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人史纲 >

第7章

中国人史纲-第7章

小说: 中国人史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绞死的刑场。

江苏省苏州市,古称姑苏,充当春秋时代吴王国国都八十八年。纪元前五世纪吴王国国王夫差,在此筑城,从此即以美女闻名全国。有谚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即指苏州的美女和杭州的美景而言。

西藏拉萨市,这是世界屋脊上最大的城市,古称逻些城,是古吐蕃王国的国都,喇嘛教的圣地。它神秘的程度跟童话中巫婆住的魔宫一样。中国古代所采取的“公主和亲”政策,在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强悍的吐蕃人,最后终于被嫁过去的中国公主所信仰的佛教驯服,现在拉萨还存有吐蕃国王为中国公主所建的宫殿。

辽宁省辽阳市,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城市,古称襄平,也称辽东。它至迟在纪元前四世纪便已筑城,当时燕王国长达八百公里的长城,西起上谷(河北怀来),东端便经过此城之北。它在燕王国覆亡前夕,曾充当首都五年。大分裂时代曾一度被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王国占领,引起以后杨广三次失败的征讨。后来辽、金、蒙古三个大帝国,都把它定为陪都,称为东京。十七世纪清王朝初兴起时——那时尚称后金汗国,也曾在此建都四年。东北所有的其他城市,都是它的晚辈。

甘肃省敦煌市,也属于古都之群,大分裂时代充当西凉王国国都八年。在十八世纪俞,始终是中国西部边界上的重镇,现在敦煌西距边界线帕米尔高原一千七百公里。而从前敦煌西距边界线只不过一百公里。就在敦煌西北七十公里处,筑有要塞玉门关,探险家兼西域万王之王的班超老年时思念故乡,渴望返国,当时的东汉政府依靠他安抚西域,拒绝他退休,他曾哀告说:“我并不敢盼望回到酒泉郡,只愿生时进入玉门关。”后来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南移,玉门关西去的道路断绝。于是在敦煌西南五十公里处,筑起另一个要塞阳关,代替玉门关成为西陲门户,唐王朝诗人曾形容说:“劝君更进一杯酒二百出阳关无故人。”显示出敦煌历史上的形势。

在结束本节之时,我们发现,中国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似是最贫乏的一环。除了万里长城纯军事工程外,古中国缺少雄伟的城市,雄伟的宫殿,更缺少雄伟的民间房舍。宗教的寺院庙宇固然具有规模,但阴暗窒塞,只适合鬼神挤在一起,不适合人类正常生活。所谓飞檐琉瓦,雕梁画栋以及亭台楼榭巧妙的庭院布置,跟中国这么一个庞大帝国应有的磅礴心胸和气吞山河的气魄相较,好像巨人戴着其小如豆的礼帽,非常的不相称。事实上,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叶,我们还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民间建筑,都非常矮小简陋,跟没有文明的野蛮民族相去无几。比中国最早的古都新郑还要早一千年的克里特岛迈诺斯王国的国都诺萨斯城,就比中国十九世纪时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壮观百倍。欧洲那种哥特式、希腊式、罗马式各型建筑,像雅典的万神殿、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古中国从没有产生过。

为什么会如此?

原因在于绝对君权思想下的政治形态,因为坚持尊君的缘故,不允许人民的房舍高过或好过政府官员们的房舍,也不允许政府官员们的房舍高过或好过帝王的皇官。至少从第一个黄金时代——即大黄金时代结束时起,将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政府一直禁止人民在建筑上作任何改变和追求任何进步。历代王朝都有一种建筑法规,规定人民房舍的最高限度和最广限度,也规定只准使用什么质料,什么颜色和什么图案,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定,或拒绝传统的矮小简陋的形式,发挥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建造一栋高大宽敞、空气流通的巨厦,他就犯了“违制”的条款,会受到跟叛逆一样同等惩罚,最严厉时可能全家老幼一律处斩。这种畸形的抑制,直到十九世纪还是如此。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当时的清政府还下令禁止人民仿效西洋兴建两层以上的楼房。

另一种现象也使我们惊异,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新兴政权,对于焚烧旧政权的建筑物怀有浓厚的兴趣。叛变成功的武装部队一旦攻陷大一点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第一件事几乎就是纵火。像纪元前三世纪,西楚王国国王项羽焚烧秦王朝国都咸阳(陕西咸阳),大火三月不绝。纵火的目的在于表示自己是爱民的,所以对暴政下的产品必须彻底扫除。可是新贵们当然不愿露天而居,烧掉后不久,他们就振振有词地再建筑属于自己的更豪华的宫殿。等到下一个叛变成功时,再被付之一炬。

结果是,中国的古城和古建筑,几乎全部毁灭,留下来的寥寥无几。诺萨斯城仍在,而新郑已数度化为废墟。罗马城仍在,而西安、洛阳,除了一些被挖掘过的帝王坟墓外,很少属于建筑物上的古迹。开封十世纪宋王朝的宫殿,二十世纪初只剩下个砖砌的高台。南京十四世纪明王朝的宫殿,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命名为“明故宫”的飞机场。只有北京的城市和宫殿仍保留着,但都是十五世纪后的建筑,而它的窄狭和阴暗,也使人失望。

这些人为的禁忌符咒,在鸦片战争后终于被撕毁,西方发源的新兴文化的冲击使中国人的灵性复苏,在现代中国巨厦林立的街头,我们无法思议古城窄狭拥挤的景象。

  六  地理区域

每个国家对自己的国土,都有历史累积下来的识别,也就是习惯上的称谓。原则上依据自然山川和人文状况,但主要的还是依据历史发展的轨迹。所以地区的区分,并不一定完全合理,更没有明确的界限。中国亦然。我们必须把它一一介绍明白,然后在叙述历史活动时,才不致被这种不规则的地理区域所混淆。

