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长江-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5年南京恢复举办每年一届的大型灯会。最近3年,元宵节的晚上都有30多万人到夫子庙灯会感受节日的气氛。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如梦如幻,观灯的游人仿佛又回到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
导游:现在我们游览的是内秦淮,它是我们南京城内的一段,长约里,俗称“十里秦淮”、“十里珠帘”,千百年来,秦淮河见证了我们南京城的古都沧桑。大家现在注意,我们船两侧璀璨的灯光,正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眼神。
是的,对南京这座灯火交替的城市来说,火光湮灭的时刻,就是灯光耀眼的时候。(编导:赵恒刚/摄影:何威 朱奕 陈林聪)
第二十六集 江村变迁(1)
从高处看武家嘴村,见不到多少村民,也看不出这个户均资产达到600万元的村落到底有多么富裕,因为村民的财富,都集中在他们的船上,而他们的船,都在长江里。
2005年,中国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普通乡村。
在村里的生态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生物课,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梅花鹿”,十几头梅花鹿是蒋巷村特意从东北引进的。
生态园占地500多亩,除了梅花鹿,其他在这里养殖的鸡、羊、猪等各种家禽,其实过去都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如今,村里的孩子只有在这样的生态园里才能认识它们了。
这里就是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北部,只有700多人口的一个乡村——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
通常,孩子们会到村养老院的爷爷奶奶家吃午饭。在这个村,60岁以上的老人们如果愿意,可以住进村里免费提供的老年公寓。每个月,他们都能领到近500元的养老金。
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在村里的钢厂工作,这座钢厂的年产值有1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长江上游地区一些县的全年生产总值。
全村的1400亩粮田,承包给7个种粮大户种植,机械化的耕作使这片田地上的春种秋收变得十分轻松。
虽然有养老金,还有不少老人参加村里的卫生服务队,美化家门口的环境,还可以多得一份报酬。在村里,每一个村民都享有工作的权利。
在长江三角洲,像蒋巷村这样的乡村并不少见。
石臼湖边——南京高淳县的武家嘴村,敲敲打打的声音从村民武学建家新造的铁船上传出来。这条船的排水量是5000吨,再过20多天,长江汛期一到,石臼湖的水涨起来时,造好的船就该下水了。大船已经造了3个多月,武学建每天从早到晚都呆在船上,距大船不到200米,就是他的家。
来给武学建帮工的都是本村和邻村的农民,他们每年都在湖边造船,随着船越造越大,他们都已成了经验丰富的造船工人。
武学建家的这条船,是2005年武家嘴村在村口建造的最后一条大铁船。
从高处看武家嘴村,见不到多少村民,也看不出这个户均资产达到600万元的村落到底有多么富裕,因为村民的财富,都集中在他们的船上,而他们的船,都在长江里。
武学建家有3个女儿、1个儿子,儿子刚从南京的水运学校毕业,拿到了轮船驾驶证书,即将成为家里新船的船老大。大女儿爱华从小跟着父母在长江上跑船,早就是一个老水手了。
于小菜(武学建妻子):她最大,她吃苦,她大当然是她吃苦。
武爱华(武学建女儿):我在家是老大。
于小菜:我们以前搞鱼,后来搞运输,开始是七八吨的船,后来是30吨的船,现在造到2000吨的,再就是搞到这条,搞到这条最大的了,我们没有精力搞了,年纪大了。
眼看汛期就要到了,看着其他村民已经造好停在村口湖边的大船,武学建的心里有些着急。
武学建(武家嘴村村民):哪一家都比我的船大,我们就是最差的了,这个怎么讲呢,你造了1000吨的,他还要造2000吨,对不对。人往高处走,水往下流。
20年前,石臼湖和洞庭湖、鄱阳湖一样,是长江流域仅有的3个可以直接连通长江的内陆湖。湖边的武家嘴村有203户人家、881口人,人均不到3分口粮田。虽然守着村前30多万亩的湖面可以捕鱼摸虾,可是每到冬春枯水季节,一些村民还要走街串巷、乞讨为生。武家嘴村,因此得名“渔化子村”。
改变是从1982年4月的一天开始的。那一天,武家嘴村集中村里全部72条小木船,由70多名青壮年劳力跑运输,从安徽芜湖装黄沙运到南京,一趟就赚了1200多元。
半年后,村里一个叫武继军的年轻人筹钱12000元,买了一条68吨的大木船率先划入长江。那时,中国农村的改革已经全面开始,一个新的名词出现了,年收入过万元的家庭被称为“万元户”,武继军,很快成为武家嘴村的第一个万元户。
武继军(武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南京市开会说要我去参加,我还不知道我是万元户。那个时候养鸭子的,他们都是万元户。从水上运输来说,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万元户是个什么概念,实际上我自己算了一下,我就是万元户了,应该是五六个月下来我就有一万块钱的利润了。
在武继军的带动下,武家嘴村村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一年时间,村里的大木船增加到20多条。这时候,村民武学海有了更大胆的想法——造铁船!
