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慧性图文思维教育 >

第27章

慧性图文思维教育-第27章

小说: 慧性图文思维教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脑的不同功用(18)
其一,像胎儿在母体内,是以百会吸收地气能量,会阴吸收天德能量。而出生以后,由于骨弱筋柔,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会处于睡卧平躺状态,无法及时而且正确地吸收天德地气进入体内。此时,就需要父母或者老师采用人工方法,尽可能较多时间地将婴儿扶直,使其头顶百会朝天,建立直接接收天德能量的自主能力,使会阴同样建立起与大地的连接,直接吸收地气。预防和避免婴儿接受天德地气的连接废用性萎缩,或者自主性连接不建全、不完整,从而高质量地确保婴儿在无形能量方面的获得,而保护慧性的充分展开。
  解析到这里,你们回忆一下自己养孩子和自己发育的过程,在出生以后到一岁之前,你是躺着的时间多?还是坐着的时间多?我看,大多数还是睡着的多。那么,你直接接收天德地气的机会,占多少比例呢?我们不能不为玛雅祖先们的大慧大智而赞叹。在中国,这一方法只是高度保密地掌握在道家资深人士的手里,实际应用的案例则是既稀又少,受过此方法培养开发的人则更是稀罕少见。
  不过这一方法的使用,需要高度注意的是:一般的人,不了解刚出生婴儿的生理特征,千万不可以盲目尝试。不了解的人,护士刚从婴儿房中把你的孩子抱出来,千万不能放到床上试着坐。那一试,孩子的内脏要受伤的,因为他骨弱筋柔,撑不住,马上会像一团泥巴一样,瘫成个饼子。再想扯,就会像扯面机一样给扯老长了,那我可不负责任。这瘫成一个烧饼,再一扯成拉面,或一拉成了油条了,那都可是人工地破坏孩子,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油饼、油条去办,要符合他的生理机制。
  我觉得,这个作者他不是亲眼所见,所以写得有点盲目,说是扶着臀部扶坐。实际上,这种人工“扶坐”,是一种人工“提坐”。一定也要把孩子的双肩也要扶好,而不是逼着他的臀部完全承受躯干和头部的重量,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说成是单纯抱住臀部而坐,要么只是道听途说而未能亲眼所见,要么就是笔误不全。因为那位教主自己,早已经将玛雅人的贵族阶层杀光了,他把人家那些高精尖的人士以及能达到天人合一的贵族阶层彻底杀光了,那人家的老婆怎么生孩子,是跟他生的?那也不可能去采用这种方法去培养自己的孩子。所以说,多半是道听途说而未能亲眼所见,这是应该严谨辨识的地方。
  这一方法的揭秘,对于实践德慧智教育而修身的家庭而言,并不难诞生出善巧方便的类似方法,甚至比玛雅人做得更好。我不是推荐你把刚出生的孩子扶坐起来,我没有这样说,若你到外边去瞎说,说是熊老师说的,那我是不认账的,我没有这么说。现在有很多人在外边,瞎传很多东西,把我的头都弄大了,中国人有句话:东西托别人带,是越带越少;话是越传越错,越传越多。的确是这么回事,这一点要注意。
  实际上,这些方法在我们修之身、修之家的人群中,还是不难诞生出类似的方法的。
  第一,这个扶坐,关键期是婴儿出生的21天之内;而出生七天之内,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父母尽量在此期间抽出时间,你把孩子双肩腋下抱住,垂直一下,注意将双腿屈曲,使会阴穴充分展开,这是一个方法。

