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8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信都非常的重要。
而今,汉军其余八路大军,经历了血战之后,损失惨重,士卒也劳累不堪了。
无力再行追击,抢占信都了。
但是,因为刘冯的一时之怜,邓芝的大军完好无损,正好可以展开追击。
“伯苗可曾寂寞?”在邓芝诧异的眼神之中,刘冯笑着开口问道。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信都
“寂寞?”邓芝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笑着承认道:“见诸位将军在前杀敌,战将立功。末将确实寂寞。”
“寂寞就好啊。”刘冯大笑了一声。而后,又说道:“先登岸,与赵云等人汇合,而后与孤一起,出兵信都。”
“诺。”
信都。听到了这两个字后,邓芝的神情一振,大声应诺道。
“登岸。”
不久后,南岸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杀伐之声一个不见,只有士卒们的哀嚎声,以及脚步声了。
见此,刘冯大手一挥,喝令道。
“诺。”
邓芝应诺了一声。
而后,邓芝率领大军,拱卫着刘冯登船,往对岸去了。
来到对岸之后,刘冯就收敛了脸上的神情,因为太过惨烈了,尸体先不说,已经不会说说话,不会哀嚎。
对于刘冯这等见过沙场无数的人来说,都已经麻木了。
但是一个个汉军士卒,或是中箭,或是浑身鲜血,或是断手断脚,或作,或躺在这边哀嚎。
刘冯那坚硬的心,仍然是颤动了三下。
看惯了死亡,漠视敌人的生死,但却无法漠视己方士卒的生死。因为刘冯知道,这些士卒乃是为了自己拼命啊。
“大将军。”
刘冯登岸没多久,赵云,马超,阎行三人走了上来,朝着刘冯行礼道。
“免礼。”刘冯沉声说道。
“剩下的人呢?”紧接着刘冯张口问道,他有那么一点紧张,怕剩下的董盖等人,或是受伤,或是身死。
“剩下的将军们都追击赵军败军,以及整肃赵军营帐去了。”赵云回答道。
追击赵军很重要,这整理赵军大营也很重要。经历了一场厮杀,士卒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
没有力气再建造一座大营了,鸠占鹊巢是最好的办法。
“如此就好啊。”刘冯闻言松了一口气道。
“子龙,卿在这边统帅八路大军,暂时休整。到了轻伤者,全部康复之后,在行出发南下。”
随即,刘冯下令道。
却是想要出发,进攻信都去了。
“大将军这是要率领邓将军南下信都?”信都的重要,赵云也清楚,因而立刻就猜出了刘冯的行动方向,于是问道。
“正是。”
刘冯点头说道。
“末将祝大将军旗开得胜,顺势拿下信都。”赵云深呼吸了一口气,下拜道。
赵云身旁的马超,阎行二人也是分别祝贺了一声。
“谢卿等吉言了。”刘冯点头说道。
而后,刘冯命了邓芝准备好干粮,而后,亲自率领邓芝,南下冀州去了。
目标是信都。
这一刻,不仅刘冯把目标放在了信都上边,袁绍的目标,也是信都。
“哒哒哒。”
“驾。”
一条通往信都的大道上,有数十匹战马,正在驰骋,马蹄践踏土地的声音,以及马上骑士挥动马鞭,大喝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数十人,正是从战场上脱离的袁绍,麴义等人。
“大王,纵使信都再没什么兵力,也还有五千精兵,我们入城正好可以立足。而汉军经过这一战之后,虽然获得了界桥,打通了进入冀州的道路,但是自身也是损失惨重,不可能一下子动用大批的兵力,进攻信都。大王就可以从容的调动南方邺城的军队,进驻信都。”
驰骋之中,麴义大声朝着袁绍说道。
紧接着,麴义又说道:“而你能够保住信都,邺城,就等于是保住大半个冀州,到时候征调诸郡县的壮丁,重整大军。赵国,必定能东山再起。”
“嗯。”麴义的一番话,极为振奋士气,袁绍重重的点了点头,对于未来,还有几分期待。
信都。
袁绍抬头眺望了一眼信都方向,充满了信心。
现在袁绍麾下的重臣已经不多了,能够称得上左膀右臂的就只有逢纪一人而已。但是除了逢纪以外,袁绍麾下还是有一些有几分能耐的文臣。
其中信都太守,陈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人才气盖天,有着统御一州的大才。再加上为人忠心耿耿,深得袁绍的信任。
袁绍相信,只要到达了信都,就能如麴义说的一般,重整旗鼓了。
想着,袁绍的心中信心更足了。
“哒哒哒。”
在这剧烈的马蹄声之中,袁绍等人尘土飞扬,奔驰了一日夜,终于从界桥,到达了信都边上。
信都乃是一座巨大的城池,这一座城池处在冀州的北方,依托这座城池,可以维持附近许多郡县的统治。
因而,信都一直以来都是汉朝治下,冀州刺史的治所所在。
到了袁绍这里之后,袁绍有南下的野心,就把治所从信都迁徙到了邺城。不过,即使是治所被迁徙了。
但是信都也没有失去繁华,内部人口稠密,商人众多。
自从袁绍下令高筑墙,广积粮的时候。信都的外部城墙,更是被修缮一新。
而今,在阳光的照射下,非常非常的雄伟,据有气势。
“哈哈哈,信都到了。”望着远处出现的城墙,袁绍大笑道。
“走。”紧接着,袁绍大喝了一声,驾驭战马就朝着信都冲了过去。麴义等人连忙跟上。
“寡人是袁绍,快去禀报陈将打开城门,前来迎接。”因为现在是战争时期,信都城门紧闭,城池上又有巡逻士卒虎视眈眈,因而袁绍身为赵王,却不敢轻易接近,而是在距离信都城门一段距离时停了下来,朝着城池大喝道。
“大王?”