因为在附近找不到会造铁船的人,武学海斗胆请来一位老木匠,就让他照着自己家小木船的样子,造出了一条100多吨的铁船。
武学海(武家嘴村村民):就是说你要什么形式,人家帮你造什么形式,同咸鸭蛋差不多的样式,前面是平的,后面是圆的。划小木船一身是汗,这么划多吃苦,第一次开铁船实际上是方向盘出力大,以后人家只要点一下了。
武学海的铁船一下水,业务就来了,还是从安徽芜湖运黄沙,第一趟到张家港,赚了1000多元,刚好是两年前全村72条小木船拉一趟黄沙挣到的钱。
铁船运输的高额回报,掀起了武家嘴村的造船热潮,转眼间,湖边1千米的岸线上,搭起了一座座红砖船台,最多的时候有50多艘铁船在这里同时建造。
第二十六集 江村变迁(2)
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黄沙供不应求,武家嘴人的钱包也因此鼓了起来。
武家嘴村的铁船队浩浩荡荡行驶在长江上,他们原本骄傲地以为,自己的几千吨大船已经是长江上的巨轮了,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在他们铁船的身边,出现了一种新的庞然大物——集装箱船,驶在这些庞然大物身边,他们的大铁船就显得很不起眼了。
这种情景,让一个叫武继福的武家嘴村人萌发了新的意识。
武继福(武家嘴村村民):我搞300吨船的时候,就看到长江里面装集装箱的船,我们感觉到装沙比较累,比较辛苦,我看了心里就想,我们能不能有一天也装这个集装箱。
5年后的1997年,武继福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他在卖掉2000吨的铁船新造5000吨的又一只大船时,把货舱的尺寸设计成了能装集装箱标准箱的尺寸。武家嘴村有了第一艘集装箱船。
1997年2月的一天,一家公司找到武继福,说要运一批集装箱到上海,当时村里只有武继福的“武家嘴6号”能装集装箱。一个月运4趟,武继福赚回13万元。
从此,武继福开办公司搞起了近海运输。
2005年,他把5000吨的那艘集装箱船以每月20万元的价格租给了别人,又和5个村民合股投资1000万,开始打造武家嘴村的第一艘万吨轮。
这艘引人注目的巨轮一天天成型了,但是村里人并没有在湖边村口看到它。
武继福:我们在家里自己造船,没有这个基地造出的船好,这么大的船我们造好以后怎么出来?这边靠着长江,下面就是长江,我们一下水就到江里面了,这么高、这么宽,我们那里内湖造船是出不来的。
武家嘴村的人到南京城造更大的船去了。如今,在石臼湖边、武家嘴村村头,只留下了曾经撑起过一艘艘大铁船的红砖船台,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让人回想起20年间武家嘴村村民争先恐后在自家门口造大船的情景。
在南京,长江边的八卦洲,拥有10个大吨位船台和一个万吨级船坞的武家嘴造船厂已经投入使用,武家嘴人在村口造船的故事成了历史。
2001年,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全体武家嘴村人表达了去县城居住的愿望。
2002年,投资4000万元的高淳县实验二小在武家嘴新村边建成,村里的孩子全部进入了这所学校就读。
2005年8月的一天,蒋巷村的全体村民,在村子里的剧场召开全体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村干部向村民通报了关于医疗保险的补充规定。在蒋巷村,决定医疗、保险、福利、养老等与全村人有关的事情,都要征求村民的意见,并在制度实施前向全体村民通报。
在长江三角洲的乡村,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于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的话题已经不再陌生,农民们能享受到村里定期安排的体检和疫苗注射,住在整洁宽敞的别墅里是他们早已实现的愿望,千千万万长江三角洲的新农民,享受着新农村的新生活。
每年元旦一过,华西村的村民就会到财务部门去领他们上一年的分红,每个村民都是自己村里的股东,除了按月领到工资之外,根据村里的业绩和每个村民的贡献,2005年华西村每户的分红少则五六万元,最多的有200万元。
2006年1月7日,华西村举行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奖励大会,颁奖的领导来自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和华士镇,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也在台上为村民颁奖。
1961年,江阴市华士镇把一个叫“跃进大队”的改名为“华西大队”,华西这个名字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只是当年谁都不会想到,它会成为今天中国农村最响亮的一个名字。
50年前,27岁的吴仁宝当上了自己家乡的“村官”。2003年,他不再担任村里的第一把手,改任华西村企业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在吴仁宝家里他最得意的,就是挂了满墙的合影照片,因为这些照片记录着他带领华西村艰苦奋斗、追求富裕的足迹。
1964年,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时代背景下,吴仁宝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华西的15年规划,这个规划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把全大队分散的12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华西村,另一项内容是,争取粮食亩产达到1000斤,这在当时,多少有些“天方夜谭”的味道。
吴仁宝(原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这个计划人家认为是不会实现的,脱离实际,有一个说法,叫“吹牛大队”。大家干了,把这个计划完成了,或者超额完成了,又讲了,说这个是“做死大队”,大家辛苦,要做、要干,就是说辛苦了,就叫“做死大队”。做了大概7年多,任务完成了,大家又叫“享福大队”了。当时叫享福,不叫幸福。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吴仁宝一次次为华西村描绘的蓝图都已成为今天的现实。
有一座已经废弃的平房,在今天的华西村格外显眼,从1961年到1971年的10年时间,这座小五金厂不仅为华西村实现了300万元的产值,也使华西村很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30多年过去,村民们投资11亿元的江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