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

第237章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237章

小说: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颜薄命啊。

  不管怎么样,甄氏的名声就传了出去,再加上甄家也是大户人家,所以,没有过久,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那位无比看重名气和社会地位以及家族门槛的袁绍就找上门了,不过人家也和刘焉一样,没有厚颜无耻的为自己纳妾,估计想法也是一样的,讨个彩头,不是说她有贵人命嘛,那么就祝福我的孩子繁荣富强吧,到时候不就代表我袁绍也有贵人之相了?

  但是,不知道袁绍是怎么想的,把甄氏嫁给了自己的次子袁熙,难道这预示着他最喜欢袁熙?自然不是,原因不得而知,也许袁谭已经名草有主,袁尚还没有到岁数,总之,阴差阳错,等于是为后来的曹丕搭建好了一个抢亲的平台,拿得更顺手一些。

  甄氏没有时间机器,不会知道自己的真命天子(真的要了她的命的天子)就是曹丕,她虽然是一个识大体的聪明的女人,不过终究还是一个女人,连曹操此时都对战胜袁绍没有把握,何况是她了,所以,对于这段婚姻,她还是比较满意的,话又说回来了,就算不同意又能怎么样?她能改变什么吗?

  她跟袁熙过得怎么样我们不知道,反正是有一段时间聚少离多,由于袁熙经常在外面工作,所以就把她留在家里。任何一个女人都会对这种生活感到无奈吧?不过不要着急,很快袁绍就要倒霉了,到时候曹丕就要过来解救她于水火之中了(之后又给她送上了断头台)。

  邺城被攻破了,城里到处都是喊杀声。

  此时的甄氏镇定自若的和婆婆坐在大堂之等待着被收编,袁绍的老婆刘氏此时忐忑不安,这个狠心的妇人生怕自己遭报应(这里讲一下这个女人有多狠毒,袁绍生前宠爱着几个貌美的小妾,按理来说,这些人也就是丰富一下袁绍的性生活,不会威胁她的地位,可是刘氏还是在袁绍死后的第一时间杀掉了这几个可怜的女人。什么?你说这是爱袁绍的表现,是要她们陪葬?ok,在她们死后,刘氏还为她们做了失败的整容手术,也就是毁容,理由是怕死后黄泉路上被袁绍给认出来,怎么样?够恶毒的吧?),但是甄氏不害怕,只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坐在那里,镇定的很。

  为什么如此的坦然?不知道,也许是感觉害怕也没有用,也许是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更有可能是想到了算命先生的那个预言,难道转机到了吗?难道我的白马王子就要来了吗?

  于是,懵懂少年曹丕像个土匪一样出现在了甄氏的面前。

  这就是我的真命天子吗?甄氏心中一跳,不过还是那么的端庄大方,哪怕是被抹了一脸的锅底灰。

  大人饶命啊!那个昔日作威作福的婆婆早就扑到自己的怀中痛哭流涕了,对比之下,更是显得甄氏的从容不迫。

  但是,曹丕对这些没有兴趣,他进来就是想找女人,仅此而已,凭着阅人无数的他,一眼就看出了甄氏的确是个美人胚子,锅底灰黑得了她的脸,却掩盖不了她的身段。

  想到这里,曹丕情不自禁的踹开碍手碍脚的刘氏,一把把甄氏揽在怀中,轻轻的拭去了上面的污垢,想一睹甄氏的真颜。

  哇塞!这一擦不要紧,曹丕简直就像看到了穿越版的李嘉欣——不好意思,这里用了我的审美标准,不过我相信,这么比较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歧义,有些女人属于套在哪种审美观中都算得上是美女,李嘉欣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只是单纯的说相貌和气质,并没有说道别的哦。

  你是我的了!曹丕很牛逼的对甄氏说,在他看来自己有资格说这句话,袁氏彻底的败落了,我们曹家有资格接受任何战利品,除非我没有兴趣。

  甄氏还是不动声色,不过心里应该是一块石头落地了,眼前这位英俊少年应该属于曹操*一列的,看看他的神态还有属下对他的毕恭毕敬的态度吧,也许,那个预言就要应验了。   

  还有一位也是放心了,就是被揣在一边的刘氏,既然自己的儿媳妇被人看中了,那么爱屋及乌,自己的烂命一条就可以保住了啊。

  ——这真的是一个很贱的女人。

  当然了,曹丕想把这个战俘收到自己的床上,而且还要明媒正娶,必须要经过他的老爸曹操的同意,所以,主要还是要看曹操,曹操如果不同意的话,曹丕还没有执着到爱美人不爱江山而甘于得罪自己老爸的地步,所以,曹丕的个性还是要取决于曹操的个性。

  曹操能同意吗?

  其实这个时候曹丕也是心里没底。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01—17:性格之男人曹操(9)
出人意料,曹操答应的很是痛快。

  答应不容易,答应的这么快也是不容易的。

  怎么说曹丕也是太子爷了(虽然这个时候地位并没有确定),他的老婆怎么着也该是名门望族吧?

  不错,甄氏还是有背景的,只不过,这个背景是过去时,还是一个二手货,目前又多了一重身份——女战俘。

  当时的女战俘其实地位真的不高,翻翻《三国志集解》,里面的《孔融传》说道: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

  可见,谁都有*大发的时候,即便是曹操也不例外,我们也可以充分的这么怀疑,毕竟,曹操是个有前科的,屠杀过彭城,奸淫过张绣的大嫂,你要说曹操在这一战中不想揩油似乎不太可能,《世说新语》中还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曹操早就听说过甄氏的美貌,所以,城破之日,马上让人去把甄氏给带过来,属下告诉他,五官中郎将(也就是曹丕)已经去了,结果曹操懊恼的直拍大腿——气死我了!我这么着急拿下邺城不就是为了这个女人吗?!