左右脑的不同功用(19)
第二,婴儿在襁褓之中,是可以多一点时间抱着,将其垂直而抱,让其天门百会更多时间直朝天地连接获得能量。这一方法,只是婴儿的地窍、会阴、阴蹻区未能充分展开,略显不足,和天德地气的同时进入不平衡。家长可以与前一方法调节和配合式地运用。
  第三,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家中有修之身的实践者。当孩子仰卧睡在床上的时候,你主动用你的手、你的心,挥动你的手,在灵活掌握好上述技巧的基础上,可以信手挥来弧形连接场,对平卧的婴儿进行天和地的连接。麻烦一点,哪怕大人辛苦一点,每天早中晚主动帮助婴儿这样连接和强化三次,我想其效果也并不明显低于提坐的方法。至少,可以有助于减少扶坐和提坐的时间。这个婴儿在十个月之前,你要把他常常提坐,的确很累、很辛苦。在他睡觉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强化一下。一个方法的破解,关键是要掌握理论上的破迷,由此才能产生更多灵活通变的方法。
  这一段是两个方法,今天讲得可是一个大餐,可以说是将闻所未闻的方法都告诉大家了。
  其二,这需要大家同时看一下画的这张图,才好破译讲解。早期给婴儿上头骨夹板,并不是玛雅人的审美观,而同样是慧性教育人工开发的绝技之一。
  这个图上面,是照相机望远镜的原理。大家看一下,懂原理的人很容易接受,接触过照相机原理的人都知道,镜头距离胶片越近,到达胶片的光线也就越增多和加强;相反的情况下,镜头距离胶片越远,那么到达胶片的光线也就越弱,成像也就模糊不清。这个原理和我们的眼球一样,眼球如果扁扁的,前后圆圆的,就看得特别清楚。一到老花眼就变长了,就变模糊了,这是照相机焦距和镜头方面的简单常识。再具体比喻一下,说的可能容易理解,在距离脸部一公尺距离远的地方,闪光灯所发出的眩目闪光,与距离一公里远的同一闪光灯所投射出的微弱发光相比,当然是近的看上去更明亮。
  在明白了这一光学原理以后,再来看玛雅人是如何开发运用无形有质之光的应用,也就一清二楚了。我们研究老子的思想文化、研究慧性教育,就知道存在着有形有质之光和无形有质之光,人类存在着第三只眼,那么这个问题也就一清二楚。早期及时给婴儿上颅骨塑形夹板,在婴儿骨骼可塑性极强的时间内,尽早缩短被培养者第三只眼的“焦距”,使婴儿在长大以后,所产生的慧性图文更加清晰稳定,这才是玛雅人压扁婴儿颅骨内在的秘而不宣的原因。
  这一秘密,我虽然在这里揭穿,但是这一方法却不敢推介,以免大家纷纷仿效,弄出一大群扁脑壳的孩子,走在街上让人视为异端,全都骂我,弄得我天天打不完的喷嚏,那就不好了。所以说,把方法给大家揭示出来,并不是主张大家去采用,而是明白其中的原理。
  在这里,我要建议的是:若想孩子从这一方法中获得一些益处,保护加强一下孩子的慧性,有利于将来慧性的更好成功,就采取道家的方法。道家怎么养孩子呢?那就应当注意一下孩子的睡姿,别让婴儿老是左右朝向睡,而是要多让孩子仰卧一段时间,把孩子的后脑勺压扁一点。在一年之前甚至十个月之前多仰着睡,那么他的头型跟上夹板的效果是一样的,起码保证孩子是个团头娃。就是说,别让孩子睡成了长冬瓜似的脑袋,前后长。那样的头颅骨型,肯定慧性开发比团头的孩子差。这种头颅型,他的焦距就太远了,山根到后脑勺的距离拉得太长,夹角更小,更不清晰。即使将来他的第三只眼能够看到一些东西,那他就可能把青蛙看成蚊子了,看不清楚,不是放大型,而是变成缩小型了。但是把他睡成一个圆脑袋,那么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左右脑的不同功用(20)
