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乡村首富 >

第165章

乡村首富-第165章

小说: 乡村首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少年,如何不令他心生感慨。心生赞叹。



    “——总理,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尽管这几年产生的互联网经济泡沫一度让西方发达国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越是如此,我越相信这个产业不会凋零。而只会迅速崛起。



    事实上,这反而是我们国家极为难得的一个机会。



    我预计在未来的十年内。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将会给全世界各大领域,包括生产、贸易甚至是传统的金融行业都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能够决定这些产业在未来的走向。



    现在世界上真正拥有完善的互联网技术的国家并不多,除了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以外,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还处在很落后的阶段,甚至有些地方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



    当然,在我国,据我了解的话,现在已经有一些很有潜力的企业在做这方面的业务,这些企业虽然现在还处在生存的夹缝之中,但是未来十年,他们肯定能成功,而且会令人震惊。



    如果我国率先在这个领域内取得领先和突破,我想其意义完全不亚于当年美国在前几次的工业革命中占据先机的重要性。



    所以在将来,我打算在白鹤经济特区建设一座网络型城市,当然,这个‘城市’只是一个称呼,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市,但是它将会拥有完整的计算机信息与通讯技术,国际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等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先进技术,可以说是一座城也不为过。



    不过它与前段时间国家刚刚批文要求加快建设速度的中关村并不同,它不仅仅是一座走科技创新路子的创业型园区,而是一座集设计、金融投资、高新技术输出与产出,高技术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城市。



    因为它的目标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创新园区,而是要培养一批而不是一个即使是在整个领域内都具有世界级竞争力和领导能力的跨国企业。



    也就是说,一旦这个目标达成的话,我预计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它都会占据一定的地位甚至领先地位。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在建设过程中了,预计第一个阶段的基础建设将会在年底完工,我现在就邀请您将来有时间一定要去那里看看,看看我们做得好不好!”



    期间,张晨没有做任何停歇,便一口气将心中所谋划的蓝图做了清晰的描绘,脸上有些潮红,这是一个很庞大也很令人激动的计划,甚至是一个非常高远、高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目标。



    如果不是早就看到了这样的蓝图成为现实的那一幕,兴许张晨都不认为在新世纪还未到来的前夕会有人能够清晰地描绘出未来的互联网世界。



    即使早就知道了儿子内心的想法很不一般,但是张文林从来就不知道在自己儿子的心中,竟然会装着如此高远的志向。



    只是,这个目标真的可以达成么?



    是现实可期,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少年的梦想而已?



    如果按照张晨所说的,这将会是能够媲美于第一次、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伟大变革,但是这到底仅仅是一个少年的美梦,还是一个惊人的预测。



    没有人知晓,也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只有将来和时间才能证明这个少年的话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前瞻性。



    老人的智慧深如大海,广如汪洋。睿智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丝鼓励的神色,但是即使如此。在他的心中也透露出一丝强烈的质疑和莫测。



    因为,这是一番关乎国家未来前途和命运的谈话,这样一个伟大的课题即使放到他的肩膀上,他的身上,都压迫得令人很难喘息,如果将这样一个议题摆在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少年面前,真的是否合适,即使张晨给出了明确的清晰得近乎摆在眼前的答案,又有几人会去相信。



    但是眼前的少年。目光澄澈得如同一汪碧波,透明见底,炙热而又透露着几分沉着,他的话令人侧目,令人动容。



    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仅仅是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梦想和目标,暂且不去计较成功与否,作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够用如此高远和广博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产业的发展。并且付诸实践,这是古往今来都少有的壮举。



    即使是一些国家的高层决策者,也很难做得到。



    而且,老人最看重的。是张晨背后的白湖湾,是白鹤村的改革和成功,而这些。都是眼前的少年一力促成所致,有这些事实摆在面前。容不得人去质疑少年刚才的那一番话是在大放其词,而非事实。



    所以过了许久。老人都没有说话。



    安静地思考着。



    院子里很静,静得有些令人忐忑,但是此时,张晨却恰恰安抚了有些躁动的内心,渐渐变得平静起来。



    身畔。



    张文林的后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完全湿透,他从来不知道儿子竟然这样大胆,但是却又心生慰藉,有子如此,此生又有何憾。



    “很有胆略,很不错!少年强则国强!“



    许久之后,沉思中的老人突然起身说了一句,声音很大,如同远处天边的惊雷一般。



    他并没有对张晨的话做直接的评价,却极为难得地出言称赞了张晨的大胆和勇气,实为难得。



    坐在老人身后的那个中年男子忽地起身,合上手中的笔记本,看了看面前的张晨,眼中露出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作为老人工作中最为亲近之人,他很清楚,老首长的这一番评价到底有多高,“少年强则国强”,无疑首长已经把这个貌不惊人的少年比作了国之栋梁,虽仅仅是一句夸赞之词,但是却很不简单。



    因为他更清楚,能够得到老人如此高度的评价,实为不易,甚至是很难以想象,到了首长如今所处的这个层次,从来就不会轻易夸赞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少年人。



    “你这位小同志很有想法,也很不简单哪!中央一度不赞成再增设经济特区,不过我看这个想法有些教条了,你们看,现在白鹤经济特区不就搞得很好嘛!