袁绍的声音,顿时使得城池上的士卒们骚动了起来,直到片刻之后,才有士卒走了出来,朝着袁绍行礼道:“大王稍带,小的立刻前去禀报。”
“去吧。”
袁绍挥手道。
“诺。”
这士卒应诺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士卒去禀报之后,袁绍有些气定神闲,更有些期待了。
待入城之后,先洗个澡,喝一碗热汤,再休息一阵再说。
连日一日夜的奔走,袁绍可以说是心神俱疲。
不过,与袁绍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此刻信都太守陈将,却是有点不欢迎这位赵王。
没错,信都太守陈将身为赵臣却不欢迎赵王。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袁绍吃瘪
因为是战争时期,又关闭了城门,即使是再繁华的城池,也不由冷清了下来。此刻,信都城中,街道上空无一人。
“哒哒哒。”
忽然,一匹快马驰骋而过,朝着城中心的太守府驰骋而去。
这正是那奉命,前来挺饱的士卒。
不久后,这名士卒到达了太守府邸。此刻,太守府门前,有不少的守卫。这士卒翻身下马,道明了来意之后,才得以进入太守府中。
不久后,士卒来到了书房,并走了进去。
进入书房之后,士卒立刻看到了陈将,此刻,陈将跪坐在上首座,手中持着一卷竹简,看的入神。
他三十岁左右,面白无须,身形高大,眼中闪着睿智光芒。
“太守大人,城外有自称是大王的人,正在叫门。”士卒见到了陈将之后,立刻禀报道。
“什么?”
陈将闻言双手一抖,将手中的竹简都给丢了,更是发出了一声惊呼。
骤然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将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他乃袁绍心腹,知道袁绍有三万大军,目前镇守界桥。
整整三万大军啊,再加上袁绍亲自镇守,陈将猜测,即使是汉军再强,袁绍怎么的也能镇守个一年半载。
使得赵国有几分喘息之机。
而现在才几日啊?一天?两天?所以,陈将才发出了失声惊呼,更是充满了不信。
但是紧接着,陈将又相信了。
不得不相信啊。
因为不管是什么情况,这城门外的赵王袁绍,都有两种可能,或真,或假。
听起来有点废话。
但就是这个道理,若是真的话,那么确实是界桥陷落了,袁绍仓皇逃入信都。
若是假的,则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汉军攻破了界桥,袁绍南逃进入了邺城。汉军假扮袁绍,前来扣城。
所以,这外边的袁绍不管是真假,这界桥都是陷落了。
所以,陈将才不得不相信啊。
而在相信界桥被攻破之后,陈将的第一个反应,不是迎接袁绍,而是该怎么应付那一位手握天下兵马大权的大将军。
一个人忠心是都是有个底线的。没错,陈将在袁绍强盛的时候很忠心,即使是袁绍衰弱的时候,还是很忠心。
但是现在袁绍几乎走无路了,那么陈将的忠心就变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所以说,袁绍是看错了陈将这个人。但是有一点,袁绍却没看错,那就是陈将的智慧,才能。
在这一刻,陈将在想着,如何利用信都,为自己谋得更有利的位置。
信都的位置重要,不需要多解释了。
而现在陈将的手中握有数千精兵,若是全力抵抗汉军,也能拖延一些时间。所以说,陈将想利用这一点作为筹码,换取刘冯丰厚的赏赐。
有那么一瞬间,陈将甚至是有一种冲动,那就是引诱袁绍进入城中,然后给杀了。
不过,陈将瞬间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竟,袁绍在赵国深入人心,很受到士卒的拥戴。若是引袁绍入城,与士卒见面,到时候谁杀谁都不知道呢。
反正啊,陈将是不打算让袁绍入城了。
不能让袁绍入城,而且还不能让袁绍与士卒见面,更要让士卒们相信,这个袁绍是假的。
陈将眼中睿智之芒爆闪,却是算计起了袁绍这一位赵王了。
若是让袁绍知道,这一位他信任,并重用的人才,居然算计他,怕是要吐血了。
而这个情况,也已经不远了。
毕竟,陈将拒挡了袁绍,就是表明了态度了。
到时候,袁绍岂会不明白?
陈将经过了一阵思索之后,也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赶走袁绍,保住信都城。
想着,陈将深呼吸了一口气,下令道:“准备马车,老夫要去城池。”
“诺。”
这士卒应诺了一声,下去传令去了。
不久后,马车被预备好了,陈将从书房走出,出了大门,坐上了马车,朝着城西而去。
没过多久,陈将就到达了城西城门附近。
“召集守城的校尉,军侯一起过来。”到达这里后,陈将并没有踏上城墙,而是下令道。
“诺。”
有士卒应诺了一声,立刻去做了。
不久后,负责守备城门的一个校尉,两个军侯走了过来。
“大人。”三人齐齐朝着陈将行礼道。
“免礼。”陈将还是坐在马车上,只是抬了抬手道了一声免礼。
“多谢大人。”三人拜谢起身道。
“三位以为,这城外的大王是真是假?”待三人起身的时候,陈将意味深长的问道。
“大人是说?”
这城外的袁绍是真是假,这三位军官还真没有想过,这时经过陈将的提醒,顿时大吃一惊道。
“大王拥兵三万,在界桥防御。想大王是何等的雄才伟略,如何可能被汉军数日内大败,流落到信都来呢?”
陈将意味深长道。
“这刘冯无耻,找人来假冒大王,想偷取信都。”顿时这一个校尉,两个军侯都明白了过来,明白过来之后,顿时勃然大怒,说道。
这三个人比较忠心,头脑比较简单。
越是忠心的人,就越是信任袁绍雄才大略。就越是不相信,袁