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攒钱买房啊 >

第4章

攒钱买房啊-第4章

小说: 攒钱买房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闱孔穑廊凰坌殊臁

  园哥看到让女儿起床的目的已达到,又趁热打铁“发坏”道:“闺女,躺下接着睡,今天我给你梳头。”

  “我不。”女儿一听梳头睡意消了一半。

  妻子知道园哥是故意逗女儿,但她不愿意让女儿刚刚起床精神太紧张,就呵斥道:“你别成心逗孩子行吗?”

  以前有岳母和妻子照看女儿,他与女儿很少有深接触,女儿凡事也从不找他。自从由园哥负责接送女儿以来,他与女儿接触多了,他发现女儿和妻子一样伶牙俐齿,如果“挑衅”女儿,让女儿顶撞、争辩,他感到特别“有意思”,甚至女儿越是“气急败坏”他越是感到有趣。妻子说他有病,园哥说:“你没看咋唬三逗他闺女呢?非得逗哭才高兴。”妻子挖苦他说:“怪不得你自我感觉这么好呢?”

  园哥答非所问,说:“那我给你们把早点盛出来?”

  “盛出来不都凉了。”

  “什么时候盛。”

  “什么时候让你盛,你什么时候盛。”妻子怪他不知道凉热,说,“要不把孩子交给你不放心呢?”

  “那你就随身携带。”

  “你以为只要是能带,我会让你带。”

  “你别让我带。你多心疼孩子,你是亲娘。”

  妻子多聪明,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故作惊讶,反唇相讥,冷笑着说:“哎呀,你还知道你是亲爹呀,我说你是后爹,都是抬举你,有你总这么逗孩子的亲爹吗?”

  园哥由“挑衅”女儿发现,“挑衅”女儿和妻子,无论谁都挺“有意思”。他“发坏”地笑了笑,说:“好,大家都不着急,我坐在这里等你们,你这个亲娘让什么时候盛,我什么时候盛。”不再说话。

  妻子腾出嘴来,一边给女儿梳洗打扮,一边哄着睡意尚未全消的女儿,说:“闺女,春天到了,会背春天的诗词吗?”

  女儿仍然有些无精打采,没有说话。

  妻子对女儿极有耐心,说:“妈妈给起个头,你往下背,春眠不觉晓,……”

  园哥抢过话头:“处处……”

  妻子料定他不会念出正诗,赶忙阻拦:“用不着你背。”

  园哥全然不顾妻子的阻拦,继续念道:“……闻啼鸟,老师讲的啥,一觉放学了。”念完,自己笑了起来。

  这首歪诗似乎也戳到妻子的疼处,她只白了园哥一眼,并没呵斥,对女儿说:“好闺女,不行以后就叫你爸爸给你梳头,免得你太辛苦了,上课没精神儿。”又转过脸来对园哥说:“你也拿出个亲爹的样子,好好学学给孩子梳头,别让孩子每天太辛苦了。”

  “她辛苦,我还辛苦呢,谁让她那么刺儿的。”

  “你才刺儿哪!”女儿和妻子一样,凡事绝不吃亏,但又不象妻子那样“词儿”多,往往只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时妻子已经为女儿收拾停当,自己也收拾完毕,拉着女儿说:“我们吃早点,不理他了。”随即一家三口坐在桌边吃早点。

  吃饭时,园哥绝不逗女儿,妻子也急着吃完早点去上班,屋内静了下来。

  园哥一边吃一边看着女儿,女儿长得俊秀、乖巧,又聪明,园哥“挑衅”女儿感到有趣,看着俊秀、乖巧,又聪明的女儿更是由心里高兴,这是他的希望,他为他的希望,为这俊秀、乖巧又聪明的女儿,吃苦受累,负重前行,无怨无悔。