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有下列九个地理区域:

一  河西走廊(甘肃中西部)

二  西域(新疆)

三  河套(内蒙古伊克昭盟)

四  塞北(内蒙古中部)

五  漠北(外蒙古)

六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二盟)

七  云贵高原(云南、贵州)

八  青藏高原(世界屋顶)

九  中国本部

分别予以说明: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北面是瀚海沙漠群西端的诸小沙漠和一连串较小的被称为“北山”的山系,南面是我们所介绍过的祁连山脉,也被称为“南山”。这个走廊从天山东端起,斜向东南,直到中国西部城市兰州,长达一千一百公里,但最窄狭的腰部宽度只一百公里。如同一条匹练,把一连串宝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大城,联缀在一起,是古中国通往西方诸国唯一的国际道路。第七第人世纪时,沃野相接,被形容为“塞外江南”。可是后来论人吐蕃王国和回纥汗国溃散后的零星部落之手,遂变成一个荒凉贫苦地带。直到二十世纪,交通道路和水利工程复建,这个残破的匹练才再度发出亮光。

西域,指现在的新疆和中亚的东部,以及克什米尔地区。但大多数情形下,只指新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条高入云霄的巨大山脉,成一个“三”字形,夹着两块巨大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纪元前二世纪张骞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时,仅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就有三十六个独立王国。七世纪一度被中国并入版图,设立一百多个州。但到了八世纪,却被吐蕃王国夺去。一千年之后的十八世纪,才再回到中国版图,命名为新疆,成为中国最大的一行政区域。

河套,即黄河“几”字地区。黄河穿过全国中心兰州后折向北流,流到阴山山脉之下,一连作两个九十度的剧烈转弯,好像天神抛的绳索恰恰套住鄂尔多斯高原跟它上面的鄂尔多斯沙漠。这一带应该是贫瘠的,但因黄河跟阴山之间有完备的灌溉系统,所以人烟稠密,农产丰富。一个古老的谚语说:“黄河百害,唯利一套。”二十世纪后,工业发达,使本区达到连梦都梦不到的繁荣。

塞北,塞,指要塞,万里长城当然是最大的要塞。所以“塞北”即指万里长城以北,也称“塞外”(历史上却没有“塞南”“塞内”的相对称谓)。广义的塞北包括“漠北”,即包括从万里长城直到贝加尔湖的内外蒙古全部地区。狭义的塞北则只到外蒙古边境,所以也称为“漠南”——瀚海沙漠群南部之意,也就是十七世纪之后的内蒙古中部的范围。本区跟中国本部虽只隔一线万里长城,但气候和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反应,都大不相同。塞北比较寒冷,缺雨而多风沙,只有少数沙漠的间隙地带,才有辛苦开辟的农田和作为沙漠港口的城市。塞北是中国历史上产生外患最多的地区,除八世纪吐蕃王国和十九世纪之后西洋海上诸国外,中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对外战争,都是抵御来自塞北的侵略。数不胜数的游牧民族,从塞北沙漠排山倒海般地涌出铁蹄,这跟罗马帝国的命运一样,但罗马人缺少中华人的数量和中华人所具有的弹性。

漠北,指瀚海沙漠群的北部,也就是狭义的塞北之北,包括外蒙古跟贝加尔湖,是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国发动侵略的根据地。哈尔和林就是匈奴汗国的王庭所在,回纥汗国曾修筑城垣,后来成为蒙古帝国早期的首都。中国对侵略者反击时,远征军必须作艰苦地深入,穿越瀚海沙漠群,才能打击到侵略者的心脏。如果仅只在塞北地区取得胜利,只不过是一种假象。远征军一旦撤退,游牧民族的力量就会立刻再度集结。这是中国所感受的最大的威胁。漠北跟中国合而为一时,中华人才有安全;跟中国分离时,中华人不能安枕。

东北,也称辽东、满洲。因位于万里长城起点山海关之北,所以也称关外,而称山海关以南的中国本部为关内。东北是中国最寒冷的地区,大兴安岭下的免渡河曾出现过使人失色的摄氏零下五十点零二度的气温。本区拥有两个大的水系跟两个大的平原,即松花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壤肥沃,仅把泥土运到关内,就是上等肥料。纪元前十二世纪时,松花江畔有一个肃慎部落,曾派人千里迢迢前来中国朝贡。以后在这个古部落故土上,出现过很多独立王国。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王国,也曾侵占过辽东半岛。七世纪末期崛起的渤海王国,更一度成为东北地区的强权。后来成为女真人的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强大的金帝国和加倍强大的清帝国。二十世纪初,日本还在此制造一个傀儡政权满洲帝国。说明这个地区跟巴蜀地区一样,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和军事单元,具有独立防御和独立进攻的能力。

云贵高原,包括云南和贵州二省,是由无数大山,无数急湍河流和无数险峻深谷所构成的广大高原。云南地区的山脉,大都由北向南的密密排列,像一道又一道的巨墙,紧夹着翻腾而下的咆哮河川。贵州地区则万山交错,难得看见稍大一点的平坦地面,有三句谚语可说明贵州在古中国微不足道的可怜地位:“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云南的气候较为适宜,但交通之不便,比贵州的“地无三里平”更为严重,直线距离只一日的路程,因必须翻山涉谷的缘故,常要三日四日才能到达。如昆明距大理二百五十公里,步行要走十四日。大理距腾冲一百九十公里,步行要走十五日。这种困难的交通情况和阻塞的地势,是云贵高原重大的特征。另一个特征是人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