    你们父子俩都很不错,促成白鹤村进行农村经济改革,造就了现在的经济特区,路子走得好,‘村村通’这个想法很好,中央打算往全国推广,到时候要一批人下去,去你们白鹤学习经验,取取经。



    改革开放,一句话,就是要实行改革,始终坚持改革不放松,一百年都不能动摇,但是改革开放始于农村,最后又归于农村,这个很好,走出一条创新农村改革的道路,这个意义很大,我知道这个主意是你这个小同志想出来的,所以前人说得没有错,少年智则国智啊!



    不过我对你刚才的那个设想很有兴趣,这几天在首都,你写个提纲给我看看,互联网嘛,我也了解,但是我对你的这个想法啊知道得不多,写给我看看。”



    老人说完后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还要多,已经将近一点,这才笑了笑说道:



    “哟,时间不早了,早就饿了吧,我听你的肚子可都叫了几回咯,这样吧,今天我留你们在这里吃顿饭,也享受一次国家待遇,感谢你们为国建设出力。



    小尚,你带他们去机关食堂吃顿饭,然后把人送回去。”



    “是,首长!”



    这一趟。



    来得匆忙,也走得匆忙,张晨甚至来不及回味,却已经将老人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刻印在了心底。



    这才是国之栋梁,比之老人,他很微末,微末得如同米粒之光,但是在张晨得内心,却有一个很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孕育着一座城,一座巨城。(未完待续……)



    ps:第两百章!这一章专门求推荐票冲分类榜,手里有推荐票的兄弟们不要吝惜,助我冲榜!
第201章 年轻的创业者
    (++这一章可能会被喷,想喷作者进群!)



    首都的天气总是这么奇葩。



    应该说,首都的天气总是给人这么多悬念。



    十月初还不到。



    夏末理应是余热未消的时分,就算是突然来一场大旱,天降酷暑,也实在是不足为奇,只是,这雨,下得有点离奇,近乎让人忍不住在心底痛骂。



    刚刚艳阳高照了一天,早上睁开眼,外面竟然已经下起了瓢泼似的大雨,雨滴很大也很晶莹。



    飘落在空中,凝成水线,笔直而下,甚至连风都没有,雨打芭蕉胜似玉珠落盘,声声响动让人什么都不想做。



    来首都已经两天了。



    昨日在大院里走了那么一遭,似乎抽干了老张家父子浑身的气力,昨天晚上那位姓尚的上校军官在临近天黑的时候送来了一份很贵重的礼物。



    打开张晨才知道里面是一幅字,字迹苍劲有力,笔走游龙一般,墨迹尚新,一看便是那位老人新作不久,落款处工工整整的一行小字有如刀剑勾勒而出。



    “志存高远,做国家栋梁!”



    勉励之意,尽在这幅字中。



    张晨他老子二话没说,连夜就让饭店的经理柳明介绍了一家!无!错!小说 m。quledu。 com很有名的老店把字表框起来,柳明自然又少不了一阵吃惊。



    到现在这时候。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两位即使身份很普通,但是来到首都,那也不是一般人。一般人能够三番两次得到那位的亲笔字?能有大红旗来回接送?



    现在就是打死他也不相信这对父子没有来头,结果就是张晨的确感受到了首都饭店宾至如归、细致无微的周到服务。



    与此同时。一对陌生父子被那一位用大红旗接进中南海大院,在里面待了将近一个上午的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一般。仅仅是一个晚上的时间,首都大大小小的层面都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



    获得那一位的接见并不稀奇。



    但是稀奇的是,这是一对父子档,而且貌似那对父子中还有一个是少年人,以此推断,就应该能够得知少年的父亲也应该很年轻。



    只是这样一来,就不免会令人好奇了。



    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圈子里面,除了自小就在大院里的那些人外,还有哪一家的后辈竟然能够获得如此殊荣不成。



    直到后半夜的时候。不知道是谁有意放出的消息,众人这才知道总理接见的是来自白鹤经济特区白湖湾集团的创始人张文林,以及张文林的儿子张晨。



    直到此时,这股风暴才渐渐平息了下去,但是围绕老张家父子的讨论却仅仅只是从水面沉到了水下,完全没有止歇的意思。



    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