  这段历史的真假有待考证,也许会成为无头公案,可是,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对于一个女战俘,还是漂亮的女战俘,曹操做出一些禽兽的行为都是再正常不过了,能够忍下这种饥渴答应婚事不容易——什么女人都可以玩,自己的儿媳妇怎么玩?

  如果我们再八卦一下的话,还要把曹植给扯进来,有关曹植对这位未来大嫂的暗恋故事已经流传了很多年,有关他们的资料以及那首名垂千古的《洛神赋》可以写成一本书,这里就不讲了,不过是有点水分的,那更多的是后人的一相情愿,一如对吕布和貂蝉的故事一样,再说了,我们把这三位绯闻主角排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趣事:这一年甄氏23岁,曹丕19岁,而我们的神童曹植同学,真的是神童啊,才13岁。

  可是,即便是剔除曹植,我们可以看到,曹丕比甄氏小五岁,曹操还能同意这个姐弟恋,真是不容易。

  不光有这些因素,曹操和曹丕还要考虑世人的看法,曹丕才19岁,血气方刚的不管不顾还可以谅解,曹操怎说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吧,所以,必然要顶住这方面的压力,这不,大知识分子孔融就是十分不满意曹丕纳甄氏为正室的行为。

  不愧是大知识分子,说话特别酸,特别绕,特意对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很好学,没听出孔融在骂他,很谦虚的问:先生,这是出自那段典故,哪本古籍啊?我怎么没有听过啊?

  一见曹操这么八卦,孔融嘴一撇,冷笑道:哪里哪里,我也没有见过哪本古书上写过,只不过是结合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想当然古人也是这么做的而已啊。

  曹操听了这话,才明白是在嘲笑自己,鼻子都要气歪了,当然了,倒霉的是孔融,前后几件事加在一起让他丢了脑袋,不过可见当时的舆论并没有站在曹操这一边,他可以这么做还是不容易的。

  不愧是性格男人啊,别看主角是曹丕,可是曹丕顶多就是色胆包天的任性男人,曹操顶住的压力更大一些,那才是真性格。

  最后再说说这段姐弟恋吧,结局不太好,甄氏虽然后来做了皇后,可是因为太贤惠了,所以,就喜欢提意见,曹丕不当皇帝的时候还听得进去,现在可不一样了,再加上年老色衰(没有办法,比曹丕大五岁啊),又有了代沟(85后和80后的结合),以及新宠占了她的被窝,结果,曹丕一个不爽,就让甄氏自杀了。

  好在他们的孩子没有跟着倒霉,他成了后来的魏明帝,给了自己倒霉老妈一个名分。

  一个不太圆满的结局,甄氏,吻合了那个有关皇后的预言,只不过,她最后还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甄氏是一个很注重自己身份地位的女人,为此她可以牺牲掉原本应该很快乐的童年,那么她可以牺牲掉自己的生命吗?

  我们可以设定一下这样的场面(《无极》中的):一个头发像扫把一样的天神飞到了小甄氏的面前,一脸坏笑的问道:“你可以成为皇后,但是没有多久,你就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你愿意吗?”

  “我愿意。”看着面前这位像个巫婆的天神,小甄氏咬着嘴唇,轻声说道。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1—18:强势之男人家族(1)
这里要说的男人家族指的是江东孙氏家族,他们过得很性福,和刘备难分高下,不过,少了一点风情,他们占有的女人很多,和曹操有的一拼,不过,少了一点*。

  唯一牛逼的地方在于,孙坚—孙策—孙权,一脉相承,一直是表现强势,而曹操*被子嗣们尤其是曹丕和曹植给瓜分了,曹丕虚有其表,曹植神韵有了但是又没有放开,至于刘备,实在是不好意思,刘禅在和他老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还是用强势和家族来归纳一下孙氏的私生活吧。

  孙坚的强势前面已经说过了,老婆就是明抢过来的,第一好看,第二家里背景不错,强者的思维模式就是:我看好的话就直接拿过来,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只要我舒服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在影视剧中为孙坚找到一个参照物:《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的老孙就是三国版的石光荣。

  和电视剧一样,孙吴配可以在孙坚有限的生命中以一种较为完美的姿态较为和谐的姿态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方的隐忍、奉献、牺牲以及识大体。

  小吴看透了孙坚狠辣的一面,所以,才在保护家族的前提下从了这个土匪一样的人物。

  后来的事实证明,小吴敢这么做她自己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孙坚表现的很强势,不过可惜命短,没有多久,孙策就上位了,这也让老吴扬眉吐气了,你孙策蛮横不假,但是我是你老娘,你敢对我怎么样?

  所以,倒也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点名号,有一次,孙策因为功曹魏胜的意见和他相左,于是,孙策就想把他杀掉以示惩戒,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老吴出马了,架势摆的很高调,靠着一口大井,底气十足对孙策谆谆教诲,什么江东初定不要滥杀啊,不要太*之类的,最后结尾一句才是最关键的:你要是杀了他,我就跳下去。

  本来孙策也就是在气头上,再一看老妈生气了,连忙就坡下驴,说不杀了不杀了。

  魏胜这才逃过一劫。

  小吴还坚挺了很长一段时间,辅佐了少年孙权一段时间,至于参与了什么军国大事那就不得而知了,很有可能是史学家们的溢美之辞,直到建安七年病逝的时候还引见张昭嘱托了一下后事,这个虽然被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