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别告诉我你会做简历 >

第10章

别告诉我你会做简历-第10章

小说: 别告诉我你会做简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专业对口这个问题
同样困扰了很多人的还有“专业对口”这个问题。但在我看来,职场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专业对口”。或者说,只有在招基层员工的时候,才会做此要求。
  比如说,你需要一个部门主任,你上哪找主任专业去?经理专业呢,有吗?至于老板,那就更不用说了,除非我们以后出台一部法律,规定某某专业毕业的人只能开某某类别的公司!
  工作后,你就会深刻地体会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90%以上是用不着的,至于你所考的证书,有效期也只有两三年。比如说有个人十几年没开过车了,但是他掏出一本20多年前考的驾照,说他能够胜任司机这个职位,你敢让他开车吗?
  你敢,交警还不敢呢!就算你车技再好,一样得年审。现在稍微放宽了些,C1以上的驾照改为两年一审了,但那是针对大型客车、公交车和大货车的,交管部门为了照顾一下这些忙碌的劳动者。可是他们再忙,一样得两年审核一次。
  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呢?还不是因为对这些人的“能力”不放心。这不是说你考过哪个证就可以一劳永逸的事儿,证件也是有有效期的。
  既然如此,你说强调专业对口还有多少意义呢?面对一个所谓专业对口但是几乎没有经验的毕业生,还有一个专业不对口但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你说我会选择哪一个?
  有一次,有个朋友让我帮他找份工作,但我看过他的简历之后却感到很为难。他过去的表现很优异,名牌大学,重点专业,刚毕业那会儿也在单位做得挺不错的。但有一个问题,他个性要强,喜欢自由,后来辞职当自由职业者去了,这一潇洒就是三年。我担心他平时自由自在惯了,突然要恢复朝九晚五的坐班生活,能习惯吗?
  果然,我把他推荐给几家兄弟单位之后,他们都犹豫了一会儿,问,他这三年都干嘛了?还能适应上班的节奏吗?至于他三年前的工作经验,早被一笔抹杀了。职场上,从来都是“好汉不提当年勇”,要提也就近三年。再早的,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工作经验尚且如此,你说一个多年前考的证件能有多大用?当你混上中高层的时候,还有人在乎你当初读的专业有多冷门吗?
  如果说有专业对口这回事,我想也只存在职校当中:你是学厨艺的,一毕业就能掌勺;你是学开车的,一毕业就能掌控方向盘;你是学车工的,一毕业就能摆弄机器。至于其他的,尤其是本科以上的教育,几乎都是“相关专业”。
  比如说,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想要当名记者,可是他学过怎样采访吗?这个老师课堂上肯定不会教。他要怎样联系采访对象?这个老师估计也不会讲。写完稿子后要交给谁来审核?怎样写,通过率才会高?大学课堂里有这种课吗?没有,许多大学的中文系甚至连写作课都没有。他们所教所学的都是一些“相关”知识而已,有关,但不“对口”。
  我认识一个某门户网站的频道主编,我就问他,我很好奇,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专业对口吗?
  他说,他是学物理的,不仅他的专业不对口,就连他们频道的同事也几乎没有所谓的专业对口。他不知道像他们这个行业要找什么样的专业才叫对口,计算机专业吗?学计算机的,也未必是电脑高手,更何况他们是做内容的,对技术要求并不高。
  我问他,那你是怎么进入这家大公司的?
  他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上网,先是玩游戏,后是玩论坛。那时候BBS刚兴起,流行的网络游戏还是星际争霸与红警,博客什么的都是比较靠后的事情了。有一次,他看到别人弄了个个人网站,觉得挺牛X的,便也学着做了一个。做得多了,他在学校里也变得小有名气起来,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有时候也接着外面的活,帮一些小公司设计网页。
  毕业的时候,他对网站维护、专题制作等已经比较熟悉了,到这家网站应聘的的时候,人家当场就要了他。不过,网站并不像现在这么大,当时还没有上市呢。在亲戚朋友眼中,他还有点“不务正务”的样子。谁想,这些年过去了,网站越做越大,还成了国内四大门户网站之一,而他也从一个什么杂活都干的小编辑变成了一个重要频道的主编。
  现在让他挑人,他还真不好说要什么专业的,因为他们工作中要用到的东西,大学课堂上几乎不会教,大多是喜欢的人自己玩出来的。如果说对某些专业有偏好的话,也是因为这个专业的学生里会“玩”的人比较多。
  无独有偶,我认识一个某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男生,现在在一家大型网络公司上班,专门负责游戏角色开发,收入一点儿都不比在外企上班的低,但是他今年也不过24岁!他怎么做到的?其实也是玩。他喜欢打大型网络游戏,从《三国》到《传奇》,从《大话西游》到《魔兽》,无一不精,还杀入了某大型网游的全国高校争霸赛36强。玩着玩着,他便动起了脑筋,想着自己也设计个角色,这个角色有哪些功能,游戏规划是什么样的……结果就因为想得太多了,愣是把自己“想”成一个游戏策划了。
  有人说,成功的道路有两种,一是把自己的工作变成兴趣,即人们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还有一种便是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工作。一个人若是想清楚了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那么他就会往这个方向努力,最终把它变成自己的专长,并通过它来安身立命、实现梦想。否则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想想自己能做什么,别人又希望自己做什么了。所谓专业对口的要求,便是针对这种情况来提的。
  很多人求职时很烦恼,工作后也做得不开心,一大原因便是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问题在于,你如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干嘛不尝试去解决它呢?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问题啊,但你得学会当个有心人,慢慢积攒实力,把它变成你可以用来养家糊口的本事。那时候,还有人能困住你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给自己升职加薪
