义,这对蒋介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张克侠在策反郝起义问题上也立了一功。
在会见时,张克侠还将重要情报带给了陈毅:“……参谋人员纷纷向我探听蒋介石徐州部队番号及指挥官的姓名,我便从口袋中取出蒋的密件抄件念给他们听。他们说来不及记录,要求我把文件借给他们看看。我说:‘这就是带给你们的。’郝鹏举在旁边看见,忙说:‘这可是无价之宝啊!’”
张克侠和陈毅见面后,他和华东局、华东部队的联系就直接沟通了。
杨斯德到徐州后,在孙秉超陪同下和张克侠见了面。在杨斯德的印象中,张克侠沉稳、老练,考虑问题周密细致,话不多,但每说一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想这是张能够长期埋伏敌营所锻炼出来的。
杨斯德首先向张克侠转达了陈毅司令员的问候,接着又转达了华东局和华野首长希望三绥区两个军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起义的要求。
张克侠专注地听完后,向杨、孙二人介绍了最新敌情,并提出了起义的两个方案:一是待我军把敌人在徐州周围的主力更多地消灭以后,趁三绥区内部动摇之际,说服冯治安,以他为首全部起义。这样就实现了陈毅司令员关于策动冯治安一同起义的指示;二是战役需要就随时起义,以现有基础拉出多少算多少。
张克侠说:“既然陈毅司令员要我们尽力争取冯治安起义,以扩大影响,我们当尽最大努力做工作。不过,冯治安顾虑较大,又舍不得他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财产及他的小老婆,他对老蒋还有幻想,身边又有参谋长张继淹的控制,看来要动员他起义是相当困难的。”
张克侠还提出,他住的都天庙营房,人员来往频繁,特务监视很严,杨、孙二人是外来的陌生人,目标大。为此,他认为,二人应谎称是南京国防部派来的。杨斯德是少将高参,名叫“陈惠国”;孙秉超是“高参”的秘书,名叫“李梦云”。接着,张克侠很快给他俩搞来了国民党军的服装,从而使杨、孙二人能堂而皇之地出入于敌人营区。
卧底敌营20年(5)
就这样,华野第十三纵队民联部长杨斯德,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的少将,你说神也不神?
周恩来在南京街头一辆小汽车里秘密接见了张克侠。张要求派人协助他开展起义准备工作。事后周恩来给华东局发了一份密电。
张克侠虽然身居三绥区中将副司令官的高位,但手中却没有兵权,而且受到特务的暗中监视,斗争环境很艰苦,每走一步“棋”都必须非常谨慎,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甚至人头落地。
但是,敌人却不敢对他下手,因为抓不到他是中共地下党员的任何把柄。
说起张克侠的入党经过,和那个时代许多地下工作者一样,十分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张克侠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他看到冯玉祥部队纪律比较严明,训练认真,遂主动进入冯部。翌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张克侠十分向往,遂冲破重重险阻南下广州。他担任过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少校科员兼陆军讲武堂教育副官及军士队队长等职。1925年北伐开始,张克侠任营长。不久冯玉祥部队也誓师北伐,张克侠离开广东回到了西北军。
早在张克侠上军校的时候,他母亲不幸患病,又双目失明,无人照料。在亲友的支持下,母亲为他定了亲,姑娘名叫李德璞,出身农家,为人朴实,秉性刚毅,心地善良。他们于1918年结为伉俪。
想不到这桩普通的婚姻,对张克侠后来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不光是因为李德璞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默默地撑起了这个家,承担了张克侠在外行踪不定甚至生死不明给家庭带来的种种艰难困苦,更主要的是她的姐姐李德全和当时的风云人物冯玉祥将军结了婚(冯的前妻刘德贞于1923年因病去世)。这为以后张克侠在西北军中能长期立足造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但张克侠的步步高升,却并非因为他是冯玉祥的连襟而得益。他从广东回来时,冯玉祥对这位营长只给了个学兵团团副的职务。好在张克侠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聪颖过人,既富有教育训练的经验,又能带兵打仗,还能运筹帷幄,参赞戎机。他曾在台儿庄大战中协助张自忠指挥五十九军重创日军板垣师团,从此声名鹊起,在西北军系统被誉为“智囊”、“夫子”,享有很高威信。
张克侠曾于1927年春到莫斯科留学,进入中山大学学习。中山大学实际上是一所传授马克思主义的高等学府,张克侠在这里接受了革命真理的熏陶,初步树立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决心,并提出了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申请。
恰在这时,学校里的中###组织得悉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消息,对张克侠这个国民党中级军官,也就关上了大门。
1928年张克侠离开苏联回国。临行前,党组织派人和他谈了话,指出:目前中国革命正受到严重威胁,国内白色恐怖猖獗,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你能在这样的时刻提出入党申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你在莫斯科未能入党,但和你一同回国的张振亚(即张存实,共产党员),会向党组织汇报你的情况,希望你回国后继续争取。
在焦急、企盼的心情中又度过了一年多。一天,张存实来信通知张克侠到上海,接头地点是静安寺路的一个教堂,接头人是一个名叫董健吾的牧师。
当时上海血雨腥风,大批共产党人被关押、被追捕、被杀害。张克侠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于1929年7月来到了上海滩,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暗号,很顺利地见到了董健吾。这位大牧师外表上是个地地道道的传教人,暗中却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历史就是这样不可捉摸而又富有戏剧色彩。
过了两天,张振亚秘密找到了张克侠,叫他先租间房子住下来,等待党组织派来的人和他谈话。又过了两天,果然来了一位同志。他对张克侠的情况相当了解,经过当面考察后,要张写一份入党申请书,介绍人是张振亚和李相武(也是张克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又过了一些时间,党组织派人正式通知张克侠:中央已批准你为共产党员,是特别党员,你不要与地方党组织发生关系,不要随便向人暴露你的党员身份,要严守党的秘密,遵守党的纪律。以后,党中央会直接和你联系。至于你提出要去苏区工作,组织上经过反复权衡,认为你回到西北军去工作更为有利,这是党的需要。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伟大的、艰巨的,要动员和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党组织相信你一定能够愉快服从,并胜利完成党交付给你的一切任务。
卧底敌营20年(6)
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和军事部长是周恩来。作为党中央直接掌握的关系,张克侠在周恩来的关怀和领导下,开始了他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秘密工作生涯。党组织还给张克侠规定了与党秘密联系的方法,确定他写信时使用的假名叫“张先远”。
1938年,张克侠随冯玉祥到武汉。其时武汉设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和长期在西北军从事党的工作的宣侠父,以及罗炳辉、张爱萍、张经武等同志,常到冯玉祥处晤谈。张克侠第一次见到党的这么多领导人并聆受教诲,深感荣幸,特别使他这个长期孤身战斗在敌营的地下党员,感受到莫大慰藉。
后来,张克侠奉命到前方任第五十九军参谋长,叶剑英作为党确定的他的联系人,特地邀请董必武、罗炳辉和王明夫妇(王明时任中共长江局书记)等###人,在一家名叫“普海春”的饭店专门为张克侠设宴饯行,体现了党组织对一个战斗在敌人营垒里的地下党员的关怀和爱护。
一晃又过去了八年。抗日战争胜利了,可是蒋介石又把中国拖入了内战的深渊。尽管国民党军队、特别是那些“杂牌”不愿打内战,但军令如山,蒋介石让你进攻解放区,你还能不硬着头皮执行命令吗?
1946年初夏,爱国将领冯玉祥眼看全国性内战已无法避免,他想出了一个“新、旧西北军大联合,以武力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