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郝怀明如烟如火话周扬 >

第44章

郝怀明如烟如火话周扬-第44章

小说: 郝怀明如烟如火话周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在为《人民日报》撰写的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提出右派分子就是“资产阶级反动派”,随后在《1957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毛泽东认为这是一场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要求用几个月的时间深入挖掘右派,决不可草率收兵。在这种情况下,将人民当做敌人加以斗争,并导致反右派严重扩大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转变,不要说社会上许多人想不通,就是在共产党内也有许多人想不通。对许多人包括周扬来说,的确有个思想转弯的问题。周扬在这之前不久,刚刚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中说过,现在民主人士、党外人士跑到我们前面去了,骂党骂得好!共产党应该骂骂,才能清醒。解放以来党是变了,做官当老爷,再不整风危险呀!你们要大鸣大放,把你们看到的一切说出来。你们看了费孝通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没有?写得真好,又有诗意。现在这么搞才有意思,真是“吹皱了一池春水”,今天真是早春天气应有的风光。费孝通说得对,“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暖花开的时候到了。周扬这话讲过才几天,现在要转这么大的弯子,确实不易。当时担任周扬秘书的露菲曾对笔者谈到周扬当时的心态。她说:“这时周扬的思想,虽转不过弯来,也只得紧跟。他觉得党中央的决定是对的,毛主席是对的,但又觉得有些做法不合适,思想总是处在矛盾之中。他最终还是否定自己,紧跟党中央,紧跟毛主席。”周扬是个聪明人,作为党的忠诚的战士,毛泽东的崇拜者,很快就转了过来,积极投入了反右派斗争。历史已经造就了周扬在党的文艺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他必须听从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召唤,担负起领导反击右派进攻的重任。张光年回忆说:“那个时候,他不止一次跟我说:‘我们是在夹缝中斗争啊!’”(张光年:《回忆周扬》,《忆周扬》第13页)周扬的苦衷是可以理解的。“左”不能不反,右也不能不反。他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修正主义,要在尖锐复杂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中站稳脚跟,把他所钟爱的工作推向前进,这的确是太叫人心碎的事情了。