园哥送女儿去上学,直到女儿进了学校,他才离开,折回到公交车站,把自行车锁在附近,坐公交车去学校上课。

  学校扩大招生之后,和全国许多高校一样,也在郊区征了地,建了新的校区。新、老校区都有学生上体育课。园哥今天的课是在新的校区。学校的体育课是在上午十点才开始。到了学校距上课时间还早。他象往常一样,来到学校的小湖边。说是小湖,其实是征地前的一个养鱼池。学校在中长期规划中,就势将这个养鱼池和边上的一片芦苇荡规划为校中湖。由于资金所限,这里虽是规划中的校中一景,但目前却尚未实施规划。有的来此散步的学生发现这里尽管无名贵花草树木也无亭台楼阁,但却古朴雅静原生味十足,实在是读书休憩的好地方。他们觉得城市中把土地几乎全部硬化虽然可以避免尘土飞扬,但这样将人与自然完全隔离,实在弊病多多,早就盼着有一块天然净土能让人亲近大自然,怡悦性情。于是,便起名称这里为“陋园”,并在临近路边,请基建处的老师帮助立起一个简易门楼,旁边立一小牌,请书法好的同学写上“陋园”。他们在两旁还挂起一幅对联,上联是:既来此处,皆为主人,望保护环境,别乱丢垃圾杂物,下联是:虽名陋园,实是昵称,请怜爱花草,勿攀折枝条嫩叶。自树起这幅对联,来到这里的学生,不仅不破坏这里的环境,还主动地捡拾被风吹过来的垃圾杂物,整理倒伏的花草芦苇,甚至有时有的人一时粗心丢了废弃杂物,旁边的人就会不声不响地替他收拾干净,一时粗心的人连声说对不起,并表示以后一定要做保护园内环境的志愿者。时间一长,大家互相影响,自觉行动,因陋就简,真的把这里维护成了虽然十分简陋,但却闹中取静,原生态自然味十足的一方净土,颇得学生的欢迎。有的学生吟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他们说,这里虽无梅花,但却有湿地、绿水、野草、小鱼,能够闻湿地草香,看绿水鱼游,也似那疏影飘暗香,也有那水清黄昏月,可以见芦苇倩影摇曳,闻花草清香荡漾。学生们下了晚自习回宿舍的路上常要在这里待上一待,夏天暑热难挨,涂上驱蚊的汁、水,免去蚊虫袭扰,一到湖边那丝丝凉意使暑热顿消,秋天月朗风清,只有虫儿鸣叫,只有轻风微拂,使学子们感到静谧、闲适,一天来那学业的重负尽释。到此或读书或休憩的学生无不流连忘返,无不对这里的环境爱护有加,甚至专有人在雨中撑着伞到这里的一个“草庐”中观看雨景,只见那细雨濛濛,雾气沼沼,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大雨滂沱,芦苇浩荡,气势宏伟,令人激情澎湃。真的是一派在现代化的场所中难得见到或说根本见不到的景象,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这种景象就在这遍布高楼大厦的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中见到了。

  春天的早晨,蓝天白云,明媚的阳光遍洒湖中静静的水面和湖边嫩嫩的花草,和煦的春风携带着花草枝叶的清香四处散播,沁人心脾。小鸟啁啾,或飞或落,用它们尖尖的小嘴拨弄着,寻找着,忙碌着,不时有同伴被唤来,有同伴又离去。湖畔的草地绿黄杂陈,尚未绿透的草,头顶着露水静卧着。“寒雪梅中尽,春从柳上归”,经过一冬天干枯的柳树,此时变得柔软鲜嫩,满缀着嫩叶,垂落在水面,春风轻吹柳枝,柳枝微拂湖面。湖边的藨草一簇簇地挤在一起护卫着堤岸。芦苇虽尚未全绿,但也不像其他地方的残迹那样杂乱无章,混杂着许多污物垃圾,飘散着许多五光十色的塑料袋,在这里那些恼人的物件已被志愿者随时随地地整理干净。芦苇荡中的水洼相连处,用粗木、钢丝搭起的一座小桥显露了出来,搭桥的粗木选的都是使用过的被磨光滑的旧木,使桥显的古朴。湖的靠路的一侧新栽种了一片小树林,幼树吐着新绿,簇拥在一起,似恐“繁枝容易纷纷落”,正在“嫩蕊商量细细开”,又像一群天真的满脸汗渍泥痕的孩童,正嬉戏玩耍得高兴,忽然被迫乖乖地整齐站立,娇娇、怯怯的惹人怜爱,谁还忍心去攀折它呀!树林中湿地上长着野花细草,边上利用清湖的泥土堆起的土“山”上有一株被人不经意种下的石榴树,已长成小树,正现出点点鲜红的石榴花。树林与水湖之间是低矮的灌木,说是低矮,实际也高的能遮人视线,只是矮于树林,密密匝匝,与树林、草地形成立体绿化,这样可以将这一片未硬化的土地完全围起,以防可能扬起的尘土飘落它处,由此可见设计人的考虑周到,匠心独运。一条碎石铺成的甬道由林中穿出绕过灌木丛,又从灌木丛中绕了回来,紧接着又从林中穿过,弯弯曲曲地插向芦苇荡中,让人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如站在远处一个适当的位置观察这里,只见高低不同,疏密相间,花红柳绿,浓妆淡抹,水静泥湿,错落有致。如是雨天,湖边坐一披蓑戴笠的鱼翁,真会让人疑是古之仙境。