1。说说跳槽这个问题
  工作以后能不能跳槽?
  我觉得这应该不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我看到不少人说起来的时候扭扭捏捏,甚至面对HR的提问时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我一直认为,不管用人单位如何厉害,怎样培养过你,你们之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一个人要有感恩之心,这没错,但这主要体现在工作当中。一个人要对公司忠诚,这也没错,但也主要是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你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工作,就得在这里待一辈子吧?就算我想干一辈子,公司也得能开那么长时间啊。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3年,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年,能够存活10年以上的不到5%,每年有近百万家企业倒闭。在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在超过50年。日本的企业算是最好的了,但通常也就是30年左右的寿命。你就是想跟这家企业奋斗终老,只怕它还不能陪你那么久呢!
  哪怕是进了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情况也大抵如此。还不知有多少单位比你我的年纪还小呢!为什么不能跳槽?
  所以能不能跳槽,不是个问题,问题是应该怎么跳。
  我曾经针对跳槽这个话题打过一个比方:单位好比是交通工具,我们就是乘客,而北京西客站是我们要去的目标。我从某地出发去西客站,可以乘公交车,可以搭地铁,还可以打出租车过去。但是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方式,你都有可能中途换车。
  作为一名乘客,你所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交通工具为你提供了便利,你得有所报答,这个报答就是车钱。二是坐车期间不得破坏车上的环境和秩序。换成工作,就是单位给你发工资,你必须干活,你不能“逃票”;上班期间,必须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干扰他人工作或侵犯单位利益。
  除此之外,你别无义务。你没必要上了一趟车,仅仅因为跟司机或其他乘客熟,就非得坐到终点站。要不要下车,要在哪换车,完全取决于你的目标在哪里,你计划走的路线是什么样的。
  因此,只要你在职期间认真工作,努力完成任务,并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离职,便没必要想太多,唯恐为此背上“不忠诚”、“不感恩”的骂名。当然,你也没必要因此跟原有单位的领导、同事形同路人,甚至闹到撕破脸的地步。工作归工作,朋友归朋友,两码事。
  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如果HR问起你为何离职的时候,你大可落落大方地说明原因,而不是一味归咎于老东家。工作分做好做不好,但是离职没有对错。
  有些人则不然,为了证明离职过程中自己没有过错,说了许多原有单位的不是,其中不乏诸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有些人可能是为了讨好新单位,会有针对性地对新旧单位一褒一贬。
  俗话说得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在你数落别人不是的时候,你的形象通常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方式非但不能给新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反而容易让人心生疑虑:你说的一些情况我们单位也存在,你在那边工作尚且如此,到这边工作之后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呢!
  HR招聘的时候,倒是不会轻易给那些跳槽的人贴上“不忠”的标签,但是特别看重他们的品质,尤其是体现在离职原因上的。通常说来,因为不能吃苦、怕加班、怕出差、跟领导处理不好关系这一类原因离职的,新单位都会特别审慎。有些单位甚至明确规定,凡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而辞职的,一律不要!
  虽说离职没有对错,我还是奉劝你不要跳得太频繁。要走,最好是因为做得足够好、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走,而不应该是因为做得厌烦、工资太低或跟领导、同事处不好关系一类的原因;要跳,也应该是跳到那些能让你能力、视野都有所提升的单位,而不纯是为了更加悠闲或拿更多的钱。因为无论是闲还是钱,都是奢侈品。年纪轻轻的就这么“享受”,只怕有害无益啊。
  所以有朋友就跳槽一事向我咨询的时候,我从来都是提几个问题,让他自己考虑去:
  如果是为了钱,新单位能给你加30%以上吗?如果能,你觉得他们是冲着什么给你的?这种钱你能拿多久?如果涨幅不高或者难以持续,那你还是不要为此跳槽。
  如果是因为人际关系问题。那你想想,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别人的原因?如果是别人的原因,仅仅是你一个人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这样?如果只是你或少数几个人如此,那你还是最好反思一下。不见得一定是你错了,但你的耐性可能就不如同事们了。
  至于其他的,若是跟工作内容有关的,我劝你最好还是在原单位把问题解决了再说。在哪里摔倒的,就在哪里爬起来。否则这个问题会伴随着你走很远很远,与其因为这个问题得罪好几家单位,不如就给一家单位留下坏印象,你说是不是?
  我曾经招过一个人,对方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但是说好半个月后来上班的,却迟迟不能到岗。一打电话,说是原单位的工作还没交接完,不能走,接替他工作的人也还没完全熟悉工作,大概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如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