21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2)
当大规模的反右运动被发动起来之后,各种不同动机、不同水平、不同观点和见解的人们统统被卷了进来,就必然会出现种种非理智的现象,造成一种谁也无法预料又难以控制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处于领导岗位上的人们包括周扬在内尤其如此。
  周扬在反右斗争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便是丁玲、陈企霞问题。
  建国初期,当丁玲、冯雪峰先后任《文艺报》主编时,陈企霞与他们合作,曾任主编之一或副主编。1954年《文艺报》被批判,编委会改组以后,陈被排除在编委之外。1955年4月,陈写信给中央负责同志,要求改变对《文艺报》的检查结论。6月,作协刘白羽(党组副书记)、阮章竞(党总支书记)汇总情况联名写报告揭发丁玲、陈企霞等人的问题,直接报送陆定一,由陆定一署名向中央写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准备对丁玲等人的错误思想作风进行批判的报告》,拟在批评丁玲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之后,对冯雪峰的文艺思想展开批判。
  这个报告,周扬事前没有看过,不知是因为他不是作协肃反五人领导小组成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但在毛泽东的批示下来之后,执行的任务却落在了他的身上。8、9月间,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举行扩大会议,对丁玲、陈企霞进行批判。这次会议后,作协党组向###并中央写了一个《关于丁玲、陈企霞进行反党小集团活动及对他们处理意见的报告》,说批判丁玲旨在“整顿文艺队伍”,“克服在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严重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行为”。
  还说丁玲所犯“反党的错误和她历史上被国民党逮捕后在南京的一段经过是有一定关系的”,“她承认了自首的事实”。报告还说陈企霞有“托派嫌疑”。这个报告是在周扬的主持下起草,并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上报中央的。
  此时正在肃清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之中,陈企霞已由公安机关实行“隔离审查”,中国作家协会党总支向###党委打报告,准备开除其党籍。###机关党委的同志认为作为“托派嫌疑”就开除出党不妥。###机关肃反五人小组组长、###常务副部长张际春同意这个意见,并由他主持召开五人小组和党委成员联席会议,讨论作协的报告,认为开除陈企霞和李又然的党籍根据不足,要他们回去再研究重写。但是,作协改写的决定还没送来,中央批发了作协党组的报告。报告中有开除陈等二人党籍的话,这样,陈被开除党籍的事也可以认为已被中央批准了。
  1956年5月,陈企霞等二人的“托派嫌疑”经作协五人小组和公安机关共同审查予以否定。5月22日,他们恢复了自由。
  陈企霞被释放以后,向###机关党委申诉作协党组对他进行的批判与事实不符,并详细陈述了他同周扬在政治、学术、思想及相互关系方面的分歧,认为作协党组给中央的报告是对他的迫害。陆定一主持###部务会议,决定由张际春主持,由###机关党委、作协党组和党总支的一些同志参加,将事实查清,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再提出处理意见。
  ###机关党委组织了一批同志做这项工作,查对的结果对陈企霞的结论主要是:在主持《文艺报》工作期间,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骄傲自满,在若干重要问题上犯了拒绝党的领导监督,向党闹独立性的严重错误;在和丁玲之间的关系上,有严重的宗派主义情绪,因而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形成一种宗派性质的结合,损害党的团结,但没有发展到反党小集团的程度,不应作为反党小集团论。
  陈企霞对这个结论根本不接受,要求“彻底平反”。
  对丁玲进行的审查,是由张际春任组长的专门小组进行的。
  经过大量调查,包括查阅国民党遗留下来的档案,均未发现丁玲被捕后有叛变、自首、投敌的证据。调查材料与她本人的交待是一致的:1933年5月她在上海被捕后被送往南京。敌人没有把她关进监狱,有意安排她同先已被捕并叛变的丈夫冯达同居,借以争取她为敌人办刊物。丁玲向敌人写了一个条子,表示以后不再从事社会活动,愿回家养母。后来通过关系,同地下党取得联系,在冯雪峰等同志的安排下,于1936年9月派人送到党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1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3)
调查小组最后的结论是:有变节性行为,定为“政治错误”。
  丁玲对否定她的“自首”感到非常满意,但对定她有变节性行为,表示不能接受。并提出1955年对她的批判很多问题都不是事实,表示对周扬很有意见。
  ###又组成以张际春为组长的小组来处理丁、陈“反党小集团”的问题。核查工作到1956冬天结束。在###部务会议上,小组向会议作了汇报。当陆定一知道核查发现原来报告中许多问题与事实不符时,很有意见。他说:“当时一再说要落实,落实,结果还是这样的!”对今后如何处理,陆定一说:“也只能实事求是,根据查实的结果办。”
  与会的李之琏回忆说:“周扬这时表现得很不安。他即刻表明:1955年对丁玲的批判不是他建议,是党中央毛主席指示的。他说,他当时‘还在毛主席面前讲了丁玲的好话’。”他认为周扬这么讲是不真实的。他说:“我对周扬这种解释感到很奇怪。批判丁玲既然是毛主席的指示,为什么在当时不向有关组织说明毛主席是怎样指示的?为什么不和有关组织共同研究如何执行毛主席的指示?……”(李之琏:《我参与丁、陈“反党小集团”案处理经过》,《文坛公案:秘闻与实录》第303-304页)
  于光远对李之琏的这个看法持相反的意见。他说:“对李之琏提出的这一点,我倒觉得并不‘奇怪’。毛讲的话要不要人传达,不是周扬能做主的。过去的历次批判也并不都传达。而且周扬讲的这件事我想陆定一是一定知道的。那次部长办公会议上周扬讲这句话时陆定一在场,他没有说否认周扬的话,可以反证周扬的话是实话。根据多年与周扬的交往,我相信周扬不会也不敢无中生有地把毛泽东没有说过的话歪曲成毛说过,周扬也不会当着陆定一的面说假话。周扬可以有这种错误或者那种错误,但周扬不具备李之琏文中所描写的说假话的那种品质。”(于光远:《周扬和我》,《忆周扬》第172页)
  如今周扬、陆定一已先后作古,毛主席为什么要批判丁玲,是怎么指示的,已无法从他们口中得知,有待史家进一步考察。一个可以肯定的基本事实是,丁玲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文艺处处长、文学讲习所所长,丁玲的这些职务都同周扬有关。丁玲的丈夫陈明也说:他们一家同周扬一家之间全国解放以前关系很好,解放以后,周扬几次热心想要给丁玲安排工作,“看来周扬要做工作,还是愿意用丁玲”,“周扬和丁玲,实在谈不上什么个人恩怨”,有些人认为丁玲遭受磨难是个人恩怨所致,这个看法是不对的。(闻亮:《有关丁玲生平的几个问题——陈明访谈录》,《百年潮》2001年第1期)看来,要批判丁玲这样著名的党在文艺界的重要领导人,显然不是周扬也不是陆定一所能做得了主的。他们谁也没有这个力量。这一点是可以相信的。
  这次部务会议后,周扬和作协党组、###几个同志一起修改对丁玲的结论,将“反党小集团”改为“对党闹独立性的宗派结合”,题目也改为《关于丁玲同志的错误问题查对结果的结论》,内容为: 一、丁玲同志在文学创作方面和文学界的组织工作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她所主持的《文艺报》和文学讲习所的工作也是有成绩的。但是丁玲同志却因此滋长骄傲自满情绪,犯了不少违反组织原则的自由主义和损害团结的宗派主义错误。 二、丁玲同志与陈企霞同志的关系上,由于他们都有严重的宗派主义情绪,因而在某些时候和某些问题上,形成一种宗派性质的结合,向党闹独立性,损害了党的团结。他们这种宗派主义性质的错误是严重的。但还没有发展到反党小集团的程度,因此不应以反党小集团论。
  这个结论还没有拿到专门小组和###部务会议上讨论,1957年5月全党整风运动就开始了。这个结论没有公布,也没有同本人见面。
  在作协整风中,群众向###领导提意见,最突出的一件事情便是丁、陈“反党小集团”的处理问题。
  1957年6月6日,作家协会党组根据陆定一的指示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讨论处理丁、陈“反党小集团”问题。在会上周扬一开始就说:“1955年对丁玲的批判只有斗争没有团结,对待像丁玲这样的老同志,这样作是很不应该的。”党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