  园哥非常喜爱这里的环境,无丝毫人工雕琢,朴实无华,原生态自然味十足,特别是早晨来这里,空气清爽,闻闻草香,看看绿水,真的是让人感到非常惬意。他每次来得早,都到湖边来,这里也是学生宿舍到教学楼的必经之地,说是必经之地,只是说学生一定要经过这里的道路才能到教学区,而由路边到湖边还有一段距离。正是学生上课时间,这里很静。园哥是跳高教练,他负责训练的学生有时这个时间段没课就到湖边找他,他们就在湖边的一块平地训练。园哥研究生毕业时导师对这个聪明勤奋的学生很喜欢,想要将他留校作为助手继续原课题的研究。园哥热爱体育,也希望能够培养尖子运动员,做出一番成绩。但阴差阳错,名额被别人给占了,也就只好作罢。但他希望培养尖子运动员的梦并未作罢。在非体育类高校要培养全国的尖子不大可能,但要培养全省的尖子还是有可能的,或者由自己培养的运动员,成绩提高很多、很快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园哥生性朴实又吃苦耐劳,上中、小学时,老师让跑就尽力跑,让跳要就尽力跳,虽然参加运动会的成绩不错,但也并未刻意地追求什么名次,无有什么冠军梦。到了懂得有梦也确实有梦的时候,最佳时机过了。于是他将自己的梦深埋心中,发誓要在学生的身上圆自己的冠军梦。他带队训练,场下与学生称兄道第,场上黑着脸要求严格,他身体力行,暗想,我这么玩命跑玩命跳,你们还敢偷懒。他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阶段测试中,有时,他的进步比学生还大,他将培养尖子的情结深埋心中,脚踏实地地去做。别人将房子、车子、“帽子”、孩子、票子称为“五子登科”,他还要加上“尖子”。他希望培养尖子,他也知道作为公共体育课教师,在非体育院校,限于条件不可能培养大尖子,但培养小尖子也可以呀,他任劳任怨地去圆他的尖子梦。

  今天学生上午有课没来湖边。园哥坐在湖边一个简易座位上,拿出了外语书,背单词作外语题。他很快就要考职称外语了。公共体育课的教师平时哪里用得到外语,但要想晋升职称,戴上“帽子”就必须要过外语关。研究生毕业的园哥有一定的外语功底,但由于长时间不接触外语,仍然要临阵磨枪。他用力记着书上用笔划下的需要特别记住的单词,一会儿又禁不住走神。训练中,学生过竿之后,总是小腿碰竿,影响了成绩,纠正了多次,能不见效。而这个学生身体素质很好,极具潜力,很明显是一个可塑之才。如何解决他的这个问题,成了园哥的心病,简直寝食不安。他从资料中看到动员神经系统进行训练提高成绩的内容,觉得有道理,那虽然是训练大尖子的经验之谈,但其原理是不是可以用一用呢?园哥微闭着眼睛,在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