团头娃和冬瓜娃的区别,冬瓜娃的第三只眼看起来肯定只能是云障雾罩,难以光明独耀,眼前性光丢失得早,或者难以开发深化下去。而且师傅找徒弟时,那肯定第一眼是看你的头骨,若看到冬瓜型脑袋的人,师傅肯定会摇头,不愿意收,心里嘀咕着这孩子难教。因为这个头型,就使后面的工程难以顺利进行。所以,德慧智教育要把握好这一点,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慧智双运,就要从小抓起,注意他的睡卧姿势,尽量使他的头型保证成为圆圆的漂亮的头骨形态。
  在中国,这种人工改变颅骨形状的技术方法,早已经收山深藏不显人世。不过西藏的密宗,在寺庙内部,特别是在选定的继承人少年身上(还没有像玛雅人那样从一出生就开始),采用相似的方法,只能说是相似,按照现代术语的说法,那有点吓人。那就叫“开颅加压法”,把脑袋打开,加上压力,就是要在百会钻个骨头洞,打开颅骨,塞进一根小小的木棒进去,在硬脑膜外逐步加压。这一加压,压力增高,点又选得准的话,马上眼前就会出现光,然后使这个光稳定。大约经过十五天的稳定期,然后把木棒慢慢地退出来,这样再培养少年很强的慧性能力,从而能够承担起寺庙的责任和任务,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开慧的,因而其风险性极高,比玛雅人的这种方法更难以让人认同。很可能被现代人冠以“酷刑虐待未成年儿童”的罪名起诉,因此就不深谈,以免有人故意触犯法律,而我成了教唆犯,说是我教唆的方法,那就不好玩了。所以,我们点到为止,很多慧性教育的方法没有真正失传。
  我觉得,玛雅人从上一人纪中承传下来的这一夹板法,其中的原理还是十分珍贵的技术,应当珍视其中的原理而诞生更好的技术方法。
  在西班牙主教迪那戈?德?兰达的笔下,玛雅人另一个更为离奇的显示“高贵”的标志,是培养孩子成为斜视眼(对眼儿)。母亲们有意试着来产生这种情形,她们在孩子两眼之间下垂的头发(柳海儿)上悬挂小玩艺儿,通常是树脂小球。这些树脂小球,在眼前晃来晃去地吊着,使得小孩子不由自主地盯着它们看,而这样就有助于使他们的眼睛变得内斜视。其实,是观实物日月的方法。
  就像刚才我给大家看的这个日月图,他们都是画在一起的,实际上在他们民间风俗中,练习斜对眼在现实中已经没人去做了,但是他们文化当中保存着画的图画,还有月亮和太阳结合在一起的工艺品。
  玛雅人的这一开发培养慧性图文思维的技术,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中国道家的类似方式,算是已经揭过秘的了。这里引用一下,是为了强调这一技术方法的同源性,同时也例举一下在儿童教育期的适用性,也同时分析一下玛雅人开发慧性技术方法具有系统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可能有的人会问,玛雅人这种日月合并的悬球法,我们可不可以用在孩子身上呢?在这里,的确让我难以回答。原因呢?很多人容易找别人的责任,而不找自己的责任,不愿负责,这个习惯不好。所以这里,我只用符合法律技巧的一句话,回答你:如果你自己想使用的话,建议你慎重,短时间运用,千万别将自己的孩子弄成了真正的斗鸡眼。这就是一句符合法律技巧的话,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你强行运用这个方法,把孩子弄成了斗鸡眼,我是不负责任的。

左右脑的不同功用(21)
其实,中国人在汉唐时期,还多少保留着着这种“额前悬坠饰”的遗风,并未见到那些悬珠美女俊男们都变成斗鸡眼的文史记载,这也可能是中国人能够灵活掌握其中火候的原因,或者是因为成人才如此而饰以珠宝,而婴儿则未使用。
  如果不采用悬珠的办法,只是大人灵活而适时适当地用手指头,缓缓轻触孩子的眉心,诱导孩子练习一下斗鸡眼,只要火候掌握好,时间不要过长,次数不要过于频繁,一般也是不容易变成真正的斗鸡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